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
定价:32.8元
作者:钟慧,罗为加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1-01
ISBN:9787201098449
字数:18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拿来就用的理财书,专门针对“理财小白”一族的实用理财书。
★理财领域资讯的提供商搜狐财计栏目精华呈现。
★互联网时代的投资渠道总攻略,负利率时代的避险新工具
推荐阅读:《中国是部金融史》
内容提要
通货膨胀已经在腐蚀你的资产,但这不是可怕的,可怕的是你没有关注自己的资产,而在不经意间你的钱悄悄流入到别人的口袋,且是合法地流入到别人的口袋。这个合法的过程就是理财、投资。本书从普通的投资、理财技巧、理念出发,向每一个工薪族、普通人展示了互联网时代的实用知识。当你30岁的时候怎样获得财务自由、更多的自我选择主动权,是本书重要的内容。本书完全从实战技巧和新时代的新工具出发,如何盘活自己的资产,怎样使自己的钱袋子越来越鼓,现在和未来的经济环境会怎样影响你的资产,什么样的方法能使自己安然度过危险的时代……实用、有效、有趣、,本书将带着你绕开投资黑洞,提升自己的理财技巧,让普通人熟知投资理财基本知识和陷阱,让钱生钱,让财富增值。
目录
作者介绍
钟慧,财经媒体人,毕业于四川大学,先后工作于四川日报、搜狐财经;现为搜狐财经编辑。其长年跟踪理财投资新动态,对股票和理财市场深厚的研究,并积累了一套简单实用的理财方法。
罗为加,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现任搜狐财经上海站首席记者,专栏作家。其在新浪财经、搜狐财经有五年多的财经编辑工作经验,对股票市场和理财产品市场有深厚的研究。
文摘
从穷人变成富人:揭犹太妈绝密财商教育
忙碌的家长整天都在想着如何为子女创造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他们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孩子会理财吗?现在财商已经提高到和智商、情商一样重要的位置。据称,美国人有一个共识:在诸多成功中赚钱能培养人的成就感和自信心,所以必须从小教孩子理财,培养他们的财商。
犹太人财商教育尤为称道。犹太人善经商,天下人尽知,大名鼎鼎的格林斯潘、伯南克、巴菲特、索罗斯、摩根家族、雷曼兄弟、所罗门兄弟都是犹太人。毫不夸张地说,世界金融中心的美国华尔街都是由犹太人所掌控的,华尔街80%以上的投资产品都是犹太人发明。犹太人在商业上的精明不都来自天分,其实在传统里,他们就认为拥有商学思维、商业头脑是一种基本的生活技能。
网上曾经流传过一个热帖,讲述了一名中国单亲妈妈和她的三个孩子在以色列的故事。
一直以来,这位母亲秉承着中国“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做着合格的中国式妈妈。每天她先把孩子们送去学校,然后开始卷,下午孩子们放学后回到春卷摊,妈妈停止营业。然而一天,邻居过来训斥孩子:“你已经是大孩子了,应该学会去帮助你母亲,而不是看着你母亲忙碌,自己就像废物一样。”然后,邻居转过头训斥这位妈妈,“不要把那种落后的教育带到这儿来,别以为生了孩子你就是母亲……”
于是孩子们从简单的卷开始,走上了各自的经商之路,只在短短数日之间,以前只会黏着妈妈撒娇的孩子就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小犹太商人。一年以后,老大靠售卖文具,已经赚到了超过2000谢克尔(折合人民币4000多元);老二以他14岁的年龄和文笔,竟然在报纸上开设了自己的专栏,专门介绍上海的风土人情,每周交稿两篇,每篇1000字,每月80谢克尔;老三是女孩子,她学会了煮茶和做点心。两个哥哥都很喜欢。不过,这些点心不是免费的,两个哥哥需要支付费用。犹太人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财商的呢?
