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拉·桑德斯是一名享誉SJ的驯犬师,GJ知名畅销书作家。凯拉曾多次在GJ*舞台上、马戏团、职业赛事中进行表演,其在《艾伦秀》《今夜娱乐》《*体育表演时间《今夜秀》等电视节目的表演让全国观众惊艳。
该书用图片讲解的方式,总共讲述了101个训练狗狗的方法,适合各类品种、各种年龄段的狗狗。“照片 文字”的讲解方式,通俗易懂,保证读者即使是一名小白,也能够根据书上的指示将自家狗狗训练成一只明星狗狗。该书目前在QQ销售超过50万册,是美国目前*全面、*QW的驯狗书籍。
在训练狗狗的过程中,在一教一学之间,不但能赢得狗狗一生的信任与爱,而且正如一名读者所评论的那样,拥有一只聪明的狗狗,无异于生活中多了一个好朋友!
推荐序 8
作者的话 9
入门BD 10
D一章基础训练 14
坐下 15
趴下 16
别动 18
过来 19
D二章Z受欢迎的传统技能 20
握手—左爪与右爪 22
取物∕叼物 24
放下∕给我 26
保持平衡和接住 27
坐直∕求求你 28
应声作答 30
打滚 31
装死 32
D三章家务时间 34
取拖鞋 36
取牵引带 37
遛狗 38
取报 40
祷告 42
进窝 43
拿包 44
整理玩具 46
裹毛毯 48
D四章有趣Z重要啦! 50
按喇叭 51
骑大马 52
俯卧撑 54
害羞 56
跛行 58
“扒手” 60
弹钢琴 62
装蠢 64
D五章我的现代生活 66
接电话 67
关灯 68
开∕关门 70
进门按铃 72
拉绳 73
从冰箱取啤酒 74
信使 76
找车钥匙∕遥控器 78
推购物车 80
拿纸巾 82
D六章一起做游戏吧! 84
足球 86
橄榄球 88
篮球 90
曲棍球 92
捉迷藏 94
藏起来 96
猜猜哪只手? 97
寻找彩蛋 98
套圈 100
猜豆子游戏 102
蓄势待发 104
3-2-1,跑! 105
D七章跳跃与接物 106
跳杆 108
跳过膝盖 109
从后背跳过 110
跳进我怀里 112
翻筋斗∕倒立 114
跳指挥棒 116
跳绳 118
追叼飞盘 120
跳膝追叼飞盘 122
D八章跳 圈 124
跳呼啦圈 125
跳胳膊圈 126
跳双圈 128
跳背部呼啦圈 132
不听话的狗—从圈下爬过 134
钻过滚动的圈 136
钻过倒在地上的圈 138
跳过糊纸的圈 140
D九章障碍穿越技能 142
钻隧道 143
匍匐前进 144
触碰目标 145
从上面跳过∕从下面钻过 146
走跷跷板 148
绕杆 150
爬梯子 152
滚桶 154
D十章看,那只狗会跳舞! 158
前后随行 160
退着走 161
转圈 162
鞠躬答谢 164
绕到左侧坐下 166
靠边(在我左侧旋转) 168
绕腿步 170
8字步 172
太空步 174
雀跃 175
合作直踢腿 176
D十一章思维训练 178
数数 180
记物名 182
找回指定物 184
指定跳栏 186
取扑克 187
拒绝食物 188
找出有我气味的东西 190
搜查违禁品 192
跟踪足迹 194
D十二章“爱我,J要爱我的狗” 196
接吻 197
爪子放到胳膊上 198
头着地 199
遮脸 200
挥手告别 202
索引A:按难度等级分类 204
索引B:按训练目的分类 205
作者简介 206
摄影师简介 206
致谢 207
推荐序 8
作者的话 9
入门BD 10
D一章基础训练 14
坐下 15
趴下 16
别动 18
过来 19
D二章Z受欢迎的传统技能 20
握手—左爪与右爪 22
取物∕叼物 24
放下∕给我 26
保持平衡和接住 27
坐直∕求求你 28
应声作答 30
打滚 31
装死 32
D三章家务时间 34
取拖鞋 36
取牵引带 37
