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台湾少数民族:卑南
定价:36.00元
作者:杨洋,陈杰
出版社:台海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01
ISBN:9787801415509
字数:
页码:197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台湾原住民这个特殊的群体在台湾社会有着独特的历史地位,影响力不容小觑。近年来,出于选举和政治上的各种考虑,台湾当局的原住民行政管理部门和立法部门对原住民事务越来越重视,越来越用心和细心,也取得了一些成效,无论从“立法”、原乡土地流转的限制、特殊预算的编列、各种保护区和文化园区的设立、都会区原住民就业的辅导、原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原住民特色文化的保护和重建等方面,都逐步取得一些看得见的进展。但是,由于历史账太多,问题太过严重,原住民人口基数太低,生存状态过于脆弱,目前这些常规的建设和保护措施有些杯水车薪。随着金融和经济危机下的台湾财政状况的持续恶化,用于原住民事务的预算很难维系。如果没有特殊的强力干预,也许再经过几十年两三代人,原住民特别是一些人口稀少的平地原住民的民族特性,将可能只会存在于书本里和博物馆中。
目录
序(梁国扬)
跋(陈杰)
章 族群起源及变迁历史
节 族称由来
第二节 神话起源
第三节 荷兰殖民时期
第四节 清朝统治时期
第五节 近现代时期
第六节 重要历史人物
第二章 族群分布与人口
节 石生和竹生两大分支
第二节 部落分布及发展历史
第三章 社会制度
节 政治制度
第二节 亲族制度
第三节 婚姻和财产制度
第四章 经济形态
节 传统农耕生产
第二节 传统狩猎及渔业
第三节 饮食
第四节 手工工艺
第五节 建筑
第五章 语言与传统教育
节 语言系统
第二节 传统教育
第六章 文化与艺术
节 服饰
第二节 音乐与舞蹈
第三节 文化名人
第七章 信仰与祭仪
节 信仰
第二节 巫术与占卜
第三节 传统祭仪
第八章 风俗习惯
节 丧葬习俗
第二节 婚姻习俗
第三节 生育及成年习俗
第四节 命名习俗
第九章 神话与口传历史
节 创世及发展神话
第二节 宗教、祭仪及禁忌
第三节 战争及出草
第十章 旅游与观光
节 景点
第二节 现代艺术景点
主要参考资料
作者介绍
文摘
随着时代转变,越来越多的族人将传统元素结合在现代服饰上,例如绣有传统装饰图样的背心、裙子等。在许多场合,这些带有卑南人刺绣色彩的衣服也逐渐代替传统的全套正式服装。卑南人服装的质料大多为手织麻布、芭蕉布或棉布。在不同阶段中有不同的穿着规矩。一般而言,未成年者较为朴素,成年之后穿着则较为华丽。一、佩件在卑南族群的社会里,有三种重要的佩件,即刀、盾与警铃。卑南男子根据不同的场合分别使用的刀分为大刀、短刀、小刀、挖刀和佩刀。
大刀可分为男子战斗猎狩时用的战刀,打猎伐及雕刻大型物品的工作刀。大刀也是卑南男子盛装参加庆典时佩戴的礼刀。短刀约七寸至十寸的工作刀,可放于长木棍中变成长枪,可披荆斩棘或在丧礼时立放在门前驱邪。小刀约三寸至七寸,可用于削竹藤竹条、占卜及吃槟榔时使用。挖刀是雕刻木勺时使用。佩刀是妇女外出工作除草时使用的刀及除草完后庆祝时佩戴的礼刀。
序言
序(梁国扬)
跋(陈杰)
章 族群起源及变迁历史
节 族称由来
第二节 神话起源
第三节 荷兰殖民时期
第四节 清朝统治时期
第五节 近现代时期
第六节 重要历史人物
第二章 族群分布与人口
节 石生和竹生两大分支
第二节 部落分布及发展历史
第三章 社会制度
节 政治制度
第二节 亲族制度
第三节 婚姻和财产制度
第四章 经济形态
节 传统农耕生产
第二节 传统狩猎及渔业
第三节 饮食
第四节 手工工艺
第五节 建筑
第五章 语言与传统教育
节 语言系统
第二节 传统教育
第六章 文化与艺术
节 服饰
第二节 音乐与舞蹈
第三节 文化名人
第七章 信仰与祭仪
节 信仰
第二节 巫术与占卜
第三节 传统祭仪
第八章 风俗习惯
节 丧葬习俗
第二节 婚姻习俗
第三节 生育及成年习俗
第四节 命名习俗
第九章 神话与口传历史
节 创世及发展神话
第二节 宗教、祭仪及禁忌
第三节 战争及出草
第十章 旅游与观光
节 景点
第二节 现代艺术景点
主要参考资料
这本《台湾少数民族:卑南》的封面设计就很有意思,那种粗犷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线条,还有那鲜艳的色彩搭配,一下子就勾起了我对原住民文化的好奇心。我一直对人类学的研究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些与现代文明进程中逐渐被遗忘的传统文化。卑南族,光是听名字就觉得有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气息扑面而来。我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关于台湾少数民族的资料,发现他们保留着许多独特的习俗、语言和信仰,这些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这本书的名字也给我一种感觉,它不仅仅是冰冷的学术研究,更可能是在通过文字和图片,将卑南族的生活点滴、他们的故事、他们的智慧,一点点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尤其想了解他们的社会结构,他们是如何形成家族和部落的,他们的祭祀仪式是怎样的,又有哪些传说和神话代代相传。希望这本书能够满足我这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让我能够更深入地去认识和理解这个鲜活的族群,去感受他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哲学。
