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基本信息 | |||
| 图书名称 | 基础编织教程 | 作者 | 徐子淇,王翀著 |
| 定价 | 32.00元 | 出版社 |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
| ISBN | 9787538154481 | 出版日期 | 2008-08-01 |
| 字数 | 页码 | ||
| 版次 | 1 | 装帧 | 平装 |
| 内容简介 | |
|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图文并茂,简明扼要地阐述了编织品的起源与发展、编织常用工具、编织花样及编织物的管理等几个部分。书中着重论述了棒针和钩针的基本针、并针、加针和变化针等的符号与针法;棒针和钩针的起针、收针、缝合、花样等编织基本技法;棒针和钩针的配色编织技巧;棒针和钩针的编织成品设计等。在论述理论的同时,本书还配以相应的编织针法图、步骤图和编织要点等,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循序渐进地掌握手工编织设计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巧。 本书是一本全面介绍手工棒针和钩针编织基础技术的教材,适用于高等本科、高职高专等服装院校以及服装职业技术培训学校的学生使用,同时,对于服装编织设计专业人员和广大的服装编织设计爱好者的学习和研究也有的参考价值。 |
| 作者简介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目录 | |
| 总论 章 编织概述 节 编织品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编织品的特点 一、拉伸性 二、脱散性 三、卷边性 四、钩丝性、起毛起球性 第三节 编织品的种类 一、编织毛衫类 二、编织服饰类 三、编织工艺品类 第四节 编织材料的分类及产品特点 一、编织材料的分类 二、编织材料的产品及特点 棒针篇 第二章 棒针编织的常用工具及应用 节 棒针编织的常用工具 一、针的种类 二、用于辅助编织的各种工具 第二节 线和棒针的拿法 一、法式拿法 二、美式拿法 第三章 棒针编织的符号与针法 节 棒针编织的基本符号与针法 一、下针 二、上针 三、镂空针 四、下针的扭针 五、上针的扭针 第二节 棒针编织的并针符号与针法 一、下针右上2针并1针 二、上针右上2针并1针 三、下针左上2针并1针 四、上针左上2针并1针 五、下针中上3针并1针 六、上针中上3针并1针 七、下针右上3针并1针 八、上针右上3针并1针 九、下针左上3针并1针 十、上针左上3针并1针 十一、下针右上4针并1针 十二、下针左上4针并1针 第三节 棒针编织的加针符号与针法 一、下针右加针 二、上针右加针 三、下针左加针 四、上针左加针 五、卷针 六、1针放3针的加针 七、1针放4针的加针 八、1针放5针的加针 第四节 棒针编织的并放针符号与针法 一、3针2行的节编织 二、3针3行的玉编织 三、3针5行的玉编织(1) 四、3针5行的玉编织(2) 五、5针2行的节编织 六、5针3行的玉编织 七、5针5行的下针玉编织(1) 八、5针5行的下针玉编织(2) 九、5针5行的上针玉编织 十、3行编下方的球状 十一、4行编下方的球状 十二、中长编3针的玉编织(1) 十三、中长编3针的玉编织(2) 十四、长编2针的玉编织 十五、长编3针的玉编织 十六、锁4针的玉编织 十七、3次卷节 十八、并3针放3针 …… 钩针篇 附录 参考文献 |
| 编辑推荐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文摘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 序言 | |
| 精彩内容敬请期待 |
对于我这样的实践型学习者而言,这本书最宝贵的价值在于它提供的“工具箱”式的参考资料。它不仅仅教会了“怎么做”,还详细探讨了“为什么这样做”。例如,在讨论不同密度和松紧度对最终成品形态的影响时,书中配有对比图示,非常直观地展示了微小操作差异带来的宏观结果变化。这种对原理的深入剖析,帮助我从“模仿者”向“创作者”转变。它鼓励读者去理解编织背后的力学原理,而不是死记硬背步骤。此外,书中附带的“花样速查索引”也异常实用,当我想要快速查找某个特定纹理的编织方法时,能迅速定位,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既能教人入门,又能让人精进,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宝典。
评分在内容组织和逻辑结构上,这本书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水准和清晰的规划性。它不是简单地罗列技巧,而是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从最基础的线材选择、工具识别,到最简单的起针、收针,再到不同纹理的构建,每一步都像是精心设计的阶梯,确保读者在掌握前一个知识点后,才能自然地过渡到下一个。我特别留意了它对不同编织方向的区分,处理得非常到位,让读者能清晰地辨识出横向与纵向操作在实际操作中的细微差别。更值得称赞的是,它对“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这个模块的设置,这部分内容简直是实战经验的结晶,很多我之前靠自己摸索才领悟到的“坑”,在这本书里被系统地指了出来,并提供了直接有效的解决方案,极大地节省了我的试错成本。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色彩的搭配充满了活力与温暖,一看就知道是精心策划过的。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手感厚实,油墨印制清晰细腻,即便是初学者,在翻阅时也能感受到出版方在细节上的用心。我个人对这种注重质感的书籍特别有好感,毕竟是需要经常翻阅和操作的教程类书籍,好的载体能极大地提升学习的愉悦感。特别是那些复杂的编织图例和步骤分解图,印得非常精准,线条的粗细、符号的界限都一目了然,这对于避免初学者在对照图样时产生困惑至关重要。比起那些排版拥挤、印刷模糊的教程,这本在视觉层面上就给了我极大的信心,让我觉得即便是面对那些看似高难度的作品,也能通过它清晰的呈现方式,一步步攻克下来。装帧结实,想必能经受住长时间的反复使用而不易散架,这一点对于工具书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考量。整体上,从拿到书的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匠心和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风格非常平易近人,完全没有传统技术书籍那种冷冰冰的说教感。作者仿佛是坐在我身边,耐心地、一步一句地引导着我,用一种非常亲切的口吻解释着那些看似枯燥的编织术语和技巧。尤其是在讲解一些基础的针法变化时,作者的措辞总是能恰到好处地预判到读者可能产生的疑惑,并提前给出非常生活化的比喻来帮助理解,这比那些只罗列公式和术语的教材要有效得多。我特别欣赏它在引入新概念时的节奏感,不会一次性抛出太多信息量,而是循序渐进,让学习的坡度显得很缓和。这种教学上的耐心和细致,对于我这种“手残党”来说,简直是救星。它让我觉得编织不是一种高不可攀的技能,而是一种可以随时随地、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的生活艺术。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设计实在是太巧妙了,充满了艺术气息,完全颠覆了我对传统“技术手册”的刻板印象。它在讲解技巧的同时,融入了许多精美的实物照片,这些照片不仅仅是作为示例,更像是一种对成品美感的引导。光影的运用、景深的控制,都使得那些简单的毛线作品看起来充满了高级感和设计感。这种视觉上的享受,让我在学习过程中保持了极高的专注度和动力。有时候,我甚至会单纯地欣赏那些编织品的纹理和结构,从而激发我尝试更复杂花样的兴趣。这种将“功能性”与“审美性”完美结合的排版处理,让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精装的工艺画册,而不是一本冰冷的教材,这极大地提升了我的拥有感和学习欲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