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西藏(汉英版)--微博体袒露细节,走进西藏人内心深处,挖掘呈现西藏真容

微观西藏(汉英版)--微博体袒露细节,走进西藏人内心深处,挖掘呈现西藏真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聂晓阳 著
图书标签:
  • 西藏
  • 文化
  • 民族
  • 旅行
  • 人文
  • 社会
  • 观察
  • 纪实
  • 藏族
  • 内心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学精华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094740
商品编码:29693042922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2-09-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微观西藏(汉英版)--微博体袒露细节,走进西藏人内心深处,挖掘呈现西藏真容

:68.00元

售价:46.2元,便宜21.8元,折扣67

作者:聂晓阳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2012-09-01

ISBN:978710009474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581kg

编辑推荐


《微观西藏》(汉英版)是一本以“微博体”形式展示真实西藏的书。该书追求新媒体环境下*阅读体验,用短的文字还原了那些了解西藏的人心中真实的西藏。中英对照、图文并茂,通过大量鲜活的见闻、细节和故事,发掘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内心世界。
全书共收录520余条精彩微博,150余张精美图片。内容包括大量鲜活的一手的见闻,深入浅出、客观中肯的涉藏言论、语录和访谈,以及有趣、独到的细节和图景。
该书在形式和内容上皆有创新——形式上见微知著,把新媒体的理念和精髓引入到传统的图书出版中,采用更能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微博体”,在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内容上大题小作,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形成一条条精彩的微博,虽然是碎片式呈现,但每一条微博都是精华,都能独立呈现一个事实,传递一种情感,条条言之有物,见人、见事、见情。对奇风异俗、自然风光和宗教神秘感的热衷,站在“西藏热”的潮流前沿,构建起一个更加细腻、真实的西藏。

内容提要


《微观西藏》(汉英版)是一本以“微博体”形式展示真实西藏的书。该书追求新媒体环境下*阅读体验,用短的文字还原了那些了解西藏的人心中真实的西藏。中英对照、图文并茂,通过大量鲜活的见闻、细节和故事,发掘西藏人的日常生活和他们的内心世界。
全书共收录520余条精彩微博,150余张精美图片。内容包括大量鲜活的一手的见闻,深入浅出、客观中肯的涉藏言论、语录和访谈,以及有趣、独到的细节和图景。
该书在形式和内容上皆有创新——形式上见微知著,把新媒体的理念和精髓引入到传统的图书出版中,采用更能适应新媒体传播环境的“微博体”,在表现力、吸引力、感染力方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内容上大题小作,用一个个有趣的小故事,形成一条条精彩的微博,虽然是碎片式呈现,但每一条微博都是精华,都能独立呈现一个事实,传递一种情感,条条言之有物,见人、见事、见情。对奇风异俗、自然风光和宗教神秘感的热衷,站在“西藏热”的潮流前沿,构建起一个更加细腻、真实的西藏。

目录


文化·传承记忆·回望风土·管窥圣城·拉萨行旅·品味印象·讲述精神·信仰逸闻·趣谈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介绍


 聂晓阳:知名记者。199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理学硕士学位。1994—1995年在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中心研修美国文化。
1992年重走丝绸之路;1993年深入秦巴山区考察文化景观;1998深入张北地震灾区和长江洪水灾区采访;1999年先后入藏采访,乘坐“雪龙”号破冰船远赴北极考察。2002年赴耶路撒冷、2004年赴巴格达担任常驻记者。2005年回国后,先后任《瞭望东方周刊》副总编辑、《环球》杂志副总编等职。
2007年起,先后担任清华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多所大学的特约研究员、教授等。曾获中国国际新闻奖一等奖,并有7篇报道获得新华社好稿奖。
出版著作:《YES,克林顿;NO,航空母舰》(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北极首航》(上海三联书店1999)、《关于自然与人的对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在耶路撒冷的日子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为历史流泪——亲历战后伊拉克》(中信出版社2005)等。
其作品《与仓央嘉措一起修行》自2011年出版,已重印8次,印数超过10万册。

