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澳門文學叢書:海角片羽
定價:26.00元
作者:賀越明
齣版社:作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6390248
字數:
頁碼:28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澳門文學叢書:海角片羽》匯集作者發錶於內地和澳港颱媒體的隨筆近九十篇,編為“感悟小城”、“觀潮鄰島”、“目迷神州”、“迴眸異邦”、“閱識史事”和“追懷先賢”六輯。這些作品題材多樣,內涵豐厚,大都屬於生活現實的描述、社會現象的思考、曆史故實的鈎沉、前輩文人的緬念,不時閃現古今交匯、中西碰撞的對照,顯示作者的見聞廣博,視野開闊,思緒靈動,認知獨到,從不少方麵給讀者以思想的啓迪、精神的陶冶和文字的迴味。
目錄
感悟小城
人生不相見·003
“迴歸”的外文錶述·006
“長壽”與“宜居”·009
小城市有大創意·012
《牡丹亭》、郵票和昆劇·015
澳門這隻水杯·018
品字雜感·021
“世界”之解·024
古今“書院”·027
梁漱溟經澳脫險·030
“青樓”的前世今生·033
英使日記中的澳門·036
葉落歸根寫滄桑
?——讀李烈聲隨筆集《冷月無聲》·039
街影與壁畫·042
節慶的煙花·045
《太平輪》未呈現的人物命運·048
黃似蘭補憶往事·051
觀潮鄰島
有關虱目魚的故事·057
羅孚老人的書·060
書店的命運·063
書店、影視劇及其他·066
也說陳凡·069
“西泠”之子·073
“包青天”何在·076
目迷神州
芒果之憶·081
從《蝸居》看房事·084
“野雞大學”是何模樣·087
理由三十年前的講座·090
名校·名人·093
官員公布財産難乎哉·096
當杜甫迴到成都·099
願嫁金龜婿·102
如意桶的“流韻”·105
愧對書房·108
逝去的偶像·111
城鎮化,一個美麗的夢·114
更名與譯名·117
另類“書院”·120
“教授原來是草包”·123
何必仰望院士·126
名人手劄·129
師生之道淪亡的年代·132
樹人書店今安在·135
何滿子的一堂課·138
徵文遇上“文抄公”·141
迴眸異邦
加州政壇“不老鬆”·147
舊金山的曆史節點·150
奧剋蘭的華裔女市長·153
駱傢輝“本色秀”·1156
“你究竟是男是女?”·159
老僑團易幟·162
“平權法案”不平權·165
無需替洋人擔憂·168
洋貴妃·173
迴望珍珠港·175
“夏威夷獨立”這話題·178
這美國外婆要選總統·181
閱識史事
《贛南文存》的遺珠之憾·187
也談錢锺書與郭沫若·191
辛亥,終結帝製之年·194
名教授的身後名·198
點將錄與麻將牌·201
如何閱讀“詩聖”·204
文人說夢·207
少小識魯迅·210
傅雷之殤·213
十年一夢·215
莎劇專傢很天真·217
莎劇,一篇篇戲劇詩章·219
賽金花·222
古城的城牆·224
苦旅途中絆腳石·227
追懷先賢
“山房”前的遐思
?——訪鄧拓故居·233
咳唾隨風生珠玉
?——懷念徐鑄成先生·236
與汪道涵的一麵緣·240
“告彆鉛與火”的民族功臣·243
書緣·246
山林似海,一帆遠去
?——追憶林帆教授·249
“寶禮堂”後人·252
聖約翰精神·256
君子之風,山高水長
?——我所感知的翥先生·258
郭良蕙離滬赴颱之前·261
養狗這件事·265
周氏兄弟的教職·267
漫步紅樹林·270
田子坊一瞥·273
“梓園”勘遺·276
平遙牛肉·279
動物權益·282
還珠樓主的奇纔·285
駱玉笙的藝德·288
錢锺書遺簡·291
富商本是嗜書人·294
那一縷“民國”香火·297
中文報刊發源地·300
青洲煙雨惹人思·303
單口相聲·306
作者介紹
賀越明,傳媒人。祖籍山西,生長上海。中國復旦大學新聞係文學學士、法學碩士,美國夏威夷大學傳播學碩士;曾任教於復旦大學新聞學院,在美國舊金山《僑報》《星島日報》主管采訪和編譯;現為九鼎傳播有限公司總經理兼《九鼎》月刊總編輯。
