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男怕跌面,女怕失宠》(揭开两性婚恋的秘密)
定价:29.80元
作者:(美)艾格里奇,夏乐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03-01
ISBN:9787547209868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爱默生博士基于超过30年对两的研究,已使美国数百万问题夫妇走出婚姻的困境,堪称指导两性婚恋的《圣经》。
——《纽约时报》
这本书是爱默生博士继《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之后的又一本关于两的畅销书,也是他积三十年的研究成果,阐释婚恋关系*有深度的一本书。
——《华盛顿邮报》
爱默生博士的《男怕跌面,女怕失宠》是一部的婚恋类作品。通过这本书,每一对夫妻或恋人都会了解到自己所面临的问题,会学习如何与配偶有效沟通。强烈推荐已结婚或即将走入婚姻殿堂的人都来读读这本书。
——《洛杉矶时报》
这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因为我们和配偶都曾有过争吵和分歧。这本书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认识和了解爱侣。
——《出版商周刊》
我真的很喜欢这本书。过去我和我的丈夫总是口角不断,我们为此都很苦恼。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应当珍惜的。我试着用这本书里讲的道理解决婚姻中的问题,效果非常好。
——美国读者
内容提要
想过吗,男人为什么怕跌面儿?
想过吗,女人为什么怕失宠?
男人怕被人瞧不起,即便在老婆面前,也会越混越没底。
女人怕没人疼,担心男人移情,担心有小三出来搅了婚姻美梦。
如果你是女人,就要明白,面子是男人的天,好男人是赞赏出来的;如果你是男人,也要明白,宠爱是女人的氧气瓶,好女人是宠出来的。
懂得这个道理,婚姻这碗酒,你会越喝越有;不懂得这个道理,婚姻这出戏,你会硬把喜剧演成悲剧。
时间翻开本书,作者爱默生博士将成为你我婚恋这出大戏的*指导。
目录
序:在婚姻的跷跷板上跳舞
part1 男人这片江湖,女人这片港湾
章 男人是蓝色的,女人是粉色的
第2章 面子是男人的天
第3章 宠爱是女人的氧气瓶
part2 夫妻本是同命鸟,却总站在不同的枝头吵闹
第4章 吵声响起——恩爱为什么来得如此短暂
第5章 夫妻对“掰(扯)”——光天化日下的“三岔口”
第6章 各不相让,陷入愈来愈深的死胡同
第7章 误解,就从鸡毛蒜皮的琐事开始
第8章 伤人的话一出口,你就成为它的奴隶
part3 男人丢什么都不能丢面子,女人缺什么都不能缺宠爱
第9章 天塌了,爷扛不住——为什么男人怕跌掉面子
0章 生命诚可贵,宠爱价更高——为什么女人怕失去宠爱
1章 男儿有泪,出自心底深处的柔软
2章 女人无惧,源于内心的坚强
part4 在“两性战争”的边境签署友好沟通条约
3章 举案齐眉,走进沟通顺畅的良性循环
4章 给足男人面子,在细微处表示尊重
5章 满足女人的宠爱渴求,她会任劳又任怨
6章 在善意的光辉照耀下,收敛各自性格的锋芒
7章 有摩擦必有伤害,宽恕是好的解药
8章 多说几句“谢谢”压不死人——夫妻之间感恩的力量
9章 人生常相见,不做参与商
part5 婚姻和谐不是梦
第20章 谎言过耳,碎碎平安
第21章 高科技时代下的阴谋与爱情
第22章 今晚做爱?谁来决定?