视点 1:犹太孩子的份生日礼物是股票
当孩子满1岁的时候,很多犹太父母都会把股票当作礼物送给孩子,这是犹太家庭的惯例,也是犹太父母对孩子们独特的理财教育,尤其是北美的犹太人。尽管孩子更喜欢形形的玩具,但犹太父母宁愿给孩子更实际的东西,送孩子股票,就是为了让孩子从小接触金钱、认识钱、了解钱。
视点 2:培养“钱能换物”观念
有了对金钱的初步概念和兴趣后,犹太父母的第二阶段理财教育是加深“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犹太小孩3岁的时候,他们的父母就开始教他们辨认硬币和纸币;5岁的时候,小孩知道钱币可以购买任何他们想要的东西,并且明白钱是怎样来的;7岁的时候他们能看懂价格的标签,初步养成“钱能换物”的理财观念;8岁的时候,他们可以通过做额外的工作赚钱,知道把钱储存在银行的储蓄账户里;10岁时候,懂得每周节俭一点钱,以备大笔开支使用;11岁至12岁的时候会制订并执行两周以上的开销计划,懂得正确使用银行业务的术语。
视点 3:为孩子设计“金钱游戏”
犹太父母认为,想要让孩子懂得理财,应该先让孩子注意身边与金钱有关的细节。如何鼓励和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些细节呢?他们常见的做法就是设计一些与此相关的“金钱游戏”,孩子都愿意成为游戏中的胜者,好胜之心就会驱使他们时时刻刻去关注。
什么样的游戏呢?比如,猜物品的价格。家里可以准备一个纸箱,纸箱里放一些日常用品,比如饮料、糖果、书、橡皮、铅笔、尺子等,就是些日常孩子们可以接触到并能找到价格的物品。这些物品都不标上价格,让孩子们来猜,如果谁猜对了就交给他相应价格的钱,到后看谁的钱多谁就是胜利者,可以给胜利者设置奖励。而孩子们为了成为大赢家,平时跟父母逛超市的时候就会主动去留意商品的价格,并把价格记下来。
另外犹太父母教孩子学习投资时,也通常会从游戏入手,比如,《大富翁》类游戏,从游戏中建立起对投资的初始印象,再将简单的投资知识融入其中。
视点4:金钱并不罪恶
别误会犹太孩子帮父母做家务,或者自己出去打点小工,是受钱的驱动,是把家庭关系退化成金钱关系。在犹太父母看来,金钱教育绝不仅仅是一种理财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人格、品德教育。
如果看见有人在垃圾箱里翻找一些空的矿泉水瓶子,孩子们一般都会问找空瓶子做什么?我们的回答一般是这样的:这些人没有钱,找到空瓶子可以去收废品的地方卖些钱。但如果是犹太妈妈,她的回答可不是这样,她会告诉孩子,垃圾虽然脏,但你不能觉得捡垃圾赚来的钱也是脏的。这个世界上有很多种工作,人们靠这些工作来赚钱,只要自己付出了劳动,并且是遵循正当途径赚到的钱也是没有贵贱之分,都是一样的。
视点5: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
犹太人财商教育重要的一点,是培养孩子延后享受的理念。所谓延后享受,就是指延期满足自己的欲望,以追求自己未来更大的回报。这几乎是犹太人教育的核心,也是犹太人成功的大秘密。
犹太人这么教育孩子:“如果你喜欢玩,就需要去赚取你的自由时间,这需要良好的教育和学业成绩。然后你可以找到很好的工作,赚到很多钱,等赚到钱以后,你可以玩更长的时间,玩更昂贵的玩具。如果你搞错了顺序,整个系统就不会正常工作,你就只能玩很短的时间,后的结果是你拥有一些终会坏掉的便宜玩具,然后你一辈子就得更努力地工作,没有玩具,没有快乐。”这是延后享受的基本的例子。
视点6:智慧是永恒的财富
犹太人家里的小孩,都会被问到一个问题:“假如有一天你的房子被烧毁了,你的财产被抢光了,你将带着什么东西逃跑呢?”如果孩子回答是金钱和珠宝,母亲就会耐心地引导孩子,告诉他:“你要带走的既不是钱,也不是宝石,而是智慧。因为智慧是谁也抢不走的,只要你活着,智慧就与你同在,智慧才是你大的财富。”
在犹太人家里,小孩子稍微懂事,母亲就会翻开《圣经》,滴一点蜂蜜在上面,然后叫孩子吻《圣经》上的蜂蜜。这仪式的用意是,书本是甜的。
犹太人的这些理念,我们也可以试试。对不同年纪的孩子怎么进行财商教育呢?专家给我们一个孩子财商培养计划:
3岁:辨认纸币和硬币。
4岁:学会用钱买简单的用品,如画笔、泡泡糖、小食品。
5岁:弄明白钱是劳动得到的报酬,并正确进行钱货交换活动。
6岁:能数较大数目的钱,开始学习攒钱,培养“自己的钱”意识。
7岁:能观看商品价格标签,和自己的钱比较,确认自己的购买能力。
8岁:懂得在银行开户存钱,并想办法自己挣零花钱,如卖旧报纸获得报酬。
9岁:能够制订简单的一周开销计划,购物时知道比较价格。
10岁:懂得每周节约一点钱,留着大笔开销时使用,比如,买溜冰鞋、滑板车等。
11岁:学习评价商业广告,从中发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有打折、优惠的概念。
12岁:进行股票、债券等投资活动的尝试,以及打工等赚钱实践。
13~15岁:可尝试一些安全的投资工具和服务,知道如何进行预算、储蓄和初步投资;
16~17岁:要学习一些宏观经济基础知识,学会关注全球市场信息,了解简单的金融工具之间的相互联系。
序言
看到《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这本书,我立刻被它吸引住了。三十岁,对我来说,是一个充满挑战也充满希望的年纪。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主动和自由,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书中“靠投资生活”的理念,正是我想象中理想的生活状态。我迫切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在人生的这个重要阶段,找到这样一条道路的。这本书会不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投资技巧和策略,帮助我从零开始,建立自己的投资体系?我一直对投资充满好奇,但又担心风险,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风险控制的方法,让我能够安心地进行投资?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讲述作者在投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以及她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这种真实的故事,往往比空洞的理论更能打动人,也更能给人以启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告诉我,投资不仅仅是关于金钱,更是关于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未来的掌控感。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名字,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层厚重感,我期待它能带来一场深刻的阅读体验。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实现财务自由的钥匙,更重要的是,找到一种更积极、更主动的生活方式。
