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科学探秘
:19.50元
售价:13.3元,便宜6.2元,折扣68
作者:贾腾 等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7-01
ISBN:9787563353798
字数:
页码:135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时光能倒流吗?恐龙会复活吗?生命的密码是什么?科学技术在带给人类惊喜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谜团。谁能解开?你还是他?别放走每一个好奇与想像的细胞,翻开书页,或许答案就在其中……
《科学探秘》将人类科技发展的足迹一一呈现,一系列意想不到的科技发明,不但让人惊叹,让人惊喜,也让人忧虑重重。书稿内容具有巨大冲击力,既又对新兴科技深入浅出的介绍,也有对人类与科技关系的经典分析,语言生动流畅,极适合青少年阅读。除此以外,文中所选图片精彩清晰,在挑战读者视觉的同时也带其进入无尽的想象空间。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此书都是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科普读物。
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汞冷却到低于4.2K时,电阻会突然消失,导电性几乎是无限大,当外加磁场接近固态汞随后又撤去,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会在金属汞内部长久地流动而不会衰减,这种现象被称为“超导现象”。具有超导性质的物体被称为“超导体”,而使超导体电阻突然消失的温度则称为“临界温度”。在临界温度以下时,超导体的电阻为零,也就是说,电流在超导体中通过而没有任何损失。
众所周知,当电流通过金属时,金属会发热。用熔点高的金属丝制成的电热原件,当有电流通过时,电能将转换为热能,从而获得高温。电流通过金属(或合金)能使金属发热是由于金属内部存在着电阻,电阻具有阻碍电流通过的性能。金属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电阻的增大反过来又促进金属的发热,如此“恶性”循环,用金属导线传输电时,电流通常会受到金属材料电阻的限制,随温度的增高而流量减小。
超导现象是1911年由荷兰人海克·卡默林·翁内斯发现的。几十年中,没有人能对这奇妙的现象做出解释。让人信服的理论出现在半个世纪之后,那便是由物理学家约翰·巴丁、利昂·库珀和约翰施里弗推出的“BCS”原理。他们认为电阻的产生是因为金属离子阻碍了电子的流动,而阻碍的原因又是由于原子本身的热振动以及它们在空间位置的不确定所造成的。而在超导体中,电子一对一对结合构成了所谓的“库珀对”,它们中的每一对都以单个粒子的形式存在。
分子马达\ 1
可燃冰能源之灾的救星\5
蓝牙技术\8
神秘的超导材料\11
粒子对撞机\14
脑部手术戒毒\18
DNA指纹鉴定\20
无法抵御的病毒
埃博拉\23
生物核弹炭疽\27
基因与生物安全\30
转基因带来的恐慌\34
克隆技术\38
抗生素失去效用之后\42
战争后遗症\46
科技的遗憾核灾害\50
核反应堆\54
原子能\58
燃料电池\62
空间大战,谁与争锋\65
千里眼雷达\69
金属玻璃\73
有记忆的金属\76
高科技下的奇装异服\80
航天飞机\83
间谍卫星与间谍飞机\87
虚拟现实技术\91
人工智能\95
手术台上的机器人\100
人体的秘密\103
微观世界的小精灵\106
美丽的珊瑚世界\109
微生物和高科技\112
向海洋要能源\115
黑匣子之谜\118
时光能否倒流\121
磁悬浮列车\124
电子图书\127
恐龙会复活吗\129
神奇的电脑特技\133
《科学探秘》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地方在于其叙事的高超技巧。它不像很多科普书那样,堆砌着大量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公式,而是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胜的例子,将晦涩的科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例如,在解释量子纠缠的时候,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一个“遥远的孪生子”的比喻,让我立刻就抓住了核心概念。而且,书中的故事性非常强,仿佛在读一本引人入胜的小说,你会被书中科学家们面对困难时的坚持、对未知的渴望、以及最终豁然开朗时的喜悦所深深吸引。这种情感上的共鸣,使得科学知识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鲜活的生命体验。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蝴蝶效应”的章节,它不仅仅解释了混沌理论,更让我看到了科学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影响。
评分我必须说,《科学探秘》在内容的选择上,无疑是极为独到的。它并没有选择最热门、最广为人知的科学话题,而是挖掘了一些相对冷门但同样迷人的领域。例如,书中对“暗物质”和“暗能量”的探讨,虽然篇幅不长,却勾勒出了当前宇宙学研究的前沿困境,以及科学家们为此付出的艰辛努力。作者并没有回避科学中的不确定性和未知,反而将其作为激发读者思考的契机。此外,书中关于“意识的本质”的讨论,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从神经科学、哲学、心理学等多个角度切入,呈现了不同学派的观点,虽然最终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这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它是一个不断逼近真相的过程,而非终点。这种开放性的叙述方式,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信息传递的工具,更像是一个引导读者参与到科学对话中的邀请。
评分《科学探秘》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科学的严谨,又不失文学的雅致。我特别欣赏作者的遣词造句,每一个词语都恰到好处,既准确地传达了科学信息,又充满了美感。书中对自然现象的描写,仿佛将我置身其中,感受着宇宙的浩瀚、生命的顽强。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生命起源”的章节,作者用诗意的语言描绘了原始地球的景象,以及第一个细胞诞生的奇迹,读来令人心潮澎湃。这本书并没有刻意去煽情,但其中蕴含的对生命和宇宙的敬畏之情,却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深深地打动了我。它让我意识到,科学不仅仅是冰冷的理性,更是对未知世界充满了热爱和憧憬。
评分这本《科学探秘》绝对是近期读过最让我印象深刻的科普读物之一。它不像市面上许多同类书籍那样,仅仅罗列一堆枯燥的科学事实,而是以一种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将复杂的科学概念层层剥开,展现在读者面前。从宇宙的起源,到微观世界的奥秘,再到生命演化的奇迹,作者以极具画面感的笔触,带领我们进行了一场思想的远征。尤其让我赞叹的是,书中对那些“为什么”问题的解答,不是简单粗暴地给出结论,而是循循善诱,展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一步步接近真相的过程。这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比任何一个具体的发现都更加宝贵。书中穿插的许多历史趣闻和科学家的生动事迹,也为原本严肃的科学增添了许多人情味,让人在轻松愉悦的阅读中,不知不觉地吸收了丰富的知识。它让我重新认识了科学的魅力,不再将其视为高不可攀的殿堂,而是充满好奇与探索乐趣的广阔天地。
评分阅读《科学探秘》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纯粹的智力冒险。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有深度,它深入浅出地探讨了许多前沿的科学理论,让我得以一窥科学研究的最新进展。书中对“时间旅行”的可能性、宇宙是否是“多重宇宙”等问题的探讨,都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作者并没有给出武断的结论,而是呈现了不同科学家们的观点和证据,引导读者自己去判断和探索。这种严谨的学术态度,让我对这本书的评价又高了几分。此外,书中对于科学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的阐述,也让我受益匪浅。它不仅仅是关于“是什么”,更是关于“怎么知道”。我从中学习到了如何更批判性地看待信息,如何用科学的眼光去审视周遭的世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