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细菌与抗生素之战:一场肉眼看不见的战争:a battle between bacteria and antibiotics:汉英对照 | 作者 | 沈建忠、张嵘 |
| 定价 | 38.00元 | 出版社 | 知识产权出版社 |
| ISBN | 9787513048415 | 出版日期 | 2017-07-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开本 | 16开 | 商品重量 | 0.4Kg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以汉英双语注释搭配彩色插画的形式,旨在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和推广细菌与抗生素的知识。本书对中小学开展药物合理使用与细菌耐药科普教育与宣传活动,以及帮助青少年从小树立药物合理使用观念具有重要意义。 |
| 作者简介 | |
| 沈建忠,中国工程院院士,男,1963年出生于浙江桐乡,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院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现代农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首席科学家,201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6月12日,农业部向社会公示了第五届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会委员名单,沈建忠为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委员成员。 |
| 目录 | |
| 章无“微”不至的细菌 1. 微生物大家族 2. 微生物大家族的重要成员之一 ——细菌 第二章细菌的发现之旅 1. 细菌王国之门的开启 2. 区分细菌的方法 第三章有益菌和有害菌——细菌中的“警察”和 “小偷” 1. 如何区分“好”细菌和“坏”细菌 2. 环境中常见的“好”细菌和“坏”细菌 3. 动物体内常见的“好”细菌和“坏”细菌 4. 人体中常见的“好”细菌和“坏”细菌 第四章消灭细菌的方法 1. 环境消毒和方法 2. 动物和人体方法 第五章抗生素——人类对抗细菌的重要武器 1. 抗生素的简史 2. 细菌与抗生素之战 第六章适者生存的产物——耐药细菌 1. 抗生素耐药细菌的出现 2. 耐药机制——细菌对抗抗生素的秘密武器 3. 耐药细菌军团日益壮大 第七章应对细菌耐药的挑战,我们可以做什么 |
| 编辑推荐 | |
| 这本科普读物用中英两种语言、趣味生动的文字和唯美的画面浅显易懂地阐述了自然界的微生物、抗生素的发展,以及细菌耐药性形成的原因,让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能从中获取知识,使得合理使用抗生素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推动合理使用、拒绝滥用抗生素的全民行动的不断深入。 |
| 文摘 | |
| 序言 | |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我了,那种深邃的蓝色背景,上面交织着一些抽象的、仿佛在动态生长的线条,让人立刻联想到微观世界里的某种复杂纠缠。书名更是直接点题,"细菌与抗生素之战",听起来就像一场史诗般的宏大叙事,只不过主角是我们肉眼无法捕捉的微小生物。我一直对生命科学的奥秘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看不见的领域,它们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又是如何默默地进行着各种斗争,读到这本书名,我立刻感觉自己将要踏上一段探索未知、揭开帷幕的旅程。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方式,将那些微观的战争具象化,让我能够理解细菌的狡猾与顽强,以及抗生素是如何成为人类对抗它们的有力武器,甚至可能还会有它们之间的博弈和演变。这种“肉眼看不见的战争”,听起来就充满了戏剧性和紧张感,仿佛是一场无声的较量,决定着生命的存亡,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评分拿到这本书,首先感受到的是它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触感也相当不错,翻开第一页,仿佛就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文字的排版十分清晰,没有那种密密麻麻让人喘不过气的压抑感,这一点对于我这样喜欢慢慢品读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叙述方式上的处理,并非枯燥乏味地罗列科学术语,而是巧妙地将复杂的科学原理融入到生动的故事之中,让我这个对微生物学了解不深的人,也能轻松理解。例如,书中对细菌的繁殖速度和变异能力的描述,就运用了很多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惊人的生命力和适应力。同时,关于抗生素的作用机制,也讲解得非常透彻,不仅仅是简单的“杀死细菌”,而是深入到分子层面,解释了它们是如何干扰细菌的生理过程,达到治疗效果的。这种既严谨又易懂的叙述,让我对细菌与抗生素之间的“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跨越学科界限,将看似遥不可及的科学知识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的书籍情有独钟。而“细菌与抗生素之战”,在我看来,正是这样一本书。我期待书中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为什么我们每天都需要关注个人卫生,为什么医生会开出特定的抗生素疗程,以及我们不当使用抗生素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我希望能从书中了解到,当我们与细菌进行这场“看不见的战争”时,我们自身的行为是如何影响战局的。比如,关于抗生素耐药性的产生,是否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意服用抗生素,或者在畜牧业中滥用抗生素有关?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这场发生在微观世界的战争,其实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它提醒我们要以更负责任的态度,对待我们身体里的微小居民,以及它们与我们共同生存的环境。
评分我是一名对历史和社会发展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而这本书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一直认为,人类的每一次重大进步,背后都离不开与自然界的各种“较量”的胜利。而这本书,正是从一个极为微观的层面,揭示了人类历史上一次深刻的、持续的“战争”——对抗细菌感染。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抗生素的发现是如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如何让曾经致命的疾病变得可以治愈,从而极大地延长了人类的寿命,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同时,我也好奇作者会如何描绘细菌的“反击”,比如它们是如何发展出对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这种耐药性又是如何成为当前全球健康面临的严峻挑战。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科普,更能引发我对于人类与微生物之间长期共生、对抗、演化关系的思考,理解这场“看不见的战争”对我们当下和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评分作为一名对技术发展和未来趋势有着敏锐洞察力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那些可能改变人类未来的科技领域。而“细菌与抗生素之战”这个主题,在我看来,正是当下生物技术前沿的一个缩影。我期待书中能够探讨现代科技,例如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等,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角色。这些前沿技术是否能够帮助我们开发出更强大、更具针对性的新型抗生素?又或者,我们能否通过操纵细菌的基因,让它们成为我们对抗疾病的盟友?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关于抗生素耐药性演变机制的深入解析,以及科学家们如何运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来应对这一挑战的描写,充满了期待。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仅是对过去一场重要战争的回顾,更是对未来生物科技发展方向的一次前瞻性探索,它将激发我对人类如何利用科技力量,赢得这场“看不见的战争”的无限遐想。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