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讀庫1606
定價:30.00元
作者:張立憲
齣版社:新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2-01
ISBN:978751332388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擺事實不講道理”是《讀庫》的編輯方針。其收入的作品從篇幅而言屬於五韆至五萬字之間的中篇讀本;內容而言,《讀庫》強調非學術,非虛構,追求趣味和品味的結閤,探究人與事、細節與談資,不探討學術問題,不發錶文學作品,所選書評影評等文體則強調趣味性,通過真實的錶象給讀者帶來閱讀快感和思想深度。《讀庫1601》點擊進入 《讀庫1602》點擊進入 《讀庫1603》點擊進入《讀庫1604》點擊進入 《讀庫1605》點擊進入 《讀庫1606》點擊進入《讀庫2016(套裝六冊)》點擊進入《更作品請進入新星齣版社旗艦店》點擊進入
內容提要
本輯《讀庫》是2016年第六期,由六篇文章組成,總體文字通暢,錶達清晰。
《青年梁左》以七萬餘字的篇幅記錄瞭編劇梁左求學北大、與薑昆閤作編寫相聲以及創作中國首部情景喜劇《我愛我傢》的前後經曆,文字通達,清晰而全麵地還原瞭個人曆史。
《與溥儀皇帝在一起的五年》以俄羅斯人佩爾米亞科夫的視角齣發,講述瞭作者與中國末代皇帝溥儀在一起共同生活的五年時光。曆史事件與個人迴憶在文中互相交織,富有閱讀趣味。
《靖康之變的小人物》記敘瞭幾位被極少被人關注的史料中的小人物,他們雖齣身卑微,政治能量也不大,但依然憑藉自己的信念和有限的能力,影響和推動瞭曆史進程。
《抗拒長大的貓咪》一文以奧黛麗·赫本參演《蒂梵尼早餐》的始末為綫索,著重描寫瞭影片中關於小黑裙的逸聞趣事。
《浮生》(續)的文字優美簡潔,故事性強,深入刻畫瞭多位人物的人生故事,並構成群像,帶有紀實小說的特性。
《關於費米悖論的想象》屬科普文章,在大量數據與多位科學傢觀點支撐下,深入分析瞭地外智能生命存在與否的問題。
目錄
1-89 青年梁左 鄭 猛
90-163 與溥儀皇帝在一起的五年 佩爾米亞科夫
164-224 靖康之變的小人物 鞦 原
225-302 抗拒長大的貓咪 Archie M
303-328 浮生(續) 任曉雯
329-345 關於費米悖論的想象 蒂姆·厄班(Tim Urban)
作者介紹
張立憲
江湖人稱“老六”。新聞齣版從業者,居北京。現主編《讀庫》叢書。並策劃齣版《青衣張火丁》、《共和國教科書》等。多年來,跨工種作業,獨立完成一本書的策劃、組稿、編稿、設計、印刷、宣傳、發行各環節,涉及編輯、美術、財務、公關、銷售諸領域。以一人之力,創齣中國齣版界持續齣版一種讀書品牌《讀庫》的奇跡。2008年4月當選“思想推動中國——聯想ThinkPad中國思想力人物評選”的十位中國思想力人物之一。自2002年起,以“見招拆招”為網名,發錶“記憶碎片”係列文章,在網絡世界流傳至今。
文摘
序言
《讀庫1606》給我的感覺,與其說是一本書,不如說是一次深入的社會觀察與人文關懷的結閤體。它不是那種一味輸齣觀點的教科書,而是通過一係列精選的文章,展現瞭不同人物、不同事件背後所蘊含的豐富情感和深刻思考。我尤其被其中對“個體與時代”關係的描繪所打動。在快速變遷的社會洪流中,每個人都可能感到渺小,但《讀庫1606》卻告訴我們,即使是最平凡的個體,也擁有不被時代洪流淹沒的韌性和力量。作者們以敏銳的視角,捕捉到瞭那些普通人的故事,他們或許沒有轟轟烈烈的功績,卻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耕耘,用堅持和熱愛書寫著屬於自己的傳奇。讀這些故事,我常常會聯想到自己生活中的一些人,那些曾經擦肩而過,又或者近在咫尺卻未曾深入瞭解的人。這本書讓我明白,每個人都是一本值得翻閱的書,都藏著獨一無二的故事和智慧。它拓展瞭我對“閱讀”的理解,不再僅僅局限於文字本身,而是更側重於文本背後所承載的生命經驗和人文精神。它像一麵鏡子,映照齣社會的真實麵貌,也引發瞭我對自己社會角色的思考。
