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具手帖:夏之记忆 9787510832123

文具手帖:夏之记忆 978751083212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叶子菲 著
图书标签:
  • 文具
  • 手帖
  • 夏日
  • 回忆
  • 生活
  • 治愈
  • 清新
  • 文艺
  • 手帐
  • 日常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九州出版社
ISBN:9787510832123
商品编码:29666940167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4-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文具手帖:夏之记忆

:45.00元

售价:30.6元,便宜14.4元,折扣68

作者:叶子菲

出版社:九州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9-01

ISBN:978751083212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文具手帖:夏之记忆》是一本不同于市面上任何类型的新型文具向MOOK。原版引进,去粗取精,70件浓重夏日风的文具杂货创作,京都文具店铺深度报导,印台知识专业解析,囊括众多文具类型,其涵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定会让文具控、手作痴们爱不释手! 原版引进台版《文具手帖》内容!全彩四色印刷,图文搭配精美,内容丰富,教程详实,难易程度适当,适合全年龄段阅读。 书中不只分享创意及手作,更将达人们的珍藏或好用文具分享给读者,让我们得以一窥平常难得一见的达人各自的夏日风情。 随刊附送别册,特别奉献“夏之记忆”专题手帐展示。 更多推荐:文具手帖:旅行去!(原版引进台湾人气文具书,首部简体版文具向杂志书。数十件文具杂货深度报道,撩拨你的文具瘾,带你享受热血沸腾的文具盛宴!另有精美别册附送!) 文具手帖:燃烧手帐魂!原版引进台湾人气文具书,首部简体版文具向杂志书。 限量版笔记本大推介、手帐本用法超豪华展示。 文具手帖:好色文具强迫症!原版引进台湾人气文具书,首部简体版文具向杂志书。

内容提要

这一集《文具手帖》,是关于你和夏天的故事。
专业的TN笔记本分析、精辟的印台知识解析、纸胶带、贴纸、钢笔……达人亲身探访关西绝赞文具杂货屋。
除以上错过保证后悔的特别企划内容外,照例推出了手作达人用夏季作为创作蓝本,以各类文具媒材,将曾在脑海驻足的关于缤纷夏天的各种回忆,化为真实又生动的手作设计的夏季风物手作教程。当这个夏天结束时,你留存了哪些想起来就开心的回忆呢?


目录

特别企划
踏上没有归途的文具朝拜之路!
“收集是一种瘾”
我的Tombow收集之路
进击的纸胶带!异国&艺术家篇
手帐文具的不思议
贴纸!专属于大人的文具
铅笔!无法取代的温润手感
高铁文具看这里!
法式浪漫风味:Amiez le style纸胶带
“‘逛’得新知”
走进Charkha,来一场东欧味的文具怀旧旅行吧!
贩卖“生活与设计”的京都Angers文具杂货屋
“迈向达人之境”
沉默的旅伴:TRAVELER’Snotebook
印台里的达芬奇密码
大人的钢笔:初识入门篇
封面故事
在这个热闹的季节,用文具创作谱写属于自己的“夏之记忆”
手作时光

