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懂得爱,才能享受爱
定价:28.00元
作者:蒋慧瑜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550102811
字数:
页码:17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318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作者是的心理治疗师,从事心理辅导工作多年,擅长用小故事作为辅导工具,启发当事人思考。“有时候,以牙还牙只会换来重复又重复的负面情绪,让自己绝不好受。要终止痛苦和不快的感觉,就由自己主动去扭转这个局面,努力追求更快乐的人生。以牙还牙,不如以爱赢爱。”
作者从寻常琐事中寻觅爱的方法,从精致动人的故事中琢磨爱的道理。书中不但有情爱的故事,也包括亲爱、友爱、仁爱和自爱等生活例子和个案分享,它们都在给予大家一份提醒、一声祝福。故事虽短,韵味悠长,爱意浓郁。懂得爱人和被爱,自然就能享受爱!
目录
序言
从放风筝学会爱
我捉到一只小鸟
我应该怎样去爱他?
不开战便不受伤
丘爷爷的爱情与坚持
油漆匠的故事
认清真正的需要
爱恨交缠两面观
爱谁都好,先爱自己
给别人爱你的机会
懂得爱,让你得到更多
幸福,由自己选择
做自己的幸福与快乐工程师
逆境是化子妆的祝福
作者介绍
蒋慧瑜,香港岭南大学兼任讲师,注册社工,心理学(荣誉)学士,T-JTA性格评估执行师,NLP(身心语言程序学)高级执行师及时间线心理治疗执行师。
著有正向心理学的励志书籍《这一生,你错过了什么》、《人,要活得漂亮》、《懂得爱,才能享受爱》及NLP实用书籍《拾·字架寻找失落的93%说话原序》,并创办网上互动心灵杂志“心灵Bistro”,提供有关心理学、九型人格及NLP的资讯,“心灵Bistro”被香港雅虎评为100个精选之一。
文摘
没有一百分的另一半,只有五十分的两个人。
爱,从不计较的付出开始。
逆境原来是化了妆的祝福。
“永远”或许不易做到,但可以问问自己能为对方付出些什么。
今天的架今天吵,不要没完没了地翻旧账。
态度是可以相互影响的,积极的态度就像香水一样,总会感染到不同的人,你是怎样的人,便会吸引到寻找相同价值观的人。
……
序言
这本书带给我的,与其说是一种知识的输入,不如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重塑”。我过去总认为,爱是直觉驱动的,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事情,不需要太多思考和规划。然而,蒋慧瑜在这本书中,巧妙地植入了一种“爱的设计感”的概念。她提醒我们,美好的关系需要维护,需要学习新的沟通语言,更需要对彼此的差异性保持一种近乎“工匠精神”的耐心和尊重。其中关于“冲突管理”的那部分,是我认为全书的精华所在。她没有宣扬“不吵架才是好关系”,而是将冲突定义为“成长的催化剂”,关键在于冲突的质量——你们是在互相指责,还是在共同构建一个更清晰的理解框架?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极其克制和内敛的,它不煽情,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巨大的情感能量,因为它直指人心的痛点,却又提供了一个温暖且切实可行的出口。读完后,我没有立刻冲出去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事情,反而感到一种久违的宁静和笃定,仿佛我已经掌握了某种可以穿越日常风暴的内在指南针。
评分坦白讲,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和书名,很容易让人误判它是一本面向“情窦初开”少女的纯爱指南。然而,如果你像我一样,已经走过了婚姻中的“蜜月期”,正处于“磨合期”甚至“倦怠期”的阶段,这本书反而能提供一种醍醐灌顶的清醒感。它的哲学底蕴非常深厚,蒋慧瑜的文字中,偶尔会闪现出对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理解,但她非常巧妙地将这些高深的理论,转化成了最接地气的“生活哲学”。我尤其欣赏她对“孤独”的阐述。在书中,孤独不再是伴侣缺失的负面状态,而是一种个体成长的必要空间。她提出,只有当我们真正学会与自己独处,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我们才有可能在爱中找到真正的松弛感。这与当下社会追求“时时刻刻粘在一起”的爱情观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解答了我长期以来的困惑:为什么越是想抓住,对方跑得越快?这本书提供了一种“放手去爱”的智慧,它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基于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知。
评分这本名为《懂得爱,才能享受爱》的书,初读时,我本以为它会是那种老生常谈、充斥着“鸡汤”的爱情说教读物。然而,翻开扉页后,我立刻被作者蒋慧瑜那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所吸引。她没有像许多情感作家那样,将爱描绘成一个遥不可及的完美境界,而是将其拆解成一个个极其琐碎、却又无比真实的日常片段。读到关于“付出与索取的微妙平衡”那一章节时,我简直感觉作者是潜伏在我生活里多年的老友,因为书中描述的那些夫妻间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么多,你却……”而产生的暗流涌动,简直就是我家中餐桌上时常上演的无声战争的翻版。她提出的观点是,我们常常高估了自己对爱的理解,却忽略了被爱者的真实感受。真正的懂得,不是你认为你付出了多少,而是对方接收到了多少你想要表达的情感。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是那种娓娓道来、带着岁月沉淀的智慧,没有激烈的论断,只有温和的引导,让人在不经意间就反思起自己对待亲密关系的那些固有模式。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不是完美恋人的形象,而是我们自己那个时而骄傲、时而脆弱、渴望被理解的灵魂。
评分我向来对那些试图用一套“万能公式”来解决人类情感问题的书籍持保留态度,因为人性太复杂,爱更是变幻莫测。但《懂得爱,才能享受爱》这本书的独特之处,恰恰在于它拒绝给出公式,而是致力于描绘“地图”。作者蒋慧瑜似乎深谙“求而不得”的痛苦根源,她把笔触伸向了“安全感”这个在两性关系中几乎被谈烂,却很少被真正剖析清楚的核心议题。书中有一段关于“依恋模式”的分析,描述得极为精准和犀利。它没有停留在心理学术语的堆砌上,而是将我们童年时期与主要抚养人建立的连接模式,如何在我们成年后的亲密关系中自动播放,写得淋漓尽致。我读到这里时,手边的咖啡差点洒出来,因为书中描述的那种“推开是为了害怕被抛弃,靠近是为了确认存在”的矛盾行为,完全就是我过去一段时间一直在做的事情。这本书的结构非常松散,却又处处是线索,它不强迫你接受任何结论,而是用一个个引人深思的问句,将你推向自我探索的深渊,那种被理解的震撼感,是很多华丽辞藻堆砌出来的“心灵鸡汤”永远无法给予的。
评分我是一个对文字结构和叙事逻辑要求很高的人,很多非虚构的情感类书籍,读起来总感觉逻辑跳跃,或者论据薄弱。但《懂得爱,才能享受爱》这本书在论证“爱需要被看见”这一点时,展现出了惊人的条理性和丰富的案例支持。它没有采用生硬的“案例一、案例二”的模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对话片段”和“内心独白”来构建论点。例如,书中探讨“感激与赞美”的重要性时,它没有直接告诉你“要多说谢谢”,而是通过一个细节描写:丈夫在深夜加班后回家,妻子无意中留下的一张写着“辛苦了,晚安”的小纸条,是如何在第二天早上产生一种超越物质奖励的强大情感支撑。这种“细节的力量”的强调,贯穿全书。它教会我们,爱不是宏大的誓言,而是无数个微小、被精确捕捉到的瞬间的总和。阅读体验非常流畅,像是跟随一位经验老道的心理咨询师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心灵漫游,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对自身情感盲区的审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