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NFC設備設計寶典:設計約束篇
定價:59.00元
售價:38.4元,便宜20.6元,摺扣65
作者:Dominique Paret
齣版社:機械工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8-04-01
ISBN:9787111583141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本書講瞭當今NFC設備的技術,以及這些技術在諸如金融支付、公共交通、行政管理、機動車、工業、通信工具以及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本書通過數個詳細的技術實例,討論瞭諸多標準(如ISO、CEN、NFCForum、EMV等)和監管認證(如ERC、FCC、ETSI、無綫電頻率、隱私及生態汙染等)下的約束,以及NFC設備不得不麵對的審批、外形、功能性、結構性、環境或協同等問題。
目錄
譯者序
原書前言
第1 部分 NFC 簡介和迴顧
第1 章 近場通信(NFC) 原理迴顧 2
1. 1 “非接觸式” 的物理基礎與NFC 2
1. 1. 1 傳播和輻射的現象 2
1. 1. 2 場與空間區域的分類 2
1. 1. 3 空間區域 2
1. 1. 4 遠場: r >> λ /2π (Fraunhofer 區) 3
1. 1. 5 中場: r 約等於λ (Fresnel 區) 3
1. 1. 6 近場區域: r << λ /2π (Rayleigh 區) 和NFC 的起點 3
1. 1. 7 非接觸式、RFID 和NFC 應用的注釋說明 3
1. 2 NFC 的概念 4
1. 2. 1 Biot ̄Savart 定律 5
1. 2. 2 圓形天綫軸上一點的場H 5
1. 2. 3 作為“d” 一個函數的場H 的衰減 7
1. 2. 4 矩形天綫的軸上一點的場H 8
第2 章 NFC 的規範約束 9
2. 1 簡介 9
2. 1. 1 規範性、標準性和NFC 市場約束 9
2. 1. 2 詞匯錶 9
2. 1. 3 規範 10
2. 1. 4 標準 10
2. 2 規範性約束 10
2. 2. 1 從發起者到接收者的上行鏈路 11
2. 2. 2 NFC 設備天綫上的非接觸式規範約束 15
2. 3 結論 23
第3 章 規則約束和推薦規範 24
3. 1 針對NFC 和NFC 天綫的規則約束 24
3. 1. 1 射頻規定 24
3. 1. 2 關於NFC 輻射和汙染的約束 25
3. 1. 3 ERC 70 ̄03 標準和ETSI 300 330 規範 25
3. 2 關於標準的討論 29
3. 2. 1 關於人體暴露在電磁場中 29
3. 2. 2 關於個人自由(隱私) 的社會約束 30
3. 2. 3 環境影響 32
3. 3 NFC 市場的規範 32
3. 3. 1 應用NFC 技術的短距離設備 32
3. 3. 2 用戶期望的成本與市場價 33
3. 3. 3 注意虛假廣告 33
第2 部分 NFC 應用領域導緻的約束
第4 章 NFC 應用的分類與成果 36
4. 1 NFC 應用的分類方法 36
4. 1. 1 技術 36
4. 1. 2 “NFC Forum 設備” 和“NFC Forum 標簽” 37
4. 1. 3 NFC Forum 設備通信的“模式” 38
4. 1. 4 NFC Forum 設備的角色 39
4. 1. 5 應用分類的可行性及其約束 39
4. 2 應用成果及其直接約束 41
4. 2. 1 Touch & Go 41
4. 2. 2 Touch & Confirm 42
4. 2. 3 Touch & Connect 42
4. 2. 4 Touch & Explore 42
第5 章 NFC 應用領域導緻的約束 43
5. 1 NFC 應用的技術可行性範圍 43
5. 1. 1 架構和電子功能 43
5. 1. 2 形狀. 尺寸和外形(公共場閤除外) 43
5. 1. 3 備注和錶的部分解釋 45
5. 1. 4 用於長距比賽監測的接收者/標簽 45
5. 1. 5 用於監控品的接收者/標簽 46
5. 2 NFC 設備細分、市場類型、問題和影響及直接技術約束 47
目 錄 Ⅸ
5. 2. 1 市場部門和類型 47
5. 3 移動電話 48
5. 4 銀行/貨幣事務/付款 49
5. 5 運輸 50
5. 5. 1 種情況: 電池輔助型和平闆電池型卡模擬模式 52
5. 5. 2 第二種情況: 電池輸齣的卡模擬模式 52
5. 5. 3 第三種情況: 碰撞和負載效應 53
5. 6 汽車 53
5. 6. 1 消費類電子産品 55
5. 7 健康服務 57
5. 8 溝通介質 57
5. 8. 1 NFC 平闆電腦 58
5. 8. 2 NFC USB 鑰匙 58
5. 8. 3 NFC 溝通和促銷介質 58
5. 8. 4 “附加性” 的NFC 設備、棒和貼紙 59
第3 部分 設計NFC 係統及其天綫時需要解決的應用約束問題
第6 章 NFC 的結構約束 62
6. 1 天綫形狀導緻的約束 62
6. 2 操作距離變化導緻的約束 62
6. 2. 1 距離和磁耦閤 63
6. 3 在約束下發起者天綫的品質因數Q 的大可接受值 63
6. 4 迴歸(逆) 調製電壓的約束 64
6. 4. 1 無源負載調製(PLM) 64
6. 4. 2 有源負載調製(ALM) 66
第7 章 應用功能約束 69
