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湛江傩舞文化/麻章区历史文化丛书
定价:29.80元
作者:陈志坚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05-01
ISBN:978721811868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湛江傩舞文化/麻章区历史文化丛书》一书,拮取麻章傩舞、雷州傩舞、吴川傩舞与廉江傩戏的典型,以一斑而窥全豹,诠释湛江傩舞内容的丰富性和形态仪式的多样性。陈志坚先生从事博物工作四十多年,深入田野调研,钩沉尘封史料,不遗余力。对于一些乡村傩舞,他反复进行多次的考察调研,才终确定其傩舞的性质内涵。他以翔实的依据说明湛江傩舞独特的地方性和兼容性。
目录
一、概述
二、麻章傩舞
(一)英雄神将的傩舞
1.湖光镇旧县村的“考兵”傩舞
2.湖光镇后坛村的“考兵”傩舞
(二)五雷公将的傩舞
1.湖光镇东岭村的傩舞
2.湖光镇那柳村的傩舞
3.太平镇东岸村的傩舞
4.太平镇谭礼村的傩舞
5.太平镇造甲村的傩舞
6.太平镇调浪村的傩舞
三、雷州傩舞
(一)松竹镇东阁村的傩舞
(二)松竹镇西排村的傩舞
(三)松竹镇山尾村的傩舞
(四)松竹镇夏田村的傩舞
(五)白沙镇东岭村的傩舞
(六)南兴镇下田村的傩舞
四、吴川傩舞
(一)黄坡镇大岸村的“舞二真”
(二)博铺镇的“舞六将”
五、廉江傩戏
六、湛江傩舞的共性与特性
七、游神与舞傩的互动效应
附录:雷州半岛正月游神遣灾舞傩代表性仪式汇总表
后记
作者介绍
陈志坚,广东省湛江雷州市人,湛江市博物馆原馆长、副研究馆员。1971年参加工作,从事文化博物工作40多年。注重田野调研,足迹遍及湛江市五区五县市,并撰写论文论,挖掘整合湛江、雷州历史文化遗产。已出版《雷州石狗》《雷剧》《雷州文化》《雷剧艺术》《陈文玉》《湛江建筑文化》《湛江傩舞文化》等作。任《湛江市文物志》副主编(并执行编写)以及《雷州半岛石狗图录》《雷州石狗文化研究文集》执行编辑,参与审编《海康县志》《湛江市艺术志》《湛江政协六十年》等文史资料。在各地报刊发表了数十篇有关雷州历史文化的论文。
文摘
序言
作为一名对民俗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地方的文化,最直观的方式就是去感受它的表演艺术。而“湛江傩舞文化”,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古老而深沉的韵味,让我充满了探究的欲望。我一直相信,民俗艺术是民族情感和集体记忆的载体,而傩舞,作为一种古老的祭祀舞蹈,其背后一定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了解湛江,特别是麻章区这片土地上独特文化魅力的机会。我期待它能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傩舞的表演形式和流程,更能深入地剖析其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渊源,以及它在当地人民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我希望作者能够用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读者走进麻章区的古老村落,去感受傩舞的神秘仪式,去体会其中蕴含的民间智慧和情感。而“麻章区历史文化丛书”的定位,更是让我对这本书的学术严谨性和文化深度充满了信心,我相信它一定能为我打开一扇认识麻章区文化的新窗口,让我收获一段令人难忘的阅读体验。
评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湛江这片土地上,一种与我以往认知截然不同的文化景观。我一直认为,湛江的文化主要体现在海洋文明和岭南风情上,但“湛江傩舞文化”这个概念,一下子就拓展了我的视野,让我意识到在这片土地上,还隐藏着如此古老而充满神秘色彩的文化元素。麻章区,这个名字在我心中,因为这本书,变得更加具体和生动。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博学的向导,带领我走进麻章区的历史深处,去探寻傩舞的起源和发展,了解它如何在当地的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我特别想知道,那些古老的傩舞表演,究竟承载了怎样的信仰和故事?它们又如何影响着当地人民的精神世界?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用翔实的资料和深入的分析,为我呈现一个立体而丰富的麻章区傩舞文化图景,让我感受到这种古老艺术的独特魅力。同时,“麻章区历史文化丛书”的系列定位,也让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局限于傩舞本身,而是能够为理解整个麻章区的历史文化提供一个重要的切入点,这是一次充满期待的文化探索。
评分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一抹亮色,点亮了我对于家乡历史文化认知的空白。一直以来,我总觉得湛江这个地方,除了海鲜和海滨风光,似乎就少了一些能说得上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符号。这本书的到来,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麻章区深厚历史文化的大门。书中的内容,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品味,但从书名和作者信息就能感受到那种沉甸甸的地域情感和学术追求。尤其是“湛江傩舞文化”这个标签,一下子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傩舞,这个古老而神秘的仪式性舞蹈,在我的印象中,总是与古老的村落、祭祀活动、以及一种难以言喻的神秘感联系在一起。我一直想知道,在湛江的这片土地上,傩舞是如何传承和发展的?它又承载了怎样的历史记忆和民间信仰?而“麻章区历史文化丛书”的定位,又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傩舞的孤立研究,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麻章区历史文化背景下进行考察,这无疑会更加丰富和立体地展现其文化内涵。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书中那些生动的文字,描绘着古老的仪式场景,讲述着代代相传的故事,以及那些在傩舞背后,默默守护和传承这份宝贵文化遗产的普通人。这本书就像一张邀请函,邀请我深入了解自己的根源,去发现和感受那些被时间沉淀下来的独特魅力。
评分说实话,刚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我其实是有点打鼓的。毕竟,“湛江傩舞文化”听起来就有点学术,我担心会不会太枯燥,是不是那种只有专家学者才能看懂的“硬骨头”。但是,当我知道作者是陈志坚,而且是广东人时,我的心情就又不一样了。广东的文化,尤其是粤西地区的文化,总给我一种朴实而又充满生命力的感觉。我想象中的傩舞,也绝不仅仅是僵硬的动作和古老的歌谣,它一定融入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承载了他们的喜怒哀乐,甚至可能还带着一点点乡土的幽默和智慧。这本书,我期待它能像讲故事一样,把麻章区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傩舞的魅力,用一种读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希望看到书中不仅仅是那些复杂的理论和考证,更希望有鲜活的案例,生动的描写,最好能有一些图片,让我能更直观地感受到傩舞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我特别想了解,在现代社会,这种古老的民俗文化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它又给麻章区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力量。我想,这本书应该会是一次充满惊喜的发现之旅,让我重新认识这片土地,以及在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文化。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对民俗文化,特别是那种根植于乡土的表演艺术特别感兴趣,而“湛江傩舞文化”这个主题,瞬间就击中了我的点。麻章区,这个我并不算特别熟悉的地方,却因为这本书,在我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充满神秘色彩的画卷。我特别好奇,傩舞这种古老而独特的表演形式,究竟在麻章区留下了怎样的印记?它是如何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以及人们的信仰习俗相互交织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鲜活的傩舞世界,让我看到那些穿着奇特服饰、戴着威严面具的舞者,感受到他们在仪式中所传递出的力量,理解那些古老歌谣的含义。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挖掘傩舞背后所承载的文化信息,比如它在驱邪纳福、祈求丰收、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等方面可能扮演的角色。而“麻章区历史文化丛书”的定位,让我相信这本书不仅会聚焦于傩舞本身,更会将其置于麻章区整体的历史发展脉络中进行审视,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这本书,一定能满足我对地域文化探索的渴望,让我收获满满的知识和感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