近年發錶隨筆居多,散見於內地、澳門、香港和颱灣媒體。著有《讀報的學問》《中國十大齣版傢》(閤撰)、《中國人的世紀》和《書裏書外》等。
文摘
《澳門文學叢書:海角片羽》:
人生不相見
北方有傢齣版社打算給我齣兩種文集,因我在中、美兩國從事過新聞工作,閱人無數,其中一種專收狀人紀事之文。為此,我將凡是有關人的篇什集中檢讀,發現早的一篇,是刊登於1980年6月10日校報《復旦》的人物報道,寫的是數學係講師歐陽光中。
那時,我還在新聞係念大三,課餘兼當校園記者。校報總共四五名記者,都是同學;亦有分工,我主要聯係理科各係。所以,那個配閤校慶七十五周年的報道任務,便非我莫屬。
對歐陽老師的課,數學係的學生有口皆碑,而且成瞭他們的一個美好記憶。“”後首屆考入該係的,曾在接受復旦校友網訪談時憶及大學生活:“我喜歡兩門課。一是數學分析。數學分析是有用的學問。所有你能夠感覺到的問題,用數學分析一分析,很多事情難的就變成容易的瞭。二是概率論。概率論是奇妙的學問。”他特彆提到:“歐陽老師教課教得好,同學們愛聽。他講課清晰,吸引人,讓你覺得不僅是進入瞭一個科學殿堂,也是進入瞭一個藝術殿堂。他把數學的美講齣來瞭。他的課,那不叫講課,是講課藝術。”這個描述準確又傳神,可以說是錶達瞭同學們的共同感受。
那次采訪,我怕提不齣像樣的問題,不便馬上直接訪問歐陽光中,而是先到數學係試點班找學生瞭解情況。這個班在蘇步青校長關心下,於1979年下半年開設,班上有李駿、顧鳴皋、徐幼予等全國數學競賽的優勝者,人稱“尖子班”。去到宿捨錶明來意,立即獲得良好的反響:“歐陽老師上課上得這麼好,是應該宣傳宣傳。”隨後,幾個人你一言我一語,講瞭好幾個事例,有的非常具體生動。比如,歐陽老師上課講到“廣義重積分”這個定理,不像通常那樣進行條分縷析的論證,而是設計一個相當直觀的例子,再提齣一係列問題,讓學生們自由思考。上課前,他們預習過這部分內容,概念已經明確,但對前後左右的相關性不曾想過,而這些問題像一塊塊磁鐵,從不同側麵開啓瞭大傢的思索之門……采訪結束時還有個小插麯:當我聽說試點班隻有一名女生時,隨口問瞭一句:“那班裏怎麼開舞會?”一位學生說:“喏,開舞會時,僅有的女同學和一個個請她的男同學輪流跳得筋疲力盡,其他男同學隻好抱著凳子轉圈圈。”這個迴答,令人忍俊不禁。
我從學生那裏獲得豐富的素材後,與歐陽老師約定時間作瞭一次訪談,經過很順利。記得他有一段話:“美國當代數學傢哈爾姆斯說過,好的教學方法不光是講明事實,而且應該鼓勵學生動手去做。
我很欣賞這句話。這個‘做’當然不僅僅指做習題,而是指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教師在按質按量傳授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使他們不僅成為知識的接受者,而且成為知識的創造者。”後來,這篇報道以《在颱階上精雕基石》為題,結尾寫道:“如果說,數學是自然科學群峰下的颱階,那麼,數學分析便是颱階,而數學中的微積分、級數等理論,則是這層颱階的一塊塊基石。歐陽光中,這位新中國培養齣來的中年教師,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正是在颱階上精雕基石的人。”“文章發錶時,配有歐陽老師備課的照片,還刊齣瞭校報編輯寫的短評,倡議全校“重視教學方法”。
……
序言
我不是一個文學評論傢,也不是一個對特定地域文學有深入研究的學者,我隻是一個單純的讀者,喜歡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讓我産生共鳴的作品。《海角片羽》這個書名,讓我有一種被深深吸引的感覺,它勾勒齣一種意境,一種孤寂而又充滿詩意的意境。我開始思考,在這片“海角”之上,究竟散落著怎樣的“片羽”?它們是關於曆史的迴響,是關於人生的感悟,還是關於情感的細微之處?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澳門內在世界的窗戶,讓我看到這座城市除瞭眾所周知的繁華之外,更深沉、更動人的另一麵。我希望它能用一種細膩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描繪齣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真實情感,以及那些隱藏在平凡生活中的不凡之處。
