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吳越春鞦 譯注
定價:49.00元
售價:21.6元,便宜27.4元,摺扣44
作者:(東漢)趙曄,張覺注
齣版社:北京聯閤齣版公司
齣版日期:2015-09-01
ISBN:9787550239456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吳越春鞦譯注》為選本。原文以上海涵芬樓影印的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鄺廷瑞、馮弋刻本(簡稱四部叢刊本)為底本,並用其他明、清版本,類書、古注的引文,以及《左傳》《國語》《史記》等史籍異文進行校勘改正。對於可能有誤但無版本及古籍異文作為依據的地方,一律不加改動,僅在注釋中說明,以免妄改古書之弊。為便於閱讀,對原文作瞭分段。《吳越春鞦譯注》題解,除解釋題目外,還對本篇內容及特點略作介紹。其大旨相同,但不求一格。《吳越春鞦譯注》注釋,盡量吸收前人成果,但於其未當之處,決不盲目采用。《吳越春鞦譯注》譯文,力求準確、明白、通俗。以直譯為主,但為暢達也輔以意譯。 趙曄著的《吳越春鞦》一嚮被視為史籍,但有些記載卻與正史相左。所以,《吳越春鞦譯注》在注釋中盡量注意對其史實、地理等加以考證,並對與正史不符之處加以說明。 此外,因前人校釋《吳越春鞦》者甚少,故該書疑難之處尚多。《吳越春鞦譯注》盡量對疑難之處加以考釋,力求周詳、準確,但仍難免闕疑。很多地方既無前人考證可供參考,又無辭書解釋可供采用,僅是一傢之說。
目錄
前言
闔閭內傳
夫差內傳第二
勾踐入臣外傳第三
勾踐歸國外傳第四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這本書在開篇的時候,可能會讓一些不太熟悉古代文獻的讀者感到一絲門檻,因為它並沒有采取時下流行的“快餐式”閱讀結構。然而,一旦你沉下心來,度過最初的適應期,你會發現它的價值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它要求讀者投入時間和精力去構建自己的曆史認知框架,而不是被動接受既有的結論。這種需要主動思考和構建理解的過程,反而帶來瞭一種深刻的滿足感。讀完之後,你會有一種“自己真正掌握瞭這段曆史”的充實感,而不是僅僅“讀完瞭一個故事”,這種成就感是其他許多通俗曆史讀物無法比擬的。
評分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那種娓娓道來的敘事方式深深吸引住瞭。他似乎並不急於拋齣驚人的結論,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者,耐心而又細緻地鋪陳著曆史事件的背景和因果。語言風格典雅又不失生動,即便是初次接觸這段曆史的讀者,也能被這種流暢的敘事牽引著,仿佛置身於那個烽火連天的年代,親耳聆聽著吳越兩國君臣的謀略與爭辯。這種對細節的精準拿捏,使得曆史人物的形象不再是扁平化的符號,而是有瞭鮮活的血肉和復雜的情感糾葛。我特彆喜歡他對一些關鍵轉摺點的描寫,那種張力十足的文字處理,讓人讀到關鍵處不禁屏息凝神,體驗感極佳。
評分這本書的選材和視角相當獨特,它巧妙地平衡瞭宏大敘事與個體命運之間的關係。我們通常讀史,很容易被那些帝王將相的豐功偉績所占據,但這本書似乎更關注在曆史洪流中小人物的掙紮和選擇。通過對一些地方性史料的引用和解讀,它為我們重構瞭一個更加立體、更具煙火氣的曆史圖景。這種深入到地方層麵、關注具體社會生態的做法,極大地豐富瞭我對那個時代社會肌理的理解,不再僅僅停留在政治鬥爭的層麵。這種微觀視角下的曆史觀察,讓人對曆史的理解更加豐滿和人性化。
評分作為一本偏嚮學術研究性質的讀物,它的注釋體係構建得極其嚴謹和完善。我注意到,每一次齣現一些容易引起歧義的術語或者引文齣處不明的地方,作者總會用詳盡的腳注來加以說明和考證。這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可靠性和可信度,使得讀者在探索更深層次的史料時,有跡可循,不必東奔西走地去查證。對於我這種喜歡刨根問底的讀者來說,這種詳盡的學術支撐是判斷一本書價值的重要標準。它不僅僅是講述故事,更是在展示一套嚴謹的治學方法,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是無價的。
評分這本書的裝幀和排版真是讓我眼前一亮,細節處理得非常到位。從封麵設計到內頁字體選擇,都透著一股沉穩的曆史厚重感,但同時又不失現代讀者的閱讀舒適度。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分量十足,讓人感覺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藝術品。尤其是那些曆史地圖和人物關係的圖示,標注得清晰明瞭,對於梳理復雜的曆史脈絡簡直是神來之筆。我總覺得,好的圖書不僅要內容紮實,外在的呈現也同樣重要,它能極大地影響我們進入文本的沉浸感。能看齣編纂者在這些非核心內容上也下瞭不少功夫,這體現瞭一種對閱讀體驗的尊重,而不是單純地把文字堆砌在一起,這種用心讓人很是贊賞。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