作者介绍

叶子菲,自由创作人,台湾新锐设计师。生活杂货品牌minami创立人 ,专事创意发想、绘本系列产品设计与手工制作。多年来在各地开展创作展览,并出版图书《小南风的手作风景》。
柠檬,台湾知名手作达人,迷恋收藏纸胶带和印章,并致力于将二者融于作品之中。在用创作疗愈自己的同时,希望也能疗愈他人。
Rosy,卡片礼品设计公司OL。喜欢画画、写字、摄影,致力于分享旅行与生活中的美好。
另有作者群:暖洋洋、小西、Nydia、Julie、潘幸仑、大宇人。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一本名为《文具手帖:夏之记忆》的书籍的图书简介,这份简介将完全聚焦于该书未包含的内容,并以一种详尽、自然的方式呈现。 --- 图书简介:《文具手帖:夏之记忆》(ISBN: 9787510832123) 关于本书未涉及的主题与内容概述 《文具手帖:夏之记忆》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度剖析了文具在盛夏时节所承载的情感重量与实用哲学。然而,这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所涵盖的丰富内容,更在于其明确的边界——那些我们特意留白,未曾涉足的领域。理解本书的重点,需要我们首先明确它没有讲述什么。 本书并未深入探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一、 现代电子书写工具的演进与未来 《文具手帖:夏之记忆》坚定地立足于传统纸笔媒介的魅力。因此,读者将不会在书中找到任何关于电子墨水屏技术(E-Ink)、智能笔、数字笔记应用(如Evernote、OneNote的深度分析)的篇幅。 我们没有对触控笔的精度算法、蓝牙连接稳定性,或是电子手账在云计算环境下的数据同步进行任何技术性评测。对于习惯于使用平板电脑进行草图绘制、或依赖云端备份进行创作的读者来说,书中详述的墨水晕染、纸张纤维对书写体验的影响,将是理解本书核心理念的关键反差。 书中对“记忆的固化”的讨论,完全集中在物理介质的持久性上,而没有涉及任何数字档案的长期保存策略、数据迁移的兼容性问题,或虚拟现实(VR)中模拟书写环境的讨论。 二、 工业化生产中的文具供应链与材料科学 尽管书中会提到纸张的克重和墨水的速干性,但《文具手帖:夏之记忆》的焦点在于使用者体验,而非生产者视角。 因此,本书完全避开了对以下内容的详尽描述: 1. 大规模纸浆制造的环保标准与化学制浆工艺:我们没有深入探讨从木材到纸张成品过程中,涉及到的漂白剂使用、废水处理流程,或不同产地木浆对纸张特性的影响机制。 2. 圆珠笔滚珠与墨水配方的工业机密:关于特定品牌如何调配油性或凝胶墨水的粘度、防止堵塞的技术突破,以及实现高精度滚珠研磨的CNC机床参数,这些都未在本书中出现。 3. 塑料文具的注塑成型缺陷分析:对于尺子、笔壳、文件夹等塑料制品,书中没有涉及模具设计、冷却速率对聚合材料微观结构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控制温度梯度来减少翘曲(Warping)等工程学问题。 本书旨在颂扬文具的“手感”与“温度”,而非其背后的冰冷、复杂的工业流程。 三、 跨文化背景下的文具历史与人类学研究 《文具手帖:夏之记忆》主要聚焦于当代(尤其是东亚文化圈内)文具的审美与使用习惯。对于更宏大、更具历史深度的议题,本书选择了不予深入: 古代书写工具的演变:我们没有追溯羽毛笔、鹅毛笔在欧洲中世纪的广泛应用,也没有详细对比中国古代的毛笔、镇纸、砚台在不同朝代的形制变化。 非主流书写文化的考察:对于特定民族或部落(如古埃及莎草纸书写、玛雅的雕刻记录)所使用的独特记录工具,本书未进行专门的田野调查或学术梳理。 文具在社会结构中的象征意义:例如,特定钢笔在二十世纪初作为身份象征的地位,或某些印章在日本武士文化中的功能性转移,这些社会人类学的探讨被有意地限制在了篇幅之外。 读者不会在本书中看到对古腾堡印刷术如何影响了现代笔尖设计这类跨学科的宏大叙事。 四、 商业运作、市场营销与收藏投资分析 本书的核心是“使用”与“感受”,而非“购买”与“囤积”。因此,以下商业维度的内容被完全排除在外: 1. 文具品牌的市场占有率与盈利模式:我们没有对各主要制造商(如派克、百乐、LAMY)的季度财报进行分析,也没有比较不同价位产品线的利润率差异。 2. 收藏品级的限量版钢笔市场炒作:书中不会出现关于“二级市场价格波动”、“限定版发售策略的深度解读”,或“如何鉴定假冒限量版钢笔”的投资指南。 3. 文具店的选址策略与运营管理:关于如何挑选黄金地段开设文具专卖店,或如何通过会员系统提高复购率的商业案例分析,均不在本书讨论范畴内。 总结 《文具手帖:夏之记忆》是一部专注于此时此刻、纸张之上的沉浸式体验记录。它拒绝宏大的技术叙事、工业细节、远古历史的追溯,以及冰冷的商业分析。它只关注盛夏阳光下,一支笔在纸面上留下印记时,那种独一无二、无可替代的宁静与满足感。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对“有限”的专注,而非对“无限”领域的泛泛而谈。

