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工艺美术简史-设计教材丛书
定价:12.00元
售价:8.2元,便宜3.8元,折扣68
作者:田自秉
出版社: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6-01
ISBN:78101904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2k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史,全书博取众家之所长,力求反映当代实用工艺美术专业研究和实践的*成果,编写简明扼要,图例丰富,附有思考和练习题,富有特色。
本套丛书除可作各类工艺美术院校、各地书画函授大学教材外,并可供全国工艺美术界专业设计人员参考。
目录
前言
章 原始社会的工艺美术
一 彩陶工艺
二 黑陶工艺
第二章 商周的工艺美术
第三章 春秋战国的工艺美术
一 青铜工艺
二 漆器工艺
三 织绣工艺及其他
第四章 秦汉的工艺美术
一 铜器工艺
二 织绣工艺
三 漆器工艺
四 画像石和画像砖
第五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工艺美术
一 陶瓷工艺
二 织绵、金工和漆器工艺
三 莲花和忍冬
第六章 隋唐的工艺美术
一 陶瓷工艺
二 染织工艺
三 金属工艺
第七章 宋代的工艺美术
一 陶瓷工艺
二 染织工艺
三 金工、漆器及其他
第八章 元代的工艺美术
一 陶瓷工艺
二 染织工艺
三 漆器工艺
四 金属工艺
第九章 明代的工艺美术
一 陶瓷工艺
二 染织工艺
三 金属工艺
四 漆器工艺
五 家具工艺
第十章 清代的工艺美术
一 陶瓷工艺
二 染织工艺
三 漆器工艺
四 其他工艺
作者介绍
田自秉,(1924—),湖南石门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48年毕业于杭州国立艺专。长期从事工艺美术史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擅长工艺美术史论。出版专著有《中国工艺美术史》、《中国染织史》(合著)、《民间染织刺绣工艺》(合编)、《中国工艺美术》(合编)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充满了好奇,而这本《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则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些神秘技艺的大门。书中对于各种传统工艺的起源、发展、技法和特点都做了非常深入的介绍。比如,在讲到漆器工艺时,作者详细描述了从选材、髹漆、雕刻到彩绘的整个过程,以及不同地域(如福州脱胎漆器、扬州漆器)的独特之处。在介绍玉雕工艺时,书中对不同玉石的特性、雕琢的难度、吉祥纹样的寓意都进行了细致的讲解,让我惊叹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技艺的极致追求。书中的语言通俗易懂,即使是对工艺美术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地从中获得知识。而且,书中穿插的许多关于民间艺人和他们的故事,更是为这些冰冷的技艺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木雕和竹编的部分,作者用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匠人们如何巧夺天工,将普通的木材和竹子变成栩栩如生的艺术品。这本书让我对中国传统手工艺有了更深的敬意,也让我更加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评分刚拿到这本《中国工艺美术简史》,就被它厚重的封面和精美的排版所吸引。翻开来,里面的内容更是让我爱不释手。首先,书中对中国工艺美术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梳理得非常清晰,从新石器时代的陶器彩绘,到商周的青铜器艺术,再到秦汉的玉器和漆器,每一个时期都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作者不仅列举了大量的代表性文物,还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哲学思想和审美观念,深入剖析了这些艺术品的文化内涵。尤其是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工艺美术特色的区分和介绍,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出的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例如,书中对宋代瓷器,尤其是官窑和民窑的区别,以及不同窑口(如汝窑、官窑、哥窑、定窑、景德镇窑)的烧造技艺和艺术风格的细致描述,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辉煌的时代,亲眼见证了瓷器艺术的巅峰。同时,书中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工艺美术大师的故事和他们的创作理念,这些鲜活的人物形象让冰冷的史料变得生动起来,也让我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创新有了更深的思考。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仅是一本简单的工艺美术史,更是一部民族精神和文化传统的百科全书,它帮助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大门。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别致,读起来不像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反而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匠人,在娓娓道来自己毕生的心血。书中对于各种工艺品的细节描绘,可以说是达到了令人惊叹的地步。比如,在讲到明清时期的玉器时,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列举器物名称,而是详细描述了玉石的质地、雕刻的技法、纹饰的寓意,甚至连玉石在不同光线下呈现出的微妙色彩变化都刻画得栩栩如生。再比如,在介绍织绣工艺时,对于不同针法的运用,丝线的粗细变化,以及如何通过色彩的搭配营造出华丽而又不失典雅的视觉效果,都做了非常细致的讲解。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刺绣部分的处理,作者用了大量的篇幅来介绍苏绣、湘绣、粤绣等几大流派的特点,并对比了它们在针法、题材、色彩等方面的差异,让我对不同地域的绣娘们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审美有了直观的认识。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插图,这些图片的选择恰到好处,与文字内容相辅相成,极大地增强了阅读的趣味性和信息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让读者在欣赏精美艺术品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其背后的创作过程和文化意涵,是一本真正具有启发性的艺术读物。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让我深感中国工艺美术的博大精深。书中从史前文明的萌芽,一直讲到近现代的转型,几乎涵盖了中国工艺美术发展的各个重要时期和各个主要门类。我尤其对其中关于陶瓷、玉器、青铜器、漆器、织绣、绘画、雕塑等内容的详尽阐述印象深刻。作者在梳理历史脉络的同时,也非常注重对具体艺术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例如,在介绍古代青铜器时,作者不仅列举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国宝级文物,还深入分析了它们的造型特点、纹饰寓意、铸造工艺,以及其所反映的古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宗教信仰。在讲到明清时期的织绣时,书中对龙袍、戏服、服饰的刺绣工艺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让我对古代服饰的艺术价值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知识,更引导读者去思考艺术品背后的文化意义和时代精神。它让我认识到,中国工艺美术不仅仅是精美的器物,更是中华民族智慧、情感和创造力的结晶。
评分作为一名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理解中国传统设计元素的教材。《中国工艺美术简史》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甚至超出了我的预期。这本书将工艺美术与设计紧密结合,从历史的角度剖析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构成要素,并探讨了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潜力。书中对传统纹饰、色彩体系、造型特点的梳理,以及这些元素如何影响了不同时期家具、建筑、服饰等的设计,都为我的设计实践提供了宝贵的灵感。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建筑的斗拱结构时,作者不仅分析了其力学原理,更深入地探讨了其作为一种装饰性元素的价值,以及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在谈到传统染织工艺时,书中对天然染料的运用、色彩搭配的智慧,以及图案设计的寓意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这对于我理解色彩在设计中的情感表达和文化象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书中还引用了许多古代的设计手稿和草图,这让我得以窥见古代匠人的创作过程,理解他们是如何将抽象的理念转化为具体的艺术形式的。这本书不仅帮助我拓展了设计视野,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新的认识,对于我今后的设计创作有着深远的启迪作用。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