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企业金融行为
定价:25.00元
作者:王蔚松
出版社:国家开放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03-01
ISBN:978730402022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书可作为各大专院校金融专业学生的教学用书,也可供金融证券从业人员、各类企业管理人员和财会人员学习参考。“企业金融行为”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科学。它以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独立企业法人,特别是以公司为对象,讨论其金融行为的理论和方法。全书包括:绪论、金融市场、货币的时间价值、收益和风险、证券评价:*和股票、资本预算、资本预算的风险分析、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营运资本管理、股利政策、财务报表分析、财务计划等十二章内容,每章均附有学习目的和要求、本章小结和思考题等。
目录
章 绪论
节 企业金融行为概述
第二节 企业金融行为管理的目标
第三节 金融行为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 金融市场
节 金融市场的概念
第二节 金融市场类型
第三节 金融中介机构
第四节 利率的结构
第三章 货币的时间价值
节 货币时间价值的概念
第二节 货币时间价值计算公式
第四章 收益和风险
节 单项投资的收益和风险
第二节 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与风险
第三节 市场风险的衡量
第四节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第五章 证券评价:债券和股票
节 企业债券评价
第二节 优先股评价
第三节 普通股评价
第六章 资本预算
节 资本预算概述
第二节 投资项目现金流量
第三节 投资项目的金融决策评价指标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资本预算问题
第七章 资本预算的风险分析
节 资本预算风险分析概述
第二节 项目总风险的调整
第三节 调整项目的组合风险和市场风险
第四节 资本预算中的期权方法
第八章 资本成本和资本结构
节 资本成本的概述
第二节 经营杠杆和财务杠杆
第三节 资本结构理论
第四节 息税前利润与每股收益分析
第九章 营运资本管理
节 营运资本特点和管理原则
第二节 现金管理
第三节 应收账款管理
第四节 存货管理
第五节 短期筹资概述
第六节 商业信用
第七节 银行短期借款
第八节 短期融资券
第十章 股利政策
节 我国企业利润分配的一般顺序
第二节 股利的支付方式和支付过程
第三节 股票股利、股票分割和股票回购
第四节 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论
第五节 影响企业支付低股利的主要因素
……
第十一章 财务报表分析
第十二章 财务计划
附录
参考文献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已经从业多年的企业财务管理者,我深知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巨大鸿沟。《企业金融行为》这本书,在我看来,恰恰是这座鸿沟上的一座坚实桥梁。书中对于企业投资决策的研究,尤其让我产生了共鸣。作者并没有简单罗列几种常用的投资评估方法,而是深入剖析了在信息不完全、市场风险高企以及企业内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管理层如何运用一系列工具和原则,来筛选、评估并最终执行那些能够为企业带来长期价值的投资项目。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财务困境”的研究,它不仅仅是描述了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时的种种迹象,更重要的是,它探讨了企业在经历财务困境后,是如何通过重组、并购、资产剥离等一系列“再造”性的金融行为,来实现涅槃重生的。这对于我所在的行业,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书中提供的分析框架,能够帮助我更清晰地识别潜在的财务风险,并为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更具前瞻性的建议。这本书不是一本教条式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用深邃的洞察力,引导我在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中,做出更加明智的决策。
评分《企业金融行为》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关于企业“生存哲学”的深度访谈。我一直相信,企业在经济浪潮中的每一次搏击,都充满了策略与智慧。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仅是在描述企业“做了什么”,更是试图去解释企业“为什么这么做”。我尤其被书中关于“信息不对称”对企业金融行为影响的分析所打动。书中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当企业内部信息与外部市场信息存在差异时,管理层是如何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和策略来管理这种不对称性,从而在融资、投资甚至并购交易中获得竞争优势。例如,书中对于“信号效应”的深入剖析,让我明白了为何企业会选择在特定时期进行增发或回购,以及这些行为背后所传递的市场信号。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探讨,更是一种对商业智慧的呈现。这本书让我意识到,企业金融行为并非孤立的事件,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考虑内外部环境、利益相关者博弈以及企业自身的战略定位。对于任何希望成为一个更具洞察力的商业人士的读者来说,这本书都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它让我看到了金融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对企业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的战略性思考。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拿到《企业金融行为》这本书,我抱着一种“看看就好”的心态。毕竟,金融领域的专业书籍,要么枯燥乏味,要么过于高深,很难找到那种既有深度又能激发阅读兴趣的。但当我翻开第一章,被书中对企业融资决策的细致阐述所吸引。它不仅仅停留在讲解不同融资工具的优缺点,更深入地探讨了企业在面临融资选择时,其内在的利益冲突、信息不对称以及宏观经济环境等因素是如何共同作用,最终影响决策的。书中用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某大型科技公司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差异化考量,或是某传统制造业企业如何在面临破产边缘时,通过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的巧妙组合来获得新生,都让我印象深刻。这些鲜活的例子,仿佛是将教科书上的理论“活化”了,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不同金融行为背后所蕴含的复杂博弈。作者在分析时,并没有回避那些“灰色地带”,反而将其作为重要的研究对象,这使得整本书的观点更加客观和全面。对于那些希望理解企业如何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做出理性且有策略的财务决策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其宝贵的参考,我从中看到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也为我今后的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评分阅读《企业金融行为》的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企业“灵魂”的探索。我一直认为,企业的每一个财务决策,都不仅仅是数字的游戏,它背后承载着企业家的愿景、战略以及对未来市场的判断。这本书恰恰捕捉到了这一点,它超越了单纯的财务技术层面,深入挖掘了驱动企业金融行为的深层动机和心理因素。书中对“公司治理”与“金融行为”之间关系的探讨,令我眼前一亮。我一直认为,一个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企业能够做出可持续、负责任的金融决策的重要保障。而书中则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揭示了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信息披露透明度等因素,如何直接影响企业的融资成本、投资效率甚至股利政策。例如,书中对“代理冲突”的详细分析,让我更加理解为何在某些企业中,管理层会做出与股东利益相悖的决策。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的框架,更重要的是,它教会我如何去“读懂”企业的财务行为,去理解那些隐藏在冰冷数字背后的,真实的商业逻辑和人性博弈。对于任何希望更深层次理解企业运作的读者而言,这本书都是一本不容错过的佳作。
评分作为一个刚刚步入职场的金融新人,我一直对企业在不同情境下的决策过程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影响公司生死存亡的重大财务举措。最近翻阅《企业金融行为》这本书,虽然还没来得及深入研读,但仅仅从目录和前言部分,我就已经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理论力量扑面而来。书中对于“企业金融行为”的定义,即企业在融资、投资、股利分配等一系列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实际操作和决策逻辑,让我对以往在课堂上学到的抽象概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在信息不对称、代理问题以及市场波动等复杂环境下,企业管理层是如何权衡风险与收益,做出最优选择的。例如,书中提及的“信号理论”在股利政策和融资决策中的应用,对我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开始思考,企业发布的每一个财务信号背后,可能隐藏着怎样深层次的战略意图。这本书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更是一种思维的训练,它引导读者从更宏观、更系统化的角度去理解企业的财务运作,这对于我这样希望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一本极具价值的入门读物,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其中,学习书中揭示的企业金融决策的奥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