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飼料分析與檢測(第2版)
定價:37.00元
作者:陳桂銀,任善茂
齣版社:中國農業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56550613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99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高職高專教育“十二五”規劃建設教材:飼料分析與檢測(第2版)》依據高等職業教育培養“應用型高級技術專門人纔”的目標,將飼料分析及質量檢測方麵的崗位能力要求以及飼料行業的飼料檢驗化驗員職業資格標準的相關要求融入其中,在對飼料分析及質量檢測崗位工作任務進行調研並分析的基礎上,確定全書的十大項目,每個項目下設若乾個學習任務。這十大項目分彆為:一般溶液及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飼料原料現場品質控製與采樣製樣、實驗室物理法檢測及化學定性檢測、飼料中常規營養成分的檢測、礦物質飼料的檢測、維生素及氨基酸*的檢測、飼料衛生指標的檢測、配閤飼料加工質量的檢測、應用現代儀器進行飼料成分的分析、飼料檢驗設計及檢驗報告。本教材在編寫過程中,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和實踐能力,密切聯係飼料生産實際,突齣實用性、適用性和實效性;注重選取飼料分析與檢測方法的*國傢標準,以適應飼料分析與檢測技術的更新和發展需要。
《高職高專教育“十二五”規劃建設教材:飼料分析與檢測(第2版)》適用於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畜牧獸醫類專業及相關專業,也可以作為飼料檢驗化驗員職業培訓教材和飼料分析與檢測生産一綫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項目一 一般溶液及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任務一 一般溶液的配製
子任務一 常用玻璃儀器的洗滌與使用
子任務二 電子天平的使用
子任務三 一般溶液的配製
任務二 標準溶液的配製與標定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二 飼料原料現場品質控製與采樣製樣
任務一 常用飼料原料識彆
任務二 飼料原料現場驗收
任務三 飼料樣本的采集與分析試樣的製備
子任務一 飼料樣本的采集及留樣
子任務二 動物飼料試樣的製備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三 實驗室物理法檢測及化學定性檢測
任務一 飼料原料容重測定
任務二 飼料體視顯微鏡檢測
任務三 飼料成分的化學定性檢測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四 飼料中常規營養成分的檢測
任務一 飼料中水分及其他揮發性物質的檢測
任務二 飼料中粗蛋白質的檢測
任務三 飼料中粗脂肪的檢測
任務四 飼料中粗縴維的檢測
任務五 飼料中粗灰分的檢測
任務六 飼料中無氮浸齣物的檢測
任務七 飼料中鈣的檢測
任務八 飼料中總磷的檢測
任務九 飼料中水溶性氯化物的檢測
任務十 飼料概略養分分析的評價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五 礦物質飼料的檢測
任務一 飼料級磷酸氫鈣中總磷、枸溶磷、水溶磷的檢測
任務二 飼料級輕質碳酸鈣的檢測(選做)
任務三 飼料級銅的檢測
任務四 飼料級鋅的檢測(選做)
任務五 飼料級亞鐵的檢測(選做)
任務六 飼料級錳的檢測(選做)
任務七 飼料級鈉的檢測(選做)
任務八 飼料級碘酸鈣的檢測(選做)
任務九 飼料級氯化鈷的檢測(選做)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六 維生素及氨基酸飼料添加劑的檢測
任務一 氯化膽堿的檢測
任務二 飼料級L-賴氨酸鹽酸鹽的檢測(選做)
任務三 飼料級DL-蛋氨酸的檢測(選做)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七 飼料衛生指標的檢測
任務一 大豆製品加工生熟度的檢測
子任務一 大豆製品中脲酶活性的定性及定量檢測
子任務二 大豆製品蛋白質溶解度的檢測
任務二 油脂新鮮度的檢測
子任務一 油脂酸值的檢測
子任務二 油脂過氧化值的檢測
子任務三 油脂丙二醛的檢測(選做)
任務三 魚粉新鮮度的檢測
子任務一 魚粉酸價的檢測
子任務二 魚粉揮發性鹽基氮的檢測
子任務三 魚粉組胺的檢測(選做)
任務四 飼料中氟的檢測
任務五 飼料中亞硝酸鹽酌檢測——重氮偶閤比色法(選做)
任務六 飼料中遊離棉酚的檢測(選做)
任務七 飼料中微生物的檢測
子任務一 飼料中黴菌總數的檢測
子任務二 飼料中細菌總數的檢測(選做)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八 配閤飼料加工質量的檢測
任務一 粉狀配閤飼料加工質量的檢測
子任務一 配閤飼料粉碎粒度的檢測
子任務二 飼料産品混閤均勻度的檢測
任務二 顆粒狀配閤飼料加工質量的檢測(選做)
子任務一 顆粒飼料含粉率和粉化率的檢測
子任務二 顆粒飼料硬度的檢測
子任務三 顆粒飼料澱粉糊化度的檢測方法
任務三 添加劑預混料混閤均勻度的檢測(選做)
任務四 漁用配閤飼料水中穩定性的檢測(選做)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九 應用現代儀器進行飼料成分的分析
任務一 原子光譜分析技術用於飼料中礦物質元素的檢測(選做)
子任務一 火焰化法原子吸收光譜技術用於飼料中鈣、銅、鐵、鎂、錳、鉀、鈉和鋅的檢測
子任務二 原子熒光光譜技術用於飼料中總砷的檢測
任務二 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用於飼料中組分的分析(選做)
子任務一 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用於飼料中維生素E的檢測
子任務二 高效液相色譜技術用於飼料中三聚氰胺的檢測
任務三 離子交換樹脂法用於飼料中氨基酸的自動分析(選做)
任務四 應用酶聯免疫吸附法用於飼料中黃麯黴毒素B,的檢測(選做)
任務五 近紅外光譜分析技術用於飼料中水分、粗蛋白質、粗縴維、粗脂肪、賴氨酸、蛋氨酸的快速檢測(選做)
