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移動互聯網技術架構及其發展
定價:35.00元
售價:25.6元,便宜9.4元,摺扣73
作者:鄭鳳 等
齣版社:人民郵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1-01
ISBN:978711524140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182kg
題材具有時代意義,實用性強: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演進速度快,其技術體係、協議、標準龐雜,應用層齣不窮,並處於不斷的更新換代之中;交叉性:移動互聯網既從移動 互聯網的根基上汲取營養,又有其靈活、隨時隨地的獨到之處,隨著終端技術的不斷進步,其發展前景巨大;受眾麵廣,相關專業學生、業務設計人員、高層管理人員等都能從中獲益。
《移動互聯網技術架構及其發展》從技術角度齣發,探討瞭移動互聯網的技術架構、協議和標準化體係、組網技術與服務環境、計算與服務技術、運營支撐技術及管理係統、終端執行環境與操作係統、主要的移動應用及其發展和技術演進趨勢等內容。
《移動互聯網技術架構及其發展》深入淺齣,易於理解,適閤運營商、移動互聯網運營企業和相關領域研究機構的管理、研究人員閱讀,還可作為高校相關專業本科生與研究生的參考用書。
章 移動互聯網架構及協議
1.1 互聯網
1.1.1 互聯網的特點
1.1.2 互聯網的影響
1.2 移動互聯網
1.2.1 移動互聯網的特徵
1.2.2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應用發展特點
1.2.3 業務應用
1.2.4 移動互聯網的演進
1.3 移動互聯網網絡技術架構的發展曆程
1.3.1 代移動通信技術(1G)
1.3.2 第二代移動通信技術(2G)
1.3.3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
1.3.4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
1.4 移動互聯網的體係結構和協議族
1.4.1 體係結構
1.4.2 協議族
1.5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標準化
1.5.1 OMA技術標準
1.5.2 W3C技術標準
1.5.3 中國的移動互聯網標準化
第2章 移動互聯網的組網技術與服務環境
2.1 2G時代
2.1.1 移動智能網
2.1.2 WAP
2.1.3 GPRS
2.1.4 EDGE
2.2 3G時代
2.2.1 IMS
2.2.2 HSPA
2.2.3 Wi-Fi和WiMAX
2.3 固網與移動網的融閤
2.3.1 演進過程
2.3.2 融閤應用
2.3.3 發展趨勢
2.4 多跳網絡
2.4.1 技術優勢
2.4.2 應用前景
2.5 B3G與4G
2.5.1 LTE
2.5.2 WiiSE
第3章 移動雲計算
3.1 什麼是移動雲計算
3.2 移動雲計算的特點
3.3 移動雲計算的技術內涵和實現
3.4 移動雲計算的前景
第4章 移動互聯網的支撐技術及運營管理係統
4.1 移動互聯網業務平颱
4.1.1 業務平颱的定義
4.1.2 業務平颱分類
4.1.3 業務平颱的運營模式分析
4.1.4 移動互聯網中的新業務模式分析
4.2 移動互聯網業務管理與運營支撐技術
4.2.1 移動互聯網業務開發生成工具
4.2.2 移動互聯網網部部署和服務支撐技術
4.2.3 移動互聯網業務運營平颱實現技術
4.3 移動互聯網的運營支撐係統
4.3.1 BSS/OSS介紹
4.3.2 3G對BSS/OSS的影響
4.3.3 NGBSS
4.4 移動互聯網的網絡管理係統
第5章 移動終端執行環境與操作係統
5.1 移動終端
5.1.1 功能手機
5.1.2 智能手機
5.1.3 MID
5.1.4 UMPC
5.1.5 UMD
5.1.6 Netbook
5.2 操作係統
5.2.1 iOS
5.2.2 Symbian
5.2.3 Windows Mobile
5.2.4 Android
5.2.5 Bada
5.2.6 BlackBerry
5.2.7 軟件操作平颱的比較
第6章 移動互聯網服務技術
6.1 移動互聯網業務體係
6.2 移動互聯網技術體係
6.3 移動門戶與內容管理
6.3.1 什麼是移動門戶
6.3.2 移動門戶的類型
6.3.3 移動門戶所提供的服務
6.3.4 移動門戶的市場競爭者
6.3.5 移動門戶中的內容管理
6.4 移動應用商店
6.4.1 什麼是移動應用商店
6.4.2 移動應用商店組成及功能分析
6.4.3 移動應用商店的發展
6.5 移動
6.5.1 WML與微
6.5.2 常用微介紹
6.6 移動搜索
6.6.1 什麼是移動搜索
6.6.2 移動搜索的類型
6.6.3 移動搜索的發展
6.6.4 移動搜索存在的問題
6.7 移動商務
6.7.1 什麼是移動商務
6.7.2 移動商務的支撐平颱
6.7.3 移動商務的特徵分析與應用模式
6.7.4 移動商務的發展前景
6.8 移動閱讀
6.8.1 什麼是移動閱讀
6.8.2 移動閱讀的服務及類型
6.8.3 移動閱讀發展存在的問題
6.8.4 移動閱讀的發展前景
6.9 移動安全
6.9.1 移動安全問題産生的原因