评分初识此书,缘于一次书店闲逛,被它直白的书名所吸引。“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这不正是许多人心中的迷茫与渴望吗?我今年刚过而立之年,正处在一个事业与生活的十字路口,对于未来的规划,尤其是财务上的独立,时常感到焦虑。书中传递出的那种“靠自己”的力量,那种不甘于现状,积极探索可能性的精神,让我觉得无比亲切。我一直以来都对投资理财抱有兴趣,但总觉得门槛很高,理论知识多得让人望而却步,实践起来更是小心翼翼,生怕一着不慎就损失惨重。这本书的出现,仿佛是一盏指路明灯,它没有一开始就灌输复杂的金融术语,而是从一个过来人的视角,讲述了30岁后如何真正地将投资融入生活,实现财务自由的可能性。我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三十岁这个看似不惑却又充满挑战的年纪,找到一条可持续的投资之路,并且能够以此为生。书名中“生活”二字尤为吸引我,它暗示了这并非是一味地追求高回报的投机,而是将投资视为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提升生活品质、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我期待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投资、如何克服市场波动带来的恐惧、以及如何在投资中保持良好心态的经验分享。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出版,也为这本书增添了一份信赖感,毕竟阅读一家有历史的出版社的作品,总会让人觉得内容更加扎实可靠。我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看看作者是如何一步步走向“靠投资生活”的征程。
评分不得不说,《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这个书名,一瞬间就击中了我的“软肋”。我今年正好步入三十岁,正是需要重新审视自己人生方向的关键时刻。过去,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然而,看着飞涨的物价和自己有限的收入,那种无力感时常涌上心头。书中“靠投资生活”这几个字,无疑是一种充满诱惑力的承诺,更是一种打破现状的勇气。我非常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切的?是否有着非凡的洞察力,还是靠着不懈的努力和学习?我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法,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的道理。比如,如何进行资产配置,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产品,如何应对市场的波动,以及如何制定长期的投资规划。我尤其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三十岁这个年纪,将投资变成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单纯的“赚钱工具”。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平衡工作与投资、如何保持健康心态、以及如何在投资过程中不断成长的经验?天津人民出版社的信誉,让我对这本书的内容品质充满了信心。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三十岁之后,开启财务独立新篇章的催化剂,让我不再为生计发愁,而是能够更从容地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评分当我看到《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这个书名时,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无数个问号,但更多的是一种强烈的共鸣。三十岁,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数字,它代表着成熟、责任,也常常伴随着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我一直认为,三十岁之后,人生应该进入一个更主动、更精彩的阶段,而“靠投资生活”无疑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生活状态。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非常贴近现实,没有虚头巴脑的口号,而是聚焦于一个具体而又引人入胜的主题。我很好奇,作者是如何在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做出如此大胆的尝试,并且最终实现了经济上的独立。这本书会不会揭示那些不为人知的投资“坑”,以及如何巧妙地绕过它们?或者,它会提供一些循序渐进的入门指导,让像我这样对投资知之甚少的人也能找到方向?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生活”的解读,投资是否真的能够带来更自由、更充实的生活,而不仅仅是数字的增长?我希望书中能有关于如何平衡投资与生活、如何看待金钱的态度、以及如何在不断变化的市场中保持冷静和理性的经验分享。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出版,让我觉得这本书的内容会更加严谨和有深度,而不是市面上那些浮躁的快餐读物。我期待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实现财务自由的路径,更希望能够找到一种平衡生活与追求梦想的智慧。
评分最近迷上了一本叫做《30岁后,我靠投资生活》的书,真是相见恨晚!作为一名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打工族,每天辛辛苦苦搬砖,看着银行卡里寥寥无几的数字,再看看别人潇洒的生活,内心真是无比煎熬。这书的名字简直就是我的心声,一针见血地戳中了我的痛点。我一直觉得,30岁应该是人生一个全新的开始,不应该再像20多岁那样迷茫和被动。这本书的出现,给了我一种强烈的预感,或许我的人生真的可以有所改变。我非常好奇作者是如何打破“打工宿命”,找到一条能够真正实现财务自由的道路的。是靠着某种神奇的投资秘籍,还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和学习?书中会不会分享一些具体的投资策略,比如股票、基金、还是房地产?我特别期待能够学到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而不是那些空洞的理论。我一直对投资有着朦胧的好感,但又缺乏系统的知识和勇气。这本书会不会帮助我构建一个清晰的投资框架,让我知道从何处着手,如何规避风险,如何让自己的钱“生钱”。天津人民出版社的名字,也让我对这本书的品质有了更高的期待,相信内容一定经过了严谨的筛选和打磨。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属于我的那份“靠投资生活”的勇气和智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