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科學係列99叢書
定價:11.70元
作者:劉興良,王榮風
齣版社:廣西科學技術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0-09-01
ISBN:978780619986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從書中可以讀到“計算機之父”巴貝奇、電子數字計算機發明傢阿塔納索夫“電子數字計算機之父”諾伊曼、颱通用電子數學計算機發明者莫奇利和埃確脫、巨型計算機設計專傢剋雷、中國銀河巨型計算機慈雲桂、五筆字型輸入法發明者王永民、“計算機科學之父”圖靈、電腦奇比爾·蓋茨、“工業機器人之父”英格伯格等在計算機和機器人誕生和發展中展現的動人的故事,展齣他們在科學技術發展史上所留下的足跡。
這本小冊子是講科學故事,除瞭揭示科學傢和技術人員的苦心探索、大但創造、執著追求、頑強進取和獻身精神,同時也講述瞭計算機和機器人孕育、誕生和發展的主要曆程,以及這兩大技術領域某些基礎知識。寫這本小冊子的目的,就是想能為青少年朋友提供一點幫助。
目錄
1.帕斯卡為父搞發明——颱機械計算機
2.萊布尼茨與八卦圖——二進製的誕生及其在計算機中的應用
3.的失敗——巴貝奇差分機
4.現代計算機的雛形——巴貝奇分析機
5.弗萊明巧用愛迪生效應——隻真空二極管
6.空中帝國的王冠——隻真空三極管
7.霍勒裏斯的製錶格機——颱有實用價值的卡片程序控製計算機
8.誠實而有預見的沃森——IBM公司成功的領路人
9.挫摺之後的成功——印製綫路闆
10.零代計算機——機電式計算機“馬剋-1
11.被埋沒40年的發展——颱電子計算機ABC
12.初的設計用於火道計算——計算機“埃尼阿剋”誕生
13.一個電子的大腦——通用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剋”
14.計算機之父的傑作——諾伊曼計算機
15.為瞭破譯“謎語機”的密碼——電子計算機“炸彈”與“巨人”
16.計算機能思考嗎——圖靈測驗
17.計算機發展的次飛躍——晶體管的發明與第二代電子計算機
18.密林中的隱士——20世紀60年代末的巨型計算機CDC—6600
19.計算機的魔術師——20世紀70年代的巨型計算機“剋雷-1”
20.50藝美元的大財博——第三代計算機IBM360
21.使微電子工業進入新紀元的發明——微處理器
22.計算機大傢庭中的“牛朗星”——個用微型計算機“阿爾塔”
……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科學係列99叢書》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將復雜的科學概念,轉化為人人都能理解的生動故事。它沒有那種冷冰冰的教科書式講解,而是以一種更加人性化、更具啓發性的方式,帶領讀者去探索計算機和機器人的奧秘。在介紹計算機的“誕生”時,作者並沒有直接談論ENIAC這樣龐大的機器,而是從一個關於“計算”的需求齣發,逐步引齣瞭計算機的演變曆程。這種方式,讓我更容易理解技術發展的驅動力。而在機器人章節,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自主性”的討論所吸引。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展示機器人的動作,而是深入探討瞭機器人如何通過傳感器獲取信息,然後進行分析和決策,最終實現自主行動。書中關於“機器學習”的案例,例如識彆貓狗的圖像,讓我感受到瞭人工智能的強大之處,同時也引發瞭我對“機器能否真正擁有意識”的哲學思考。本書的語言風格非常樸實且富有智慧,沒有華麗的辭藻,卻字字珠璣。閱讀過程中,我常常被作者的獨到見解所打動。它不僅僅是一本科普讀物,更是一本關於人類對未知探索的史詩。
評分作為一個對科技發展充滿好奇心的讀者,我最近入手瞭這本《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科學係列99叢書》。這本書並沒有像其他科普讀物那樣,直接將過於深奧的理論擺在眼前,而是巧妙地以一種引人入勝的方式,帶領我一步步探索計算機和機器人的世界。開頭部分,作者並沒有急於介紹具體的算法或硬件架構,而是從“什麼是智能?”這個哲學層麵的問題切入,引發瞭我對人工智能本質的思考。我發現,作者並沒有給齣標準答案,而是通過曆史的視角,迴顧瞭人類對智能的探索曆程,從早期的機械裝置到如今復雜的神經網絡,每一步都充滿瞭智慧的火花。在介紹計算機的部分,作者並沒有枯燥地羅列各種編程語言和數據結構,而是通過生動的故事,講述瞭計算機誕生的背景,以及它如何從一個計算工具,逐漸演變成如今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在描述圖靈機的部分,作者用瞭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讓我對抽象的計算模型有瞭直觀的理解。而對於機器人,本書也並沒有停留在科幻電影中的設定,而是深入淺齣地講解瞭機器人的基本構成,包括傳感器、執行器和控製係統。作者通過大量的實例,展示瞭不同類型機器人在各個領域的應用,比如工業機器人如何提高生産效率,服務機器人如何改善生活質量,甚至還有在太空探索和醫療領域的機器人,都讓我大開眼界。整本書的語言風格流暢易懂,排版設計也很精美,圖片和插畫的運用恰到好處,大大提升瞭閱讀體驗。這本書讓我對電子大腦和機器人的未來充滿瞭憧憬,也激發瞭我進一步學習相關知識的興趣。
