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书名: |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第1辑)·元曲三百首(软精装版) |
| 丛书名: | 国学经典书系 |
| 作者/主编: | 邓启铜, 熊蓉 |
| 出版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 ISBN号: | 9787564160159 |
| 出版年份: | 2015年10月 |
| 版次: | 第1 版 |
| 总页数: | 325页 |
| 开本: | 16 |
| 图书定价: | 52元 |
| 实际重量: | 640g |
| 新旧程度: | 正版全新 |
“国学经典书系”编者在编辑、注释、注音时坚持以“四库全书”为主,遍搜各种版本,尽量多地参照新研究成果,力争做到每个字从注释到注音都有出处,所选的必是全本,每次重印时都会将發现的更正,这样我们奉献给读者的图书才符合“精”、“准”、“全”。也正因为如此,这套经典才能在目前良莠不齐的图书市场受到读者的欢迎。
这本由任中敏编写的《元曲三百首(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是其中一册。
喜春来
喜春来
骤雨打新荷
小桃红
人月圆
折桂令·拟张鸣善
凭栏人·赠吴国良
折桂令
水仙子·讥时
天净沙·七月
沉醉东风
碧玉箫
大德歌·秋
四块玉·闲通
四块玉·闲逋
四块玉·别情
庆东原
驻马听·舞
寄生草·饮
沉醉东风·渔父词
醉中天·佳人黑痣
一半儿·题情
水仙子·和卢疏斋西湖
拨不断
拨不断
拨不断
落梅风·远浦归帆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落梅风
小桃红·春
金字经
金字经
折桂令·叹世
拨不断
拨不断
庆东原·叹世
清江引·野兴
清江引·野兴
……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序》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朝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而后世岂能继焉者也。”唐诗、宋词、元曲已成为鼎立于中国文学史上的三座高峰。
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杂剧是戏曲,散曲则是一种诗体。这里说的元曲指的是元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的基本单位;套数又称散套、套曲。
散曲起源予金、元之际民问流行的“俗谣俚曲”,在艺术形式上较诗词显得自由和灵活。用韵可以平仄通押,不避重韵,可以加衬字,甚至增减字数等。其特征一言以蔽之,日:杂、散、俗、辣。大量运用口语,显得活泼新鲜,生动别致;大量运用叠词,摹声摹状,使之声容逼肖,情状如见。
《元盐三百首》由任中敏先生编选,后经卢前先生重订。其中收录的多属曲中上品,曲作家关汉卿、白朴、王实甫、马致远、乔吉、张可久等人的名作均在其列。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正体现了元曲的魅力。
当我收到这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元曲三百首》时,首先吸引我的就是它“注音全本”的承诺。对于我这种算不上专业的古文读者来说,准确的读音是理解和欣赏古典文学的关键,而这套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软精装的质感也出乎意料地好,拿在手上既有分量又不失轻便,非常适合放在书房或者随身携带,随时随地都能沉浸在元曲的诗意世界里。 书里收录的元曲三百首,虽然听起来数量庞大,但实际阅读起来,却能感受到每首曲子都饱含深情,极具时代特色。我尤其对那些描绘市井生活、抒发个体情感的曲子情有独钟,通过准确的注音和翔实的注释,我仿佛能穿越时空,感受到元代人们的生活百态和情感世界。 书的排版设计非常考究,字迹清晰,间距合理,给读者提供了极佳的视觉体验。我尤其欣赏的是,每一首曲子都配有详尽的注释,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古典文学背景知识了解不多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这些注释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还点明了曲中的典故和当时的社会背景,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情感。 总而言之,这套书为我打开了元曲这扇艺术之门。它不仅仅是一本纯粹的文学作品集,更是一部文化百科,让我得以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增长了见识,加深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这是一次物超所值的阅读体验,我非常庆幸自己选择了这套书。
评分我一直对中国古典文学抱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元曲,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鲜活的生命力总让我着迷。这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元曲三百首》之所以吸引我,正是因为它承诺了“注音全本”这一重要特点。对于一个并非科班出身的爱好者而言,准确的注音是跨越阅读障碍、深入理解作品的关键。拿到手后,软精装的触感温润,携带也比硬壳书方便,非常适合我这种喜欢随时随地翻阅书籍的人。 书中所收录的元曲三百首,可谓是元代曲艺的精华。我尤其喜欢那些充满市井气息、抒发真挚情感的小令。通过注音,我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曲子的韵律,仿佛亲耳听到元代艺人在街头巷尾吟唱的情景。这三百首曲子,让我窥见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文人情怀,以及普通民众的生活百态。 书中的注释部分做得相当出色。