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艺术教程

摄影艺术教程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邬春生 著
图书标签:
  • 摄影
  • 摄影技巧
  • 摄影入门
  • 摄影教程
  • 艺术
  • 摄影艺术
  • 数码摄影
  • 构图
  • 光影
  • 后期制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新城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广影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9787512383944
商品编码:29761163784
包装:平装-胶订
出版时间:2015-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摄影艺术教程

定价:56.00元

售价:38.1元,便宜17.9元,折扣68

作者:邬春生

出版社:中国电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12-01

ISBN:978751238394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大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 《摄影艺术教程》适用于摄影学生及爱好者。








内容提要



目录

目 录
总论
第 一章 摄影艺术发展史简介6
第 一节 初期摄影(1839~1850年)6
第二节 早期摄影(1850~1889年)7
第三节 近代摄影(1890~1917年)9
第四节 现代摄影(1918~1960年)12
第五节 当代摄影(1960~至今)19
第二章 摄影器材基本知识篇22
第 一节 照相机的基本结构22
一、镜头22
二、快门装置25
三、取景器25
四、控制电路系统25
五、机身部件26
第二节 照相机类型27
一、传统胶片照相机27
二、数码照相机28
第三节 影像的存储29
第四节 影像的色彩控制30
一、色温30
二、数码照相机的白平衡31
第三章 摄影技术、技巧应用篇34
**节 光的运用34
一、光线的基本特性35
二、光线的应用35
三、常用的摄影光源43
第二节 空间因素的把握48
一、景深与透视48
二、灭点会聚的应用52
三、视点的选择52
第三节 摄影的特殊效果56
一、影像多重曝光效果56
二、慢速摄影(慢门拍摄)56
三、高速快门58
四、高速度闪光58
五、变焦拍摄58
六、极浅景深控制61
七、模糊影像61
第四章 摄影艺术美学基础篇64
**节 构图的基本知识64
一、恰当的画面取舍64
二、画面布局突出重点65
三、画面的均衡66
四、视点的选择69
五、影像的重构与裁切71
第二节 形式的构成71
一、线条的作用71
二、形状的表现77
三、体积的力量77
四、质感的描绘80
第三节 影调的魅力82
一、影调的作用82
二、影调的表现技巧82
三、影像的调性82
四、黑白影像的优势86
第四节 色彩的造型作用87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88
二、色彩造型中的对比94
三、色彩的和谐95
第五节 图纹语言100
一、肌理的影像效果100
二、图案的影像效果100
第六节 各种题材影像画面的基本视觉元素103
一、自然景观105
二、人像115
三、静物116
四、建筑119
五、动物124
第五章 作品欣赏126
自然景观126
人物128
静物132
建筑135
参考书目139
后记140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光影的诗篇:解析摄影的无限可能》 引言:捕捉瞬间,凝固永恒 在我们生活的洪流中,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而摄影,正是人类对抗遗忘、留存记忆最古老也最动人的方式之一。它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是对现实世界的观察、理解与再创造。一张照片,可以讲述一个故事,传达一种情感,定格一个时代的风貌,甚至引发深刻的思考。 本书,《光影的诗篇:解析摄影的无限可能》,并非一本刻板的技法手册,更不是一本枯燥的相机说明书。它是一场探索视觉语言奥秘的旅程,一次与光影对话的体验,一个关于如何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灵去感受世界的指南。我们将一同潜入摄影的宏大世界,触摸那些构成摄影灵魂的元素,理解那些让平凡画面跃升为艺术杰作的内在力量。 第一章:看见的艺术——构图的魔力 摄影的第一步,是“看见”。但这“看见”并非简单的用肉眼扫描,而是需要一种带着审视和选择的目光。构图,便是这“看见”的核心。它是在二维平面上,将三维世界进行取舍、排列,从而引导观众视线,突出主体,营造氛围,传达意图的艺术。 我们会深入探讨黄金分割、三分法这些经典的构图原则,理解它们为何能带来视觉上的和谐与平衡。但构图的魅力远不止于此。我们将一同解锁对称、引导线、框架式构图等多种手法,学习如何运用它们来创造画面的纵深感、节奏感和故事性。更重要的是,我们会鼓励你跳出条条框框,去感受空间的分割、线条的走向,以及色彩的呼应,最终找到属于你自己的、最能表达内心情感的构图语言。 想象一下,面对一望无际的草原,你如何选择那片最能展现生命力的绿色?面对一座古老的建筑,你又如何捕捉它沉淀的岁月痕迹?构图,就是你手中的画笔,将现实的素材,转化为情感的载体。