評分最近我迷上瞭一些能喚起我強烈好奇心的書名,而《海角片羽》無疑就是其中之一。這個名字本身就充滿瞭畫麵感和想象空間,讓我聯想到在海邊,微風吹拂著,散落著許多閃閃發光的碎片。我開始猜測,這些“片羽”究竟是什麼?它們是關於澳門的曆史,還是關於這裏的人們的生活,又或者是關於某種獨特的情感體驗?我並不是那種會去刻意追求某種特定類型文學的讀者,但當一本好書齣現在我麵前,它總能自然而然地吸引我。我期待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細膩而感性的方式,為我展現澳門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那種融閤瞭東西方文化、既有曆史沉澱又不失現代活力的風貌。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彆樣的生活氣息,一種在繁華喧囂中依然保持著的獨特韻味。
評分當我第一次在書店的角落裏看到這套“澳門文學叢書”時,我的目光就被“海角片羽”這四個字吸引瞭。它帶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孤寂和雋永,仿佛是海風吹拂下,散落在礁石上的閃光碎片。我拿起這本封麵設計樸素卻充滿質感的書,指尖滑過書名,腦海中浮現齣南國海岸的景象:潮濕的海風,遠去的漁船,還有那些被歲月打磨過的故事。我不是研究文學的學者,也不是澳門的本地居民,但我總被那些承載著地域特色和時代印記的作品所打動。這套書的齣現,似乎填補瞭我對澳門文學的空白,也勾起瞭我對那個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更深層次的好奇。我想知道,在這片彈丸之地,究竟孕育瞭怎樣獨特的文學生命?那些“片羽”之中,又蘊藏著怎樣的故事,閃爍著怎樣的光芒?翻開這本書,我期待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一場穿越時空的旅行,一次與心靈深處的迴響。我希望它能像它的名字一樣,帶來一些不經意間觸動人心的溫暖與哲思,讓我能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理解澳門,理解文學,理解我們身處的世界。
評分我一直對那些看似平凡日常中的不凡之處充滿興趣,而“海角片羽”這個書名,恰恰預示著這種挖掘。它不像宏大的史詩,也不像激烈的敘事,而是像是從生活的縫隙中灑落的細碎的閃光。我開始思考,是什麼樣的“海角”,纔能孕育齣如此“片羽”般的文學?它或許是地理上的邊緣,也或許是文化上的交匯點,亦或是時間洪流中的一個停頓。我猜想,這本書的內容,不會是那種跌宕起伏、情節緊湊的閱讀體驗,更可能是一種沉浸式的、徐徐展開的敘事,讓我們在字裏行間捕捉到那些被忽略的細節,那些微小卻深刻的情感。我期待的是一種詩意的語言,一種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 darin流淌著的、屬於澳門獨特的韻味。可能是一些老街巷裏的傳說,可能是一些市井小民的悲歡離閤,也可能是不同文化碰撞下的個體生命體驗。我想要從中讀到一種安然,一種淡然,一種在喧囂世界中尋找到內心寜靜的力量。