对于那些我不太熟悉的字词、典故,都有清晰的解释。这种“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阅读方式,极大地提升了我的理解深度。我不再是简单地“读”元曲,而是开始“懂”元曲,体会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情感表达。 整体而言,这套书的编排和设计都非常人性化。字号适中,排版疏朗,阅读体验极佳。它不仅满足了我对元曲的阅读需求,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扇让我走近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让我感受到了古典文学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这是一次非常充实且令人愉悦的文化探索。
评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元曲三百首》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其“注音全本”的实用性。我一直对元曲很感兴趣,但总觉得在朗读和理解上存在一些障碍,而这套书提供了精确的注音,极大地便利了我,让我能够更自信地去品味这些经典。软精装的设计也恰到好处,既有书籍的厚重感,又不至于过于笨重,方便我随时随地打开阅读。 收录的元曲三百首,真的是精品荟萃。每一首曲子都充满了独特的韵味和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写景咏物的小令,那种寥寥数语就能勾勒出意境的功力,令人拍案叫绝。在注音的帮助下,我能更准确地把握曲子的声调和节奏,更能体会到其中的音乐美。 书中的注释系统也非常完善,对于我这样的初学者来说,简直是莫大的帮助。那些看似晦涩的词语、典故,通过注释都变得清晰易懂。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流畅地理解内容,而不必因为频繁查阅词典而打断思路。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对元曲的理解更加深入。 总的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元曲集,更是一部帮助我们走进古典文化的向导。它的设计、内容和注释都体现了对读者的关怀,让我想起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授人以渔”的智慧。我非常享受这次阅读,感觉自己仿佛在与千年前的文人对话,体味着他们的喜怒哀乐。
评分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的元曲三百首,当初吸引我的是“注音全本”这四个字。作为一个对古典文学颇有兴趣,但深知自己古文功底略显不足的读者来说,能够有准确的注音,无疑是降低了阅读门槛,也保证了阅读的准确性。拿到书后,软精装的触感很舒服,拿在手里也比较轻便,适合随身携带,利用碎片时间品读。 书中的元曲三百首,虽然名字听起来不多,但都是精华。我比较喜欢其中的一些小令,比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那“枯藤老树昏鸦”的意境,配上清晰的注音,让我这个“票友”也能读得字字真切,仿佛身临其境。当然,也有一些曲词我之前从未接触过,但通过这套书,我得以一一领略。 书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字号适中,留白恰当,阅读起来不会感到拥挤或疲劳。每首曲子都配有注释,解释了其中的生僻字、典故以及一些可能引起歧义的词语。这对于深入理解元曲的内涵至关重要。我尤其看重这一点,因为很多时候,不理解字面意思,就很难体会到作者的情感和意图。 总的来说,这套书给我带来了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它不仅是一本元曲欣赏的读物,更是一扇通往中国传统文化的小窗。它的实用性和知识性兼备,既满足了我对元曲的阅读需求,也让我对当时的社会风貌、文人情感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这是一次非常有价值的文化体验。
评分最近迷上了元曲,尤其是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小令。这本《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注音全本》的元曲三百首,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最看重的是它的“注音全本”特色,作为一名业余的古文爱好者,很多时候读古文都会遇到发音上的困惑,尤其是曲子,声调、平仄都是有讲究的,而这套书的注音非常准确,大大降低了阅读的难度。 书的装帧是软精装,拿在手里很有质感,而且相比硬壳装帧,要轻便不少,我经常随身携带,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午休时间,都可以随手翻开几篇,沉浸在元曲的韵味中。这三百首曲子,我发现涵盖的题材非常广泛,有写景的,有抒情的,也有表现社会现实的,非常生动。 我特别喜欢书中的注释部分,对于一些我不太理解的词语或者典故,都有详细的解释,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不会因为词句的障碍而打断思路。感觉就像有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在旁边指导,让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曲子的深层含义。 这套书的设计也很人性化,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安排都非常舒适,长时间阅读也不会觉得眼睛疲劳。整体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荐的元曲入门读物,它既有学术上的严谨性,又兼顾了大众读者的阅读体验,让我在品味古典文学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