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
定价:66.00元
售价:44.9元,便宜21.1元,折扣68
作者:尼山世界文明论坛组委会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01012815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世界文明对话是过去十年的热门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2012年开始,把文明对话列合国的重要使命,并在相应的场合不断推动文明对话。十年过去了,世界文明对话在组织、活动和影响上究竟有什么值得总结的呢?尼山论坛组委会在2012年5月的第二次大会上提出了一个初步的报告,并得到相关人士的重视。在与会者的讨论和建议中,写作组调整了报告的结构,以教科文组织的文件和活动追踪为主体,涉及在教科文组织推动下而形成一些文明对话论坛的活动报告(如世界文明联盟、罗德岛论坛等);同时,还收入一些研究文章作为附录。为了使这个报告具有国际性参考价值,本报告还将提供英文稿。
目录
序
回顾与展望:世界文明对话的动力和原则
一、普世价值说法的起源
二、权利和责任
三、寻找文明交流——对话模式
四、文明对话的基本原则
文明对话: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努力
一、UNESCO从倡导普世价值到倡导文化多样性的转变
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支持文明对话的努力
小结
联合国文明联盟与文明对话
一、从文明对话到文明联盟
二、文明对话:联合国文明联盟在行动
三、文明对话:联合国的使命和中国的作用
罗德岛世界公众论坛
一、文明对话本身作为一个历史现象
二、“世界公众论坛:文明对话”的活动
三、一些反思
中华文明对欧美文明的挑战
一、经济上的挑战
二、政治上的挑战
三、文化上的挑战
四、中国挑战的潜力
五、西方的回应
六、和平对话的可能性
东方的努力: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一、尼山论坛的组织建制与前期工作
二、尼山论坛开创文明对话新局面
三、尼山论坛走进联合国总部大厦
四、儒家文明重返世界文明中心舞台
文明对话的动态与趋势
跋
附录
附录一: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
附录二: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
附录三:“文明联盟”高级名人小组报告
附录四:人类和谐宣言
附录五:青年人积极参与世界文明对话倡议书
附录六:世界古文明国家文化遗产保护与促进文明对话尼山共识
附录七:十年文明对话大事记
附录八:十年文明对话名人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历史的细微之处颇为着迷的业余历史爱好者,我一直认为,理解一个时代,不能仅仅关注宏大的政治事件,更要深入探究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相互影响。《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这个报告的名称,让我看到了一个更广阔的视野。我特别好奇,在2002年至2012年这十年间,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对话”究竟呈现出怎样的面貌。它是否像一场盛大的万花筒,折射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在思想、艺术、宗教、哲学等领域的交流?我期待书中能有对一些具体对话事件的深入剖析,比如,是否有关于古老东方智慧与西方现代思潮碰撞的精彩案例?抑或是不同宗教派别之间,在经历过历史的恩怨后,如何尝试构建和平共处的桥梁?我希望报告能够超越宏观的叙述,深入到具体的文化产品,如电影、音乐、文学作品中,去捕捉文明对话的微妙痕迹。如果报告能够像一位细致入微的侦探,从零散的线索中抽丝剥茧,还原出那十年间,世界文明如何在相互学习、借鉴,甚至有时是冲突中,悄然改变着彼此的面貌,那将是我阅读的最大乐趣。
评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全球发展趋势的媒体从业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解释当前国际关系复杂性的新视角。《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这个书名,立刻引起了我的注意。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种不同于以往的分析框架,将“文明对话”作为理解国际政治、社会变迁乃至文化交流的关键变量。具体来说,我希望报告能够深入探讨在这十年间,不同文明体之间是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对话”来塑造各自的认同和发展道路的。报告是否会分析,在9·11事件之后,世界范围内是否存在一个“文明冲突”论之外的,更积极的“文明对话”叙事?我尤其关注书中是否会对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跨文明对话机制或平台进行案例研究,例如,某个国际论坛的设立、某项文化交流项目的推行,或者某个国际组织在促进不同文明理解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如果报告能够提供扎实的数据支撑和深入的案例分析,揭示出文明对话的真实图景,那么它将为我的新闻报道和深度分析提供极具价值的参考,帮助我更精准地把握全球发展的脉搏。
评分我是一名在跨国企业工作的经理,日常工作中需要频繁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同事、客户打交道,因此,对跨文化沟通和理解有着切身的体会。《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这个主题,让我感到非常有共鸣。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论,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跨文化交流中的挑战。例如,报告是否会分析在这十年间,全球化进程如何加速了不同文明的交融,同时也带来了哪些新的摩擦和误解?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聚焦于那些在商业、科技、教育等领域发生的具体“对话”案例。比如,是否有关于不同商业文化如何在一个全球性的项目中协同合作的故事?或者,科技的进步是如何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也让不同文明的价值观得到更广泛的交流和碰撞?如果报告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信任、化解文化隔阂、促进互利共赢的实操性建议,那对于我的工作而言,将是极其宝贵的财富。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获得更深的洞察力,从而在日益多元化的全球商业环境中,更加游刃有余地开展工作。
评分我是一名正在攻读国际关系专业的学生,对于当今世界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有着强烈的求知欲。《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这个书名,立刻吸引了我,因为它恰好涵盖了我最为关注的十年,也是世界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十年。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种不同于传统地缘政治分析的视角,将文化和文明的因素置于国际关系研究的核心。具体来说,我非常期待报告能够详细阐述在这十年间,西方文明、东方文明、伊斯兰文明等主要文明体之间,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层面所进行的互动。是否存在一些重要的历史节点,标志着文明对话进入了新的阶段?报告是否会分析不同文明在面对全球性挑战,如气候变化、恐怖主义、经济危机等问题时,是如何通过对话寻求共同解决方案的?我更希望能够看到具体的案例分析,例如某个国际组织的成立、某项跨国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或者某个地区冲突中,文明对话所扮演的角色。这样的研究,无疑能够极大地丰富我对当代国际政治复杂性的理解,并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提供宝贵的理论和实践参考。
评分作为一名对人类历史进程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试图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碰撞与融合。当我在书店看到《世界文明对话研究报告(2002-2012年)》时,一种强烈的直觉告诉我,这或许能为我一直以来的一些困惑提供解答。我尤其对报告中可能涉及的“对话”这一概念感到兴趣,它不仅仅是简单的交流,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理解、尊重与学习。想象一下,在过去的十年间,全球范围内,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信仰体系、不同社会制度的人们,是如何跨越地理与心理的藩篱,展开一场场思想的盛宴。报告是否会细致地梳理这些对话的具体案例?是政府层面的高层对话,还是民间组织的草根交流?是学术界对某个历史事件的共同探讨,还是艺术家们通过作品传递的跨文化信息?我期待着书中能够呈现出鲜活的场景,让我仿佛置身其中,感受那些思想碰撞时迸发出的火花,以及在理解与包容中,世界文明如何一步步走向更加多元与和谐的未来。如果报告能够深入挖掘这些对话背后的动因、遇到的挑战,以及最终带来的深远影响,那将是对我认知的一次极大的拓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