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II 第三辑
定价:75.00元
作者:王功流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1-01
ISBN:978754397516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无
内容提要
淞沪抗战史料丛书续编·第二编充分利用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将已见或未见的关于淞沪抗战的史料以影印的形式出版,内容涵盖两次淞沪抗战,力求比较全面、翔实、生动地反映淞沪抗战的全貌,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的一部分。
目录
无
作者介绍
无
文摘
无
序言
无
这本书的资料搜集广度,绝对是令人惊叹的。翻阅目录和章节设置,就能明显感觉到编纂团队下了“苦功夫”,他们显然不是仅仅依赖于已发表的官方文献。我注意到其中穿插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民间回忆录片段,以及一些早期新闻报道的原文影印件,这些“非主流”的史料,往往能提供一种与宏大叙事截然不同的、更具烟火气的真实感。这种对微观视角的挖掘,让整个宏大的战争图景不再是冰冷的数据和将领的调动,而是具体到普通士兵、后勤人员乃至受战火波及的民众的切身感受。例如,某段关于物资短缺的记录,寥寥数语却将当时的困境描摹得入木三分,这种细节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这套书的价值,就在于它打破了刻板印象,提供了一个更立体、更复杂、也更接近真相的历史侧面。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纸张的质感也很好,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封面设计上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虽然是丛书的续编,但整体感觉非常统一,没有那种东拼西凑的廉价感。内页的排版也很讲究,字体选择清晰易读,行间距和页边距都处理得恰到好处,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眼睛疲劳。尤其是那些配图和地图的印刷质量,细节非常清晰,这对于研究历史资料来说至关重要。能感受到出版方在尊重原始文献的基础上,也兼顾了现代读者的阅读体验,这种对细节的打磨,让人对书的内容也充满了期待。比如,一些历史照片的翻印效果,黑白层次分明,没有那种模糊不清的颗粒感,这对于历史爱好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整体来说,从物质层面上,它已经超越了一般史料汇编的水平,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体现了对历史的敬畏之心。
评分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这套丛书的史料价值是毋庸置疑的,但更让我感到兴奋的是它在梳理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历史的温度”。很多关于重大事件的记载,往往只关注了结果和影响,但这本书似乎更侧重于“过程”——那些充满挣扎、犹豫、妥协与坚持的决策过程。它没有回避历史中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而是将它们如实地呈现出来。比如,在分析某个阶段的战略失误时,它不是简单地指责,而是引用了当时的内部讨论记录,让我们得以窥见决策者在信息不完全、压力巨大的情况下,所面临的真实困境。这种对“人”在历史洪流中做出选择的细致捕捉,使得阅读体验从枯燥的知识积累,转化成了一场与历史人物的深度对话,极大地增强了代入感和共鸣感,对于理解那段历史的复杂人性具有非凡的意义。
评分阅读完毕后,我有一个非常深刻的体会,那就是这套丛书不仅仅是对过去的记录,它似乎也在无声地对当下进行某种反思和警示。它通过详尽地展示过去的牺牲与代价,促使我们思考和平的来之不易,以及民族精神在极端压力下的韧性。那些关于勇气、坚守和家国情怀的史料片段,经过时间的沉淀,非但没有褪色,反而愈发显得珍贵和有力量。它提供了一个极佳的参照系,让我们得以对照今日的世界格局与挑战。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尾部分,对一些长期未解历史谜团的谨慎总结,没有草率地下结论,而是将探究的火炬交还给了新一代的学者和读者。这本书的意义,已经超越了纯粹的历史学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关于民族记忆和精神传承的厚重教科书,值得反复研读和深思,其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愈发凸显。
评分我一向对这类严肃的历史文献抱持着审慎的态度,毕竟很多史料的解读往往受制于时代的局限性。然而,深入阅读后发现,这套丛书的编纂逻辑非常严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资料,而是呈现出一种清晰的问题导向性。编者在选取和整理不同来源的档案、信件、电报时,似乎有一个很明确的线索在牵引,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零散信息,被巧妙地串联成一个具有内在逻辑的叙事链条。这种“串珠成链”的能力,极大地提升了阅读的连贯性和理解的深度。我尤其欣赏它在处理敏感或存疑史料时的审慎态度,往往会附带不同视角下的注释或旁白,展现出一种多维度的考量,而非单一的定论式叙述。这使得读者在吸收既有结论的同时,也能保持批判性思维的空间,真正参与到对历史的再认识过程中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