第23章 团结起来,在爱的旗帜下
附录
作者介绍
爱默生·艾格里奇(Emerson Eggerichs)
的婚姻问题专家,传播学硕士,婚姻与家庭生态学博士。在30多年的婚姻咨询工作中,爱默生发现了经营家庭和婚姻的真谛——爱与尊重,并帮助众多危机四伏、濒临破裂的家庭走出了困境。
如今,爱默生和妻子莎拉及三个孩子幸福地生活在密歇根的大溪城。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非常精良,拿在手里很有分量感,纸张的质感也很舒服,这对于我这种喜欢“沉浸式阅读”的人来说,简直是加分项。我通常对这种类型的书籍抱有很高的期待,因为它承载了作者对生活精髓的提炼。令人惊喜的是,它完全没有辜负我的期望。它的叙事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既有深入的理论剖析,也有生动鲜活的案例穿插其中,使得复杂的概念变得易于理解和消化。我发现作者擅长运用一些巧妙的比喻,将抽象的心理学概念具象化,比如某个关于“需求层次”的比喻,我到现在都印象深刻,它清晰地解释了关系中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的真正驱动力。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渐进式的,你越往后读,对人性的理解就越深刻,仿佛在进行一场循序渐进的自我教育,让我对建立健康、持久的关系有了更清晰的路线图。
评分作为一个喜欢从文学角度审视社会现象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它不仅仅是在“说教”,更像是在进行一场高质量的“对话”。作者的用词精准而富有张力,尤其是在描绘特定情境下人们的内心挣扎时,那种细腻的文字描绘,简直可以媲美优秀的文学作品。我特别欣赏作者能够跳出“非黑即白”的传统二元对立思维,去探讨关系中那些灰色地带的复杂性。它教会我,理解伴侣的行为,远比简单地评判对错重要得多。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解码器”,帮助我们理解那些隐藏在日常琐事之下的深层情感交流模式。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人性的复杂性有了更深的敬畏,也更愿意以一种更宽容、更具建设性的眼光去看待我身边的人际关系。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比任何强硬的指导都来得更为持久和有效。
评分我对这本书的整体感受是一种由衷的赞叹,它成功地在“学术性”和“普及性”之间找到了一个完美的平衡点。它既有足够的深度去满足那些对心理学有一定了解的读者,又不至于因为术语过多而让普通读者望而却步。我特别注意到作者在引用或借鉴其他理论时,都能做到融会贯通,将其转化为服务于本书核心观点的有力工具,而不是生硬的堆砌。这本书的结构安排非常清晰,每一章都像是一个独立的小主题,但它们又紧密地围绕着一个核心的论点展开,使得整个阅读过程非常有条理,不会让人感到思维混乱。对我来说,这本书更像是一面镜子,它映照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最不愿正视的那部分自我,迫使我们去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这种坦诚的、不回避问题的态度,是它最让我信赖和推崇的地方,也是它区别于市场上其他同类书籍的关键所在。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真是太抓人眼球了,那种略带复古又充满现代感的排版,一下子就让我产生了翻开一探究竟的冲动。尤其是那个标题,简直是直击人心,那种略带辛辣的洞察力,让人不禁想知道作者究竟是如何解读我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微妙又敏感的两性关系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在开篇就营造出一种娓娓道来的氛围,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朋友在分享他多年观察所得的深刻见解,而不是那种冷冰冰的理论说教。阅读过程中,我发现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入木三分,能让人在字里行间看到自己或者身边人的影子,那种“原来如此”的顿悟感是阅读体验中非常美妙的一部分。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充满了智慧和幽默感,即便是在讨论一些严肃的话题时,也处理得恰到好处,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力,反而觉得轻松愉快,这在同类题材中是难能可贵的。总而言之,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份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和相处的“操作指南”,只是这个指南的“说明书”写得格外引人入胜。
评分我最近对心理学和人际交往的书籍特别感兴趣,但很多读完之后总觉得浮于表面,缺乏那种能真正触及灵魂深处的共鸣。然而,这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似乎拥有某种“读心术”,能够精准地捕捉到我们在亲密关系中那些难以言喻的痛点和坚持。作者的论述逻辑非常严密,层层递进,每一点论断都有扎实的观察作为支撑,读起来让人觉得非常信服。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两性差异时所展现出的那种成熟和包容,它既不偏袒任何一方,而是力求呈现出一种平衡的视角,这种中立而又充满洞察力的态度,让我对很多过去的误解和冲突都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启发是,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潜规则”其实都是可以被清晰解读和有效应对的,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放下固有的偏见,真正用心去观察和倾听。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我在合上书本之后,久久不能平静,思考着如何将书中的智慧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实践。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