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
定价:36.00元
售价:24.5元,便宜11.5元,折扣68
作者:杨婧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2-01
ISBN:978751414059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对大股东的行为选择与大股东行为选择的经济后果两个层面进行研究,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相继分析了大股东行为的理论基础、制度背景、作用机理,大股东的行为选择、行为选择的经济后果等内容。
目录
章导论
一、研究动机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框架
四、本书的创新
第二章理论与文献综述
一、公司治理理论
二、大股东掏空与支持文献
三、公司治理与大股东行为文献
四、企业现金流量特征
五、文献述评
第三章制度背景与理论分析
一、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背景
二、现金流量特征与公司治理
三、现金流量特征与大股东行为
四、现金流量特征、公司治理与大股东行为
第四章变量定义与描述性统计
一、样本来源
一、变量定义
三、变量描述性统计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大股东行为的选择——现金流量视角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六章大股东行为选择的经济后果
一、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二、研究设计
三、实证结果与分析
四、稳健性检验
五、本章小结
第七章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三、研究局限
四、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作者介绍
杨婧,汉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人。内蒙古财经大学讲师,1999年毕业于内蒙古财经学院,获经济学学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获管理学硕士学位;2012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获管理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公司治理结构与效率分析、基于资本市场的财务、会计与审计研究。
文摘
序言
《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这个书名直击我内心深处的职业兴趣点。作为一名长期关注资本市场运作的观察者,我深知大股东的行为模式,尤其是那些与公司资金流转密切相关的操作,对公司的健康发展和股东价值的影响至关重要。选择“现金流量”作为研究切入点,让我觉得这项研究非常有深度和现实意义,因为它能够揭示一些隐藏在利润表下的真实情况。 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运用现金流量表来界定和量化“掏空”行为的。在我看来,掏空往往涉及到资金的非正常转移,而现金流量表正是记录资金流动的最直接证据。这本书或许能详细阐述,例如,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净利润之间出现持续性、异常性的背离,是否就可能暗示着企业通过某些手段虚增利润,但实际现金并未流入?或者,投资活动中频繁出现的大额对外股权投资、非主业投资,其现金流出是否与公司长期战略目标相悖,反而成为了大股东转移资金的通道? 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支持行为”的论述抱有极大的期待。当公司陷入困境时,大股东的资金支持往往是雪中送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展示,在大股东支持的情况下,现金流量表中会出现哪些积极的信号?例如,大股东直接的现金注资,会如何体现在筹资活动现金流中?通过关联方担保获得的银行贷款,又会在哪些现金流环节产生影响?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详实的案例,来佐证其理论模型,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一个负责任的大股东是如何通过积极的现金流管理,帮助公司走出低谷。 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对不同类型的大股东(如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以及不同类型的公司(如国有控股、民营控股)进行区分研究,因为他们的动机和行为模式可能存在显著差异。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识别和防范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实用方法,并提出一些促进大股东良性支持的建议,例如通过优化公司章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等,那这本书的价值将远超学术研究的范畴,成为一份具有实际指导意义的参考。 总而言之,我购买这本书的初衷,是希望它能为我提供一个更专业的视角,去理解和分析公司财务报告中那些不易察觉的“秘密”。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能够更好地辨别出那些可能损害公司利益的大股东行为,并同时识别出那些真正有利于公司发展的支持行为,从而在我的投资决策中更加游刃有余,规避风险,捕捉价值。
评分这本《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标题本身就充满了学术深度与现实关怀。我之所以被它吸引,是因为在日常接触的商业新闻和公司财报中,总是绕不开“大股东”这个概念。他们是公司的灵魂人物,是影响公司走向的关键力量,他们的行为,无论是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可能产生的“掏空”,还是出于对公司发展的责任感而提供的“支持”,都对公司的价值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尤其让我觉得这本书有价值的地方在于它选择了“现金流量”这个视角。相对于利润等财务指标,现金流量更能反映一个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和财务健康程度。利润可以被会计手段所操纵,但现金的流入与流出却是实实在在的。我非常期待作者能够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深入挖掘,揭示出大股东行为背后更为隐秘的动因和实际后果。例如,是否可以通过分析经营性现金流的异常波动,或者投资性、筹资性现金流中与关联方的交易,来判断是否存在掏空行为? 我设想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系统的、基于现金流量的分析框架。这个框架应该能够帮助我们识别不同类型的掏空行为,比如通过虚假交易、不合理的费用支出、或者转移资产等方式进行的掏空。同时,我也希望能看到书中对大股东支持行为的细致描绘。比如,在公司危难之际,大股东的注资、担保、或者通过现金流优化来拯救公司的案例。这些分析如果能够与具体的理论模型相结合,那就更具说服力了。 我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实操性的研究方法,让读者在阅读完后,能够自行运用现金流量的分析工具来审视自己关注的公司。这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更是对实践能力的提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教会我如何从纷繁复杂的财务数据中抽丝剥茧,找到最关键的线索,从而做出更理性的判断。书中是否包含对一些典型案例的深度剖析,将是我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准。 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像一盏明灯,照亮我理解公司治理复杂性的道路。我希望它不仅能让我“知其然”,更能让我“知其所以然”,理解大股东行为背后的逻辑,以及现金流量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如果它能为我提供一些洞察,让我能够更清晰地看到公司真实的运营脉络,并对未来的投资风险和机会有更精准的把握,那么这本书无疑将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在分析一家公司时,现金流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利润数字并不能完全反映公司的真实经营状况,因为利润是可以被会计准则进行一定程度的“美化”的,而现金的进出,却是相对更加直接和客观的。