|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趣味幾何學 |
| 作者 | 彆萊利曼 |
| 定價 | 35.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青年齣版社 |
| ISBN | 9787515341866 |
| 齣版日期 | 2017-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趣味幾何學》是俄羅斯科普作傢彆萊利曼百餘部作品之一。這本書不僅是為愛好數學的人而寫的,也是為那些還沒有發現數學上許多引人入勝的東西的讀者寫的。許多讀者曾在學校裏學過 ( 或者現在正在學 ) 幾何學,但並不習慣去注意在我們周圍世界裏各種事物常見的幾何關係,不會把學到的幾何學知識應用到實際方麵去,不知道在生活中間遇到睏難的時候、在郊遊或露營的時候應用學到的幾何學知識。引起讀者對於幾何學的興趣,或照作者的說法:“引起研究它的願望,培養研究它的嗜好,是本書的主要任務”。為瞭這個目的,作者把幾何學從學校教室的圍牆裏、從科學的“圍城”中,引到戶外去、到樹林裏、到原野上、到河邊、到路上,在那裏擺脫教科書和函數錶,無拘無束地來做幾何作業,利用幾何知識重新認識美麗的世界…… |
| 作者簡介 | |
| 雅科夫·伊西達洛維奇·彆萊利曼(Я. И. Перельман,1882~1942)是一個不能用“學者”本意來詮釋的學者。彆萊利曼既沒有過科學發現,也沒有什麼稱號,但是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瞭科學;他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一個作傢,但是他的作品的印刷量足以讓任何一個成功的作傢艷羨不已。 彆萊利曼誕生於俄國格羅德諾省彆洛斯托剋市。他17歲開始在報刊上發錶作品,1909年畢業於聖彼得堡林學院,之後便全力從事教學與科學寫作。1913~1916年完成《趣味物理學》,這為他後來創作的一係列趣味科學讀物奠定瞭基礎。1919~1923年,他創辦瞭蘇聯份科普雜誌《在大自然的工坊裏》,並任主編。1925~1932年,他擔任時代齣版社理事,組織齣版大量趣味科普圖書。1935年,彆萊利曼創辦並運營列寜格勒(聖彼得堡)“趣味科學之傢”博物館,開展瞭廣泛的少年科學活動。在蘇聯衛國戰爭期間,彆萊利曼仍然堅持為蘇聯軍人舉辦軍事科普講座,但這也是他幾十年科普生涯的後奉獻。在德國侵略軍圍睏列寜格勒期間,這位對世界科普事業做齣非凡貢獻的趣味科學大師不幸於1942年3月16日辭世。 彆萊利曼一生寫瞭105本書,大部分是趣味科學讀物。他的作品中很多部已經再版幾十次,被翻譯成多國語言,至今依然在全球範圍再版發行,深受全世界讀者的喜愛。 凡是讀過彆萊利曼的趣味科學讀物的人,無不為他作品的優美、流暢、充實和趣味化而傾倒。他將文學語言與科學語言完全結閤,將生活實際與科學理論巧妙聯係:把一個問題、一個原理敘述得簡潔生動而又十分準確、妙趣橫生——使人忘記瞭自己是在讀書、學習,而倒像是在聽什麼新奇的故事。 1959年蘇聯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月球3號”傳迴瞭人類曆史上張月球背麵照片,人們將照片中的一個月球環形山命名為“彆萊利曼”環形山,以紀念這位的科普大師。 |
| 目錄 | |
| 章樹林裏的幾何學1.1陰影的長度 31.2還有兩個方法 71.3儒勒·凡爾納的測高法 91.4偵察兵的測高法 111.5利用記事本的測高法 131.6不接近大樹測樹高 141.7森林工作者的測高儀 151.8利用鏡子測高 181.9兩棵鬆樹 201.10大樹樹乾的形狀 211.11公式 221.12長在地上的樹的體積和重量 251.13樹葉的幾何學 281.14六腳力士 30第二章河邊幾何學2.1測量河寬 352.2利用帽簷測距 402.3小島的長度 422.4對岸上的行人 432.5簡單的測遠儀 452.6河流的能量 482.7水流的速度 492.8河水的流量 512.9水渦輪 552.10彩虹膜 562.11水麵上的圓圈 572.12爆炸中的榴 592.13船頭浪 602.14 的速度 622.15水池的深度 642.16河裏的星空 652.17在什麼地方架橋? 672.18要架兩座橋梁 69第三章開闊原野上的幾何學3.1月亮的視大小 733.2視角 753.3盤子和月亮 763.4月亮和分幣 763.5攝影的特技鏡頭 773.6活的測角儀 813.7雅科夫測角儀 843.8釘耙測角儀 863.9炮兵的測角儀 873.10視覺的靈敏度 893.11視力的極限 913.12地平綫上的月亮和星星 933.13月亮影子和平流層氣球影子的長度 953.14雲層離地麵多高? 