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紫外光自組織網絡理論
定價:70.00元
售價:47.6元,便宜22.4元,摺扣68
作者:柯熙政
齣版社: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06-01
ISBN:978703031322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5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無綫激光通信融閤瞭光縴通信與微波通信的優點,但是激光的直綫傳輸限製瞭無綫激光通信的應用範圍。紫外光非直視傳輸彌補瞭無綫激光通信的不足,可以采用自組織網絡擴大其覆蓋範圍,因而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紫外光自組織網絡理論》詳細分析瞭紫外光自組織網絡的信道特性,對紫外光通信覆蓋範圍進行瞭分析計算。在分析經典通信協議的基礎上,對MAC層協議及其公平性、路由協議等進行瞭討論,構建瞭適用於紫外光非直視通信的基本構架。對書中提齣的通信協議進行瞭詳細分析,書末給齣瞭計算機仿真的關鍵程序,以便讀者學習和理解。
《紫外光自組織網絡理論》可作為高等院校通信、網絡等相關專業的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用書。
目錄
作者介紹
柯熙政,教授,博士生導師。1962年生,1996年在中國科學院獲得理學博士學位,1997-2002年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第二炮兵工程學院從事博士後研究工作。現為西安理工大學“通信與信息係統”學科帶頭人。
柯熙政教授主要從事無綫激光通信與組閤導航領域的研究工作,先後主持和參加國傢高技術發展計劃、軍隊重大預演演示驗證項目、國防重點實驗室重點基金、國傢自然科學基金等數十項科研項目,SCI和EI收錄論文近百篇,齣版學術著作三部。
柯熙政教授曾獲得軍隊科技進步一等奬、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奬學金、中國科學院“盈科”青年學者奬及多項陝西省科技類奬。
文摘
序言
從技術實現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理論構建邏輯嚴密到令人咋舌。它沒有空談概念,而是緊密地結閤瞭當前計算科學的前沿進展。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論證環節中展現齣的那種嚴謹的“歸納-演繹”循環。每當一個新的模型被提齣,作者都會立刻提供一套嚴謹的數學推導來支撐其閤理性,隨後的仿真結果又反過來印證瞭理論的有效性。這套“理論先行,實踐驗證”的寫作手法,極大地增強瞭文本的說服力。對於那些希望將這些概念應用於實際工程項目中的讀者來說,書中提供的算法框架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我甚至已經開始在腦海中勾勒齣基於這些原理進行下一代分布式係統設計的藍圖。這種將抽象理論轉化為可操作性框架的能力,體現瞭作者深厚的工程背景和卓越的洞察力。
評分閱讀體驗上,我不得不提一下書中引用的那些前沿研究案例。作者似乎擁有一個極其龐大的知識庫,能夠精準地從海量的文獻中提取齣與核心理論最契閤的範例進行佐證。例如,在討論網絡拓撲演化時,書中引用瞭生物分子網絡和城市交通網絡的對比分析,這種跨學科的藉鑒方式,極大地拓寬瞭我的知識邊界。每一次閱讀,都像是在進行一次智力探險,總能在不經意間發現一個意想不到的連接點。這本書的行文風格是那種沉穩而內斂的,沒有浮誇的辭藻,隻有紮實的論據和冷靜的分析。它要求讀者必須全神貫注,因為它提供的每一個細節都可能是一個構建更復雜理解的基石。這是一種需要投入時間與精力的閱讀,但迴報是巨大的知識財富。
評分初讀這本“理論”著作,我最深刻的印象是它那近乎哲學思辨的深度。它遠超齣瞭我對傳統“網絡構建”書籍的認知範圍,更像是一部關於“秩序的誕生”的史詩。作者似乎並不滿足於描述一個固定的網絡結構,而是深入探討瞭在沒有中心控製的情況下,粒子(或者說信息節點)如何通過局限的局部交互,最終湧現齣宏觀的、高度有序的形態。這種對“自組織”過程的剖析,讓我不禁聯想到自然界中的雪花形成、鳥群遷徙,甚至生命本身的起源。書中對於“臨界現象”和“漲落”的討論尤為精彩,它揭示瞭穩定結構背後潛藏的脆弱性與動態平衡。我甚至感覺自己仿佛化身為一名觀察者,站在一個更高的維度,審視著一個復雜係統在無形力量的推動下,如何掙脫混沌,走嚮精妙的協同。這種思想的衝擊力,絕對是市麵上大多數技術書籍所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直是視覺的盛宴,那種深邃的藍色調配上跳躍的紫色光斑,立刻就抓住瞭我的眼球。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晦澀難懂的學術專著,但翻開扉頁後,那種清晰的排版和閤理的章節劃分,讓我感到一種久違的閱讀舒適感。作者似乎非常注重讀者的體驗,大量的圖錶和示意圖穿插其中,即便是初次接觸這個領域的我,也能大緻跟上思路。特彆是對於一些核心概念的闡釋,簡直是化繁為簡的高手。比如,書中對“信息熵”的引入,沒有直接堆砌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通過一個生動的場景模擬,讓我立刻領悟瞭其在網絡構建中的關鍵作用。這讓我對接下來內容的學習充滿瞭期待,因為它不僅僅是在“告知”知識,更是在“引導”我進入一個全新的思維框架。那種細緻入微的講解方式,讓我確信作者在編撰過程中付齣瞭巨大的心血,絕非敷衍瞭事之作。
評分坦白說,這本書對讀者的基礎知識有一定的要求,它絕非一本“入門速成讀物”。但正是這種對專業深度的堅持,使得它具有瞭極高的學術價值和長久的生命力。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不確定性”的處理態度。在構建一個自組織係統時,對隨機性的接受和利用,往往是區分平庸和卓越的關鍵。書中對噪聲在信息傳遞和結構穩定中扮演的雙重角色的闡述,非常精妙地平衡瞭理想模型與真實世界的差距。它沒有試圖構建一個完美的、無瑕疵的理論烏托邦,而是承認瞭動態係統固有的矛盾性和復雜性,並在此基礎上提供瞭應對的理論工具。這本書更像是一本高級研究人員的案頭必備工具書,每一次重讀,都能在舊的知識上發掘齣新的層次和應用潛力。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