文摘


序言



微观西藏——字里行间,触碰灵魂 掩卷沉思,掌心的余温似乎还残留着雪域高原的冷冽与炽热。这不是一本宏大的西藏史诗,也不是一篇铺陈壮丽风光的游记。它是一次深入骨髓的触碰,一次近乎耳语的对话。作者以一种近乎坦诚的姿态,将镜头对准了那些被宏大叙事所忽略的角落,那些构成西藏真实面貌的细微之处。 《微观西藏(汉英版)》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旅游指南,它不列出必去的景点,不规划最优的路线。它的野心在于“袒露细节”,在于“走进内心深处”,在于“挖掘呈现真容”。这三个词,便是理解这本书的钥匙。 “袒露细节”,意味着我们将告别那些千篇一律的明信片式风景。在这里,西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雪山、圣洁的湖泊、金碧辉煌的寺庙。它化身为拉萨街头巷尾的尘土,化身为晨曦中酥油茶的香气,化身为藏区人民脸上深刻的皱纹,化身为他们每一次不经意的微笑。作者用一种近乎微距的镜头,捕捉那些最容易被忽视的生命片段。他写到一位老阿妈在寒风中小心翼翼地剥着玉米,她的手指因劳作而变得粗糙,但眼神里却闪烁着一种安详的光芒;他写到一位年轻的僧人在寺庙的僻静角落里,对着一本古籍喃喃低语,他的脸上混合着虔诚与困惑;他写到一位牧民在广袤的草原上,独自一人与牛羊为伴,他的孤独在无垠的天地间显得渺小,却又充满了生命的力量。这些细节,如同散落的珠子,串联起的是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西藏。 “走进内心深处”,是本书最动人心魄的尝试。西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精神的符号,是一个信仰的寄托。但这本书,将信仰与凡尘拉近,将神圣与日常交融。作者不再满足于描摹他们的宗教仪式,他试图理解他们为何如此虔诚,信仰如何渗透进他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缝隙,如何成为他们面对苦难与喜悦的支撑。他记录下他们的担忧,他们的期盼,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喜悦。他写到一位母亲,在祈福时,不仅为远方的亲人祈祷,也为自己能否在下一季的收成中获得丰收而忧虑;他写到一位老人,在临终前,用微弱的声音嘱咐子孙要永远保持善良,要对生活心怀感恩;他写到一群孩子,在放学后,在雪地里追逐嬉戏,他们的笑声,如同高原上最纯净的冰泉,冲刷着一切世俗的烦恼。这些内心的独白,这些情感的流露,让我们得以窥见藏族人民灵魂深处最柔软的部分。他们的信仰,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鲜活的情感体验,是对生命最真挚的追问与回应。 “挖掘呈现西藏真容”,是作者最为坚定的目标。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看到的许多关于西藏的影像,往往是经过精心包装和过滤的。它们或许美丽,或许震撼,但却可能失真。作者却选择了一条逆流而上的道路,他拒绝浮光掠影,他直面那些不那么光鲜亮丽,甚至有些粗粝的现实。他没有回避贫困、疾病、以及社会变迁带来的冲击。他写到藏区农村的简陋房屋,写到孩子们衣衫单薄地奔跑在寒风中,写到一些老人因年老体弱而面临的困境。但他并没有用猎奇的眼光去审视,也没有用悲悯的情绪去施压。他只是冷静地记录,以一种平视的态度,呈现西藏在快速发展进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挣扎。然而,即使在这些艰难的表象之下,他依然能捕捉到希望的光芒。他写到政府在扶贫方面的努力,写到人们对教育的重视,写到藏族人民在困境中展现出的坚韧与乐观。这些“真容”,并非只有单一的色彩,而是复杂而多层次的,充满了生命力与可能性。 《微观西藏(汉英版)》的书写方式,也颇具匠心。它采用“微博体”,这并非简单的模仿,而是一种刻意的选择。微博的特质是碎片化、即时性、以及个体性的表达。作者用这种形式,将他对西藏的观察与感受,以一种精炼、生动、且极具个人色彩的方式呈现出来。每一个“微博”,都是一个独立的小故事,一个鲜活的场景,一种即时的情感触动。它们之间或许没有严格的逻辑关联,却共同构筑起了一个立体的、多维度的西藏印象。这种形式,使得阅读过程充满惊喜,如同在浏览一个充满故事的私人相册,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角度,新的感动。它打破了传统书籍的严肃感,让阅读变得轻松而亲切,仿佛作者就坐在你身边,与你娓娓道来。 