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局造林綠化管理司、**林業局調查規 劃設計院編著,王祝雄主編的《造林技術規程解讀-- 造林技術規程(GB\T15776-2016)實施技術指南》是對 2016版《造林技術規程》**標準的解讀,是由造林 綠化管理司提齣並組織修訂的,**林業局調查規劃 設計院承擔具體修訂任務,全國17個科研院所和基層 林業單位的20餘位專傢學者參加瞭專題研究、修訂編 寫和審核把關等工作。2016版《造林技術規程》包含 正文16部分,附錄3個(2個規範性附錄,1個資料性 附錄),作為全國造林規劃設計、組織實施、檢查監 督、成效評價、科學管理以及預算定額、核算成本、 完善政策等的科學依據。為瞭使各級各類相關人員* 好地知曉、掌握和運用新標準,編寫組逐章逐條進行 瞭解讀。
前言
1 術語和定義
1.1 造林
1.2 造林方法
1.3 伐前人工*新
1.4 純林
1.5 混交林
1.6 造林模式
1.7 造林密度
1.8 整地
1.9 樹種配置
1.10 種植點配置
1.11 造林成活率
1.12 造林株數保存率
1.13 造林麵積保存率
2 造林設計
3 造林分區
4 造林樹種
4.1 樹種選擇
4.2 樹種配置
5 種子和苗木
5.1 一般原則
5.2 種子
5.3 苗木
5.4 種條
5.5 種苗處理
6 造林密度
6.1 確定密度因素
6.2 密度確定方法
6.3 造林密度確定
7 造林作業
7.1 造林方法適用條件
7.2 種植點配置
7.3 整地
7.4 播種和栽植
7.5 造林輔助材料施用
7.6 蓄水保墒措施
8 未成林撫育管護
8.1 未成林撫育
8.2 未成林管護
9 四旁植樹
9.1 樹種選擇
9.2 樹種配置
9.3 種植點配置
9.4 苗木
9.5 整地
9.6 栽植
10 林冠下造林
10.1 伐前人工*新
10.2 有林地補植
老實說,我買這本書的時候,心裏是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因為“規程解讀”這四個字聽起來就有點硬核,我擔心會過於理論化,與實際操作脫節。然而,這本書的實際內容卻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不僅僅是對規程條文的解釋,更像是把規程“翻譯”成瞭我們一綫工作人員能夠直接理解和應用的語言。書中大量的細節內容,比如如何測量栽植穴的深度、如何判斷苗木的質量、如何進行科學的間伐等等,都寫得非常細緻。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還專門分析瞭一些過去在造林過程中容易齣現的誤區和問題,並給齣瞭相應的糾正方法。這對於我們避免重復犯錯,提高造林成活率和質量非常有指導意義。而且,這本書的編排結構也很好,章節清晰,邏輯嚴謹,查找信息非常方便。我之前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模糊的地方,翻閱這本書,總能找到明確的答案和依據。它大大提升瞭我工作的效率和信心。
評分這本《造林技術規程解讀--造林技術規程實施技術指南》真是太及時瞭!我是一名基層林業技術員,平時接觸到不少實際的造林項目,但說實話,對於最新的《造林技術規程》條文,有時候理解起來還是有點繞。很多地方的錶述比較專業,需要結閤實際操作纔能真正吃透。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們量身定做的。它不僅僅是把規程原文照搬,而是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解讀,把那些晦澀難懂的術語和規定,用更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並且還結閤瞭很多具體的案例分析。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不同造林類型(比如生態公益林、商品林、防護林等)在實施規程時的差異化解讀,這對於我們因地製宜地開展工作非常有幫助。而且,它對一些容易混淆的環節,比如苗木檢疫、栽植密度、幼林撫育的標準,都給齣瞭非常清晰的操作指南。說實話,之前我們很多時候都是憑經驗,現在有瞭這本書,感覺心裏更有底瞭,也更有依據瞭,能更科學、更規範地進行造林工作。這本書的排版也很人性化,圖文並茂,很多操作步驟都有示意圖,讓我這個動手能力一般的人也能輕鬆掌握。
評分我是一名剛入行的年輕林業技術人員,之前對造林工作雖然充滿熱情,但在技術細節上總感覺不夠紮實。這本書真的就像我的“及時雨”。它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生動活潑的方式,把我之前覺得晦澀難懂的《造林技術規程》給“講活瞭”。書中不僅僅是羅列條文,而是通過大量圖示和案例,將抽象的技術要求具象化。比如,在講解如何進行苗木栽植時,書中詳細描繪瞭不同類型苗木的栽植深度、角度、覆土方式,配以清晰的插圖,讓我這個初學者也能一目瞭然。此外,書中對幼林撫育的管理也進行瞭細緻的闡述,包括除草、修枝、間伐等各個環節的標準和時間節點,都給齣得很具體。我特彆欣賞書中強調的“精細化管理”理念,讓我意識到造林不僅僅是把樹種下去,更重要的是後續的精心嗬護。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好,讓我感覺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傅學習,充滿瞭啓發性和實用性。
評分我是一位有著多年造林經驗的老林業人,平時接觸到的規程不少,但總覺得有些規定不夠接地氣,或者說,執行起來總有一些難以把握的細節。這本書的齣現,恰恰彌補瞭這方麵的不足。它對《造林技術規程》的解讀,非常到位,並且非常貼閤實際的生産需要。它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到每一個操作步驟,細緻到每一項技術指標。比如,書中對不同立地條件下苗木成活率的影響因素分析,就非常深刻,並給齣瞭相應的應對策略。我還注意到,書中對一些新興的造林技術和理念也進行瞭介紹,並且與規程的要求相結閤,這對於我們這些需要不斷學習更新知識的老技術人員來說,非常有價值。這本書的語言風格也很樸實,沒有華而不實的修飾,直指核心問題,讀起來讓人覺得非常親切和信服。它不僅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和執行規程,更能引發我們對造林工作更深層次的思考,非常有啓發性。
評分作為一個對林業生態建設充滿熱情但也並非專業人士的愛好者,我一直很想瞭解造林工作的科學性和規範性。看到這本書的封麵和標題,我立刻就被吸引瞭。我原本以為它會是一本枯燥的法律條文匯編,但翻開後纔發現,它真的是一本非常實用的“操作手冊”。它並沒有直接拋齣冷冰冰的條文,而是從“為什麼”和“怎麼做”的角度齣發,循序漸進地闡述瞭造林技術規程背後的邏輯和意義。它詳細介紹瞭從選擇樹種、準備苗木,到實際栽植、後期管護的每一個環節,都提齣瞭明確的技術要求和操作要點。我尤其對書中關於“因地製宜”的造林理念印象深刻,它強調瞭不能一概而論,要根據土壤、氣候、地形等多種因素來選擇最適閤的造林方式。書中還提到瞭很多關於病蟲害防治、防火措施等內容,這些都是林業可持續發展中不可或缺的環節。閱讀這本書,讓我對造林工作有瞭更全麵、更係統的認識,也更加理解瞭背後蘊含的科學智慧和對生態環境負責的態度。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