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2006)
定价:35.00元
售价:23.8元,便宜11.2元,折扣68
作者: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出版社:中国财经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04-01
ISBN:9787500590507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4kg
本书由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财务会计部编辑出版。本书包括中国保监会对外发布的、现行有效的规范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编报规则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号: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和计算机软件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2号:货币资金和结构性存款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3号:应收及预付款项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4号:委托投资资产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5号:证券回购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6号:认可负债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7号:投资连结保险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8号:实际资本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9号:综合收益
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号:固定资产、土地使用权和计算机软件》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2号:货币资金和结构性存款》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3号:应收及预付款项》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4号:委托投资资产》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5号:证券回购》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6号:认可负债》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7号:投资连结保险》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8号:实际资本》实务指南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第9号:综合收益》实务指南
问题解答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问题解答号:部分新增资金运用形式及固定资产评估增值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问题解答第2号:次级债、可转换债券、股票和境外外汇投资资产
编报通知
关于2005年度偿付能力报告编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关于报送偿付能力报告季度报告的通知
相关文件
保险公司偿付能力额度及监管指标管理规定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试行)
保险公司非寿险业务准备金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试行)
关于下发有关精算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的通知
关于《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精算规定》实施若干问题的通知
关于修订精算规定中生命表使用有关事项的通知
这本书的书名就透着一股严谨与权威,仿佛是专门为保险行业内人士量身打造的“圣经”。作为一个对保险业仅有浅薄了解的普通读者,初次翻开它,我立刻被卷入了一个我从未想象过的精细世界。书中对“偿付能力”这一概念的阐释,远非简单的数字游戏,而是一种对风险管理、资本充足以及公司稳健运营的深层考量。我开始理解,为何在看似平静的市场背后,始终隐藏着如此严密的监管体系。报告的编报规则,不仅仅是格式上的要求,更是对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准确性和及时性的极致追求。我想象着,一本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报告,其背后承载的是多少专业人士的辛勤工作,是多少数据的汇总与分析,以及多少潜在风险的评估与抵御。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指引我穿梭于复杂的财务报表和精密的监管条款之间,让我得以窥探保险公司在维持其偿付能力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也让我对保险产品背后所蕴含的风险保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并非通俗易懂的读物,但其提供的专业视角,无疑为任何想要深入了解保险业运作机理的人,开启了一扇重要的大门,让我从一个旁观者,逐渐体会到行业从业者所肩负的责任与担当。
评分我必须承认,在接触这本书之前,我对“偿付能力报告”这个概念几乎是闻所未闻,即便是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保险产品,也从未深究其背后的公司实力。然而,《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2006)》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将我带入了这个专业领域。它的内容,并非仅仅是技术性的条文解读,更像是一次对保险公司“健康体检”的深度剖析。作者以一种极为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偿付能力在整个保险公司运营中的核心地位,以及那些严苛的编报规则是如何确保公司能够履行其对客户的承诺。我开始意识到,保险公司并非仅仅是财富的管理者,更是一个风险的承担者,而偿付能力,就是他们抵御风险、承诺兑现的“压舱石”。书中对各种衡量指标和报告要素的详尽阐述,让我得以窥见保险公司在财务稳健性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它让我明白,购买保险,不仅仅是为了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更是因为有一套严谨的体系在背后支撑着这份保障。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保险行业“幕后英雄”的窗户,让我对这个行业的专业性和可靠性有了更深的信赖。
评分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来看,《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2006)》的书名,听起来就充满了专业性和官方色彩,仿佛是一本只能由行业内部人士才能理解的“天书”。然而,当我开始阅读时,却惊喜地发现,作者在保持专业性的同时,也注重了内容的逻辑性和可读性。书中并非直接堆砌枯燥的条文,而是围绕着“偿付能力”这一核心概念,层层剥茧,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其重要性以及相关的编报要求。我开始明白,偿付能力并非一个简单的财务指标,而是衡量一家保险公司能否在面对风险时,依然有能力支付赔款的关键。书中的每一项规则,都是为了确保公司财务的稳健,以及信息的透明。它让我了解到,保险公司在运营过程中,需要时刻关注风险,并有充足的资本来应对潜在的损失。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的老师,将保险行业复杂的运作机制,以一种系统的方式展现在我面前。它让我明白,那些看似不起眼的数字和报表,背后蕴含着对客户承诺的有力保障,也让我对保险公司的稳健运营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评分乍一看,这本书的书名,可能会让一些人望而却步,觉得它是一本枯燥乏味的专业教材。然而,当我真正开始沉浸其中时,却发现了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一种解谜般的成就感。书中对于“编报规则”的细致讲解,并非仅仅是条条框框的罗列,而是将这些规则的背后逻辑,巧妙地融入到实际案例的解读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场高难度的财务审计现场,需要仔细辨析每一个数字的含义,理解每一项披露的目的。作者似乎深谙读者心理,在看似复杂的条文中,总能找到点睛之笔,让我豁然开朗。我开始体会到,保险公司之所以能够稳健经营,离不开一套行之有效的内控机制,而偿付能力报告,正是这套机制运作情况的集中体现。它不仅仅是向监管机构提交的“成绩单”,更是公司自我诊断、自我提升的重要工具。这本书,让我从一个被动的信息接受者,变成了一个主动的探索者,我开始思考,如何在纷繁的数据中捕捉关键信息,如何在严谨的规则下发现潜在的风险信号。它激发了我对细节的关注,培养了我对逻辑的严谨,也让我对保险行业的专业性有了全新的认知,相信这对于任何希望在这个行业有所建树的人来说,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评分对于一个对金融市场运作充满好奇的普通人来说,这本书的名字——《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报告编报规则(2006)》——本身就充满了神秘感,如同一个需要被解开的密码。当我翻开它,我并没有立刻被海量的数据和复杂的公式淹没,而是被作者条理清晰的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所吸引。书中的每一个章节,都像是一次深入的“解剖”,将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这个抽象的概念,分解成具体的组成部分,并详细阐述了它们是如何被衡量和报告的。我开始理解,为什么保险公司需要如此严格地监管自己的财务状况,以及这些报告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扮演着何等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并没有试图将我变成一个财务专家,而是以一种启发性的方式,让我领略到保险行业内部运作的精妙之处。它让我明白,每一次保险合同的签订,都建立在公司强大的偿付能力基础之上,而这份报告,正是这种基础最直接的证明。我从中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信任感。这本书,让我对保险公司有了一个更立体、更专业的认识,让我明白,选择一家保险公司,不仅仅是选择一份产品,更是选择一份可靠的保障。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