遛狗 38
取报 40
祷告 42
进窝 43
拿包 44
整理玩具 46
裹毛毯 48
D四章有趣Z重要啦! 50
按喇叭 51
骑大马 52
俯卧撑 54
害羞 56
跛行 58
“扒手” 60
弹钢琴 62
装蠢 64
D五章我的现代生活 66
接电话 67
关灯 68
开∕关门 70
进门按铃 72
拉绳 73
从冰箱取啤酒 74
信使 76
找车钥匙∕遥控器 78
推购物车 80
拿纸巾 82
D六章一起做游戏吧! 84
足球 86
橄榄球 88
篮球 90
曲棍球 92
捉迷藏 94
藏起来 96
猜猜哪只手? 97
寻找彩蛋 98
套圈 100
猜豆子游戏 102
蓄势待发 104
3-2-1,跑! 105
D七章跳跃与接物 106
跳杆 108
跳过膝盖 109
从后背跳过 110
跳进我怀里 112
翻筋斗∕倒立 114
跳指挥棒 116
跳绳 118
追叼飞盘 120
跳膝追叼飞盘 122
D八章跳 圈 124
跳呼啦圈 125
跳胳膊圈 126
跳双圈 128
跳背部呼啦圈 132
不听话的狗—从圈下爬过 134
钻过滚动的圈 136
钻过倒在地上的圈 138
跳过糊纸的圈 140
D九章障碍穿越技能 142
钻隧道 143
匍匐前进 144
触碰目标 145
从上面跳过∕从下面钻过 146
走跷跷板 148
绕杆 150
爬梯子 152
滚桶 154
D十章看,那只狗会跳舞! 158
前后随行 160
退着走 161
转圈 162
鞠躬答谢 164
绕到左侧坐下 166
靠边(在我左侧旋转) 168
绕腿步 170
8字步 172
太空步 174
雀跃 175
合作直踢腿 176
D十一章思维训练 178
数数 180
记物名 182
找回指定物 184
指定跳栏 186
取扑克 187
拒绝食物 188
找出有我气味的东西 190
搜查违禁品 192
跟踪足迹 194
D十二章“爱我,J要爱我的狗” 196
接吻 197
爪子放到胳膊上 198
头着地 199
遮脸 200
挥手告别 202
索引A:按难度等级分类 204
索引B:按训练目的分类 205
作者简介 206
摄影师简介 206
致谢 207
我一直梦想着能和我的狗狗一起参加一些户外活动,比如徒步或者去公园玩飞盘,但它那糟糕的牵引绳礼仪,简直是把我的梦想扼杀在摇篮里。它一出门就兴奋得像脱缰的野马,各种拉拽,让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被拖拽的滑板。我试过换了好几种不同类型的牵引绳,但效果甚微,反而让它更加警惕和焦虑。这本书给了我全新的视角。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控制狗狗在行走时的拉拽,更深入地探讨了建立“同步行走”的理念。我才明白,原来牵引绳不仅仅是用来控制的工具,更是我们和狗狗之间沟通的桥梁。 书中关于如何让狗狗理解牵引绳的意义,以及如何通过身体语言和指令来引导它保持与主人的同步,讲得非常细致。我跟着书里提到的步骤,开始在家里的空地上进行基础的牵引训练。我用零食和口头表扬来奖励它在我身边行走,一旦它开始拉拽,我就会立刻停下,等它回来,再继续前进。这个过程确实需要耐心,刚开始它还会时不时地尝试拉拽,但我坚持了下来。令人欣喜的是,经过几周的训练,我家狗狗在户外行走时的表现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它不再像以前那样横冲直撞,而是开始留意我的步伐,主动靠近我。现在,我们可以悠闲地在小区里散步,我不再需要费尽力气去拉扯它,它也变得更加放松和自信。这种和谐的散步体验,让我觉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值了!