用户评价

评分

我购入这本书的原因,说实话,很大程度上是被它独具匠心的书名所吸引。《文具手帖:夏之记忆》。光是这个名字,就勾勒出了一幅画面:泛黄的信纸,精致的钢笔,还有窗外那层层叠叠的绿色,以及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属于夏天的气息。我总觉得,每一个热爱文具的人,内心深处都藏着一个艺术家,他们习惯用最质朴的工具,去记录生活,去表达情感。所以,我非常好奇,这本书究竟会以怎样的方式,将“文具”与“夏之记忆”巧妙地结合起来。我猜想,里面可能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叙述,或许会穿插着一些手绘的插图,描绘出使用过的钢笔,沾染了墨迹的指尖,亦或是那些承载了夏日点滴的信笺。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给我一种别样的阅读体验,一种能够触动我内心深处,关于夏天,关于文字,关于生活的热爱。我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灵感,让我重新拾起我的笔,去记录属于我自己的夏日记忆。

评分

我收到这本书的时候,外包装就透着一种复古的质感,拆开后,这本书本身的装帧更是让我惊喜。硬壳封面,带着微微的磨砂触感,拿在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书卷气。书脊上的字体设计也非常别致,像是手写的,带着一种随性的优雅。我特意翻了翻目录,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故事集,似乎还有一些关于手账的灵感分享,以及一些插画的教程。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很喜欢收集各种好看的笔记本和文具,也常常想要尝试自己动手制作一些有意思的手账,但总觉得缺乏灵感和技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给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出现一些关于如何捕捉夏日瞬间,如何用文字和图画记录生活的小窍门,最好还能有一些推荐的文具和材料。如果书中能够分享一些作者自己的手账作品,那就更好了,我想看看别人是如何将夏天的美好融入到纸张中的。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在一个线上书店的推荐列表中看到了这本书,虽然我之前并没有听说过这本书的名字,但是看到它被归类在“文艺散文”和“生活美学”的范畴,我便被深深吸引了。我喜欢那些能够唤醒内心柔软角落的文字,那些不疾不徐,缓缓道来的故事。我脑海中浮现出,也许这本书里会描绘出夏日黄昏时分,空气中弥漫的淡淡的栀子花香;也许会记录下一场突如其来的雷阵雨,洗刷掉城市中的喧嚣;又或许,会讲述一个关于童年夏天,捉迷藏、吃西瓜、追逐萤火虫的简单而又美好的回忆。我希望这本书的文字是清澈而富有诗意的,能够让我暂时忘却现实的烦恼,沉浸在一段属于夏天的,宁静而美好的时光里。我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书架上的一抹亮色,在燥热的夏日里,给我带来一丝丝凉意和慰藉。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捕捉生活细微之处的作者情有独钟,他们仿佛拥有神奇的眼睛,能从平凡的日常中发现诗意。当我得知这本书的存在时,我就仿佛已经预见到了它将带给我的惊喜。我猜想,这本书里可能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没有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但它一定充满了对夏日时光的细腻描摹。也许是午后阳光穿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的光斑,也许是傍晚微风吹过树叶发出的沙沙声,又或者是街边小店里传来的冰镇汽水的清脆响声。我期待着作者能够用文字描绘出这些转瞬即逝的美好,并且将它们定格下来,让我能够细细品味。我甚至想象,书中可能会有一些关于夏日里的小确幸的分享,比如一次意外的邂逅,一份意想不到的惊喜,或者是一段难忘的旅途。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心灵的慰藉,让我重新审视生活中的点滴美好,并且从中汲取力量。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色彩搭配我真的太喜欢了,是一种很柔和的暖黄色,上面点缀着几片若隐若现的绿色叶子,旁边还有一些仿佛用铅笔随意勾勒出的花纹,整体感觉就像夏日午后,微风拂过窗帘,带来一丝清凉和慵懒。我翻开书的第一页,并没有立刻看到文字,而是映入眼帘的几幅素描,勾勒出夏日特有的场景——街角的老式自行车,挂满晾晒衣物的阳台,还有一只慵懒地晒着太阳的猫咪。这些画面没有过多的修饰,却有着一种触动人心的力量,仿佛能瞬间将我拉回到某个熟悉却又有些模糊的夏天。我能感受到作者在描绘这些场景时,一定倾注了许多细腻的情感,每一个线条,每一个阴影,都充满了温度。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在这些充满故事感的画面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文字,又会讲述怎样一段关于夏天的记忆。我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希望它能带给我如同封面一样的,宁静而美好的夏日体验。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