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姚强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8-01
ISBN:978711134490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41kg
编辑推荐
这本《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由姚强主编,共分7章,其中**章主要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结构、传输介质、端接设备、桥架和管道、布线辅材等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网络综合布线系统图例、各子系统的设计、标签及设备编号的设计等内容。第三章主要介绍施工工具、桥架和管道施工、双绞线布线施工、光缆布线施工、双绞线端接技术、布线系统的捆扎与整理技术。第四章详细介绍了测试标准、电缆传输系统的测试、光缆传输通道的测试。第五章介绍了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标准与原则,验收的方法、内容和过程,工程交接。第六章通过一项具体工程项目详细介绍设计过程并提供样图,主要包括设计施工说明、系统图设计、平面施工图设计、信息点数量统计、机柜设备安装及打线图、设备清单及预算、标签设计与制作、信息点端口对应表及施工进度表、竣工验收资料编写等内容。第七章借助实训设备进行模拟实训,主要包括项目设计、设备安装与链路测试、线路端接实训、竣工资料编写等内容,并提供了实训项目的评分标准。
内容提要
这本《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由姚强主编,围绕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技能实训展开,通过引入实际工程中的案例详细介绍了设计、施工、测试、验收过程,并提供了设计样图,突出了项目设计和岗位技能训练。此外,本书列举了大量的综合布线系统设计案例,提供了大量的设计图样,传授了丰富的工程经验,并为教学和训练设计了一系列模拟实训,还特别增加了竣工资料和项目评分标准,可满足综合布线系统项目教学的需要。
本书可作为职业院校计算机网络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网络综合布线行业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同时还可作为全国、省级技能大赛的指导用书。
《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配有电子课件,读者可到.cmpedu.COrn以教师身份免费注册下载,或联系编辑(010-88379194)咨询。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整体上看,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内容详实且目标明确,但我也在思考它是否能跟上当前技术发展的步伐。网络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在高速以太网(如25G/100G)的部署中,对布线系统的要求只会越来越严苛。我希望这本书的“设计”部分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千兆、万兆层面,而是能够探讨未来趋势,比如对更高频率信号传输的兼容性考虑,或者面对无线化、物联网(IoT)场景下,综合布线系统所需要承担的新型接入点(如PoE供电的复杂性)的设计原则。如果它能提供一些前瞻性的视角,探讨如何通过合理的布线投资,为未来五到十年内的技术升级预留足够的“带宽”和物理空间,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远超越一本单纯的技术手册,而成为一份具有战略意义的行业参考资料。
评分我花了些时间翻阅了目录,发现它对“系统设计”的覆盖面似乎很广,从初期的需求分析到后期的验收测试,都有涉及。这让我感到一丝安慰,说明作者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而非仅仅停留在某一个技术点上打转。我对其中关于“综合布线标准解读”的那一章非常感兴趣,毕竟无论是TIA/EIA还是ISO/IEC的标准,都是行业内的硬性指标,理解这些标准背后的逻辑至关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剖析那些看似晦涩难懂的术语,而不是直接把标准文本粘贴过来让人望而生畏。更进一步说,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设计决策的思考路径,例如,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权衡使用超五类线还是六类线,不同场景下对未来扩展性的预估该如何量化。如果能附带一些案例分析,展示不同设计选择带来的长期成本和维护难度的差异,那就太棒了,这比单纯介绍技术参数要有价值得多。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朴实,封面上印着的标题《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设计与实训》倒是很直接地点明了主题。拿到手里沉甸甸的,感觉内容应该挺充实的。我对网络这块一直是抱着好奇但又有点畏惧的态度,尤其是涉及到“布线”这种听起来很技术性的内容。我期望这本书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师傅,耐心地带着我从最基础的结构讲起,比如双绞线的不同类别、光纤的铺设规范,以及如何在实际环境中处理那些千奇百怪的线缆管理难题。我希望它不只是罗列标准和规范,而是能穿插一些真实的工程案例,让我看到理论知识是如何在现实世界中落地生根的。比如,在数据中心那种高密度布线环境下,如何平衡性能、散热和可维护性?在老旧建筑改造项目中,如何优雅地解决新旧布线标准冲突的问题?如果这本书能提供足够多的图示和流程图来解析复杂的概念,那对我这样一个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关注它在“实训”部分是否足够详尽,毕竟光看不练是学不会真本事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文结合的方式也值得一提。我注意到书中的插图清晰度很高,这对于理解复杂的拓扑结构和配线架的管理至关重要。网络布线的结构往往是三维的,仅仅依赖文字描述很容易造成空间想象上的偏差。因此,书中对线槽的走向、管道的预留空间、以及设备机柜内部的理线艺术的描绘,如果能做到详尽且富有层次感,将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我个人对数据中心级别的机柜内布线规范特别关注,那里是高密度、高要求的代表。如果能看到关于如何规划垂直和水平走线通道,以及如何实现色彩编码和标签管理的专业指导,我一定会认为这是一本上乘之作。毕竟,一个好的布线系统,其美观程度和可维护性往往是衡量其专业水准的重要标志。
评分作为一名侧重于网络运营和维护的专业人士,我对“实训”环节的实用性有着更高的要求。市面上很多教材在实训部分往往过于理论化,提供的操作步骤缺乏真实操作中的细节考量。我特别想知道这本书在实际操作指导上能走多远。例如,在跳线制作和模块端接的环节,究竟对压接工具的选择、线对绞合的松紧程度、以及线缆余量的保留等“软性”技能有多深入的讲解?这些看似微小的操作差异,往往决定了最终链路的性能和稳定性。如果能结合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场景,比如链路衰减过大、串扰严重等,并反推到布线施工中的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那就极大地提高了这本书的实战价值。我希望它能成为一本可以随时翻阅,并在动手实践时作为参考指南的工具书,而不是束之高阁的理论参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