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上)

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编写组 著
图书标签:
  • LCD显示器
  • 彩色显示器
  • 电路图
  • 电子技术
  • DIY
  • 维修
  • 设计
  • 显示技术
  • 电子工程
  • 技术手册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73904
商品编码:29754747709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08-0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上)

定价:68.00元

作者:《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编写组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02-01

ISBN:978711517390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1.32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本图集收编了AOC(冠捷)、Envision(冠捷易美逊)、SAMSUNG(三星)、SONY(索尼)4个品牌的LCD彩色显示器的电路图纸。收编的图纸以型号新、大屏幕(15~19英寸)、市场占有量大为原则,并将采用相同电路的机型加以归类,使提供的电路图可以适用于更多的彩色显示器;同时,对于不同时期采用不同电路方案的同一机型,选取了较为典型的方案。本图集还为较复杂的电路图提供了整机电路框图,方便读图。另外,为了方便查询,本图集还专门给出了“快速索引表”。
  本书适合计算机售后服务、彩色显示器维修、家电维修人员以及无线电爱好者阅读。

目录


一、AOC(冠捷)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AOC LaCie120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AOC LM500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AOC LM700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4.AOC LM729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二、Envision(冠捷易美逊)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Envision EN5220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Envision EN7220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Envision EN7400e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4.Envision EN7410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5.Envision EN9110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三、SAMSUNG(三星)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SAMSUNG 150T/GR15M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SAMSUNG GG15E/GG15ES/GG15HS/GG15L/GG15LS/GG15LT/GG15M/GG15MS/GG15V/151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SAMSUNG 151S/GH15H/GH15H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4.SAMSUNG 170T/180T/GR17MS/GR18M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5. SAMSUNG 171N/171S/GH17A/GH17L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6.SAMSUNG 172B/172T/MO17E/MO17P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7.SAMSUNG 172W/MO17W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8.SAMSUNG 172X/DS17B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9.SAMSUNG 173B/GY17M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0.SAMSUNG 173S/GY17L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1.SAMSUNG 173VT/GY17HS/GY17HSG/GY17HS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2.SAMSUNG 191N/GH19A/GH19ASC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3.SAMSUNG 191T/GH19B/GH19B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4.SAMSUNG 192B/MO19Ex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5.SAMSUNG 192T/MO19Px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6.SAMSUNG 510MP/MH15A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7.SAMSUNG 510N/510T/710N/710T/910B/910N/910T/911N/912T/913N/913T/915N/920N/MJ15AS/MJ15BS/MJ17AS/MJ17BS/MJ19AS/MJ19BS/MJ19DS/MJ19ES/MJ19QS/MJ19US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8.SAMSUNG 540B/540N/LHA15AS/LHA15B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9.SAMSUNG 710MP/MH17A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0.SAMSUNG 510M/710M/710V/73V/910M/910V/93V/GS15MS/GS17MS/GS17VS/GS17VT/GS19MS/GS19VS/GS19VT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1.SAMSUNG 730BF/930BF/LS17JBID/LS19JBID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2.SAMSUNG 740B/740BF/740N/740T/940B/940BF/940T/LHA17AS/LHA18BS/LHA17DS/LHA17TS/LHA19BS/LHA19DS/LHA19T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3.SAMSUNG 913V/GS19E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4.SAMSUNG 940BW/LHA19W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5.SAMSUNG GH15D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6.SAMSUNG GH15ES/GH15LS/GH15M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7.SAMSUNG GH17P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8.SAMSUNG GH18P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9.SAMSUNG