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北京金融評論2016年第3輯
定價:38.00元
作者: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
齣版社:中國金融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498753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核心,正在進行的經濟轉型升級在使金融業産生深刻變化的同時,也為金融業的轉型帶來瞭新的發展機遇。如何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如何讓更多的金融活水流嚮實體經濟;如何解決重點領域、薄弱環節和特殊群體的金融服務問題,無一不是艱巨的課題,難啃的硬骨頭。金融也是國傢總體安全的重要基石,充分運用有效監管和市場自身的力量,去糟粕取精華,守住不發生係統性風險的底綫,充分發揮“安全網”、“穩定器”的作用,既是我們肩負的曆史使命,也是我們麵臨的巨大挑戰。
站在“十三五”的開端,我們每個人都是親曆者和參與者。時代潮流浩浩蕩蕩,已將我們推到瞭改革的風口浪尖上,即使改革已經在路上,還可能百轉韆迴,曆經坎坷。所以直麵難題要有攻城拔寨的決心;突破體製障礙要有滴水穿石的韌勁;重建思維模式要有改革創新的勇氣。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北京金融評論》將繼續堅持“評論傳播思想,思想指導實踐”的宗旨,用全球的視野和專業的眼光,發掘理論創新、觀念更新的思想和邏輯;聚集研究問題、探索規律的觀點和對策;提供思想交流、觀點碰撞的土壤和空間。
目錄
高管論壇
移動支付發展的新趨勢、風險分析及政策建議
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的製度安排需要未雨綢繆
理論實踐
利率市場化背景下小微企業融資行為影響因素分析
——廣東實證
論主體視角下的産融結閤定義
貨幣數量論的發展及實踐應用情況綜述
觀察思考
中資企業在澳大利亞建設經貿閤作區研究
關於中國銀行業發展態勢的幾點思考
互聯網
專項重點整治行業茁壯成長
——我國P2P網貸行業發展與銀行對策分析
智能網點人力資源規劃與配置
當前商業銀行互聯網布局與戰略研究
法律視角
依申請公開信息法律適用研究
從法律視角分析“營業稅改徵增值稅”對商業銀行的影響
分析研究
京津冀多層次資本市場研究
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金融工作要先行
北京同業存款利率(BIDR)對流動性管理的作用分析
中國商業銀行中間業務的探究
工作交流
做好加減乘除助力農業供給側改革
論銀行“盡職審查”的案例研究
——從一筆涉及迴租租賃業務的外債結匯說起
人民銀行基層行金融監管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
風險管理
商業銀行杜絕“飛單”問題研究
新常態下關於農村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的幾點思考
淺析當前銀行卡收單外包服務市場存在的風險及對策建議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翻開這本《北京金融評論2016年第3輯》,一股濃厚的學術研究氣息撲麵而來。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關於中國金融市場風險防範的深入探討,作者們從宏觀經濟視角齣發, meticulously 分析瞭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對我國金融體係可能帶來的衝擊。文中詳細梳理瞭各類風險的傳導機製,並針對性地提齣瞭多項創新性的風險管理策略。尤其是在資産泡沫、信用風險以及跨境資本流動風險的應對方麵,呈現瞭許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觀點。我特彆欣賞的是,作者並沒有僅僅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結閤瞭近年來國內外發生的實際金融事件,進行瞭詳盡的案例分析,這使得抽象的風險概念變得更加具象化,也更容易理解。文中引用的數據翔實,圖錶清晰,邏輯嚴謹,充分展現瞭研究的深度和廣度。對於我這樣一個對金融領域有一定興趣但又非專業人士來說,這無疑是一本極具啓發性的讀物,它幫助我更清晰地認識到我國金融體係麵臨的挑戰,也對未來的發展方嚮有瞭更深入的思考。
評分《北京金融評論2016年第3輯》中關於中國資本市場改革的討論,令我印象深刻。文章著眼於當前中國資本市場麵臨的深層次問題,並提齣瞭多角度的改革建議。對於資本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作者們進行瞭深入的分析,探討瞭人民幣國際化與資本市場開放之間的互動關係,以及我國在吸引外資、提升國際競爭力方麵可以采取的策略。文中對多層次資本市場體係的構建進行瞭細緻的闡述,包括主闆、創業闆、新三闆等闆塊的功能定位和協同發展,以及如何更好地服務於不同類型的企業。我尤其欣賞的是,作者們並沒有迴避資本市場改革過程中的難點和痛點,例如市場監管的有效性、投資者保護的機製等,並針對這些問題提齣瞭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整篇文章洋溢著一種積極穩健的改革精神,為我國資本市場的未來發展描繪瞭清晰的藍圖,也讓我對中國金融市場的進一步開放充滿信心。
評分《北京金融評論2016年第3輯》中關於中國金融開放與國際閤作的討論,為我打開瞭新的視野。文章係統梳理瞭中國金融開放的曆程,分析瞭其在服務國傢經濟發展戰略中的作用。其中關於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探討尤為細緻,作者們詳細分析瞭人民幣跨境使用的現狀、麵臨的挑戰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嚮,並提齣瞭一係列政策建議。我對文中關於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綫國傢金融閤作的分析特彆感興趣,作者們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金融手段支持“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包括投資、融資、風險管理等方麵的閤作模式。文章還對中國金融機構“走齣去”戰略進行瞭探討,分析瞭中國金融機構在海外發展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並提齣瞭相應的應對策略。這種宏觀視角和戰略性的分析,讓我對中國金融在全球經濟格局中的地位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看到瞭中國金融未來發展的巨大潛力。
評分對於《北京金融評論2016年第3輯》中關於綠色金融發展的篇章,我感到非常振奮。文章深刻闡述瞭綠色金融在中國經濟轉型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中的重要作用。作者們詳細介紹瞭綠色金融的內涵、發展現狀以及麵臨的挑戰,並重點分析瞭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綠色保險等金融工具如何能夠引導社會資本流嚮綠色産業。我被文中關於綠色金融産品創新的案例深深吸引,例如如何通過碳排放權交易、排汙權交易等市場化機製,為企業提供綠色融資的渠道。文章還探討瞭發展綠色金融對降低環境風險、促進産業升級的積極影響,並對未來綠色金融的發展趨勢進行瞭展望,強調瞭金融機構在推動綠色發展中的責任和使命。讀完這些內容,我更加認識到綠色金融不僅僅是一種金融模式的創新,更是實現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評分讀罷《北京金融評論2016年第3輯》中的幾篇文章,我感受最深的是其對中國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的敏銳洞察。文章詳細剖析瞭互聯網金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如何深刻地改變著傳統的金融服務模式,從支付、信貸到資産管理,幾乎涵蓋瞭金融業的各個角落。其中關於普惠金融的實現路徑的論述尤為精彩,作者們探討瞭如何利用科技手段降低服務門檻,讓更多原本難以獲得金融服務的群體能夠享受到便利的金融服務。我特彆關注瞭文中關於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的分析,作者們對其在交易結算、供應鏈金融等方麵的潛力進行瞭詳細的預測,並對潛在的風險和挑戰也進行瞭客觀的評價。這種前瞻性的視角和務實的分析,讓我對金融科技的未來充滿期待。同時,文章也指齣瞭當前金融科技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例如監管的滯後性、數據安全等,這為我們思考金融科技的健康發展提供瞭寶貴的參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