項目能力測試
項目十 飼料檢驗設計及檢驗報告
任務一 飼料檢驗設計
任務二 飼料檢驗原始記錄及飼料檢驗報告的設計及書寫
附錄
附錄一 國際相對原子質量錶
附錄二 酸堿指示劑
附錄三 容量分析基準物質的乾燥條件
附錄四 篩號與篩孔直徑對照錶
附錄五 化學試劑標準滴定溶液的製備
附錄六 微量元素飼料添加劑原料質量標準
附錄七 飼料檢測結果判定的允許誤差
附錄八 飼料檢驗化驗員國傢職業標準
參考文獻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內容實在是太淵博瞭,讓我覺得自己像個初次踏入浩瀚海洋的航海者。我尤其對其中關於能量營養素評估的章節印象深刻。書中詳細闡述瞭不同飼料原料的代謝能、淨能測定方法,以及如何根據不同動物種類(如豬、禽、反芻動物)的生理特點和生産階段來調整能量供給。我一直覺得在精準飼喂方麵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這本書就提供瞭一個係統性的理論框架和實踐指導。例如,它深入分析瞭粗蛋白、脂肪、碳水化閤物等宏量營養素在不同飼料中的含量及其對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並給齣瞭量化的計算公式和調整建議。讀完這一章節,我仿佛打通瞭任督二脈,對如何科學配製飼料,最大限度地發揮飼料的營養價值有瞭更清晰的認識。書中還提到瞭能量平衡的計算模型,這對於優化飼料成本、提高養殖效益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以前我對能量的理解可能比較籠統,現在通過這本書的學習,我能夠更精細地去分析和計算,從而做齣更科學的決策。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和內容的組織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易於理解和吸收,即使是一些比較復雜的概念,作者也能夠用清晰的語言和圖錶來解釋。我尤其被它在關於飼料添加劑評估方麵的詳盡闡述所吸引。書中並沒有簡單羅列各種添加劑的功能,而是深入分析瞭不同類彆添加劑(如酶製劑、益生菌、有機酸、抗氧化劑等)的作用機理,以及它們在提高飼料利用率、改善動物健康、降低環境汙染等方麵的科學依據。我一直對酶製劑在改善飼料適口性、提高營養物質消化吸收方麵的作用很感興趣,這本書就詳細介紹瞭不同種類酶製劑(如植酸酶、木聚糖酶、蛋白酶等)的特性、應用範圍以及如何根據飼料原料的特點來選擇閤適的酶製劑。書中還探討瞭添加劑的協同作用,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添加來達到最佳效果。這讓我認識到,添加劑並非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精準、科學地應用。
評分這本書的實用性非常強,它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更像是提供瞭一套完整的“工具箱”,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我非常欣賞它在關於飼料微生物檢測和質量控製方麵的內容。書中詳細介紹瞭各種常見的飼料微生物(如黴菌、細菌、酵母菌等)的檢測方法,以及它們對飼料質量和動物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我尤其關注到關於真菌毒素檢測的部分,書中不僅列舉瞭黃麯黴毒素、嘔吐毒素等常見真菌毒素,還介紹瞭它們的來源、危害以及快速檢測技術。這讓我意識到,在保證飼料營養的同時,控製微生物汙染和真菌毒素的含量同樣至關重要。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飼料儲存、運輸和生産過程中微生物控製的建議,這對於我們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體係非常有幫助。我感覺讀完這一章,我對於如何保障飼料的生物安全有瞭更係統、更全麵的認識。
評分作為一名長期從事飼料研發的人員,我一直緻力於尋找能夠提升飼料品質和動物生産性能的方法。這本書在關於蛋白質營養的章節中,提供瞭一些非常前沿且實用的信息。它不僅詳細介紹瞭粗蛋白、氨基酸等常規指標的測定,更深入地探討瞭非蛋白氮的利用、蛋白質消化率、氨基酸平衡以及限製性氨基酸對動物生長性能的影響。書中還強調瞭植物性蛋白源中抗營養因子(如植酸、蛋白酶抑製劑等)的存在及其對蛋白質利用率的影響,並給齣瞭相應的預處理方法。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理想蛋白”的概念,它解釋瞭如何根據不同動物、不同生長階段的需求,精準地提供必需氨基酸,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蛋白質的利用效率,減少氮的排放,這對於實現綠色養殖具有重要意義。書中還提供瞭一些關於數據庫的介紹,以及如何利用這些數據庫來優化氨基酸配方,這對於我進行復雜的配方設計非常有啓發。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基礎的分析方法上,而是將分析結果與實際應用緊密結閤,這一點讓我非常贊賞。比如,在關於微量元素分析的部分,作者不僅僅是列舉瞭ICP-MS、原子吸收光譜等分析技術,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不同微量元素(如鋅、銅、鐵、硒等)在動物生長、免疫、繁殖等生理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以及飼料中這些元素含量不足或過量可能導緻的各種問題。書中還詳細介紹瞭微量元素在不同飼料原料中的天然含量範圍,以及飼料添加劑的種類和選擇原則。我尤其關注到關於生物利用度的討論,書中指齣,即使分析齣的微量元素含量很高,如果其在動物體內的吸收率不高,也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這讓我意識到,在配製飼料時,不僅僅要關注“量”,更要關注“質”和“吸收”。書中還提供瞭一些案例分析,通過實際的分析數據,來解釋微量元素缺乏或過量可能齣現的臨床癥狀,並給齣相應的飼料調整方案,這種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方式,對我日常的工作非常有幫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