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西方古典繪畫入門
定價:36.0元
作者:吾淳
齣版社:灕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10-01
ISBN:9787540776299
字數:200000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6個單元,共30講,囊括162位畫傢的300幅繪畫作品。這部由常年在高校從事哲學研究工作的藝術愛好者為藝術入門者撰寫的作品,本著“一道入門”的宗旨,用生動的語言,客觀的立場和兼收並蓄的態度,為古典藝術的入門愛好者提供瞭一份頗有分量的導讀,讀者步入古典藝術的神聖殿堂。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寫給古典繪畫愛好者的書。全書總計提供瞭162位畫傢的300幅繪畫作品。作者按時代順序來進行敘述,不僅提供瞭詳細的推薦作品條目,也附上瞭精到的欣賞指南。全書一共括六個單元,每個單元又下設五講,同時括豐富的插頁內容,囊括瞭從15世紀意大利文藝復興到19世紀後期古典藝術終結時代的作品。
作者常年擔任高校哲學教師,擅長從理性思維的角度齣發理解感性的藝術世界,其遴選的作品在繪畫史上具有代錶性,書後還提供瞭多種索引方式,為古典繪畫愛好者提供瞭一本值得一讀的入門級作品,兼具實用性和欣賞性。
目錄
作者介紹
吾淳,祖籍浙江衢州,1955年齣生於上海。1978年考入大學,1997年獲博士學位,現為上海師範大學法政學院哲學與跨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思維與哲學發生和範型問題研究,兼涉科學、倫理、宗教以及藝術。專業性著作括:《中國思維形態》《古代中國科學範型——從文化、思維和哲學的角度考察》《中國社會的宗教傳統——巫術與倫理的對立和共存》《對話:哲學與藝術》等。
文摘
朋友,有沒有接觸過古典藝術,想不想接觸古典藝術?你或許會問:進入或接觸古典藝術難嗎?當然,它比流行藝術艱深,否則何以堪稱古典?西方古典藝術究竟有多“厚”?舉個例子,開朗琪羅距離我們500年,拉斐爾距離我們500年,你覺得“厚”嗎?不僅如此,它背後是猶太民族和《》的底蘊,是古代希臘文明的底蘊,距離我們2500年,你說有多“厚”?相反,流行如流光,它是易逝的,今年流行,明年或許不再。通俗易懂的東西往往也可能過目即忘,因為它無法抵達你的心靈,而隻是那種一時的情緒衝動。其實我們都知道,凡好東西的獲得都有難度,唾手可得的東西沒有價值。莊子也說過,夏蟲不可以語冰,井蛙不可以語海,正是此謂。但古典藝術的訓練或許又沒有你想象的那麼難。就拿我來說吧,天資不敏,以前接受訓練的條件更遠遠不能同今日相比;況且如果你還會一兩樣樂器,或者學過一些素描甚至更多,那我還不如你。古典藝術並像空中樓閣那樣高不可攀,難度往往有可能是被你誇大的,或者是因你的無來由的恐懼和懶惰而造成的。如果你跳一下便能摘到果實,或者如果你通過鍛煉跳得更高一些,能摘到更多的果實,你願不願意?想當初,我開設藝術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就是想開拓學生的審美視界,增益學生的精神生活。如果再深掘一下提問,就是我們能否更有修養,我們能否更有教養;我們能否少一點功利,我們能否多一份理想。總之,生活,存在能否更有趣味,更有品位,更少一些動物的本能?這麼說吧,古典這個東西,你一旦進去瞭,就會站在金字塔尖俯瞰世界,而不是哆哆嗦嗦、戰戰兢兢地仰望這個塔尖,同時成為塔尖上的那個人或那些人的俯瞰物。
序言
我一直對那些擁有悠久曆史的藝術作品懷有深深的敬意,但遺憾的是,我對於它們的理解始終停留在淺層。當我拿到這本書時,我滿心期待它能為我揭開古典繪畫的麵紗,讓我能夠更清晰地認識那些偉大的藝術傢的傑齣成就。讓我驚喜的是,這本書的敘事角度非常獨特,它並非從枯燥的年代劃分齣發,而是通過對一些標誌性作品的深入剖析,來展現西方繪畫發展的脈絡。作者對於人物錶情的刻畫,對於場景細節的描繪,以及對於色彩情感的運用,都有著鞭闢入裏的解讀。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一些宗教畫作的分析,它讓我看到瞭藝術傢們如何用繪畫語言來傳達信仰的力量和神秘感。這本書的文字功底深厚,但又不失生動活潑,讀起來毫不費力,仿佛在聽一位博學而風趣的朋友娓娓道來。它讓我開始重新審視那些我曾經匆匆掠過的畫作,並從中發現瞭前所未有的意義和美感,讓我對西方藝術的理解進入瞭一個全新的層次。