963.15從照片上計算塔高 1013.16給你去做練習 102第四章路上的幾何學4.1步測距離的本領 1074.2目測法 1084.3坡度 1104.4 一堆碎石 1134.5“驕傲的土丘” 1144.6公路轉彎的地方 1164.7彎路半徑 1174.8談談洋底 1194.9世界上有“水山”嗎? 121第五章不用公式和函數錶的行軍三角學5.1正弦的計算 1275.2開平方根 1315.3從正弦求角度 1325.4太陽的高度 1345.5小島的距離 1355.6湖的寬度 1365.7三角形地區 1385.8不作任何度量的測角法 139第六章天地在哪兒碰頭?6.1地平綫 1456.2地平綫上的輪船 1476.3地平綫的遠近 1486.4果戈裏的塔 1516.5普希金的土丘 1526.6鐵軌在什麼地方碰頭? 1536.7燈塔的題目 1546.8閃電 1556.9帆船 1566.10月球上的“地平綫” 1566.11在月球的環形山上 1576.12在木星上 1576.13給你去做練習 157第七章魯濱孫的幾何學7.1星空幾何學 1617.2神秘島的緯度 1647.3地理經度的測量 166第八章黑暗中的幾何學8.1在船艙底層 1718.2水桶的測量 1728.3測量尺 1728.4還需要做些什麼 1748.5驗算 1768.6馬剋·吐溫的夜遊 1798.7瞎轉圈子 1818.8徒手度量法 1908.9黑暗中的直角 192第九章關於圓的新舊材料9.1埃及人和羅馬人的實用幾何學…1979.2圓周率的度 1979.3傑剋·倫敦的錯誤 2009.4擲針實驗 2019.5圓周的展開 2039.6方圓問題 2059.7兵科三角形 2089.8頭或腳 2099.9赤道上的鋼絲 2109.10事實和計算 2119.11鋼索女郎 2159.12經過北極的路綫 2189.13傳動皮帶的長度 2239.14聰明的烏鴉 225第十章不用測量和計算的幾何學10.1不用圓規的作圖 22910.2鐵片的重心 23010.3拿破侖的題目 23110.4簡單的三分角器 23310.5時計三分角器 23410.6圓周的劃分 23510.7打颱球的題目 23710.8“聰明”的颱球 24010.9一筆畫 24610.10可尼斯堡的七座橋梁 24910.11幾何學玩笑 25010.12正方形的檢驗 25110.13下棋遊戲 252第十一章幾何學中的大和小11.1一立方厘米裏有27,000,000,000,000,000,000個 25711.2體積和壓力 25911.3比蛛絲更細,可是比鋼還結實 26111.4兩個容器 26311.5巨人捲煙 26411.6鴕鳥蛋 26411.7隆鳥蛋 26511.8大小對比鮮明的蛋 26611.9不把蛋殼打破,測定蛋殼的重量 26711.10硬幣的大小 26811.11百萬盧布的硬幣 26811.12鮮明對比的圖畫 26911.13我們正常的體重 27211.14巨人和侏儒 27311.15格列佛的幾何學 27311.16雲和灰塵為什麼會浮在空氣中 276第十二章幾何學中的經濟學12.1巴霍姆怎樣買地?(托爾斯泰的題目) 28112.2是梯形還是矩形? 28512.3正方形的奇妙特性 28612.4其他形狀的地塊 28812.5大麵積的圖形 28912.6釘子 29212.7大體積的物體 29312.8定和乘數的乘積 29312.9大麵積的三角形 29512.10重的方木梁 29512.11硬紙三角形 29712.12白鐵匠的難題 29812.13車工的難題 30012.14怎樣把木闆接長? 30212.15短的路程 305 |
| 編輯推薦 | |
| 中國青年齣版社於20世紀50年始引進彆萊利曼的係列作品。早期齣版的係列作品影響瞭幾代讀者,廣受好評,多次獲奬,長銷不衰。然而,近年來,市場中也齣現瞭彆萊利曼作品多種多樣的“翻刻版”,甚至是“改寫版”,這樣的讀物破壞瞭作品的邏輯性、準確性和流暢,對學習者來說是有害無益的。為滿足讀者對高品質圖書的需要,中國青年齣版社重新修訂已齣版的係列作品內容,全麵整理、甄選彆萊利曼的其他作品,組織翻譯瞭《趣味數學世界》等作品,還特彆收錄瞭《趣味迷宮》《趣味七巧闆》等單行專輯——這些趣味無窮的學習單元是與中國讀者見麵。經過重新改版整理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共11冊,分為三捲:物理捲、數學捲、天文捲。現在將*為、準確、全麵的“彆萊利曼趣味科學作品全集”奉獻給讀者,希望大傢能在這位科普大師的引導下輕鬆跨入科學之門。 |
| 文摘 | |
| |
| 序言 | |
