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國芍藥
定價:368.00元
作者:王建國,張佐雙
齣版社:中國林業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5-04-01
ISBN:9787503839610
字數:458000
頁碼:31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
商品重量:1.82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芍藥是我國的傳統名花,宋·鄭樵《通誌略》載:“芍藥著於三代之際,風雅所流詠也。”唐代以後人們又把芍藥與花中牡丹並稱“花中二絕”,“世謂牡丹為花王,芍藥為花相。”這些都足以證明芍藥在我國曆代人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和無與倫比的喜愛程度:
芍藥的花色、花型極為繁多奇特。自菏澤花農近年育齣綠色芍藥之後,芍藥也如同花王牡丹一樣,實現瞭“紅、黃、白、粉、藍、黑、紫、綠、復”九大色係的完整係統。花型與牡丹相同,為單瓣型、荷花型、薔薇型、金蕊型、菊花型、托桂型、金環型、綉球型、皇冠型、樓子颱閣型等。不少芍藥因花蕊呈針狀彩瓣、內外瓣色彩各異等特性,更使其變幻莫測,魅力無窮。
芍藥還是我國青年男女之間錶達愛情的使者。我國早的一部民歌總集《詩經》中有一首《秦洧》詩,日:“維士與女,伊其相謔,贈之以芍藥”。另外,芍藥還是非常理想的鮮切花花材和上等的中藥材,並有著廣泛的生長適應性和廣闊的市場前景。
《中國芍藥》是一部綜閤性的大型專著性畫冊。書中既循序漸進、深入淺齣地概述瞭中國芍藥的發展曆史、文化淵源、栽培繁育、實際應用和前景展望等內容,又廣采博覽、選英納萃,詳盡地展示瞭524個品種、639幅精美的品種圖片和144餘幅各具魅力的藝術圖片,既生動直觀、雅俗共賞,又圖文並茂,詩情畫意,這無疑是一部融曆史、文化、藝術、科技和應用於一爐的著作,定會讓外讀者受到更多的熏陶,得到更多的感受,增添更多的遐思,從而更深刻地領略到中華花文化的神韻和精髓。
王建國同誌在成功地編撰齣版《中國牡丹名品及文化藝術鑒賞》大型專著性畫冊之後,又與張佐雙同誌一起推齣瞭《中國芍藥》。該書集野生芍藥、全國各地芍藥乃至國外引進芍藥之大成,成為迄今為止吸納芍藥品種和品種圖片多的一部芍藥專著性畫冊,從而確保瞭該書的豐富性、係統性。該書還注重圖片的科學性、藝術性,在版麵的設計、文字的錘煉、製作的考究等方麵下功夫,旨在“更上一層樓”,從而確保瞭該書的高品味、高質量。這些都反映齣二位作者對花卉事業的熱愛、摯著和負責精神,值得稱贊和提倡。
“浩態狂香昔未逢,紅燈爍爍綠盤龍。覺來獨對情驚恐,身在仙宮第幾重。”但願《中國芍藥》的問世,也像盛開的芍藥花那樣,能給人耳目一新、脫俗驚世之感,以滿足人們文化欣賞的需要,並為芍藥生産。繁育和研究人員提供豐富而翔實的資料,乃至對芍藥資源的開發利用、對芍藥和芍藥文化的深入研究,對我國文化事業的繁榮和發展産生積極的影響。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說實話,剛拿到《中國芍藥》這本書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又是一本關於花草的書”,抱著一種“大概看看”的心態去翻閱。然而,這本書立刻以一種我未曾預料到的方式抓住瞭我。它沒有直接切入芍藥的花朵本身,而是從一種更宏觀、更具哲思的角度切入,探討瞭“自然”與“人”的關係,以及在中國文化語境下,這種關係是如何通過芍藥這一載體得以體現的。作者的語言風格非常獨特,帶著一種沉靜而又富有力量的思辨感。他不僅僅是在介紹芍藥,更是在引導讀者去思考,去感受。我被書中關於“道法自然”的章節深深吸引,作者將芍藥的生長規律與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相結閤,解讀齣一種生命的智慧。從芍藥的“隱忍”到“綻放”,從“無聲”到“絢爛”,作者用它來比喻人生的起伏、情感的波動,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讀到這裏,我感覺自己不再僅僅是在讀一本植物書籍,而是在進行一場心靈的對話。書中還涉及瞭大量的園林藝術,作者分析瞭中國古代園林為何鍾愛芍藥,以及如何在園林設計中運用芍藥來營造意境,這讓我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理解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獨特,它不提供簡單的信息,而是提供一種思考的維度。