评分我一直觉得,养狗不只是提供食物和住所,更重要的是教会它融入家庭,成为一个懂规矩、惹人喜爱的伙伴。我家那个“毛孩子”之前可谓是让我头疼不已。它有个坏习惯,就是一到吃饭时间就围着我转,各种撒娇打滚,弄得我根本没法安心吃饭。我尝试过呵斥它,但它似乎根本听不懂,反而会更加卖力地表演。自从看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建立“规矩”是从一开始就要做的。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设定界限,如何让狗狗理解“等待”的含义,以及如何通过奖励机制强化良好的用餐行为。我按照书中的建议,在喂食前让它坐下,等待我的指令,一旦它表现出耐心,就立即给予奖励。刚开始那几天,它还是会有些不安分,但随着训练的深入,它明显变得更沉稳了。现在,我吃饭的时候,它会安静地趴在自己的垫子上,偶尔用眼神看看我,但不再是那种令人抓狂的缠绕。这种进步,让我觉得之前的付出都太值得了! 更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纠正坏习惯,更侧重于如何与狗狗建立深厚的感情。它强调了“正面强化”的重要性,通过奖励和鼓励,而不是惩罚,来塑造狗狗的行为。这让我意识到,训练狗狗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增进彼此理解和信任的过程。以前我对它的一些行为感到无奈,甚至有点生气,现在我更多的是去理解它背后的原因,然后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比如,它之前喜欢在门口随地大小便,我以为它就是故意的,现在才知道,可能是因为它不熟悉环境,或者是在标记领地。书里提供的室内如厕训练方法非常实用,而且循序渐进,让我不至于因为几次失败就感到沮丧。现在,它已经能在指定的地方解决生理需求了,我再也不用担心回家面对“惊喜”了。
评分我家那只泰迪,聪明是聪明,但就是有点“小聪明”过头了,特别喜欢在家里搞点“小破坏”,比如撕纸巾、啃家具的边角。我尝试过各种方法,包括严厉呵斥,甚至还尝试过暂时把它关进笼子里,但似乎都治标不治本,它过一阵子又会故态重萌。我一度怀疑是不是我跟它八字不合,或者它就是天生“破坏王”。看到这本书的介绍,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把它买回家,结果真的让我惊喜连连。 这本书在讲解“破坏行为”的成因时,非常深入,不仅仅归咎于狗狗的“坏”或者“懒”,而是从狗狗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环境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它提到,很多时候狗狗的破坏行为,是因为它们感到无聊、焦虑,或者缺乏足够的运动和精神刺激。我以前只知道要带它出去玩,但并不知道如何科学地安排它的活动量和精神上的满足。书中提供的“藏食游戏”、“嗅闻训练”等方法,简直是我的救星!我每天都会花一些时间,在家中不同地方藏一些小零食,让它去寻找,或者玩一些需要动脑筋的益智玩具。这些活动不仅消耗了它的精力,更重要的是,让它在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现在,它在家里的破坏行为几乎为零,取而代之的是,它会自己安静地玩玩具,或者在我工作的时候,趴在我脚边打盹。这种变化,让我觉得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居家必备”的育宠宝典!
评分说实话,我对于“狗狗训练”这个概念,之前一直停留在比较表面的理解。总觉得就是教会它坐下、握手、别叫就行了。然而,我的那只小柯基,总是喜欢在它不开心的时候,用它的爪子在我身上乱挠,而且有时候,它会对着陌生人发出一些比较凶的叫声,虽然它本身并不具有攻击性,但这还是让我在社交场合感到有些尴尬。这本书真的让我对狗狗的行为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你“怎么做”,而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如何理解狗狗的内心世界”。 书中关于狗狗的“社交化”训练,我之前从来没太在意过。总以为只要它接触过人,就自然而然会变得友善。但事实证明,社交化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需要系统性引导的过程。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循序渐进地让狗狗接触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不同的声音,并且教会主人如何识别狗狗的压力信号,及时进行干预。我按照书中的方法,开始有计划地带它去公园,让它在远处观察其他人,然后慢慢靠近,给予零食奖励。对于它爱挠人的习惯,书里也提供了非常有用的技巧,比如如何通过分散注意力,以及如何教导它“轻柔”的互动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家柯基在面对陌生人时,不再是直接的吠叫,而是会先观察,然后根据我的指令做出回应。它挠人的次数也大大减少,甚至在我提醒它之后,它会用鼻子轻轻蹭我,那种乖巧的样子,简直让我心都融化了。