GH19P/19P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0.SAMSUNG GY15L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1.SAMSUNG GY15MS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2.SAMSUNG LS19BD/LS19BS/LS19ME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3.SAMSUNG MO15E/MO15ESZP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4.SAMSUNG MO15P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四、SONY(索尼)液晶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SONY SDM-HS74/SDM-HS74P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2.SONY SDM-M51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3.SONY SDM-M61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4.SONY SDM-M81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5.SONY SDM-N50/ST5机芯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6.SONY SDM-P82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7.SONY SDM-S51R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8.SONY SDM-S71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9.SONY SDM-X52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0.SONY DL1机芯/SDM-X72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11.SONY SDM-X82彩色显示器电路原理图 
快速索引表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上):开启显示技术的视觉盛宴 本书并非一本关于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电路图集的上册。它是一次深入探索现代显示技术奥秘的旅程,旨在为读者揭示那些驱动着我们视觉体验日益丰富的核心技术原理与创新实践。我们将目光从具体的电路图纸暂时移开,聚焦于构成这一切的更宏观、更基础的科学与工程概念,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了我们如今所见的生动多彩的显示世界。 第一章:光电转换的基石——材料科学的视野 理解任何显示技术,都必须从最根本的光电转换材料说起。在LCD(液晶显示器)的世界里,液晶材料本身就是这场表演的灵魂。它们是一类特殊的有机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介于液体和固体之间的奇特性质,即“液晶相”。这种相态赋予了它们独特的双折射特性,意味着光线在穿过液晶时会根据电场的存在与否而发生偏转。 本书将首先深入探讨液晶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物理化学性质。我们将解析不同种类的液晶,如向列相(Nematic)、近晶相(Smectic)和胆甾相(Cholesteric)的微观排列方式,以及它们在温度、电压等外部条件下的行为变化。理解这些基础,才能明白为何施加电压就能改变液晶的取向,进而控制光的通过与阻挡。 此外,我们还会触及背光技术中关键的发光材料。无论是早期的CCFL(冷阴极荧光灯),还是如今占据主流的LED(发光二极管),它们的光谱特性、发光效率以及寿命都直接影响着显示器的色彩表现和能源消耗。我们将探讨LED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其在色彩饱和度、能耗和尺寸微型化方面的突破,为RGB三色像素的精准发光奠定基础。 第二章:色彩的魔法——色彩空间与色度学原理 构成彩色显示器的核心,在于能够准确、丰富地呈现各种颜色。这背后离不开色彩空间与色度学的严谨理论。本书将带领读者走进色彩的世界,从最基本的红、绿、蓝(RGB)三原色开始,解析它们如何通过叠加产生出数以万计的色彩。 我们将深入讲解不同色彩空间的定义与应用,如sRGB、Adobe RGB、DCI-P3等。理解这些色彩空间的差异,对于掌握显示器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色彩表现至关重要。例如,sRGB是网络和普通消费电子产品中最常用的色彩空间,而DCI-P3则广泛应用于电影制作,提供更广阔的色域。 色度学是量化和描述颜色的科学。本书将介绍相关的色彩模型,如CIE XYZ色度图、色调(Hue)、饱和度(Saturation)和亮度(Luminance)等参数。我们将解析这些参数如何被用于定义和衡量颜色的准确性,以及如何在设计显示器时进行色彩校准,以确保屏幕呈现的色彩尽可能地接近人眼所能感知到的真实色彩。 第三章:像素的奥秘——成像原理与控制机制 每一个点亮屏幕的像素,都是一个微小的光控制单元。LCD的像素控制机制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书将详细阐述主动矩阵式(Active Matrix)LCD的工作原理,特别是TFT(薄膜晶体管)技术在其中的作用。 我们将解析TFT作为开关元件,如何独立控制每一个像素点的亮度和灰阶。理解TFT的结构,包括源极(Source)、栅极(Gate)和漏极(Drain),以及它们与液晶层的交互,是理解像素成像的关键。此外,我们还将探讨像素填充因子(Pixel Fill Factor)的概念,以及它对显示器清晰度和对比度的影响。 本书还会触及像素驱动电路的基本设计思路,虽然不具体展开到图集中的线路细节,但会解释为什么需要如此复杂的驱动电路来精确控制数百万个像素的开关状态,以及如何通过驱动信号的电压和时序来生成不同灰阶的色彩。 第四章:图像的呈现——面板驱动与信号处理 从输入的视频信号到最终在屏幕上形成的图像,整个过程涉及复杂的图像处理和面板驱动技术。本书将从宏观层面探讨这些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将介绍图像信号是如何被数字化并进行预处理的。这包括分辨率的匹配、色彩空间的转换、以及可能的图像增强算法。理解这些步骤,有助于我们明白为何不同信号源(如电脑、蓝光播放器、游戏机)能够流畅地在显示器上呈现高质量图像。 接着,我们将重点关注面板驱动信号的生成与传输。这包括行扫描(Row Scanning)和列扫描(Column Scanning)的过程,它们协同工作,逐行或逐列地向像素写入数据。我们将解释时序控制(Timing Control)的重要性,以及精确的时序信号如何确保图像的稳定显示,避免出现闪烁、拖影等现象。 此外,本书还会触及一些高级的显示技术概念,如可变刷新率(Variable Refresh Rate, VRR)技术,以及它们如何通过动态调整刷新率来提升游戏和动态图像的流畅度。 第五章:质量的保障——测试、校准与未来趋势 高质量的显示效果离不开严格的测试和精准的校准。本书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显示器性能评估指标,如亮度、对比度、色域覆盖率、响应时间、可视角度等。我们将解析这些指标的意义,以及它们如何被用于衡量和比较不同显示器的性能。 校准是确保显示器色彩准确性的关键步骤。本书将介绍显示器校准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虽然不涉及具体的校准软件操作,但会解释为何需要校准,以及校准的目标是什么。 最后,本书将展望LCD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Mini LED和Micro LED等新兴技术,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更极致的显示效果。我们将探讨这些技术在亮度、对比度、色彩表现和能效方面的潜力,为读者勾勒出未来显示技术发展的蓝图。 通过以上五个章节的系统性介绍,本书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关于LCD大屏幕彩色显示器背后核心技术原理的全面认知框架。它并非直接提供电路图的解析,而是从更基础、更普遍的科学与工程视角出发,帮助您理解这些令人惊叹的视觉奇迹是如何被创造出来的。理解了这些基础,即便面对具体的电路图,您也能更容易地把握其核心逻辑与设计思路。