然而,这种“微博体”的背后,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和对情感的细腻捕捉。作者并非随意地记录,而是经过了深入的观察、耐心的倾听、以及真诚的思考。他用简短的文字,勾勒出的人物形象,却鲜活得仿佛就在眼前;他用寥寥数语,描绘出的场景,却能在读者脑海中挥之不去。这种“以少胜多”的写作功力,正是“微观”的精髓所在。 这本书的双语对照,也为读者提供了独特的体验。它不仅是一本关于西藏的书,也是一本语言的探索。在汉文与英文的对照中,我们可以品味作者是如何用不同的语言,传达同样的意境与情感。英文的翻译,力求在保持原文神韵的同时,也能让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更直接地理解和感受到西藏的魅力。这是一种跨越语言的沟通,也是一次文化的桥梁。 《微观西藏(汉英版)》所呈现的,是一个被“解构”了的西藏。它剥去了华丽的包装,回归到最朴素、最真实的生命状态。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是他们在时代洪流中的挣扎与前行,是他们在信仰与现实中的平衡与坚守。它让我们意识到,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种文化,其真正动人的力量,往往蕴藏在那些最平凡的角落,最细微的生命之中。 读罢此书,你可能会发现,你对西藏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微妙而深刻的改变。那些曾经被高高供奉的符号,如今变得触手可及;那些曾经遥不可及的精神世界,如今也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息。你不再是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去欣赏西藏,而是开始用一种更贴近、更感同身受的方式去理解它。你仿佛已经亲身走过那些街巷,闻过那酥油茶的香气,感受过那高原的风,甚至,你能在那些文字中,找到自己灵魂深处的回响。 这是一次关于西藏的“微观”旅程,但它所抵达的,却是一个宏大而深刻的心灵空间。它让我们看见,即使在最广袤的天地之间,生命的光芒,也同样闪耀在最细微之处。它让我们懂得,真正的“真容”,往往藏在最不经意间的笑容里,最朴实无华的行动中,最真挚动人的内心深处。这是一本值得你反复品读的书,每一次翻阅,都可能为你带来新的感悟,新的发现,以及对生命更深切的理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微观西藏(汉英版)》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阴雨绵绵的日子里,意外翻开了一本尘封的相册。书名上的“微博体”三个字,一开始让我以为会是那种碎片化、浅尝辄止的记录,但翻开后才发现,它颠覆了我所有的预设。作者仿佛是一个安静的观察者,用最朴素的文字,捕捉到了西藏最真实、最动人的瞬间。那些生活在高原上的人们,他们的脸上刻满了岁月的痕迹,眼神里却闪烁着一种孩童般纯粹的光芒。书中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刻意的煽情,只有最细微之处的描摹:清晨寺庙里飘出的酥油灯的香气,一位老阿妈手中繰动的转经筒发出的沙沙声,孩子们在尘土飞扬的路上追逐嬉戏的笑声。我尤其被书中对日常生活的描绘所打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作者的笔下却拥有了撼动人心的力量。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西藏,并非我们从媒体上看到的那些标签化的符号,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个体、无数个平凡的日子构成的。它没有刻意去“袒露细节”,但这些细节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让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西藏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信仰,他们的坚韧,以及他们与这片土地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这本书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那些隐藏在壮丽风景之下的,温暖而真实的灵魂。

