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
:29.00元
售價:19.7元,便宜9.3元,摺扣67
作者:鬍全連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2-08-01
ISBN:9787111384373
字數:
頁碼:232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381kg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是作者在總結多年從事“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課程教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結閤電子技術的發展趨勢及後續課程的需要編寫的。《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主要內容有:數字係統基礎知識、邏輯代數基礎、組閤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半導體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脈衝單元電路、模數及數模轉換、VerilogHDL語言及其編程應用。 本教材由鬍全連編著。
“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是計算機軟、硬件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作者鬍全連)覆蓋瞭數字電子技術的全部基礎內容,係統地介紹瞭數字電路的分析與設計理論。《數字電路與邏輯設計》主要內容有:數字係統基礎知識、邏輯代數基礎、組閤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半導體存儲器、可編程邏輯器件、脈衝單元電路、模數及數模轉換、VerilogHDL語言及其編程應用。 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計算機及電氣信息類各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我閱讀《數據結構與算法分析》時的感受,那就是“酣暢淋灕”。這本書在處理時間復雜度和空間復雜度分析時,展現瞭極高的嚴謹性,但這種嚴謹絕不意味著晦澀難懂。作者在介紹鏈錶、樹和圖這些核心結構時,總是先給齣清晰的抽象模型,然後立刻通過僞代碼和實際的C++實現來印證其性能特點。特彆是對於 NP 完全性問題的探討部分,它沒有將該部分簡單地歸為“高深莫測”,而是通過圖著色等例子,循序漸進地展示瞭其理論的邊界和實際意義。我特彆喜歡它對每種算法優化策略的討論,讓你不僅知道如何實現一個快速排序,還明白在何種數據分布下它會退化成慢速排序,以及如何通過隨機化來規避風險。這本書真正做到瞭理論深度與工程實踐的完美平衡,是算法學習的黃金標準教材之一。
評分我是一名軟件開發工程師,日常工作與底層硬件的接觸相對較少,更多的是在應用層與框架打交道。最近因為工作需要轉嚮嵌入式領域,不得不重新拾起《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這類偏底層的知識。這本書給我的最大震撼在於其對8051單片機架構的剖析之細緻入微,簡直到瞭“解剖”的程度。它不像某些教材那樣泛泛而談,而是逐個寄存器、逐個中斷源地講解其工作機製,並且提供瞭大量的匯編語言實例來驗證理論。尤其值得稱贊的是關於中斷處理和定時器編程的那幾章,作者用流程圖將復雜的時序邏輯梳理得井井有條,讓我這個“科班齣身但久疏戰陣”的程序員也能迅速找迴感覺,並能自信地進行底層硬件的調試工作。對於任何想深入理解程序是如何在芯片上真正執行的開發者來說,這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武功秘籍”。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圖示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的享受,這對於一本技術類書籍來說,實屬難得。我嚮來對那些隻有密密麻麻文字和簡陋電路圖的書籍感到頭疼,但《電磁場與電磁波》的這本教材,將麥剋斯韋方程組的抽象概念,通過精美的三維渲染圖和動態的場綫演示,變得清晰可見。它不僅僅是在“講述”理論,更像是在“描繪”現象。無論是靜電場的螺綫管模型,還是電磁波在不同介質中的傳播特性,配圖都恰到好處,有效彌補瞭純文字描述的局限性。閱讀過程中,我仿佛能親手觸摸到電磁場的波動,這種沉浸式的學習體驗極大地提高瞭我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對於初學者來說,這本書極大地降低瞭理解復雜電磁現象的門檻,絕對是教科書設計的一個典範。
評分翻開這本《模擬電子技術基礎》,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熟悉的晶體管、二極管和運算放大器。作為一名電子工程的學生,我深知模擬電路是整個電子學大廈的基石,沒有紮實的模擬功底,後續的數字電路和係統設計都將是空中樓閣。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閤,不僅僅停留在枯燥的公式推導上,更重要的是通過大量的實例和電路分析,幫助我們理解那些看不見的電流和電壓是如何在半導體器件中“跳舞”的。特彆是對放大電路的頻率響應分析,作者深入淺齣地剖析瞭高低頻特性,讓我對反饋理論有瞭更深層次的認識。雖然有些地方的深入探討需要反復閱讀纔能完全消化,但這恰恰體現瞭其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對於希望真正掌握電子係統底層原理的人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堅實、可靠的起點,值得反復研讀。
評分說實話,我對《高等數學》這類基礎學科的書籍通常敬而遠之,總覺得那些證明題和極限分析過於燒腦,容易讓人陷入無休止的計算泥潭。然而,這本《高等數學(第四版)》的敘事方式卻頗具“人文關懷”。它沒有一上來就拋齣復雜的定理,而是用清晰的物理背景和實際應用場景來引入概念,比如用航天器變軌來解釋微分方程的必要性。作者在章節的過渡部分,總能巧妙地穿插一些曆史小故事或數學傢的軼事,讓冰冷的代碼和數字有瞭溫度。這種“講故事”的教學法,讓原本枯燥的解析幾何和多元微積分部分變得生動有趣,極大地激發瞭我去探究“為什麼”的欲望,而不是僅僅滿足於學會“怎麼做”。對於那些有數學恐懼癥的朋友,我強烈推薦嘗試一下這種略帶文學色彩的數學教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