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卷)
定价:58.00元
售价:39.4元,便宜18.6元,折扣67
作者:郝振省
出版社:中国书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1-01
ISBN:978750681944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阅读不仅是一个民族文明传承和文化发展的希望,也是新闻出版业赖以生存和发展韵基础。作为文化产业的核心,新闻出版业的发展离不开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只有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才能使新闻出版业成为真正的朝阳产业。我国已经步入世界出版大国,每年出版的图书近28万种,阅读资源丰富多彩。面对这些丰厚的文化资源和良好的阅读条件,如果社会上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传统文化流失,文化资源浪费,必将影响到新闻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打造更多高质量的内容丰富、雅俗共赏的阅读精品,我们通过多种途径,调整和优化出版物产品结构,构建和谐、合理、科学的产业格局,实现在文化精品、知识体系、理论基础、科学研究、大众文化、时尚文化、网络文化等方面分层次地针对不同受众,沿着相互交叉相互影响的发展路径,推进国民阅读水平的整体协调发展。我们通过改革开放、积极实施重大出版工程和精品战略,实现了我国图书市场由“书荒”向“书海”的演变,读者从“买书难”向“选书难”的演变,全世界的畅销书在中国的市场上都随处可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阅读生活。
目录
主报告
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2009年中国全民阅读活动报告
领导专论
养成阅读习惯是一门科学
应该把全民阅读作为国家战略
关于阅读与城市发展战略的若干思考
专题报告
中央读书活动情况
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活动综述
读书,我们选择的生活方式——上海市振兴中华读书活动巡礼
南国书香节,阅读嘉年华
书香轻抚巴渝地——重庆读书月发展报告-
深圳:因书香而美丽的城市——深圳读书月活动实践与思考
书香锦官城——成都市全民读书活动情况报告
不断创新,多重并举推进全民阅读——苏州全民读书活动报告
农家书屋工程,促进农民阅读的公共平台
小小书屋夯实京郊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阅读基础——北京市“读书益民”工程的回顾与展望
港澳地区阅读推广活动介绍及启示
阅读60年
一个甲子间的国民阅读历程:1949-2009
我们的阅读,我们的童年——60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课外阅读描述
阅读调查
2008年全国国民阅读调查主要发现
2008年国民数字阅读调查报告
中国儿童(048岁)阅读现状分析
推进阅读成才行动共建书香校园——浙江16所本科高校大学生阅读状况调查报告
江西农村阅读需求调研报告
深化全民阅读提升城市品位——厦门市全民阅读状况调研报告
香港学生阅读能力测试研究
阅读思考
让阅读成为国民基本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全民阅读与公共图书馆——以深圳图书馆为例
……
海外阅读
附录
后记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我一直觉得,阅读就像是给心灵充电,是发现另一个自己的途径。所以,当我对《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这个名字产生好奇时,我的出发点更多的是从一个读者的角度出发,去揣测这本书究竟能为我带来什么。我希望它能像一份精美的报告,而不是一份枯燥的统计年鉴。我期待它能告诉我,在当下这个飞速变化的社会里,人们的阅读口味是如何变化的?那些热门的书籍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社会心理?新媒体平台,比如短视频、社交媒体,究竟是冲击了我们的阅读,还是正在以一种新的方式,将更多人拉回到阅读的世界?我甚至想知道,那些曾经被认为是“读书人”的群体,他们的阅读习惯是否还在?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群体,比如农民工、留守儿童,他们的阅读生活又是怎样的?这本书能否提供一些温暖人心的案例,让我看到阅读的力量是如何改变一个人,一个家庭,甚至一个社区的?
评分拿到这本书,我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它会不会是一本“趋势预测”的书。你知道,现在什么都在变,阅读方式更是日新月异。我总是想知道,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应该如何在这个信息洪流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片宁静之地,而阅读恰恰是我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这本书的名字,让我对它抱有很高的期望,觉得它一定是对中国当下阅读生态的一次全面梳理和深度剖析。我特别好奇,它是否会去探究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比如,在人工智能可能取代部分脑力劳动的未来,阅读的价值究竟体现在哪里?它会不会分析不同年龄层、不同职业群体在阅读上的差异,并且尝试去解释这些差异背后的原因?我设想,这本书里也许会有一些令人意外的统计数据,比如某个曾经被认为“不读书”的群体,他们的阅读需求和能力其实被我们低估了。我希望它能够提供给我一些关于阅读未来趋势的洞察,让我对自己的阅读之路有更清晰的规划,不至于被时代的潮流所裹挟。
评分有时候,我会觉得,阅读已经不仅仅是一种个人行为,它更像是一种社会现象,与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变迁紧密相连。当我看到《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这个书名时,我立刻被它所蕴含的宏大叙事所吸引。我总觉得,了解一个民族的阅读状态,能很大程度上反映出这个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底蕴。这本书会不会像一面镜子,照出我们这个时代阅读的喜悦与困境?我希望它能不仅仅是枯燥的数据堆砌,更能通过生动的故事和深入的分析,让我感受到阅读的力量,以及它在不同人群中扮演的角色。比如,它会不会探讨农村地区的阅读资源现状?会不会关注那些默默耕耘的图书馆、书店以及推广阅读的个体?甚至,它会不会触及阅读教育在不同家庭背景下的差异?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种“原来如此”的顿悟,让我从更广阔的视角去审视阅读这件事,理解它在构建个人认知、传承文化、乃至推动社会进步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
评分这本书,我拿到的时候,说实话,挺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算不上惊艳,但那种素雅的风格,却有一种沉静的力量,仿佛在说:“别急,慢慢来,这里有你想要的东西。”我一直对阅读这件事挺有感情的,总觉得它是一扇窗,能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也能深入认识自己。这本书的名字——“中国阅读-全民阅读蓝皮书”,让我立刻联想到一种宏观的视角,一种对国家整体阅读状况的梳理和分析。我期待它能像一位博学的长者,为我解读当下中国人的阅读图景,揭示那些隐藏在数字和数据背后的故事。是哪类人群在阅读?他们读什么?他们怎么读?这些问题一直在我的脑海里盘旋。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让我眼前一亮的数据?会不会有对某个特定群体阅读习惯的深入剖析?我甚至开始想象,它会不会有关于城乡阅读差异、不同年龄段阅读偏好的对比,以及新媒体环境下阅读形态的演变等等。我对那些专业的、具有研究深度的内容充满好奇,希望它能给我带来一些全新的认知,甚至能激发我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找到更适合自己的阅读方式。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个研究阅读行为的学者,他的观点总是那么犀利,直击要害。我当时就想,有没有什么书能帮我系统地了解一下中国目前的阅读现状呢?毕竟,作为一个普通读者,我只能看到自己的小圈子,对整个国家层面的阅读生态,真的是知之甚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瞌睡遇枕头。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翻阅,但从它的命名和主题来看,它似乎承担着一种“记录者”的角色,将散落在各个角落的阅读现象汇聚一堂,进行梳理和呈现。我特别想知道,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的阅读热情是否依旧?那些曾经被我们视为“经典”的作品,在今天的读者心中占据怎样的位置?新的阅读形式,比如电子书、听书,又对传统的阅读方式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这本书会不会提供一些令人意外的发现,比如某个年龄段的阅读群体在悄然壮大,或者某个曾经被忽视的阅读类型正在复兴?我非常期待它能像一个显微镜,将中国人的阅读生活细致入微地展现出来,让我能更全面、更深刻地理解这个时代下的阅读图景。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