評分作為一名對藝術曆史一直充滿好奇,但又常常被浩如煙海的資料和專業術語嚇退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在尋找一本能夠真正引領我入門的嚮導。我的書架上已經有一些泛泛而談的藝術史概覽,但它們往往缺乏深度,或者將重點放在瞭後來的藝術運動上,對那些奠定西方繪畫基石的偉大作品和時代,我依然感到模糊不清。我渴望能有一本書,它能像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師,耐心地引導我走進那些古老而輝煌的畫室,讓我理解不同時代畫傢們的心路曆程,以及他們如何通過畫筆捕捉人類的情感、信仰和對世界的觀察。我希望能看到那些早期基督教的壁畫,如何從簡陋的符號走嚮精煉的敘事;我想知道拜占庭的聖像畫,為何擁有如此神秘而莊嚴的美感;我尤其想深入瞭解文藝復興時期,那些大師們的創新是如何顛覆瞭當時的繪畫法則,為後世開啓瞭新的視野。這不僅僅是對技巧的探討,更是對文化、哲學乃至社會變遷的理解。我期待的,是一本能夠激發我持續探索的興趣,而不是讓我止步於初步瞭解的讀物,它需要有足夠的魅力,讓我願意花費時間去反復品味,去深入思考。
評分我一直認為,理解西方古典繪畫,如同試圖理解西方文明的根基。我曾在博物館裏駐足良久,麵對那些宏偉的傑作,卻常常因為缺乏足夠的知識儲備,而無法真正領略其深邃的內涵。我渴望的是一本能夠真正“解構”古典繪畫的書,它能夠帶領我穿透錶麵的華麗,直抵作品的核心。我希望這本書能解釋,為什麼某些顔色在特定的時期會備受推崇,為什麼某些主題會被反復描繪,以及為什麼某些構圖方式能夠如此深刻地影響觀者的情緒。我尤其感興趣的是,那些早期繪畫如何在材料和技術有限的情況下,展現齣驚人的創造力和錶現力。這本書的齣現,似乎正是我一直在尋找的答案。它能夠幫助我識彆齣不同風格的繪畫特徵,理解藝術傢們在技法上的傳承與創新,並且更重要的是,它能讓我看到這些藝術作品是如何與當時的哲學、宗教、政治和社會緊密聯係在一起的。它不是一本速成指南,而是一本需要細細品讀,並且在反復閱讀中不斷獲得新啓發的作品。
評分我最近收到瞭一本朋友推薦的書,但坦白說,在我翻開它之前,我曾有過一絲疑慮,擔心它會像市麵上許多同類書籍一樣,流於形式,缺乏真正能夠觸動人心的內容。然而,當我深入閱讀後,我的疑慮煙消雲散。這本書以一種極其流暢且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帶我走過瞭一段漫長而精彩的藝術旅程。我尤其驚喜地發現,作者並沒有簡單地羅列畫作名稱和作者,而是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每一幅作品背後的時代背景、社會思潮以及藝術傢個人的獨特視角。比如,當我看到那些描繪宗教題材的作品時,我不僅看到瞭精湛的技藝,更體會到瞭不同時期人們對於信仰的理解和錶達方式。作者對於光影的運用、色彩的搭配,以及構圖的巧妙之處的解讀,讓我仿佛能與古老的藝術傢們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這本書的敘述方式非常生動,不乏一些引人入勝的軼事和細節,使得原本可能枯燥的藝術史知識變得鮮活有趣。它讓我意識到,每一幅古典繪畫都是一個時代的縮影,都承載著豐富的曆史信息和人類情感。
評分作為一名對古典藝術情有獨鍾的學習者,我總是在尋找能夠深入探索那些早期繪畫精髓的書籍。我需要的不是泛泛而談的藝術史概述,而是一本能夠引領我走進畫作背後故事,理解其創作動機與藝術價值的讀物。我期待這本書能讓我看懂那些古老壁畫的象徵意義,解讀拜占庭聖像畫的神秘韻味,更希望能深入瞭解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傢們如何將人文主義精神融入繪畫,創造齣劃時代的傑作。我希望這本書能解釋,為什麼提香的色彩如此飽滿,為什麼拉斐爾的人物如此和諧,為什麼達芬奇的筆觸如此細膩。它應該能夠教會我如何欣賞那些看似樸素但意義深遠的早期作品,以及如何識彆不同大師的獨特風格。這本書應該能夠成為我學習西方古典繪畫的一盞明燈,指引我穿越時空的阻礙,去感受那些偉大靈魂的藝術魅力,並從中獲得持久的啓迪和享受。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