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將幾何學與人類的創造力緊密聯係起來。我一直以為幾何學隻是關於測量和計算,但讀瞭這本書後,我纔明白它更是關於設計、藝術和建築的基石。書中對各種建築風格背後的幾何原理的剖析,讓我對宏偉的建築有瞭更深的理解。比如,哥特式建築的飛扶壁和尖拱,不僅僅是為瞭美觀,更是為瞭分散重量,實現更高更大的空間,而這背後都離不開精確的幾何計算。此外,書中還探討瞭圖案設計、服裝剪裁等與幾何學息息相關的領域,讓我意識到幾何學無處不在,它塑造著我們所見的和所用的。特彆是關於對稱性和比例的章節,讓我對藝術作品中的和諧感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這本書讓我看到瞭幾何學的實用性和藝術性是如何完美結閤的,它不僅僅是一門學科,更是一種創造性的語言,幫助我們理解和塑造世界。
評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感受就是,原來幾何學可以這麼“玩”!它沒有上來就灌輸一大堆理論,而是用一種遊戲化的方式,引導讀者一步步走進幾何的世界。書中的許多小實驗和思考題,都設計得非常巧妙,能夠激發我的動手能力和邏輯思維。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摺紙幾何”的部分,通過簡單的摺紙動作,竟然可以演示齣許多復雜的幾何定理,這讓我覺得既神奇又有趣。還有,書中對一些古代文明中的幾何知識的介紹,也讓我感到非常震撼,原來古人就已經掌握瞭如此精妙的幾何學原理。感覺這本書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用最有趣的方式,把最深刻的知識傳遞給我,讓我不僅學到瞭知識,更培養瞭對幾何學本身的興趣。讀完之後,我對數學的態度都有瞭很大改觀,不再覺得它枯燥乏味,而是充滿瞭探索的樂趣。
評分我被這本書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作者用一種非常引人入勝的語言,將原本可能有些晦澀的幾何概念,描繪得栩栩如生。書中的每一個章節都像是一個小小的冒險,帶領讀者去探索幾何學的不同領域。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想象中的幾何”的探討,它不僅僅局限於我們熟悉的二維和三維空間,還延伸到瞭更高維度的幾何學,雖然聽起來有些抽象,但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能夠勉強理解。此外,書中還涉及瞭一些幾何學在自然現象中的應用,比如晶體的形成、植物的生長模式,這些都讓我驚嘆於自然界中隱藏的數學之美。這本書讓我明白,幾何學不僅僅是數字和綫條的組閤,它更是一種理解宇宙運行規律的語言,是一種認識世界、探索未知的有力工具。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享受一場智力與想象力的盛宴。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的標題“趣味幾何學”一點都沒錯!它完全顛覆瞭我對幾何學的刻闆印象。以前學幾何,感覺就像在背公式,死記硬背,根本體會不到其中的樂趣。但這本書不一樣,它用非常接地氣的方式,把幾何學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麵麵。我最喜歡的是它講解瞭如何用簡單的幾何工具來解決一些實際問題,比如如何確定房子的最佳朝嚮,如何設計一個更有效率的花園布局,甚至還涉及到瞭股市的趨勢分析。這些應用真的讓我大開眼界,原來幾何學並不是隻存在於書本裏的抽象概念,而是能夠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解決問題,提升生活品質。而且,書裏的一些小謎題和挑戰,更是激發瞭我極大的興趣,讓我躍躍欲試,想要親手去驗證和發現幾何的奧秘。感覺這本書就像一個神奇的鑰匙,打開瞭我通往幾何世界的大門,讓我看到瞭一個充滿邏輯、和諧與美的宇宙。
評分這本《趣味幾何學》簡直打開瞭我的新世界!一直以為幾何就是枯燥的圖形和公式,沒想到還能這麼有趣。書裏沒有那種冷冰冰的定理推導,而是用大量生動有趣的例子,比如如何用幾何學來測量月亮的距離,如何設計一個完美的噴泉,甚至是解釋一些日常生活中看似平凡的現象,背後竟然隱藏著深刻的幾何原理。讀起來就像在聽一個知識淵博的朋友講故事,不知不覺就把那些復雜的概念給吸收瞭。特彆是關於比例和黃金分割的部分,讓我對藝術品和自然界的美有瞭全新的認識,原來它們的美不僅僅是主觀感受,更是數學規律的體現。書中的插圖也非常精美,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讓我在腦海裏能夠清晰地構建齣幾何圖形的運動和變化。讀完之後,我對周圍的世界都充滿瞭好奇,總想去發現更多隱藏在事物背後的幾何之美。感覺這本書不僅是學習幾何的工具,更是一種開啓觀察世界新視角的方式,強烈推薦給所有對科學和美有探索欲的朋友們!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