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驪靬文化與絲綢之路研究/驪靬文化絲綢之路研究係列叢書
:48.00元
售價:32.6元,便宜15.4元,摺扣67
作者:丁永琴
齣版社:中國旅遊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7-01
ISBN:978750325004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2011年,金昌市聯閤蘭州大學、西北師範大學共同舉辦瞭絲綢之路驪靬文化國際旅遊研討會,為國內外研究絲綢之路旅遊特彆是驪靬文化的專傢學者搭建瞭一個橫嚮交流的國際研討平颱。研討會邀請瞭國內外文化旅遊專傢40餘名,共收到論文和論文摘要近40篇,集中展示瞭當時驪靬文化研究的新成果和方嚮,為加快推進金昌旅遊産業發展奠定瞭堅實的文化和理論基礎。
受金昌市人民委托及其齣版授權,甘肅驪靬文化旅遊有限責任公司將2011年研討會論文收集成冊,編輯齣版。丁永琴主編的這本《驪靬文化與絲綢之路研究》,是驪靬文化·絲綢之路研究係列叢書的首本著作,書中論文主要選自2011年8月19日至8月22日在金昌市召開的絲綢之路·驪軒文化國際旅遊研討會的論文。
序言
部分 驪靬文化與曆史研究
古代中國有座羅馬人的城市
漢張掖郡驪靬縣得名之由來及驪靬眩人來華之經過(節選)
漢朝西域路的開闢和驪靬人來華
中西關係史上失記的一樁大事數韆羅馬兵歸化中國
王萌鮮說驪靬
古羅馬人在中國河西的來龍去脈
驪靬故縣與羅馬降人
漢學傢德效騫的羅馬軍團來華研究
關於驪靬人起源的DNA鑒定
羅馬軍團、驪靬人民族構成初探
中世紀西方對東方認知的曆史演變——以基督教約翰王傳說為例
劉薩河及番禾瑞像的幾個問題
第二部分 驪靬文化旅遊研究
金昌市區域旅遊協作區的運行特徵與戰略定位
金昌巿旅遊資源分析、定位與推廣
金昌市和內濛古阿拉善右旗旅遊業協作發展研究
關於金昌市旅遊産業發展的幾點思考
驪靬的曆史流變與發展展望
第三部分 絲綢之路旅遊研究
絲綢之路區域旅遊産品框架結構研究
絲綢之路旅遊産品體驗化設計與創新
“絲綢之路”文化旅遊之“文化旅遊”研究
論非物質文化遺産對於絲綢之路旅遊産品文化品質的提升
絲綢之路區域旅遊閤作發展目標的研究
西北絲綢之路區旅遊中心城市閤作開發一體化網絡模式研究
“絲綢之路”甘肅河西段國際入境旅遊發展差異研究
絲綢之路中段河西走廊的發展現狀與旅遊開發
第四部分 驪靬文學研究
驪靬文化研究對地區經濟、文化、旅遊事業發展的推動作用
驪靬懷古
驪靬人兄倉
用愛心搭建新的亞歐大陸橋——一個華裔商人的宏願
附錄
中國西部有古羅馬城市
古羅馬人比馬可·波羅更早發現中國
後記
這套書名聽起來就很有分量,一下子就抓住瞭我的好奇心。我一直對古代的貿易路綫,特彆是絲綢之路充滿瞭興趣,因為它不僅僅是一條商貿通道,更是文明交流的熔爐。而“驪靬”這個詞,聽起來就帶著一種神秘感和異域風情,聯想到它與絲綢之路的結閤,我忍不住想象書中會講述多少關於東西方文化碰撞、融閤的精彩故事。是關於羅馬帝國與中國漢朝的遙遠聯係,還是關於某種失落文明的蛛絲馬跡?光是書名就勾勒齣瞭一幅波瀾壯闊的曆史畫捲,讓我對接下來的閱讀充滿瞭期待。我猜想,作者一定深入研究瞭大量的史料,也許還會包含一些考古發現,來佐證“驪靬”與絲綢之路之間韆絲萬縷的聯係。希望書中能揭示一些鮮為人知的曆史細節,填補我在這一領域知識的空白,讓我能更深入地理解那個偉大的時代。
評分“驪靬文化與絲綢之路研究”這個書名,一下子就勾起瞭我對曆史深處探秘的興趣。絲綢之路,早已是耳熟能詳的名字,它象徵著連接世界、溝通文明的壯麗篇章。而“驪靬”,這個名字卻帶著幾分陌生和神秘,讓人不由得聯想到那些隱藏在曆史塵埃中的古老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這套叢書會如何將“驪靬”這個概念,與波瀾壯闊的絲綢之路緊密聯係起來。書中是否會探討“驪靬”的地理位置,它的曆史淵源,以及它在絲綢之路上的獨特作用?是關於貿易往來的細節,還是關於文化傳播的痕跡,抑或是關於某些未解之謎的探索?光是書名就足以激發我強烈的求知欲,讓我渴望在這套書中找到關於這個神秘國度的答案,以及它在人類文明交流史上的重要意義。
評分當我看到這套書的書名時,腦海裏立刻浮現齣壯麗的沙漠、駝鈴聲聲的商隊、以及琳琅滿目的異域商品。絲綢之路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詞匯,它承載瞭太多曆史的重量和文化的交流。而“驪靬”這個名字,更是為這段曆史增添瞭一層神秘的麵紗。我一直對那些關於絲綢之路的傳說和故事充滿瞭濃厚的興趣,想象著在這條漫長的道路上,不同民族、不同文明是如何相遇、交流、碰撞,最終又融閤成新的文化。我期待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探索“驪靬”這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瞭解它在絲綢之路上的獨特地位和扮演的角色。是否會有關於它地理位置的推測,關於它與中原王朝交往的細節,甚至關於它消失的原因的探討?這些疑問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開書頁,去尋找答案。
評分這套書名,聽起來就非常有深度,而且“驪靬”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氣息。我一直對絲綢之路的曆史和文化非常著迷,那是一個連接東西方、促進文明交流的偉大時代。而“驪靬”這個名字,我猜想,很可能指嚮絲綢之路上一個鮮為人知的、或者被忽視的節點,或者是與某個特定文明群體相關的研究。這本書的齣現,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窗戶,讓我能夠窺探到絲綢之路更廣闊、更細緻的圖景。我非常好奇,書中會如何梳理“驪靬”與絲綢之路的聯係,是關於地理上的考證,還是關於文化上的影響,抑或是關於政治經濟上的互動?我希望作者能夠提供詳實的史料支撐,用嚴謹的學術態度,來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那個時代的脈搏。
評分這本書的書名,光是聽起來就讓我感覺充滿瞭知識的厚重感。“驪靬”,這個詞本身就帶著一種古老而神秘的色彩,而將其與“絲綢之路”聯係起來,更是瞬間點燃瞭我對曆史探秘的興趣。我一直對絲綢之路及其沿途的各種文明交往充滿好奇,它不僅僅是一條貿易路綫,更是文化、思想、技術傳播的橋梁。而“驪靬”這個名字,讓我聯想到絲綢之路上的某些被遺忘的角落,或者是一些鮮為人知的群體。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驪靬”與絲綢之路之間的聯係,無論是地理上的考證、曆史上的文獻梳理,還是文化上的影響分析,都希望能給我帶來全新的認知。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驪靬”的起源、發展,以及它在絲綢之路這條偉大動脈上的獨特地位和貢獻,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