评分作为一名对社会学和人类学充满兴趣的学生,我一直认为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结构和文化变迁是理解人类社会多样性的重要途径。这本书《台湾少数民族:卑南》的出现,让我感到非常兴奋。我希望它能够提供关于卑南族社会组织的一些深入分析,例如他们的氏族制度、婚姻习俗、权力结构以及家庭的构成方式。同时,我也非常关注在现代社会发展和全球化浪潮下,卑南族的传统文化是如何受到影响,又如何进行适应和转型的。书中是否会探讨他们面临的挑战,例如语言的流失、传统技艺的传承困难,以及如何在保留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融入现代社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洞察力的分析,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理解卑南族这个族群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状态和文化发展方向。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台湾少数民族:卑南》就带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我是一名历史爱好者,尤其关注那些容易被主流历史叙事所忽略的声音和故事。卑南族,作为一个在台湾这片土地上生活了很久的族群,他们的历史必然与台湾这片土地的变迁紧密相连。我很好奇,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是如何与自然搏斗,如何与其他族群交流,又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不被同化?这本书是否会探讨卑南族在不同历史时期,例如荷兰、西班牙、郑氏、清朝以及日据时期的经历?他们是如何应对外来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的?书里会不会有一些关于他们古代社会组织、政治结构,甚至是传说中的王国和首领的故事?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更深层次的解读,不仅仅是表面的风俗介绍,而是能够带领我走进卑南族的真实历史,去感受他们作为这片土地原住民的独特存在。
评分最近迷上了民族志类的书籍,总觉得那些关于不同民族的记录,就像是打开了一扇扇通往不同世界的窗户。听说这本《台湾少数民族:卑南》里有大量的图片,这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一直觉得,对于一个民族的了解,光有文字是远远不够的,那些生动的、真实的影像,才能最直观地传递出他们的生活状态,他们的服饰,他们的器物,甚至他们脸上流露出的那种特有的神情。我猜想,书里可能会有许多关于卑南族传统服饰的特写,那些精美的刺绣和编织,一定蕴含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历史传承。还有他们的建筑,他们的祭祀场所,甚至是他们日常使用的工具,通过镜头,我们仿佛能触摸到那段历史的温度。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能够展现卑南族的音乐和舞蹈,我一直认为,声音和动作是表达情感和传承文化最直接的方式,如果能看到那些充满力量和节奏感的表演,那将是一次多么震撼的体验啊。
评分我一直对原住民的宇宙观和神话传说充满了好奇,总觉得在那些古老的故事里,隐藏着人类最本真的智慧和对世界的理解。《台湾少数民族:卑南》这个书名,让我觉得里面可能有很多关于卑南族神话的介绍。我特别想知道,他们是如何看待世界的起源?他们相信有哪些神灵?他们对于生死、对于自然万物,又有着怎样的信仰和解读?我猜想,他们的神话故事里,一定充满了与自然元素的互动,比如山川、河流、星辰、动植物等等,这些都可能成为他们神话中的角色和象征。通过了解他们的神话,我或许能窥见他们内心深处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如何与周围的环境建立联系,又是如何理解自身在宇宙中的位置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这些精神层面的内容,让我感受到一种与我们现代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