用户评价

评分

从整体气质上说,这本书散发着一种扎实、严谨的学术氛围,这让我相信作者在内容组织上是下了大功夫的。它不像市面上一些浮于表面的速成指南,更像是一部需要沉下心来研读的专业参考资料。对于那些希望从根本上掌握LCD显示技术的工程师或高级电子设计人员来说,这种深度和广度的结合是极其宝贵的。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箱”,在面对下一个显示项目的设计挑战时,能够迅速从中找到关键的参考设计和深入的原理阐释,帮助我少走弯路,确保设计的高质量和高成功率。

评分

我非常看重一本技术手册的“实用性”和“时效性”。虽然LCD技术已经发展多年,但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新的驱动芯片和控制方案层出不穷。我希望这本书在涵盖经典理论的同时,也能涉及一些近几年比较主流的或新兴的显示控制技术,比如一些低功耗解决方案或者特定领域的定制化显示方案。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故障排查的“常见问题与解答”环节,那就更棒了。毕竟,理论学习最终要落实到解决实际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上,一本真正实用的手册,应该能预判到读者在使用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那些令人头疼的边界情况。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得相当有吸引力,色彩搭配和字体选择都透露出一种专业又实用的感觉,这立刻让我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作为一名电子爱好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既能深入讲解原理,又能提供实际操作指导的参考书。从书名来看,它似乎涵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复杂应用的广泛内容,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特别期待看到书中对于不同类型LCD驱动电路的详细剖析,尤其是那些在现代显示技术中越来越重要的接口和控制技术。如果书中能配有大量的实际电路图例和关键参数说明,那将是极大的加分项,能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这种详尽的技术图集,往往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救星”。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质量和纸张选择给我留下了非常好的第一印象,厚实的纸张配合清晰的印刷,即使是复杂的电路图也能看得一清二楚,这对于需要反复查阅的工具书来说至关重要。我倾向于那种在需要时能随时放在工作台边翻阅的书籍,而不是那种因为印刷粗糙而让人不忍心反复翻动的“花瓶书”。如果书中的图示和文字注释能够做到高度的对应和精准的标注,那么在实际动手操作时,就能大大减少查找和核对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种对细节的关注,往往体现了编者对目标读者的尊重。

评分

翻阅目录时,我注意到章节划分似乎逻辑清晰,从基础的液晶物理特性讲起,逐步过渡到具体的驱动电路设计,这种循序渐进的编排方式非常有利于初学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我尤其关注了关于色彩管理和时序控制的部分,因为这往往是决定显示效果好坏的关键所在。希望书中不只是简单地罗列电路,而是能对每个设计模块背后的决策逻辑和权衡取舍进行深入的探讨。例如,在处理高刷新率或高分辨率显示时,工程师们需要面对的信号完整性挑战,如果书中能提供相关的案例分析和优化建议,那价值就不可估量了。一本好的技术书籍,应该能教会读者“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仅仅是“怎么”做。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