7. 1 天綫調諧/失諧約束 69
7. 1. 1 發起者的情況 69
7. 1. 2 接收者的電路示意圖 69
7. 1. 3 “調諧” “未調諧” 和“失諧” 的移動電話 75
7. 2 環境的影響和約束 78
7. 2. 1 環境的物理影響 78
7. 2. 2 環境對天綫及其性能的影響 78
7. 2. 3 電場 78
7. 2. 4 磁場 80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我周圍很多初入職場的工程師,都熱衷於尋找那些“最新的技術棧”,而往往忽略瞭基礎設計的深度。當我嚮他們推薦這本書時,我強調的重點恰恰是它的“反潮流”之處——它不是在談論最新的應用場景,而是在深挖NFC技術本身作為物理層存在的根本限製。舉個例子,書中對“耦閤距離”的探討,並非簡單地給齣個數字,而是通過對磁場衰減模型、Q值變化以及負載匹配的精細分析,讓你明白為什麼兩毫米的距離變化,可能導緻整個係統從穩定工作區跌入不可靠區域。這種對細節的執著,讓我體會到真正的工程美學在於對不完美世界的精確建模。它強迫讀者去正視現實世界中的損耗和乾擾,而不是沉溺於理想化的仿真結果中。如果你期望讀到關於最新移動支付界麵設計的心得,你可能會失望,但如果你想知道為什麼你的支付終端總是會在某些特定角度失敗,這本書會給齣讓你心悅誠服的答案。
評分說實話,我最初對這本譯著抱有謹慎的態度,畢竟涉及到法國工程界的思考方式,和我們習慣的矽榖式快速迭代思維可能存在文化上的差異。但齣乎意料的是,這本書展現齣瞭一種令人信服的嚴謹性與條理性。它的敘事節奏非常平穩,每一步推導都建立在堅實的前置數學和物理模型之上。我注意到作者在討論調製解調(Modulation/Demodulation)機製時,並沒有滿足於給齣理想化的模型,而是將非綫性失真、噪聲裕度和誤碼率(BER)等實際挑戰融入瞭設計目標函數中進行考量。這種將理論“實戰化”的處理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書本的實用價值。對於我們這些需要嚮管理層匯報設計可行性,並確保産品在各種工況下穩定運行的團隊來說,這種“把話說死”的論證方式,遠比那些充滿樂觀預期的口號來得可靠。這本書更像是給你提供瞭一套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設計哲學。
評分從排版和結構上看,這本書的編排也十分考究,邏輯流非常清晰,使得原本可能顯得枯燥的數學推導和電路分析,也變得易於消化。我尤其欣賞作者在不同設計模塊之間建立的橫嚮聯係,而不是將天綫設計、電源管理和通信協議處理視為孤立的模塊。例如,天綫尺寸的選擇如何直接影響瞭負載阻抗的匹配範圍,進而決定瞭整個通信鏈路的動態範圍,這種全局觀的培養對於提升工程師的綜閤能力至關重要。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提供瞭一係列的設計準則,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種係統性的、受製約的思維框架。它讓你學會像一個真正的係統架構師那樣去思考,而不是僅僅停留在元件參數的堆砌上。讀完後,我感覺自己對NFC這個看似簡單的技術,有瞭一種更深層次的敬畏感——因為所有的簡單易用,背後都是無數次在嚴格約束下做齣的精妙妥協和優化。
評分這本關於NFC設備設計的書,老實說,我是在一個朋友的強烈推薦下纔翻開的,畢竟我對這個領域也算略有涉獵,但總覺得在係統性上有所欠缺。拿到手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種紮實的理工科書籍的氣質,封麵設計雖然樸實,卻透著一股“乾貨滿滿”的自信。閱讀過程中,我發現作者在講解基礎概念時,並未采用那種浮於錶麵的敘述方式,而是深入到瞭每一個技術決策背後的權衡與取捨。尤其是在討論天綫設計與耦閤效率的部分,那種對物理極限的敬畏感和如何在有限空間內榨取齣最佳性能的工程智慧,真是讓人茅塞頓開。我特彆欣賞作者在引入新概念時,總會迴顧前置的限製條件,使得整個設計思路形成一個嚴密的邏輯閉環。對於那些希望從“知道NFC能做什麼”跨越到“理解為什麼NFC必須這麼設計”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不可多得的良師益友。它不是一本教你快速入門的速成手冊,而是一本讓你沉下心來打磨基本功的訓練營。
評分我最近在做一個對功耗極為敏感的可穿戴設備的原型,這讓我對各種非接觸式通信技術的能耗特性非常頭疼。當我在翻閱這本關於NFC設計的書時,我原本以為它會像市麵上大多數技術書籍那樣,隻泛泛地談論標準和協議。然而,這本書的視角卻異常獨特,它將設計的核心聚焦在瞭“約束”之上。它沒有過多地糾纏於那些已經寫在官方文檔裏的規範細節,而是著重探討瞭在實際的PCB布局、材料選擇乃至外部環境因素對最終性能的“負麵影響”以及如何係統性地規避或補償這些影響。特彆是關於電磁兼容性(EMC)和射頻(RF)性能之間的微妙平衡,作者似乎有著一套獨到的見解,用大量的圖錶和案例分析展示瞭如何在地綫設計和屏蔽策略上做齣明智的妥協。讀完這部分的章節,我立刻迴去調整瞭我的電源管理策略和布局文件,效果立竿見影,設備待機功耗確實有瞭顯著改善。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技師在手把手地教你如何處理那些最讓人抓狂的“疑難雜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