我们不会告诉你“必须”怎么构图,而是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这样构图,以及“如何”通过构图让你的画面“说话”。 第二章:光影的韵律——塑造与表达 光,是摄影的灵魂,影,是光留下的痕迹。没有光,就没有影像;没有影,也就没有层次和立体感。理解光,就是理解摄影的本质。 本书将带你认识不同种类的光线:柔和的晨曦、炽烈的午阳、神秘的月光,以及人造的光源。我们将解析它们各自的特点,以及它们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为你的画面赋予截然不同的情绪和质感。你将学会如何观察光的方向、强度和色彩,并利用这些信息来塑造主体,强调细节,甚至创造戏剧性的效果。 低角度的光线如何勾勒出轮廓的坚毅?侧面光如何强调纹理的丰富?逆光如何营造梦幻般的轮廓光?我们不仅会介绍这些基础概念,更会引导你去实践,去感受光线在物体表面跳跃、流淌的过程。我们将一同探索如何利用自然光,如窗户光、阴天光,创造出柔美、细腻的影像;如何巧妙运用闪光灯,并非生硬的补光,而是将其作为一种创作工具,去塑造人物的立体感,去营造画面的氛围。 光影的 interplay,是摄影最迷人的部分。它能让简单的静物焕发生命,让普通的人物散发魅力,让宏伟的风景更加壮丽。通过对光影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你将能真正地“雕刻”你的画面,让它们拥有生命,拥有灵魂。 第三章:色彩的语言——情感的调色盘 色彩,是视觉中最直接、最富有情感的元素。它能唤起喜悦,也能引发忧伤;它能营造温暖,也能带来冷静。色彩的运用,是摄影师用来与观众直接对话的重要方式。 我们将一同走进色彩的斑斓世界,理解色彩的三个基本属性:色相、饱和度和明度。你将学会如何辨别色彩之间的冷暖关系,例如暖色调的奔放与活泼,冷色调的沉静与内敛。我们将探讨色彩的对比与和谐,如何通过强烈的色彩对比来吸引眼球,如何通过和谐的色彩搭配来营造统一的视觉感受。 本书更会引导你思考色彩的情感寓意。红色代表热情与危险,蓝色象征宁静与忧郁,绿色象征生机与希望……然而,色彩的情感并非绝对,它也受到文化、语境以及个人经验的影响。我们将鼓励你去观察日常生活中的色彩搭配,去分析电影、绘画中的色彩运用,并从中汲取灵感,为你自己的摄影作品注入丰富的情感层次。 你将学会如何利用色彩来引导观众的情绪,如何通过色彩的倾向来强化画面的主题。也许是运用浓烈的色彩来表现节日的喜庆,也许是捕捉细腻的色彩变化来描绘秋天的萧瑟。通过对色彩语言的娴熟运用,你的照片将不再只是图像的堆砌,而是充满情感共鸣的艺术表达。 第四章:故事的叙述者——景深与焦点 一张好的照片,不仅仅是记录,更是叙述。景深和焦点,是摄影师用来引导观众视线、突出故事重点的重要工具。 景深,是指在焦点前后,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浅景深能够有效地将主体从杂乱的背景中分离出来,营造出虚化的朦胧美,突出被摄对象的细节和情感。深景深则能将前景、中景、后景都清晰地呈现,展现出环境的广阔和细节的丰富。我们将深入探讨影响景深的因素,如光圈大小、焦距长短以及拍摄距离,并学习如何根据不同的拍摄目的,自如地运用浅景深和深景深。 焦点,则是画面中最具吸引力的区域。它不仅是视觉的落脚点,更是故事的开端。学会如何准确地将焦点放置在画面中最能传达信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部分,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对焦技巧,如眼神对焦、中心对焦,以及如何运用景深来进一步强化焦点区域。 想象一下,在拍摄人像时,你希望观众的目光第一时间落在人物的眼睛上,那么浅景深和精准的眼神焦点将是你的不二之选。而在拍摄壮丽的风景时,你可能希望从近处的花朵到远方的山峦都清晰可见,那么深景深和全景对焦将是你的策略。景深与焦点,就像摄影师手中的探照灯,引导观众的目光,让他们跟随你的叙述,去发现画面背后的故事。 第五章:瞬间的永恒——快门速度的掌控 快门速度,是摄影中记录时间的关键。它决定了一个瞬间是被凝固,还是被模糊,从而赋予画面截然不同的动感和生命力。 你将学会如何运用高速快门来“冻结”运动的瞬间,捕捉飞溅的水珠,定格奔跑的身影,让那些转瞬即逝的动态场景变得清晰可见。这不仅是一种记录,更是一种对运动力量的展现。 而慢速快门,则能将运动的轨迹转化为流畅的光影线条,让车流化为光轨,让瀑布化为丝绢,赋予画面一种梦幻般的流动感和时间感。你将探索如何在不同的场景下,选择合适的快门速度,创造出既有时间感,又充满艺术张力的作品。 我们也会讨论安全快门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三脚架等稳定工具,来克服手持拍摄时的抖动,从而更好地运用慢速快门。快门速度的每一次拨动,都是一次对时间节奏的掌控,一次对动态的捕捉或释放。通过对它的熟练运用,你将能为你的作品注入独特的动感和节奏,让静态的画面也拥有奔腾的生命力。 结语:你的视觉之歌 《光影的诗篇:解析摄影的无限可能》,是关于看见,关于感受,关于表达。它并非提供一套万能的公式,而是点亮一盏灯,照亮你探索摄影艺术的道路。我们相信,每个人心中都蕴藏着独特的视角和故事,摄影,便是你用光影写就的、独一无二的视觉之歌。 本书将鼓励你走出舒适区,勇敢地去尝试,去犯错,去学习。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去用你的镜头,记录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去用你的影像,传递你的情感和思考。 愿你在光影的世界里,找到属于你的诗意,创作出属于你的杰作。因为,每一个拿起相机的人,都是一位潜在的艺术家,而每一个用心去拍摄的瞬间,都可能成为不朽的传奇。

