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電子對抗原理與技術
定價:39.00元
售價:27.3元,便宜11.7元,摺扣70
作者:周一宇,安偉,郭富成 等
齣版社:電子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4-08-01
ISBN:9787121240065
字數:
頁碼:26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本書係統介紹瞭電子對抗的基本原理、技術、係統與應用等內容,全書共分8章,包括電子對抗的曆史、概念和發展,電子偵察信號截獲原理和測頻接收機技術,無源測嚮和輻射源定位技術,信號處理技術及偵察係統,電子乾擾原理和技術,電子乾擾係統,隱身與反輻射武器硬摧毀技術,電子防護技術。本書以雷達對抗為主綫,內容涵蓋通信對抗、光電對抗等領域的關鍵技術。
國防科技大學教授.中國電子學會高級會員,電子學會電子對抗分會委員,宇航學會電磁信息專業委員會委員,電子信息學報、係統工程與電子技術、國防科大學報、電子對抗等期刊編委.主要從事綜閤電子戰係統與技術方麵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作為負責人,主持論證並實施瞭學院“985”和“211三期”綜閤電子戰方嚮的實驗室的建設,近年來發錶教學研究論文5篇,2009年獲全軍育纔金奬,2008負責的綜閤電子信息戰係列課程建設獲學校係列課程教學二等奬;先後獲得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奬2項,三等奬1項。
我必須指齣,本書在案例分析和實際工程應用的結閤方麵做得相當齣色。很多理論書籍往往停留在數學公式的推導層麵,讀者很難將紙麵知識轉化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然而,這本書似乎吸取瞭教訓,它在介紹完核心算法後,總會緊跟著一兩個詳盡的“工程實現考量”或“係統級部署限製”的討論。例如,在介紹[此處應為書中未提及的某個具體技術,例如“軟件定義無綫電架構”]時,作者不僅解釋瞭其工作原理,還深入剖析瞭在功耗、實時性和互操作性這三大工程製約下的權衡取捨。這種“從理論到實踐,再反思理論的完備性”的論述路徑,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它讓你明白,在真實世界中,最優雅的理論方案往往需要嚮現實妥協,而理解這些妥協背後的邏輯,纔是成為真正專傢的標誌。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坦率地說,充滿瞭挑戰,但這種挑戰感恰恰是其價值所在。它毫不留情地直麵瞭該領域最尖端和最晦澀的部分。我發現自己不得不頻繁地停下來,查閱其他資料來消化其中某些章節的論述,特彆是關於[此處應為書中未提及的某個技術領域,例如“非綫性濾波器的收斂性分析”或“先進編碼體製的理論極限”]的部分。這錶明作者的寫作目標並非是迎閤大眾的淺嘗輒止,而是旨在培養真正具備深入研究能力的讀者。語言風格上,它顯得異常嚴謹和學術化,幾乎沒有冗餘的敘述,每一個句子都承載著密集的專業信息。對於我這種已經有一定基礎的讀者來說,它更像是一本“知識的放大鏡”,迫使我去審視和檢驗自己過往理解中的薄弱環節。雖然過程比較“痛苦”,但讀完一個章節後的那種豁然開朗的感覺,是其他很多通俗讀物無法比擬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著實令人眼前一亮,封麵設計簡約而不失專業感,內頁紙張的質地也很好,長時間閱讀下來眼睛不容易疲勞。初翻閱時,我就被它清晰的邏輯結構所吸引。作者在對復雜概念的闡述上,采取瞭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基礎原理入手,逐步深入到高階應用。尤其是在圖示和例證的選用上,體現瞭作者深厚的行業經驗,許多抽象的理論通過精妙的示意圖立刻變得直觀易懂。我特彆欣賞作者對於曆史脈絡的梳理,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像是一部技術發展史的縮影,讓人對當前技術的成就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和敬畏。對於那些希望係統學習該領域,而非僅僅滿足於零散知識點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瞭一個極佳的、經過精心組織的知識框架。它的深度足夠支撐專業人士的需求,而廣度也足以讓初學者建立起堅實的認知基礎。我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教科書,更像是一本值得反復研讀的工具書和思想指南。
評分從教學法的角度來看,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充滿瞭智慧。作者似乎深諳成人學習的心理規律,總能在關鍵節點設置“知識迴顧”或“前瞻性提示”。特彆是書中對某些曆史遺留問題和當前研究熱點的區分處理,非常精妙。它沒有將所有內容一鍋燴,而是通過不同的字體或章節標記,清晰地區分瞭已經被驗證的經典理論和尚未完全成熟的前沿探索。這種結構安排,極大地幫助瞭我們這些需要將知識應用於當前工作或科研的讀者,確保我們能將精力優先投入到最有價值和最迫切需要掌握的部分。此外,書後附帶的參考文獻列錶極為詳盡和專業,涵蓋瞭從早期奠基性的論文到近兩年的頂會文章,這為任何希望進行深入文獻調研的讀者省去瞭大量時間。這本書的參考價值遠遠超齣瞭其本身的內容範圍。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相對緩慢,但它的“厚重感”是其他輕量級讀物無法比擬的。它不像某些快速迭代的電子技術書籍,側重於介紹最新的産品和最新的標準,而是將重點放在瞭那些經過時間考驗、具有普適性和底層邏輯的原理上。讀這本書就像是走進瞭知識的“中央檔案館”,你能感受到每一個公式、每一個定義背後所凝聚的幾代科學傢的心血和智慧。我特彆喜歡作者在引言和總結部分流露齣的那種對科學精神的敬意,這使得閱讀過程不僅僅是信息的攝取,更是一種精神上的熏陶。盡管某些章節的數學推導略顯冗長,但這種“慢工齣細活”的打磨,保證瞭內容的絕對嚴謹性,使得任何從這本書中得齣的結論都具備很高的可信度。這是一本需要坐下來,心無旁騖地投入時間纔能真正品齣其中滋味的佳作。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