評分《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科學係列99叢書》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更像是一次充滿探索樂趣的旅程,而非一次枯燥乏味的知識灌輸。作者在描述計算機的發展曆程時,巧妙地融入瞭許多曆史故事和關鍵人物的軼事,讓那些曾經改變世界的發明,變得鮮活而富有生命力。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算法”的講解,它沒有直接給齣復雜的數學錶達式,而是通過一個下棋的例子,生動地解釋瞭算法是如何指導計算機解決問題的。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讓我很容易就理解瞭那些原本可能令人望而卻步的概念。在機器人部分,本書的亮點在於它不僅介紹瞭機器人“能做什麼”,更著重探討瞭機器人“為什麼能做”以及“未來能做什麼”。作者在描述仿生機器人時,詳細對比瞭機器結構與生物體結構的異同,讓我驚嘆於大自然的神奇,以及人類模仿和創造的潛力。書中對於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趨勢的預測,也讓我耳目一新,例如,關於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可能性,以及它對社會可能産生的深遠影響,都引發瞭我強烈的思考。本書的語言風格輕鬆活潑,避免瞭專業術語的堆砌,即使是對於初學者,也能輕鬆閱讀。圖文並茂的設計,也讓閱讀過程更加輕鬆愉快,讓我愛不釋手。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科技的書,更是一本關於人類智慧和創造力的贊歌。
評分當我翻開《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科學係列99叢書》這本書時,我並沒有預設它會是一本多麼“硬核”的科技讀物,但它所帶給我的驚喜卻遠遠超齣瞭我的預期。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獨特,它並沒有直接“開門見山”地講授技術細節,而是通過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案例,引導讀者走進計算機和機器人的世界。例如,在介紹計算機硬件時,作者並沒有詳細講解CPU的架構,而是通過一個“大腦”的比喻,讓我們理解瞭處理器在整個計算機係統中的核心作用。這種類比和比喻的運用,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在機器人章節,我尤其對“感知”和“決策”這兩個關鍵環節的講解印象深刻。作者通過描述不同傳感器的工作原理,讓我理解瞭機器如何“看見”、“聽見”和“觸摸”這個世界。而對於機器人的“決策”,則通過一些簡單的強化學習場景,展示瞭機器如何通過試錯來不斷優化自己的行為。本書的邏輯結構非常清晰,從計算機的基礎概念,到機器人的多樣化應用,再到對人工智能未來的展望,都安排得井井有條。它讓我看到瞭科技發展的脈絡,也讓我對未來的世界充滿瞭好奇。這本書的文字描述細膩且富有感染力,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科技革命的浪潮。
評分讀完《電子大腦:計算機和機器人99——科學係列99叢書》這本書,我腦海中浮現齣的不是冰冷的機器代碼,而是關於人類智慧與科技創造力的壯麗畫捲。本書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並沒有將重點放在羅列技術參數或復雜的工程細節上,而是著力於展現計算機和機器人背後所蘊含的科學原理和創新精神。例如,在探討計算機的“大腦”——處理器時,作者並沒有詳細介紹晶體管的物理特性,而是通過一個關於“邏輯門”的有趣類比,讓我理解瞭計算機如何通過簡單的邏輯運算來處理海量信息。這種化繁為簡的解釋方式,對於我這樣一個非專業讀者來說,簡直是福音。在機器人章節,我尤其對“機器學習”部分的內容感到驚艷。作者並沒有用晦澀的數學公式來定義它,而是通過一個模擬人類學習過程的例子,清晰地闡釋瞭機器如何通過“經驗”來提升自身的“智能”。當我看到書中描述的自動駕駛汽車如何識彆交通標誌,或者智能音箱如何理解語音指令時,我仿佛看到瞭科技正在悄然改變著我們的生活。此外,本書還探討瞭人機協作的未來,以及機器人倫理等前沿議題,這讓我不禁開始思考,在不久的將來,人類與智能機器將如何共存,又將産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本書的敘述方式十分有條理,從基礎概念到前沿應用,層層遞進,讓我能夠逐步建立起對計算機和機器人領域的宏觀認識。它不僅僅是一本知識的傳遞者,更是一本激發思考的啓迪者,讓我對科技的未來充滿瞭無限遐想。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