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乒乓球教学、训练、竞赛与科研
:18.00元
售价:12.2元,便宜5.8元,折扣67
作者:韩志忠
出版社:人民体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0-01
ISBN:9787500929826
字数:250000
页码:30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本书作为“乒乓球理论与实践方法探索”应用技术成果,获2001年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本书的构建打破了传统乒乓球技术书的体系,采用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力学、运动心理学等基础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乒乓球理论在教学、训练、竞赛和科研四个应用领域的技术问题,丰富了乒乓球技术理论。其中主要选题对传统的教学法、训练法和竞赛法以及乒乓球技术打法都有显著的创新点。 本书适合不同层次学校的体育教师、业余的和专业的教练员、运动员、不同级别的裁判员以及小运动员的家长和广大乒乓球爱好者阅读。
这本书在训练方法的设计上,可以说是“量身定制”的典范。它不仅仅提供了一套固定的训练计划,更重要的是教会了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我最欣赏的一点是,作者强调了“有针对性的训练”而非“盲目的重复”。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通过自我评估和教练指导来找出自己技术上的短板,并针对性地设计训练内容。例如,对于正手拉球下网的问题,书中提供了好几种可能的原因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纠正练习,而不是简单地让你多拉几百个球。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涉及了体能训练和心理训练的内容,这些是很多同类书籍所欠缺的。他会告诉你,如何在保证技术练习的同时,也不落下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活性这些身体素质的提升,甚至还探讨了如何在高压环境下保持冷静和专注。这种全方位的训练理念,让我看到了提升潜力的希望,让我明白,想要真正进步,需要从多个维度去下功夫。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封面上“乒乓球教学、训练、竞赛与科研”几个大字十分醒目,旁边配以一些抽象的线条勾勒出的乒乓球运动的动态瞬间,整体给人一种专业、严谨而又不失活力的感觉。我之所以选择这本书,是因为我对乒乓球运动有着浓厚的兴趣,并且希望能够系统地了解这项运动。在翻阅目录的时候,我被其内容的广度和深度所吸引,从基础的教学方法,到进阶的训练体系,再到比赛策略的解析,甚至延伸到乒乓球运动相关的科学研究,这显然不是一本市面上泛泛而谈的指导性读物,而是试图构建一个全方位的知识框架。我尤其期待其中关于“科研”的部分,这部分内容常常被忽略,但往往蕴含着提升运动表现的科学奥秘,比如运动生物力学、心理学在乒乓球中的应用,或者新材料对球拍和球的影响等,这些都是我希望能在书中找到答案的。虽然还没有深入阅读,但仅从其结构和内容划分来看,这本书就已经成功地激发了我深入探索的欲望,相信它能够成为我乒乓球学习道路上的一位得力助手。
评分读了这本书的前几章,我最大的感受就是作者在教学理念上非常超前和务实。他并没有上来就讲高难度动作,而是花了很大的篇幅去强调基础的重要性,比如握拍的细微调整、步法移动的效率优化,甚至是如何建立正确的击球意识。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在书中却被剖析得鞭辟入里,并且给出了非常具体可行的练习方法。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球感”的培养,书中提到这并非是天生的,而是可以通过一系列科学的训练来逐步建立的。作者还列举了很多小游戏和辅助练习,比如不看球击打,或者利用镜子观察自己的动作。这让我意识到,我们过去很多时候可能过于追求技术动作的模仿,而忽略了对内在感觉的培养,而正是这种感觉,才决定了你能在多大程度上将技术内化,并应对复杂的比赛局面。这本书的讲解风格也很接地气,语言通俗易懂,没有太多晦涩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我这样的业余爱好者,也能轻松理解并付诸实践,这一点非常难得。
评分关于竞赛策略的部分,这本书的洞察力令人惊叹。作者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了各种战术,而是深入分析了这些战术背后的逻辑和哲学。他会将比赛比作一场棋局,强调预测对手的意图、利用对手的弱点、以及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决策。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节奏控制”和“相持中的变化”的讨论。很多时候,比赛的胜负就取决于谁能更好地掌握比赛的节奏,谁能在僵持中找到突破口。书中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比赛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剖析,我仿佛亲身经历了那些扣人心弦的比赛,并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实用的临场应变技巧。作者还提醒我们,战术不是死的,而是要根据对手的特点、自己的状态以及比赛的进程灵活运用,这让我对“以不变应万变”有了更深的理解。阅读这部分内容,感觉就像是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将进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受益匪浅。
评分令人惊喜的是,本书并没有止步于技术和战术的层面,而是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科研”领域。这部分内容是很多同类书籍所罕见的,但恰恰是推动乒乓球运动发展的关键。书中探讨了许多前沿的运动科学知识,比如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来优化发球和接发球的成功率,如何利用生物力学原理来提高击球的力量和旋转,甚至还涉及了材料科学在球拍和球上的应用,以及心理学在赛前准备和赛后调整中的作用。我之前对这些领域了解甚少,但通过这本书的讲解,我茅塞顿开。它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习以为常的很多训练方法和技术动作,背后都有着深刻的科学依据。更重要的是,它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层次的门,让我明白,如果想在乒乓球领域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不能仅仅停留在经验层面,而需要去拥抱和探索科学的力量。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套训练方法,它更像是一本启迪思想的百科全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