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應急管理2015
定價:80.00元
作者:夏保成 姚軍玲
齣版社:當代中國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1-01
ISBN:978751540830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無
內容提要
2011
本書所收錄資料詳實、專業、實用,對於增進各省市區部門的應急管理與處置能力,在極大程度上保護人民群眾的生命與財産安全,具有不小的藉鑒意義
目錄
無
作者介紹
夏保成,1957年11月生,法學博士,二級教授。河南省省管專傢,中國地震局地震應急預案管理專傢組副組長,中國公共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雙法”學會應急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應急管理學會專傢,河南省減災委專傢組組長,河南省應急管理專傢組專傢,河南省食品安全委員會專傢。
長期從事應急管理教學與研究,主持創建瞭我國個應急管理本科專業並初步建立瞭學科體係。主持教育部等省部級以上課題6項,齣版《公共安全管理概論》《西方公共安全管理》《國傢安全論》等專著、教材十餘種,獲得中國管理科學奬等省部級以上奬勵5項。在國傢行政學院、中國地震局、廣東省、重慶市等單位和地區做公共安全與應急管理類報告120多場。
姚軍玲,1972年生,河南安陽人,副教授,德國柏林自由大學哲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文學博士,碩士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德文化與應急管理比較研究。
主持中德國際閤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教育部第46批留學迴國人員科研啓動基金項目等省部級項目多項;參與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重大公關子項目、國傢社科基金特彆委托項目、2012年度河南省教育廳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等國傢和省部級項目多項。與人閤作編著《中國應急管理(2011)》《中國應急管理(2012)》《中國應急管理(2013)》《中國應急管理(2014)》《應急管理比較研究》等。
文摘
無
序言
無
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這樣對中國應急管理體係發展脈絡充滿好奇的讀者提供瞭一個難得的觀察窗口。從封麵上“中國應急管理2015”的字樣,便能感受到其定位的鮮明,即聚焦於當年這一特定時間節點上的中國應急管理狀況。書中可能詳盡地梳理瞭2015年我國在應對各類突發事件,如自然災害、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以及社會安全事件等方麵的政策調整、製度建設、技術應用以及實踐經驗。作者夏保成和姚軍玲的名字,也讓我對書中的內容充滿瞭期待,他們想必是該領域的資深專傢,其研究成果和實踐心得的融入,將使得這本書更具深度和專業性。我尤其關注書中所探討的,諸如風險評估、預警機製、應急響應、災後恢復重建等核心環節,以及在這些環節中,不同部門、不同層級之間的協調配閤模式,如何實現資源的最優配置,如何提升全社會的風險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此外,書中是否會提及2015年我國在推進應急管理法治化、標準化、信息化建設方麵所取得的進展,以及麵臨的挑戰,也將是我閱讀的重點。一本能夠係統梳理某一時期國傢重大體係建設的書籍,其價值不僅僅在於記錄曆史,更在於為未來的發展提供藉鑒和啓示。
評分翻開這本《中國應急管理2015》,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種嚴謹的學術氣息,同時也流露齣對國傢重大議題的深切關懷。盡管我尚未深入研讀其具體章節,但從作者夏保成和姚軍玲的名字,以及書名所涵蓋的“應急管理”這一宏大主題,我能預見到書中必然包含瞭對我國應急管理體係在2015年所處發展階段的深刻剖析。我猜測,書中可能針對這一年內發生的典型突發事件,進行瞭案例分析,以此來檢驗和評估現有應急管理體係的有效性。比如,在自然災害頻發的背景下,如何更有效地組織抗震救災、防汛抗旱工作?在日益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如何應對和化解突發公共事件,維護社會穩定?書中是否也涉及到科技在應急管理中的應用,例如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的融入,是否能提高預警的準確性和響應的速度?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書中能夠觸及到應急管理體製機製的創新之處,以及在跨部門、跨區域協同應急方麵的具體實踐。瞭解2015年我國在這一領域所走的每一步,對於理解當前應急管理體係的基石有多麼重要,也是對我個人認知的一次重要拓展。
評分《中國應急管理2015》這本書,單憑書名就足以吸引我這樣對國傢治理體係演變感興趣的讀者。夏保成和姚軍玲的名字,也暗示瞭其內容的專業性和權威性。我推測,這本書很可能深入探討瞭2015年中國應急管理體係在應對各種風險挑戰時所展現齣的特點和成效。 它或許會係統性地迴顧這一年內,我國在健全風險監測預警體係、提升應急響應能力、加強應急物資保障、完善災後恢復重建等方麵所做的努力。我特彆想知道,書中是否會著重分析2015年我國在應對某些重大突發事件時的決策過程、指揮體係以及資源調配的效率。同時,我也期待書中能夠對當年我國在推動應急管理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方麵的實踐進行案例闡述,例如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提升應急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水平。一本聚焦於特定年份的應急管理發展,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中國社會安全網構建的獨特視角。
評分這本書,從書名《中國應急管理2015》以及作者夏保成、姚軍玲的署名來看,它似乎是一份對當年我國應急管理領域的一次全麵“體檢報告”。 我腦海中勾勒齣的畫麵是,書中可能詳細記錄瞭2015年我國在應急管理體係建設方麵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存在的不足。或許,它會從宏觀層麵,介紹當年國傢層麵在應急管理政策法規、頂層設計、組織架構等方麵進行的調整和完善。微觀層麵,則可能通過具體事件的復盤,來展現基層應急隊伍的響應能力、社會力量的參與度、以及公眾的應急素養。我很想知道,書中是否對“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應急管理模式在2015年是如何實踐的?在應對諸如流行病、安全生産事故等突發事件時,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共享和聯動機製是否成熟?書中或許還可能涉及對我國應急管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的評估,包括技術裝備、人纔隊伍、科研創新等方麵。一本能夠反映國傢重要治理領域某一年度發展狀況的書,無疑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現實指導意義。
評分這本書的標題,很直接地指嚮瞭“中國應急管理”這一核心議題,並且聚焦在“2015年”這一特定的時間維度上,這立刻引起瞭我的興趣。我猜想,夏保成和姚軍玲這兩位作者,必然在這方麵有著深厚的積纍,他們所呈現的內容,很可能是一份詳盡的研究報告或實踐總結。 我對書中是否涵蓋瞭2015年我國在應急管理領域所推行的重要改革措施,以及這些措施在實踐中落地的情況充滿期待。例如,在自然災害防範方麵,當年是否有新的預警技術或監測手段被引入?在事故災難應對方麵,安全生産監管的力度和方式是否有所加強?在公共衛生事件層麵,疾控體係的反應能力和應急儲備是否得到瞭提升?我更關注的是,書中是否能夠提供關於2015年我國應急管理體係與國際接軌的進程,以及在應對全球性挑戰方麵的思考。瞭解特定時期國傢重大戰略的實施細節,對我而言,是理解國傢治理能力演進的關鍵一環。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