评分

读完《微观西藏(汉英版)》,我脑海中涌现出的并非是关于海拔、宗教或者政治的任何宏大论断,而是一种久违的、近乎哲学层面的宁静。作者以一种令人惊叹的敏感度,触及到了西藏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部分。我从未想过,在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中,人们的生活可以如此充满诗意和韧性。书中的“微博体”风格,并没有消减其深度,反而如同涓涓细流,一点一滴地渗透进读者的心田。它不是那种让你一眼望到底的直线叙事,而是通过一个个独立的、却又相互关联的片段,构建起一个立体的、有温度的西藏。我反复咀嚼着那些关于家庭、关于信仰、关于人与自然之间微妙关系的描写。那些淳朴的对话,那些默默的付出,那些在平凡生活中寻求解脱的智慧,无不让我深思。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审视“真实”的定义,它不再是客观的记录,而是饱含情感的体验。它让我明白,要理解一个地方,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更要走进那些最平凡的生活,去感受那些最真实的呼吸。它让我看见,在物质条件相对匮乏的条件下,精神的富足可以达到何种程度。这是一种超越语言的力量,一种直抵人心的力量。

评分

《微观西藏(汉英版)》带给我的震撼,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甚至可以说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我一开始是被它“微博体”的新颖形式所吸引,以为它会是一种轻松易读的旅行随笔。然而,深入阅读后,我发现它所承载的内容远超我的想象。作者并不是在进行一次简单的观光记录,而是以一种近乎人类学家的耐心和同情心,去剖析西藏人的生活哲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对不同年龄段西藏人精神世界的描绘。老年人身上那种对信仰的虔诚和对生命的豁达,中年人身上那种在现实压力下的坚守和对家庭的责任,以及孩子们身上那种不受世俗污染的纯真和对未来的期盼。这些描绘不是刻意的展现,而是自然而然地从每一个人物的言谈举止中流露出来。这本书让我意识到,我们对于西藏的许多固有印象,可能都过于片面和刻板。真正的西藏,是一个充满矛盾而又和谐统一的整体,它既有令人惊叹的自然风光,更有深邃而复杂的人文内涵。作者通过这些“袒露细节”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西藏人内心深处那种原始的力量和不屈的精神。它不煽情,却比任何煽情都更打动人。

评分

《微观西藏(汉英版)》给我最深刻的感受,是一种“看见”的喜悦。我曾以为,西藏是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存在,是只能通过影像和文字去遥望的。但这本书,却用一种极其个人化、极其细腻的方式,将我拉近了与这片土地的距离。作者选择的“微博体”叙事,看似随意,实则充满了智慧,它将那些转瞬即逝的瞬间捕捉下来,让我得以窥见西藏人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描绘,那种淳朴、真挚的情感,在现代社会中已是难能可贵。它没有刻意去“走进西藏人内心深处”,但通过那些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这些内心世界便自然而然地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看到了他们的喜悦,他们的忧愁,他们的希望,他们的无奈。这些情感,虽然发生在遥远的雪域高原,却与我们每个人的经历息息相关。这本书让我明白,所谓“西藏真容”,并非是某个标签或符号,而是由无数个鲜活的生命、无数种真实的情感所构成的。它让我感受到了一种超越物质层面的富足,一种精神上的丰盈。它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生活。

评分

我必须承认,《微观西藏(汉英版)》完全颠覆了我对“西藏”这个词的理解。我曾以为,了解西藏,无非是看看那些宏伟的寺庙、壮丽的雪山,听听关于仓央嘉措的传说。但这本书,却带领我走进了一个我从未曾想象过的西藏。它用一种近乎“偷窥”的视角,捕捉到了西藏人生活中最真实、最鲜活的片段。那些“微博体”的叙述方式,虽然简短,却充满了力量,如同精准的手术刀,直刺人心的最深处。它没有试图去“挖掘呈现西藏真容”,而是让这“真容”自己一点一点地显露出来。我被书中那些关于日常琐事的描写所深深吸引,比如一家人在简陋的房屋里围炉而坐,分享着并不丰盛却充满温情的晚餐;比如一位年轻的僧人在晨曦微露时,独自一人在寒风中念诵经文;又比如一位母亲,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对孩子未来的期望。这些细节,没有惊天动地的故事,却构成了西藏人民生命中最真实的底色。它们让我看到了信仰的力量,家庭的温暖,以及面对困境时的坚韧。这本书就像是一面镜子,照出了我内心深处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和对人性之美的向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