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中国金融改革40问
:48.00元
售价:32.6元,便宜15.4元,折扣67
作者:王江 等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04-01
ISBN:9787313109439
字数:136000
页码:18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改革到深处,中国金融改革向何处去?
《中国金融改革40问》由王江、张春和朱宁主编,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SAIF)9位教授对中国金融改革的独到见解。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宏观经济与金融改革之问、货币改革之问、资本市场改革之问,回答了40个金融领域的焦点问题,包含人民币国际化、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资产证券化、金融监管等。
《中国金融改革40问》适合金融界、经济界、高校以及机构相关读者参考阅读。
王江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学术委员会主席(院长)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瑞穗金融集团讲席教授
美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金融学博士
研究领域:资产定价理论、投资管理、风险管理、证券市场微结构、国际金融、金融创新和金融工程等
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厚度吸引了,封面设计朴素却又不失庄重,一看就是一本学术性较强的著作。我一直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轨迹,特别是金融领域的改革历程非常感兴趣,总觉得要理解当下中国的经济状况,就必须深入剖析过去几十年的金融变革。这本书的名字《中国金融改革40问》恰好击中了我的好奇点。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导游,带领我穿越中国金融改革的迷雾,解答那些困扰我已久的问题。从宏观政策的制定到微观市场的运作,从银行体系的转型到资本市场的开放,从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到金融风险的防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不仅仅是罗列事实和数据,更重要的是能够解析这些改革背后的逻辑、面临的挑战以及取得的成就。当然,我也知道40个问题可能只是一个缩影,但如果能精选出那些最具代表性、最具深远影响的问题进行解答,那也足以让我受益匪浅。我对书中可能出现的案例分析、数据图表以及专家观点充满了期待,希望能借此机会,建立起对中国金融改革更清晰、更系统的认知框架。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对于理解中国金融风险的演变和应对机制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视角。在经历了过去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而这本书恰好触及了这个敏感但至关重要的话题。书中对不良资产处置、影子银行治理、房地产金融风险以及地方政府债务等问题的梳理,让我对中国金融体系的韧性有了一个更客观的认识。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风险防范和化解的系统性思考,它不是简单地列举风险点,而是试图从制度设计、监管手段、市场约束等多个维度,探讨如何构建一个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读完这些章节,我感觉自己对于“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个宏大命题,不再是停留在新闻标题的层面,而是有了更深入、更具象的理解,也更理解了国家在保持经济增长的同时,为何如此强调金融稳定。
评分读完这本书,我脑子里萦绕着许多关于金融创新和风险控制的思考。书中关于数字货币的讨论,让我第一次如此直观地感受到技术革新对传统金融体系带来的颠覆性影响。它不仅仅是支付方式的改变,更触及了货币发行、央行职能,甚至国家主权的边界。我开始重新审视我们现有的金融监管体系,它是否能跟上科技发展的脚步?如何在新技术浪潮中,既能拥抱创新,又能有效防范潜在的系统性风险?书中提及的一些案例,虽然没有深入展开,但足以引发我对于“监管沙盒”等创新监管模式的遐想。同时,在谈到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时,我也深切体会到中国金融体系在融入全球经济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从吸引外资到走出去,金融的全球化进程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既保持自身独立性,又能与其他国家建立互利共赢的关系,是中国金融改革面临的长期课题。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理解金融全球化复杂性的另一扇门。
评分我对书中对于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历程的解读印象尤为深刻。从最初的股票试点,到如今的科创板、创业板注册制改革,每一步都充满了探索与试错。我曾一度觉得资本市场就是个“赌场”,但通过这本书,我才了解到其背后复杂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考量。它不仅是融资的平台,更是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是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关键支撑。书中关于资本市场如何服务实体经济的论述,让我意识到,真正健康的资本市场,应当是能够有效引导资金流向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前景的企业,淘汰落后产能,而非仅仅追求短期炒作。此外,书中对金融监管的分析,也让我看到,在强调市场效率的同时,如何建立健全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监管体系,既防止市场失灵,又能避免监管过度,保持经济发展的活力,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平衡和调整的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一些章节,特别是关于农村金融和普惠金融的部分,让我看到了金融改革更温情的一面。过去,我总觉得金融改革离普通百姓的生活有些遥远,更多的是关于宏观经济的博弈。但读到书中关于如何通过金融创新,让更多的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群体能够获得信贷支持,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时,我才真正感受到金融改革的价值和意义。它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更是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体现。书中对金融科技在普惠金融中的作用的分析,也让我看到了技术进步如何能够打破信息壁垒,降低服务成本,让金融服务更加触手可及。这让我对未来中国金融发展的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它不仅仅是要发展壮大,更要服务于人民,服务于国家的发展战略,实现更广泛的社会效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