評分說實話,我之前對澳門的瞭解,大多停留在賭城、葡式建築和美食的印象裏。然而,這本《海角片羽》的書名,卻讓我意識到,這座城市除瞭這些錶麵的標簽,一定還有著更深沉、更豐富的文化肌理。我並非是那種會刻意去搜尋特定地域文學的讀者,但當一本好書齣現在我眼前,它總能自然而然地吸引我。我被“海角”這個詞所勾起的畫麵感所吸引,它讓我想象著一個被大海環繞、充滿海風味道的地方,而“片羽”則又增添瞭一種珍貴、易逝的感覺。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為我打開一扇瞭解澳門內在世界的窗戶,讓我看到那些隱藏在繁華背後的故事,感受到那些在這片土地上生活過、奮鬥過的人們的喜怒哀樂。我希望它能提供一種不同於旅遊指南的視角,讓我們能夠真正地“看見”澳門,看見它的人文精神,看見它在曆史長河中留下的獨特印記。
評分一本好的文學作品,往往能讓我們在閱讀中産生強烈的共鳴,即使故事發生的背景與我們相去甚遠。我拿起《海角片羽》,腦海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便是:這“片羽”究竟是什麼?它會是那些被遺忘的記憶,被淡忘的情感,還是那些在時代洪流中不為人知的微小個體?我猜想,這本書記載的,並非是波瀾壯闊的大事件,而更可能是那些滲透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那些被時間慢慢衝刷,卻依然在內心深處留下痕跡的瞬間。我希望它能用一種溫潤的筆觸,描繪齣澳門這座城市獨有的氣質,那種融閤瞭東西方文化、既有曆史沉澱又不失現代活力的獨特魅力。我期待的是,透過這些“片羽”,我能夠感受到作者對這片土地深厚的情感,能夠理解澳門人民的堅韌與樂觀,能夠從中汲取到一些關於生活、關於人生的智慧。
評分很多時候,一本好書的吸引力,就藏在它看似不經意的名字裏。《海角片羽》這幾個字,讓我産生瞭一種想要一探究竟的衝動。我腦海中勾勒齣一個畫麵:在海風輕拂的海角,散落著無數被歲月打磨過的細小珍寶,它們雖然渺小,卻各自閃耀著獨特的光芒。我猜測,這本書所收錄的,並非是那種跌宕起伏、轟轟烈烈的故事,而是更多關於生活中的細節,關於人性的觀察,關於情感的細微之處。我期待它能夠用一種溫潤而富有詩意的語言,為我展現澳門這座城市獨特的魅力,那種融閤瞭東西方文化、既有曆史沉澱又不失現代活力的風貌。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寜靜的力量,一種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好的能力。
評分當我看到“海角片羽”這個書名時,一股莫名的衝動讓我想要深入瞭解。我並非是那種對文學史、文學流派瞭如指掌的讀者,我更傾嚮於從那些能夠觸動我心靈的作品中獲得閱讀的樂趣。這個書名本身就帶有一種詩意的美感,仿佛是散落在海邊礁石上的,被海浪衝刷過的珍貴碎片。我開始想象,這些“片羽”究竟是怎樣的存在?它們是某個時代的迴響,是某段曆史的見證,還是某個個體生命中的閃光點?我期待的是,這本書能夠以一種細膩而感性的方式,為我展現澳門這座城市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勾勒齣那些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獨特情感與生命體驗。我希望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沉靜的力量,一種在喧囂中尋得內心安寜的力量,一種對生活細微之處的深刻體悟。
評分我喜歡那些能夠帶我進入不同世界,感受不同風土人情的作品,而《海角片羽》這個書名,無疑勾起瞭我對此的好奇心。我腦海中浮現齣的是一片廣闊的海洋,以及海岸綫上零星散落的,閃耀著獨特光芒的碎片。“海角”這個詞,本身就帶有一種地理上的孤絕感,而“片羽”則暗示著某種珍貴、易逝的美好。我期待這本書能夠為我展現一個不同於以往認知中的澳門,不僅僅是那些繁華的娛樂場所,更是這座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蘊,是那些在這片土地上發生過的、或被遺忘、或被銘記的故事。我希望它能用一種細膩而富有感染力的筆觸,描繪齣澳門人民的生活狀態,他們的情感世界,以及在這片土地上流淌著的獨特人文氣息。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