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太极的力量:王西安和他的弟子们
定价:168.0元
售价:114.2元,便宜53.8元,折扣67
作者:柳海林,王娟著
出版社: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5-31
ISBN:9787534964886
字数:70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精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太极的力量》讲的不是技法,是信念——让你坚定你的选择并坚持下去的信念!
犹豫时,你可以看它,退缩时,你可以看它,孤单时,你仍旧可以看它。正因为——太极,是一种力量!
《太极的力量》讲述了王西安与135位弟子之间的故事。以弟子们认识太极、接触太极,再到深入太极为主线,用点滴而又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他们与太极大师王西安之间的缘分,讲述着他们与太极的缘分。这些故事无不体现着——太极的力量!
柳海林,籍贯安庆宿松,毕业于黑龙江工程学院,曾从事导航地图制作、编辑、笔译等职业,后进入香港大公报河南办事处,采写政治新闻、深度特稿。自2006年始,散文、评论、诗歌等作品散见于全国各地报刊。阅读、写作之外,涉足书画理论及文史领域。
王娟,河南省作协会员,现在温县新闻办公室工作。1994年起从事文学创作、新闻写作至今,撰写了一大批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的新闻报道及纪实文学作品,刊发于《知音》、《人生与伴侣》、《河南日报》等各大报刊杂志。2000年起,业余时间为太极拳界宗师大家、名师新秀撰写了数百篇传记及人物报道,并于2012年负责温县县委、县主办的《太极拳》杂志组稿编辑工作。
读完这册书,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叙事节奏上的高超掌控力。它不像某些武术书籍那样,上来就堆砌晦涩难懂的术语,让人望而却步。相反,它像一位经验老道的师父,耐心地引导读者进入一个全新的认知领域。开篇的叙述如同山间清泉,流畅自然,逐步引入核心议题,但绝不急躁。接着,作者在中间部分巧妙地穿插了一些具有强烈画面感的场景描写,那些关于肢体如何协调、气息如何流动的文字,几乎可以让人在脑海中构建出清晰的动态模型。更妙的是,在关键的技术解析处,笔锋会突然变得锐利、精准,仿佛手术刀般解剖复杂的力学原理,但语言又保持了高度的可读性。这种张弛有度的叙事风格,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触这类题材的读者,也能保持高度的阅读兴趣,不会感到任何知识上的负担。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文本设计,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和对读者体验的深刻理解。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武术爱好者的一盏明灯,它以一种近乎学术研究的严谨态度,深入剖析了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中的传承与发展困境。作者没有沉溺于那些花哨的、不切实际的理论说教,而是将笔触聚焦于那些真正身体力行、并将毕生精力奉献给这一古老技艺的实践者身上。通过对他们日常训练的细致描摹,我们得以窥见“内功”二字背后那份日复一日、枯燥却又充满哲思的坚持。特别是对功法细节的描述,不是简单地罗列动作要领,而是巧妙地融入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环境对武术影响的考量,使得整部作品的厚度远超一本普通的技艺指南。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感受到那些练习者在冬日清晨的寒冷中,调动全身气力,完成每一个细微调整时的专注与挣扎。这种对真实生活和内在修炼的忠实记录,让人油然而生敬意,也让人重新思考,究竟何为“传承”的真谛。它不仅仅是套路的复制,更是对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境界的继承。
评分从出版和装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设计也体现了一种对内容的尊重。纸张的选择,那种略带粗粝感、但又吸墨性极佳的质地,恰到好处地烘托出内容所蕴含的厚重感和历史感。字体排布也十分讲究,行距和字间距的把握,让长篇的文字阅读起来也不会产生视觉疲劳。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穿插的那些历史图片或手绘图,虽然数量不多,但每一张都选取得极其精准,它们并非简单的插图装饰,而是作为文本的有力补充,有时能瞬间点亮一段晦涩的描述。整体视觉风格沉稳大气,没有使用任何哗众取宠的色彩或设计元素,完全依靠内容的内在力量去吸引读者。这种低调而内敛的设计哲学,恰恰与书中反复强调的“内敛沉静”的武学精神形成了完美的呼应,使得从翻开书本到合上书页,都成为一种充满仪式感的体验。
评分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看待“长期主义”的全新视角。在当下这个追求速成、追求即时反馈的社会环境里,任何需要数十年如一日投入的事物,似乎都显得格格不入。然而,这本书通过记录那些潜心数十载的武者的人生轨迹,有力地反驳了这种浅薄的认知。它描绘了身体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微妙的变化,以及练习者如何随之调整自己的训练理念和目标。这种对时间维度的尊重,对渐进式改进的推崇,是现代人极度缺乏的一种宝贵思维模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力量”不是瞬间爆发的能量,而是日积月累、坚韧不拔的生命力。读完后,我不仅对所涉及的技艺有了更深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重塑了我对待自己人生目标和职业发展的态度——那些真正值得追求的事物,都需要时间的沉淀和耐心的灌溉。这本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与时间相处”的哲学论述。
评分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师徒关系”这一主题的深刻挖掘。在如今这个强调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许多关于武术的记载往往只关注到顶尖人物的辉煌成就,而忽略了维系这份技艺生命线的底层结构——那些默默耕耘的、处于不同代际的师承关系。这本书却敢于直面这个问题,它细致地展现了不同时代背景下,师父是如何将毕生的体悟,用最适合弟子理解的方式进行转译和传递。我们看到了权威的建立过程,看到了矛盾的化解方式,更看到了爱与责任在代际间的流动。特别是一些关于“点拨”的段落,寥寥数语,却蕴含了多年的经验总结,那种“不言而喻”的境界,才是真正的师道所在。它让我们意识到,武术的精髓,很多时候是无法量化、无法写在纸面上的,它需要的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和心领神会。这种对人际关系复杂性的探讨,让这本书的层次瞬间拔高,不再局限于技艺层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