因此,从现金流量的角度来研究大股东的行为,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新颖且具有现实意义的切入点。 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地揭示,大股东是如何通过影响公司的现金流来达到“掏空”的目的。我设想中,书中可能会分析诸如通过关联交易,将公司的现金转移到大股东控制的其他实体;或者通过异常的股权收购、分红政策,使公司的现金大量外流,而这些现金并没有真正用于公司的发展。我希望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现金流特征,例如,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之间的持续背离、投资活动现金流中大量的非主营业务投资、或者筹资活动现金流中频繁的股权质押和借款,这些是否都能作为大股东掏空行为的线索? 同时,我也非常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大股东“支持行为”的研究。当公司面临经营困难,或者需要大量资金支持时,大股东的介入往往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够详细分析,在这些支持行为发生时,现金流量表上会出现哪些积极的变化。例如,大股东的直接现金注资,会如何体现在筹资活动现金流中?通过大股东的担保,公司获得银行贷款,这笔新增的现金又会如何影响公司的运营?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来阐释这些支持行为对公司现金流的积极影响。 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套可操作的分析框架,让读者能够运用现金流量分析来识别潜在的风险。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不同的公司治理结构下,大股东的行为模式会有何种差异?它能否为投资者提供一些实用的建议,来规避那些可能因大股东掏空而产生的风险,并识别那些真正对公司有益的支持行为?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一份理论研究,更能成为一本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工具书。 总而言之,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获得更专业的知识和更深入的洞察。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公司现金流的运作机制,以及大股东行为在其中的影响。希望读完这本书,我能够更加审慎地评估一家公司的财务状况,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评分《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这个题目一下子就抓住了我,因为我一直认为,现金流是衡量公司健康与否的“血液”。利润可以被包装,资产可以被重估,但现金的流动性,却是最真实、最直接的反映。我尤其对“大股东”这个角色在公司治理中的双重性感到好奇——他们既是公司的核心力量,也可能成为风险的源头。 这本书如果能深入剖析,我希望它能让我明白,究竟是如何通过现金流量表的细枝末节,来捕捉到大股东“掏空”的蛛丝马迹。比如,那些看起来“合理”的关联交易,背后是否存在着现金的大量不合理流出?那些看似“壮丽”的对外投资,其现金流向是否真的服务于公司长远发展,还是仅仅是大股东转移资产的工具?我期待作者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信号灯”,比如经营性现金流异常波动、投资性现金流中频繁的非主业支出、或者筹资性现金流中不断出现的债务置换等,这些是否都是大股东掏空的潜在证据? 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对于“支持行为”的解读。在公司面临危机时,大股东的挺身而出,往往能成为公司复苏的关键。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详细阐述,这种支持行为在现金流量表上会留下怎样的印记。比如,大股东增资扩股所带来的现金流入,会如何改善公司的现金状况?或者,大股东通过提供担保,帮助公司获得银行贷款,这笔新增的现金又会如何影响公司的整体现金流?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引人入胜的案例研究,来印证作者的观点,让理论变得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 我更希望这本书能为我提供一套实用的分析工具,让我能够在阅读上市公司财报时,不再仅仅关注利润,而是能将现金流量作为重要的分析维度。如果书中能够给出一些识别和防范大股东掏空风险的具体方法,并提出一些鼓励大股东承担更多责任、进行良性支持的建议,那这本书的价值将大大提升。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篇学术论文,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践、提升决策能力的“手册”。 总而言之,我希望通过这本书,我能够获得一种更深刻的视角,去理解上市公司中大股东行为的复杂性,以及现金流量在这个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我期待它能够帮助我成为一个更成熟、更理性的投资者,能够更准确地辨别出那些真正为公司创造价值的行为,并规避那些可能带来风险的操作。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吸引了我——《大股东掏空与支持行为研究——基于现金流量的视角》。我一直对公司治理中的一些微妙操作很感兴趣,特别是大股东利用其优势地位进行利益输送或者反过来,在公司面临困境时提供支持的行为。从现金流量的视角去剖析,这让我觉得非常新颖和具有实践意义。我想象中,作者一定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和分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从细微的现金流波动中捕捉到那些可能被忽略的信号。 这本书如果能深入浅出地解释,我会非常期待。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究竟哪些现金流量的模式暗示着大股东的“掏空”行为,比如异常的股权交易、巨额的关联方资金拆借、或者是与公司核心业务无关的投资扩张。同时,我也想知道,当公司出现经营困难时,大股东的“支持行为”又会以何种形式体现,是注资、提供担保,还是通过一系列的现金流操作来稳定局面?这些操作背后的逻辑、动机以及对公司长期价值的影响,都是我非常想了解的。 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案例分析,那就更好了。比如,选择几家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详细拆解它们的大股东掏空或支持行为是如何在现金流量表中留下的痕迹。通过这些真实的案例,我可以更直观地理解理论模型,并且学会如何运用现金流量分析工具去识别和判断这些行为。我希望作者能够避免过于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用生动、翔实的语言,将复杂的财务分析过程呈现在读者面前,让非专业人士也能有所收获。 我尤其关注这本书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防范大股东掏空,以及如何鼓励其良性支持”的建议。毕竟,了解问题是第一步,而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如果书中能结合现金流量分析,提出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公司治理建议,或者对监管机构的政策提出一些启示,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将大大提升。我希望它不仅仅是一份学术研究的报告,更是一本能够指导实践、改善公司治理的实用指南。 读完这本书,我期望自己能够对上市公司中大股东的行为有一个更深刻、更全面的认识。不仅能够辨别出潜在的风险,也能理解那些有利于公司长期发展的支持行为。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财务分析能力,让我能够更敏锐地捕捉到公司财务报告中隐藏的“信息”,从而在投资决策上更加审慎和明智。如果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些,那我一定会向我的朋友们强烈推荐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