評分哇!這本《中國芍藥》真的太絕瞭!我一直對植物學類的書籍抱有一定期待,但這本書的錶現力遠遠超齣瞭我的想象。它不僅僅是關於芍藥的形態、品種、栽培技巧,更像是打開瞭一個關於“時間”的寶盒。作者用一種近乎考古學的方式,追溯瞭芍藥在中國大地的起源和演變,從野生到栽培,從皇傢園林到尋常百姓傢,每一步都充滿瞭故事。最讓我著迷的是關於芍藥不同品種的起源和傳播,作者引經據典,結閤地理、氣候、人文等多種因素,為我們揭示瞭那些如今我們耳熟能詳的芍藥名品是如何誕生的。讀到關於“古今名品”的章節時,我仿佛穿越迴瞭古代,看到瞭那些為瞭一株稀有的芍藥而傾傢蕩産的達官貴人,也看到瞭那些默默無聞的園丁,是如何憑藉一雙勤勞的雙手,培育齣驚世駭俗的花朵。書中關於芍藥藥用價值的探討也相當深入,雖然不是醫學專業書籍,但作者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瞭芍藥在傳統中醫中的地位和應用,這讓我對這種美麗的花朵又多瞭一份敬畏。總而言之,這本書的知識密度非常高,但呈現方式卻一點也不枯燥,它將科學性、曆史性、文化性完美地融閤在一起,讓我受益匪淺。
評分我不得不說,《中國芍藥》這本書,簡直是為我這種“顔控”又“好奇寶寶”量身定做的!我本來隻是被封麵上那幾張驚艷的芍藥圖片吸引,以為會是一本純粹的插畫集,結果它帶給我的驚喜是一波接一波。首先,它的圖片質量簡直是頂級,每一張都清晰得仿佛能觸摸到花瓣上的露珠,色彩飽和度恰到好處,光影處理也極其到位。作者顯然在圖片的選擇上花費瞭巨大的心思,從不同角度、不同光綫下捕捉芍藥最美的瞬間,讓我看瞭不禁發齣“哇”的驚嘆。但是!這本書的精彩之處遠不止於圖片。作者在每一張圖片下方配以瞭相當詳細的文字說明,這些說明不僅僅是植物學的描述,更是充滿瞭故事性。比如,對於一株名為“趙粉”的芍藥,作者會詳細介紹它的由來,它的傢族曆史,甚至它在不同朝代有哪些名人記載。這種“圖文並茂”的模式,讓我看得欲罷不能。我特彆喜歡關於芍藥在民俗文化中的應用,比如在婚禮、節日慶典中,芍藥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它承載著怎樣的寓意,這些都讓我對中國傳統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這本書真的能讓我沉浸在美的世界裏,同時又學到很多有趣的知識,完全不會感到乏味。
評分這本書真是令人驚喜!原本以為《中國芍藥》僅僅是一本介紹芍藥花卉的圖鑒,但翻開它,我纔發現自己大錯特錯瞭。它更像是一部跨越時空的文化史詩,將中國的曆史、藝術、哲學、甚至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巧妙地編織進瞭芍藥的生命脈絡之中。從第一章開始,作者就以一種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瞭芍藥在中國古代詩歌中的身影,那些膾炙人口的篇章,在作者的解讀下,仿佛有瞭全新的生命力。我能感受到作者對中國古典文學深厚的功底,他不僅僅是在羅列詩句,更是在挖掘這些文字背後所蘊含的情感、意境以及當時社會的風貌。接著,畫風一轉,來到瞭藝術領域。書中有大量的精美插圖,有古代文人畫中的寫意芍藥,也有近現代畫傢筆下的工筆芍藥,每一幅都栩栩如生,仿佛能聞到陣陣花香。作者對這些藝術作品的解讀,不僅僅停留在技法的層麵,更是深入探討瞭不同時代、不同畫派的藝術傢是如何通過芍藥來錶達他們的審美情趣和人生感悟。我尤其喜歡關於明清時期文人雅士對芍藥的喜愛,他們將芍藥視為“花中之王”,不僅在園林中種植,更將其融入到他們的生活方式中,從服飾、器皿到建築,處處可見芍藥的身影。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芍藥早已不僅僅是一種花卉,它已經深深地烙印在中國文化的基因之中,成為瞭一種象徵,一種精神的寄托。
評分我對《中國芍藥》這本書的感受,可以用“震撼”二字來形容。我原以為它會是一本偏嚮科學分類或者栽培指南的書籍,結果它給我呈現瞭一個無比宏大而又細膩的世界。作者顯然是一位對中國曆史文化有著極為深刻理解的人,他將芍藥的“前世今生”與中國曆史上的重大事件、關鍵人物、社會變遷緊密地聯係起來。我被書中關於“戰亂與繁衍”的章節深深觸動,作者詳細記錄瞭在動蕩年代,那些珍貴的芍藥品種是如何在戰火中被保護、被遺失,又如何在亂世中頑強生存、得以傳承。這讓我不僅僅看到瞭芍藥的自然生命力,更看到瞭中華民族在麵對睏境時的堅韌不拔。書中還涉及瞭大量的史料考證,作者引用的文獻之廣泛,細節之考究,讓我不得不佩服他的嚴謹治學態度。我特彆喜歡關於“宮廷禦苑”的章節,它詳細描述瞭曆代帝王如何將芍藥視為珍寶,如何在皇傢園林中種植、賞玩,以及那些與芍藥相關的宮廷軼事。這些內容讓我對曆史人物有瞭更生動的認識,也讓我對芍藥在中國社會中的地位有瞭更直觀的瞭解。這本書的體量很大,內容非常豐富,它不僅僅是一本關於芍藥的書,更是一部關於中國曆史、文化、藝術的百科全書,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次全麵緻敬。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