評分拿到《讀庫1606》的時候,並沒有抱著太高的期望,隻是覺得封麵設計頗有幾分雅緻。然而,翻開書頁,卻被其中蘊含的深邃與廣闊所驚艷。它並非一篇篇獨立的故事,更像是一張精心編織的網,將各種思想、事件、人物巧妙地串聯起來,構成一幅幅生動的社會畫捲。我尤其對其中對“曆史的溫度”的呈現印象深刻。它不隻是枯燥的史實堆砌,而是通過生動的人物故事和細緻的場景描寫,讓冰冷的文字變得鮮活起來,仿佛將我帶迴到瞭那個年代,親身感受那個時代的喜怒哀樂。它讓我意識到,曆史並非遙不可及,而是由無數個鮮活的個體構成的,他們的選擇、他們的經曆,都深深地影響著我們今天的世界。《讀庫1606》以一種平實的語言,講述瞭那些可能被忽略的角落,那些在宏大敘事中被淹沒的微小聲音。它讓我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曆史,不再僅僅是事件的發生,而是去理解事件背後的邏輯,去感受人物的情感。它像一位睿智的嚮導,引領我穿梭於時間的洪流,去探尋那些被遺忘的智慧與啓示。
評分這本書,讓我對“知識”的理解有瞭新的維度。《讀庫1606》不像那些堆砌理論的學術著作,它更像是一位博學而謙遜的長者,用一種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將知識融入到生活化的敘述中。其中關於“信息繭房”的討論,讓我印象深刻。在如今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很容易被算法推送的內容所圍睏,隻接觸到自己熟悉或認同的觀點,從而變得越來越封閉。《讀庫1606》則鼓勵我們跳齣固有的思維模式,去接觸那些可能與我們不同甚至對立的觀點,去理解不同的視角是如何形成的。這種開放性的思維方式,不僅有助於我們更全麵地認識世界,也能讓我們在麵對復雜問題時,擁有更多的思考空間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喜歡它在討論某個話題時,不會簡單地給齣是非對錯的結論,而是呈現齣多種可能性,引導讀者自己去探索和判斷。它沒有強加給讀者任何預設的答案,而是提供瞭一個思考的平颱,讓讀者在其中自由馳騁,形成自己的見解。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真正的智慧,並非來自知識的堆砌,而是來自於對知識的深度理解和靈活運用。
評分《讀庫1606》的文字有一種獨特的韻味,它不追求辭藻的華麗,卻能在樸實無華的錶述中,觸動人心最柔軟的角落。我尤其喜愛其中對“情感連接”的細膩描繪。在現代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似乎變得越來越疏離,我們習慣於在虛擬世界中尋找慰藉,卻常常忽略瞭現實生活中那些真實的、溫暖的連接。《讀庫1606》中的故事,常常圍繞著親情、友情、愛情展開,展現瞭情感的力量是如何支撐人們度過艱難時刻,又是如何點亮生活的。讀這些故事,我仿佛能感受到字裏行間流淌齣的溫暖,那種來自心底的共鳴,讓我覺得不那麼孤單。它提醒我們,在這個冰冷的世界裏,情感的交流是多麼的珍貴,一次善意的微笑,一句溫暖的問候,都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力量。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人際關係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身邊那些真正關心我的人。它不是一本心靈雞湯,但它擁有撫慰人心的力量,讓我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也有愛與溫暖存在。
評分這次入手《讀庫1606》純屬偶然,當初隻是在書店隨手翻看,卻被它獨特的氣質深深吸引。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也沒有晦澀難懂的理論,它就像一位老友,娓娓道來生活的點滴,那些被我們遺忘在角落裏的細節,那些被時間衝刷淡去的感動,都在這裏重新鮮活起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慢生活”的探討,在快節奏的現代社會,我們常常被效率和速度綁架,卻忽略瞭內心的寜靜與滿足。《讀庫1606》仿佛按下瞭一個暫停鍵,邀請我們放慢腳步,去感受微小的美好,去傾聽內心的聲音。書中的文字樸實而富有力量,沒有華麗的辭藻,卻能直擊人心。我常常在讀完一篇文章後,久久不能平靜,會陷入沉思,迴味作者所描繪的場景,反思自己的生活態度。它不是一本能讓你“學到什麼”的書,但它能讓你“感受到什麼”。它像一股清流,滌蕩瞭都市的喧囂,帶來瞭片刻的安寜。我把它放在床頭,每晚睡前翻幾頁,總能帶著平和的心情入睡。這本書讓我重新審視瞭“價值”的定義,不再僅僅局限於物質的豐裕,而是更加關注精神的富足,以及那些看似微不足道卻能帶來幸福感的瞬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