评分对于很多新手主人来说,如何正确地“奖励”狗狗,是一个常常被忽略但又极其重要的问题。我家那只小博美,我一直以为只要它做对了,就应该给它好吃的零食,但奇怪的是,有时候它表现得并没有那么“兴奋”,或者过一段时间,它就会忘记之前的“正确行为”。我曾经感到很困惑,是不是我给的零食不够“高级”,或者我的奖励时机不对。 这本书对于“奖励的时机和类型”的讲解,简直是醍醐灌顶。它不仅强调了“及时奖励”的重要性,也就是在狗狗做出正确行为的瞬间就给予奖励,而且还深入地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奖励,比如口头表扬、抚摸、玩具,以及零食。它还提到,过度依赖单一的奖励方式,可能会让狗狗产生“审美疲劳”。我开始尝试书中提到的“奖励递减法”和“间歇性奖励”。这意味着,并不是每一次正确行为都给予最高等级的奖励,而是根据情况进行调整,让狗狗保持一种“期待感”。我发现,有时候一个简单的“好孩子”的夸奖,配合一个温柔的抚摸,反而比零食更能让它开心。更重要的是,它学会了不再仅仅为了零食而做,而是发自内心地想让我高兴。这种从“功利性”到“情感性”的转变,让我觉得我的训练方向是对的。现在,它在完成指令时,眼神里充满了期待,而且即使没有零食,它也会非常配合地执行。
评分我一直觉得,训练狗狗的关键在于“指令”,教会它听懂“坐下”、“过来”之类的词语。但我的那只拉布拉多,即使听懂了指令,有时候也表现得心不在焉,或者是在完成指令之后,依然我行我素。我曾经觉得,是不是我的指令不够清晰,或者它的智商有问题。这本书让我明白,原来训练狗狗,更重要的不是指令本身,而是“建立联系”和“沟通”。 书中关于“建立沟通桥梁”的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了如何通过眼神交流、身体姿态以及一致性的语气,来让狗狗真正理解你的意图。我之前总是习惯于用比较生硬的语气下达指令,现在我学会了用更温和、更鼓励的语气,并且在它做出正确反应时,给予及时的表扬和奖励。书里提到的“诱导训练法”,也让我受益匪浅。我不再是强迫它完成指令,而是通过零食和游戏,让它主动去尝试,去探索。比如,在训练“趴下”指令时,我不再是直接把它按倒,而是用零食引导它一步步做出动作。这种训练方式,不仅让它更容易接受,而且让整个过程变得更有趣。现在,我的拉布拉多对指令的反应更加迅速和积极,而且它不再只是机械地执行,而是会带着一种“配合”的态度来完成。它甚至会在我还没下达指令的时候,就主动做出我期望的行为,那种默契感,让我觉得我们之间的关系更近了一步。
评分我家那只雪纳瑞,性格比较敏感,而且有点胆小。在家里它还算活泼,但一旦到了外面,特别是人多的地方,它就会变得畏首畏尾,甚至会躲在我身后,不让我靠近。我尝试过鼓励它,也尝试过把它抱起来,但似乎都适得其反,反而让它更加紧张。我一度担心,它以后可能很难适应一些户外活动,比如去宠物公园或者参加一些社交性的犬只聚会。 这本书对于“胆小和焦虑”狗狗的训练,提供了非常专业和人性化的指导。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安抚”狗狗,而是深入地去分析狗狗产生胆小和焦虑的原因,比如遗传、早期经历、缺乏安全感等等。然后,它提供了一系列“循序渐进”的脱敏和行为重塑的方法。我跟着书中的建议,开始在家中模拟一些让它感到害怕的声音和场景,并且在它表现出放松的时候给予奖励。我也会带它到相对安静的环境,让它先熟悉,然后慢慢地增加它接触外界刺激的强度和频率。关键在于,我学会了观察它的肢体语言,一旦发现它有紧张的迹象,就立即停止,并采取一些让它感到安全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惊喜地发现,我家雪纳瑞在外面变得越来越勇敢了。它不再是躲在我身后,而是开始主动去探索周围的环境,甚至会和其他狗狗进行一些友好的互动。这种变化,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训练手册,更是一本“治愈心灵”的指南。