用户评价

评分

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一本神作!我之前一直对摄影很感兴趣,但总觉得无从下手,各种参数和术语让我望而却步。这本书的出现,彻底解决了我的困扰。它从最基础的相机握持姿势开始讲起,一步步引导我认识相机的每一个功能键,然后循序渐进地讲解光圈、快门、ISO等核心概念。最贴心的是,它还提供了大量的“实操场景”示例,比如在旅行中如何拍出令人惊艳的风景照,在聚会中如何捕捉大家的欢乐瞬间,在户外活动中如何应对复杂的光线条件等等。每个场景的讲解都非常详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调整,都给出了清晰的指导。我感觉这本书就像一本随身携带的摄影指南,无论走到哪里,遇到什么情况,都能从中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我不再害怕复杂的相机设置,而是充满了信心,敢于去尝试和创造。

评分

这本书的内容简直超出了我的预期!作为一个摄影爱好者,我一直希望能找到一本既能系统讲解摄影基础知识,又能激发我创作灵感的读物。这本书完全做到了。它不像市面上很多教程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有趣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摄影理论和技术娓娓道来。从最基础的光圈、快门、ISO之间的关系,到构图的黄金法则、三分法,再到景深控制、白平衡的运用,每一个概念都被讲解得清晰透彻,而且配有大量精美的范例图片,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深入探讨了不同题材的摄影技巧,比如人像摄影如何捕捉人物的神韵,风光摄影如何展现壮丽的景色,微距摄影如何呈现细节之美等等。每个部分都给出了非常实用的建议和指导,让我感觉自己就像有了一位经验丰富的摄影师在身边手把手教学一样。我迫不及待地想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的实际拍摄中去,相信这本书一定会成为我摄影道路上的重要伙伴。

评分

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教程,更像是一本关于“看见”的艺术指导。作者的文字充满诗意和哲思,他引导我重新审视我们习以为常的世界,去发现那些隐藏在平凡中的不平凡。我被书中对于“光”的描述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摄影的载体,更是情感的表达和氛围的营造。书中关于“构图”的讲解也让我耳目一新,它不局限于死板的规则,而是强调如何通过画面引导观者的视线,如何运用留白和负空间来增强画面的冲击力。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个人风格”的探讨,它鼓励读者找到属于自己的独特视角和表达方式,而不是盲目模仿他人。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不再只是一个“按快门”的人,而是一个能够用镜头“说话”的艺术家。它点亮了我内心的创作火焰,让我渴望用影像去记录和分享我对世界的感受。

评分

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其实没抱太大希望,毕竟市面上摄影教程太多了,很难找到真正有深度的。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操作相机,更重要的是,它在引导你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光影的奥秘,解释了色彩的心理学效应,甚至还涉及到了摄影史上的经典作品和摄影师的创作理念。这些内容让我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也提升了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故事性”的章节,它教我如何通过一张照片来讲述一个故事,如何运用情感和构图来打动观者。这已经超出了单纯的技术指导,上升到了艺术创作的层面。我感觉这本书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不仅传授知识,更点燃了我对摄影的热情和追求。读完之后,我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迫不及待地想去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美丽瞬间。

评分

这本书的讲解方式真的非常独特,完全颠覆了我以往对摄影教程的认知。它没有用那种生硬的、枯燥的术语堆砌,而是像在和老朋友聊天一样,用一种非常亲切、自然的方式来介绍摄影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喜欢其中关于“观察力”的章节,它强调了摄影不仅仅是按下快门,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种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和不为人知的视角。书中提供了许多有趣的练习和小技巧,让我能够快速地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比如,它教我如何利用天气变化来创造戏剧性的光影效果,如何通过调整拍摄角度来改变画面的氛围,甚至还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与拍摄对象建立联系,从而捕捉到最真实表情的秘诀。读这本书的过程,我感觉自己就像在进行一场探索之旅,每翻一页,都会有新的发现和惊喜。它让我意识到,摄影的魅力远不止于技术,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