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
定价:116.00元
售价:78.9元,便宜37.1元,折扣68
作者:江畅 孙伟平 戴茂堂 阮航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ISBN:978750979242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本书由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和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组织编撰,着眼于2014~2015年以来我国文化的新发展,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六个方面,对2014-2015年我国文化*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总体上的描述和分析,对我国文化新近发展达到的水平和竞争力作出总体上的评估,并发布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希望藉此能为提高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为完善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增强文化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提供了宏观上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本书着眼于2014~2015年湖北省我国文化的新发展,从文化建设、文化生产、文化成果、文化水平、文化传播和文化影响六个方面,对2014~2015年我国文化所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进行描述和分析,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竞争力作出总体上的评估,并发布了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希望能为提高我国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自觉性、主动性,完善我国文化事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增强文化事业管理的科学性,提供宏观上的数据支撑和理论参考。
Ⅰ 总报告
1 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徐 弢 江 畅】/001
Ⅱ 指数报告
2 中国文化发展指数发布与评价报告(2015)【卿 菁】/038
Ⅲ 分类报告
3 中国党和文化建设事业报告(2015)【张传忠 徐方平】/072
4 中国社会团体文化建设报告(2015)【黄文红】/088
5 中国企事业文化建设报告(2015)【阮 航 杨海军】/104
6 中国文化生产报告(2015)【舒红跃 徐 弢 张 哲】/124
7 中国理论学术成果报告(2015)【李家莲 雷云峰】/144
8 中国文艺产品报告(2015)【周新民 方 越 余存哲】/162
9 中国文化活动报告(2015)【张建军 王瑞光】/180
10 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2015)【周鸿雁 程若霜 郭 珍】/194
11 中国文化实力与竞争力报告(2015)【陈 俊 华素云】/213
12 中国公众文化需求满足状况报告(2015)【戴茂堂 赵 曼】/232
13 中国新闻传媒文化传播状况报告(2015)【廖声武】/250
14 孔子学院海外文化传播与影响报告(2015)【郭熙煌 杨 慧/】272
Ⅳ 专题研究
15 互联网时代我国公众文化需求变化调查【戴茂堂 赵 曼】/287
16 我国公众对社会发展的观念差异与价值期待【余卫东 程 龙】/304
17 公众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状况及价值期待【张媛媛】/321
Ⅴ 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数据
18 “中国文化发展状况调查”(2015)问卷及统计频数分析表/339
Ⅵ 附录
19 中国文化发展大事记(2015年1月~2015年12月)【刘 刚 贺艳菊】/371
20 后 记【江 畅】/382
Abstract/384
Contents/387
我是一名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兴趣的爱好者,经常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发扬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的出现,让我看到了一个从宏观层面审视文化发展的机会。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2015-2016年间,国家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所做的努力。这不仅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例如古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包括对传统艺术、民俗等非物质文化的挖掘和弘扬。报告中是否会涉及到一些成功的保护案例,或者在创新性传承方面有哪些新的探索?我渴望了解,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传统文化是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如何以新的形式焕发活力的。例如,一些传统手工艺、戏曲、书画等,在当时是否有了新的传播渠道和受众?是否有一些青年一代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正在复苏?这些具体而生动的内容,将更能触动我内心深处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评分我是一名长期从事文化领域研究的学者,对于能够提供前沿观点和深入洞察的学术性报告有着极高的需求。《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的名称就带有浓厚的学术气息,让我期待它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我特别关注报告中对于当时中国文化领域所面临的深层结构性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分析。例如,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2015-2016年间是否出现了一些重要的政策调整和理论突破?对于文化市场的规范和发展,报告是否能够提供前瞻性的研究?此外,我希望报告能够深入探讨中国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例如文化消费的升级、文化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以及如何构建与国家经济实力相匹配的文化软实力等议题。通过严谨的学术分析和数据支撑,我相信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宝贵的学术资源和研究思路。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和剖析中国文化发展现状的读物,而《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似乎正好满足了我的期待。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传递出一种权威性和全面性,让我对其中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了很高的期望。我尤其关注的是报告中对于文化领域的创新和转型是如何论述的。在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的当下,中国文化如何拥抱新技术,如何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例如,在数字出版、网络视听、文旅融合等方面,2015-2016年间是否有新的突破和发展模式出现?报告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现文化企业在创新驱动下是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此外,对于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及如何激发文化创造力,我也希望书中能有深入的探讨。毕竟,人才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动力,而创造力则是文化繁荣的源泉。如果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人才政策、创新机制的解读,那将对我启发良多。
评分作为一名关注国际文化交流的读者,我一直对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的表现充满好奇。《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的标题暗示了它可能包含关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探讨。我非常想知道,在2015-2016年间,中国在推动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向国际市场方面取得了哪些进展。这是否包括在电影、音乐、艺术展览、出版物等领域的对外推广?报告是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对外文化贸易的数据,或者分析中国文化在海外市场的接受度和影响力?此外,我也关注中国与世界各国在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例如在人文交流、智库合作、文化节庆等方面的活动。在当时,中国是否积极参与了国际文化对话,并通过这些平台增进了与其他国家的相互理解?这些内容对于我理解中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评分初次拿到这本《文化建设蓝皮书:中国文化发展报告(2015-2016)》,我被其厚重感和严谨的标题所吸引。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普通读者,我深知这类报告对于洞察宏观趋势、把握时代脉搏的重要性。翻开书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的目录结构,它像一张导览图,指引着我深入探索中国文化在2015至2016年间的方方面面。报告的开篇往往会从国家层面的文化战略和政策导向入手,这对我理解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至关重要。我期待看到关于文化产业发展、文化创新、文化遗产保护、文化交流等多个维度的深入分析。特别是2015-2016年,恰逢中国社会转型和文化自信日益增强的关键时期,我想了解在这两年里,国家在推动文化强国建设方面有哪些具体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又面临着哪些挑战。报告能否提供详实的数据支撑,例如文化产业的增加值、文化产品的消费情况、文化人才的培养规模等,是我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同时,我也希望报告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能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深入的解读,展现中国文化在当下的活力与魅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