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海戰事典004:迴憶日德蘭
定價:39.80元
售價:25.5元,便宜14.3元,摺扣64
作者:【德】喬治· 馮· 哈瑟,【德】萊因哈德·
齣版社:吉林文史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7-01
ISBN:9787547231791
字數:
頁碼:208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紀念日德蘭海戰100周年!通過親曆者的眼睛,身臨戰場!透過當事人的筆端,體會心境!
內容提要
1916年5月31日至6月1日,兩支強大的艦隊,在北海深處不期而遇。一場鋼鐵巨人之間的驚天對決鏇即展開。這是工業時代的海洋上為壯麗的戰爭史詩。三位曆史親曆者帶領讀者走進戰場,去領略那鐵血硝煙和驚濤駭浪。
目錄
作者介紹
喬治·馮·哈瑟:19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 日,喬治·馮·哈瑟中校以戰列巡洋艦德弗林格號上的槍炮官的身份參加瞭日德蘭大海戰(德國人稱其為斯卡格拉剋戰役)。他的迴憶錄不僅揭示瞭德國人視角中的戰役過程,同時也為我們真實展現瞭無畏艦時代的海上戰鬥的情景。
萊因哈德·捨爾:19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 日,德國公海艦隊在萊因哈德·捨爾海軍中將的指揮下,參加瞭日德蘭大海戰。本書節選自他的迴憶錄《世界大戰中的公海艦隊》。
約翰·傑利科:約翰·傑利科海軍上將於次世界大戰爆發之際,就任英國皇傢海軍大艦隊總司令。所謂的大艦隊(the Grand Fleet),是指戰爭期間屯駐蘇格蘭斯卡帕灣基地的英國主力艦隊。它是英國用於對抗德國公海艦隊的中堅力量。丘吉爾曾經將傑利科稱為,一個可以在一個下午的時間裏,令英國輸掉戰爭的人。由此可見傑利科上將所肩負的重任。1916 年5 月31 日至6 月1 日,傑利科上將指揮他的大艦隊參加瞭日德蘭大海戰。本文摘自其迴憶錄《大艦隊1914-1916:創建、發展和作用》。
孫曉翔:軍事曆史研究愛好者,擁有曆史學博士學位,曾齣版《希望與毀滅:第三帝國空軍的後一年》,收到廣泛好評。
文摘
序言
非常喜歡作者在描述關鍵時刻的敘事節奏感。當描述到艦隊進入戰鬥序列,或者遭遇意想不到的伏擊時,文字的密度和緊迫感陡然增加,讓人忍不住屏住呼吸。他擅長通過環境的描寫來烘托人物的心理狀態,比如陰沉的天氣、迷霧繚繞的海麵,都成瞭影響決策的無形因素。這本書的好處在於,它不僅僅是關於“發生瞭什麼”,更是關於“為什麼會發生”的深度挖掘。通過作者的視角,我看到瞭決策鏈條中每一個環節的緊張和猶豫。對於想瞭解宏大敘事下,個體決策如何影響曆史走嚮的讀者來說,這本書提供瞭極具說服力的案例。它讓人明白,曆史的轉摺點,往往就隱藏在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戰術選擇之中。
評分這本書的閱讀體驗,是那種需要靜下心來,甚至需要做一些背景知識查閱纔能完全領會的“硬核”體驗。它沒有過多的文學修飾,一切都服務於對事件本身的準確還原。作者的專業素養在字裏行間顯露無疑,他對海戰術語和工程細節的運用非常自如,這讓非專業讀者在理解某些段落時需要花費更多精力。然而,正是這種“門檻”,保證瞭信息的純粹性與深度。我仿佛能感受到作者在記錄這一切時,那種想要為後人留下最真實檔案的責任感。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忠實地記錄瞭那個時代頂尖海軍將領對信息、速度和火力的理解,這種理解方式,即便在今天看來,也充滿瞭啓示性。
評分坦率地說,這本書的文字風格帶著一種那個時代特有的、略顯刻闆但又充滿力量感的筆法。它不是那種嘩眾取寵的暢銷書寫法,更像是一份沉甸甸的口述實錄。閱讀過程中,我一直在努力去理解作者所處的立場和當時的處境,那種身處權力中心,卻又受製於上層決策的復雜心情,被他錶達得淋灕盡緻。書中對細節的執著令人印象深刻,大到艦隊的航嚮調整,小到某個炮塔的裝填速度,都經過瞭仔細的考量和記錄。這不僅僅是一本曆史迴憶錄,更像是一部關於軍事心理學和組織行為學的案例研究。對於那些希望深入瞭解一戰時期海軍戰略思維的人來說,這本書簡直是寶庫。它提供瞭一個極佳的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決定戰爭走嚮的那些瞬間,是多麼的充滿偶然性與必然性交織的張力。
評分這本關於那場世紀海戰的迴憶錄,讀起來簡直是一次身臨其境的體驗。作者的筆觸非常細膩,仿佛能讓人聞到硝煙的味道,聽到艦炮的轟鳴聲。他不僅僅是在記錄曆史事件,更是在描繪那個時代海軍軍官們的內心世界。那些關於戰術部署、風險評估的細節描寫,對於一個對軍事史有點興趣的普通讀者來說,都顯得那麼引人入勝。我特彆喜歡他描述的那些戰前準備和戰後的反思,那種在巨大曆史洪流麵前個體的無力和掙紮,讓人讀瞭之後久久不能平靜。尤其是對當時技術限製下的決策過程的剖析,讓人不禁想象,如果技術更先進一些,曆史會不會改寫。這本書的敘事節奏把握得非常好,時而緊湊激烈,時而沉靜深遠,讓人完全沉浸其中,感覺自己就像是站在瞭某艘戰艦的甲闆上,親眼目睹著那場史詩般的對決。
評分讀完這本厚重的迴憶錄,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的殘酷性與美學的並存。作者用非常寫實甚至有些冷峻的筆調,勾勒齣瞭日德蘭海戰的宏大圖景。他毫不避諱地談論瞭成功與失敗的界限是多麼的模糊,尤其是在信息不對稱的條件下,指揮官們所承受的巨大精神壓力。我尤其欣賞他沒有將任何一方描繪成絕對的英雄或惡棍,而是展現瞭在特定曆史背景下,所有參與者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努力完成使命。那種對個人命運與集體意誌之間拉扯的描繪,非常深刻。感覺作者在試圖還原的,不是報紙上的頭條新聞,而是那些浸透著汗水、恐懼和驕傲的真實人生片段。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瞭官方記錄之外的、更具人情味和專業深度的視角。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