评分我一直以为,教会狗狗“不叫”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我家那只吉娃娃,天生就是个“小喇叭”,稍微有点风吹草动,它就能发出尖锐的叫声,尤其是在有人敲门或者经过窗户的时候,简直能把我家的邻居都给吵醒。我试过捂住它的嘴,试过大声呵斥,甚至还尝试过在它叫的时候,给它泼一点水,但这些方法要么无效,要么反而让它更加激动。我真的对它的叫声感到非常头疼,有时候甚至会因此和家人产生一些小摩擦。 这本书关于“过度吠叫”的训练方法,彻底改变了我的认知。它不仅仅是教你如何制止狗狗的叫声,而是深入地去分析狗狗吠叫的原因。它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吠叫,比如警戒性吠叫、寻求关注的吠叫、无聊性吠叫等等,并且针对每一种情况,提供了具体的解决方案。我跟着书中的步骤,首先从“警戒性吠叫”开始训练。当有人敲门时,我不再是立刻冲过去,而是先让狗狗保持坐下的姿势,然后缓慢地走到门口,告诉它“没事”,并且在它保持安静的时候给予奖励。这个过程需要极大的耐心,但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它开始逐渐明白,有人敲门不代表危险,它不需要一直叫。对于它寻求关注的吠叫,我学会了忽略它的叫声,直到它安静下来再回应它。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我家吉娃娃的吠叫频率和音量都有了显著的降低。现在,虽然它偶尔还是会叫几声,但已经不再是那种让我头疼欲裂的“噪音”了,而且它的叫声也变得更加有目的性,而不是无谓的乱叫。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我近期最满意的育儿(宠物版)投资了!我家那只精力旺盛的小金毛,简直就是个拆家小能手,每次出门回来,总能发现新的“惊喜”——沙发上莫名其妙的划痕,遥控器变成了它的磨牙棒,还有它那不合时宜的“热情”,总是扑到客人身上,吓得人家花容失色。我尝试过网上搜各种零散的教程,视频、文章看了不少,但总感觉东拼西凑,缺乏系统性,而且很多方法对我家狗狗似乎没什么效果,反而让它更加混乱。这次偶然看到这本书的推荐,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入手,没想到简直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首先,它真的非常系统,从狗狗的心理特点、不同年龄段的训练重点,到建立信任、基本指令的讲解,再到行为问题的纠正,环环相扣,逻辑清晰。我以前总觉得训练狗狗就是一遍遍重复指令,现在才知道,原来理解狗狗的行为动机才是关键。书中对狗狗的肢体语言、眼神交流的解读非常到位,让我能更准确地把握它的情绪和需求。举个例子,我家狗以前总喜欢在半夜狂叫,我一直以为它是想出去玩,但书里提到,很多时候狗狗半夜吠叫可能是因为缺乏安全感或者焦虑。我按照书里提到的方法,给它创造了一个更舒适、私密的睡眠空间,睡前陪它玩一会儿,分散它的注意力,再配合一些舒缓的音乐,奇迹发生了!它现在已经能安稳地睡到天亮了,我终于也能睡个好觉了!
评分我一直认为,狗狗训练的最终目的,是让狗狗能够安全、快乐、融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然而,我家那只萨摩耶,虽然性格温顺,但有一个习惯让我头疼不已,就是它喜欢“偷吃”地上的食物,尤其是我们不小心掉在地上的零食或者餐桌上的残羹剩饭。每次我都得提心吊胆,生怕它吃到什么不该吃的东西,对身体造成伤害。我尝试过在它伸手去吃的时候,大声呵斥,但它似乎并没有完全理解“不行”的含义。 这本书在讲解“防止误食”这方面,提供了非常实用且科学的方法。它不仅仅是让你在狗狗面前喊“不”,而是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它强调了“资源保护”的概念,也就是说,我们要让狗狗理解,主人才是食物的“管理者”,它不能随意地去争夺地上的食物。书中提供的方法,比如“留守训练”,让我能够教会它在食物(包括它自己的狗粮)面前保持等待。我先在它面前放下它的食盆,然后让它坐下,等待我的指令,只有在我发出“吃”的指令后,它才能开始吃。这个训练不仅教会了它耐心,更重要的是,让它理解了食物的支配权掌握在我的手中。此外,书中还提到了如何通过“转移注意力”和“提供替代品”来纠正狗狗的偷吃行为。我现在会在家里的一些容易被它接触到的地方,故意放一些它不太感兴趣的食物,然后观察它的反应。一旦它表现出想要偷吃的迹象,我就会立刻用它喜欢的玩具或者零食转移它的注意力。这种多管齐下的方法,让它对地上的食物不再那么“垂涎欲滴”,而是会更关注我发出的指令和提供的游戏。现在,即使是不小心掉落的食物,它也会先看看我,而不是直接扑上去,这种进步让我感到非常欣慰。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