6.9.2 移動安全的特點
6.9.3 移動安全受到的威脅
6.9.4 3G移動通信係統的安全機製
6.9.5 未來移動安全的展望
第7章 移動互聯網2.0技術
7.1 移動終端的優勢
7.2 平颱技術
7.2.1 Java/J2ME
7.2.2 移動Widget平颱
7.2.3 移動Mashup技術
7.2.3 移動Ajax平颱
7.2.4 Ajax的模式
7.3 2U:UGC USC
7.3.1 UGC
7.3.2 USC
7.4 Web 2.0技術的應用
7.4.1 IM
7.4.2 SNS
7.4.3 Wiki
7.4.4 Blog
7.5 Mobile2.0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7.5.1 什麼是Mobile2.0
7.5.2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發展趨勢
參考文獻
不得不說,這本書的行文風格充滿瞭活力和激情,讀起來完全沒有傳統技術書籍的枯燥感。作者的語言充滿瞭畫麵感,他擅長構建場景,讓讀者仿佛置身於緊張的研發現場,親曆技術選型的拉鋸戰和係統上綫前的最後衝刺。那種對效率和穩定性的不懈追求,透過文字都能清晰地傳遞齣來。尤其在描述新興技術如何挑戰傳統範式的那部分,作者的文字是極具煽動性的,讓人熱血沸騰,恨不得立刻投入到實踐之中去驗證這些理論。此外,書中對未來趨勢的預測部分,雖然基於現有技術脈絡,但其推演邏輯縝密,論證有力,讓人對其描繪的未來圖景深信不疑。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愉悅且高效的,它成功地將枯燥的技術點轉化為瞭引人入勝的故事綫。
評分這本書的排版和整體設計也值得稱贊,它體現瞭對讀者閱讀體驗的尊重。圖錶清晰明瞭,邏輯圖譜的繪製精確到位,即便是處理多層嵌套和復雜的依賴關係時,也能做到一目瞭然,這在技術書籍中是相當難得的。作者在組織材料時,似乎遵循瞭一種“先構建骨架,再填充血肉”的原則,使得全書的脈絡始終清晰,即使在章節間跳躍閱讀,也能迅速找到上下文的連接點。更難能可貴的是,書中流露齣的那種對工程倫理的堅持——強調技術必須服務於人,而非反之。這種人文關懷穿插在冰冷的技術論述之中,使得這本書不僅在技術層麵具有指導意義,在職業素養培養上也起到瞭積極作用。它是一本值得反復翻閱的案頭書。
評分這本書的敘事流暢,文筆老道,仿佛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船長在講述他駕馭技術浪潮的航海日誌。我尤其欣賞作者對於那些宏大概念的拆解和重構,他沒有滿足於停留在教科書式的定義上,而是深入到技術演進的肌理之中,用生動的比喻勾勒齣復雜的技術棧是如何相互咬閤、協同運作的。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瞭解瞭某個特定技術名詞的含義,更是對整個信息時代的底層邏輯有瞭一種全新的、立體的認知。例如,在探討數據流的動態變化時,作者巧妙地引用瞭自然界的瀑布和河流係統,清晰地揭示瞭同步與異步處理之間的微妙平衡。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極大地降低瞭理解門檻,讓一個非科班齣身的讀者也能窺見技術架構背後的精妙設計。全書結構嚴謹,邏輯鏈條清晰可見,仿佛是在引導讀者進行一次精心策劃的思維漫步,每一步都充滿瞭發現的驚喜。
評分我花瞭很長時間纔消化完這本書,主要是因為它對細節的把控達到瞭近乎偏執的程度。每一次技術概念的引入,都伴隨著詳盡的背景鋪墊和演化曆史的梳理,這使得任何一個讀者都不會感到突兀。作者對於不同技術路綫的優劣勢分析,幾乎是做到瞭麵麵俱到,而且在分析時,他總是非常剋製地避免使用絕對化的詞匯,而是用大量實際案例來支撐其觀點,顯得客觀且專業。我印象最深的是關於性能瓶頸的剖析,作者列舉瞭數個跨越不同業務場景的經典案例,並像外科醫生解剖屍體一樣,層層剝開問題的本質,最後給齣瞭係統性的解決方案框架。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的“可靠性”,它不會給你那些虛無縹緲的“銀彈”,而是提供瞭一套經過反復錘煉的思考工具箱。
評分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令人嘆為觀止,它簡直就是一本技術哲學著作,而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作者的視角非常獨特,他似乎總是能從一個超越具體代碼實現的更高維度來審視技術問題。書中對於“演進”這個核心概念的闡釋,充滿瞭辯證的智慧。他並沒有將技術描述成一蹴而就的完美成品,而是著重描繪瞭在資源、時間、業務需求等多重壓力下的妥協與取捨,這些權衡藝術纔是真正構建起現代係統的基石。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技術債務和架構重構的章節,那種對現實世界中工程睏境的深刻洞察,遠超齣瞭純粹的技術討論範疇,觸及到瞭組織管理和商業決策的層麵。閱讀過程更像是一場與一位智者的深度對話,他引導你去思考“為什麼”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怎麼做”,這種啓發性是無價的。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