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钢琴教程3/高师音乐
定价:31.00元
作者:吕德玉 等 著
出版社: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01-01
ISBN:9787562122746
字数:
页码:146
版次:2
装帧:平装
开本:8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教学过程即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知识的基本内容来自教材。高质量的教材,既能促使教师在备课和授课中增强能力、提高水平,更能促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系统的、实用的知识,并掌握毕业后服务于社会的能力。教学质量的高低,在某种程度上,首先取决于教材质量的优劣。
目录
基本练习(五、六级)
音阶(三度、六度同向,四个八度)
24条大调属七、小调减七和弦琶音练习
大和弦
五指练习
第五级
练习曲
练习曲Op.299 No.24
练习曲Op.299 No.29
练习曲Op.299 No.34
练习曲N0.19
练习曲NO.35
复调曲
三部创意曲No.12
三部创意曲No.13
D大调奏鸣曲
乐曲
奏鸣曲ftob.XVI/23乐章
奏鸣曲Op.2 No.1乐章
中外乐曲
陕北民歌丰题变奏曲
绣金匾
侏儒进行曲Op.54 N0.3
夜曲Op.9 N0.2
歌曲伴奏
故乡
鳟鱼
第六级
练习曲
练习曲Op.740 N0.17
练习曲Op.740 N0.23
练习曲《名手之道》No.13
练习曲Op.72 No.5
复调曲
三部创意曲N0.14
吉格(选自《英国组曲》N0.3)
阿勒曼德(选自《法国组曲》No.5)
乐曲
奏鸣曲K.310乐章
“悲怆”奏鸣曲Op.13第三乐章
中外乐曲
兰花花
翻身的日子
圆舞曲Op.64 N0.2
月光(选自《贝加莫组曲》)
歌曲伴奏
我爱你,中国(影片《海外赤子》插曲)
我最近在学习和声学,手头上的教材很多都过于侧重理论推导和机械练习,读起来十分枯燥乏味,感觉像是啃冰冷的数学公式。直到我翻开了这本《实用和声分析与创作指导》。这本书的妙处在于,它极大地平衡了“理论深度”与“实践应用”。作者似乎深谙学习者的痛点,没有急于抛出复杂的规则,而是用大量的、听起来非常悦耳的实例来引导我们理解和声进行背后的“音乐逻辑”。书中对于“功能和声”的讲解,不再是死板的“主、属、下属”,而是结合了大量十九世纪晚期作品的片段,展示了色彩和声如何为音乐增添张力与解决感。其中关于“转调”的章节,简直是我的救星,它清晰地指出了如何从一个调性平滑过渡到另一个调性,并且提供了多种实用的连接方法,让我不再害怕在作品中进行自由的色彩变化。我尝试着根据书中的指导进行简单的四部和声练习,效果立竿见影,我的即兴伴奏水平都有了显著提升。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将枯燥的规则转化为创作的灵感源泉。
评分我一直在寻找一本关于二十世纪及当代音乐创作手法的参考书,市面上大多要么是晦涩难懂的学术论文集,要么是过于偏重某一特定流派的专著。这本《现代音乐语汇探索》的出现,可以说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清晰的结构,系统梳理了从印象主义晚期到后序列主义,乃至电子音乐的介入对传统作曲技法的冲击与革新。书中对“十二音体系”、“偶然音乐”和“极简主义”的介绍,既有理论的严谨性,又配有大量的听觉示例(虽然我需要自己去寻找对应的录音),使得抽象的概念变得可以触摸。尤其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对技术与哲学的结合的论述。比如,它探讨了“结构主义”思想如何影响了后来的音乐形式构建,让我明白现代音乐的“怪异”并非无的放矢,而是理性思辨的结果。这本书的阅读门槛相对较高,需要一定的乐理基础,但对于希望拓展自己音乐视野、了解当代艺术思潮的进阶学习者来说,它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典,提供了理解未来音乐走向的钥匙。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的钢琴爱好者,我一直为如何提升演奏的“表现力”而苦恼。我的技术基本功尚可,但总感觉弹奏出来的音乐缺乏灵魂,总是停留在“把音符弹对”的层面。这本《演奏的艺术与心理调适》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完全跳出了传统的技巧训练范畴,深入探讨了演奏者在舞台上面对听众时的心理状态、如何管理紧张情绪,以及最关键的——如何与作品进行深层次的情感对话。作者提出的“角色扮演法”来理解奏鸣曲中的不同乐章,比如将快板视为激烈的辩论,将慢板视为深沉的独白,这种具象化的理解方法对我触动极大。此外,书中关于“审美距离”的论述也很有启发性,提醒我们不能过于沉溺于自我情感的宣泄,而需要保持一种适度的艺术距离,以便更清晰地传达作曲家的原意。阅读过程中,我仿佛有了一位经验丰富、洞察人心的良师在耳边指点迷津,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教会我如何“用心”去弹,而不是仅仅用“手”。
评分这本《音乐史概论》真是一本令人爱不释手的入门读物!我一直对古典音乐充满好奇,但苦于找不到一本既系统又易懂的书籍来入门。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吸引人,作者没有采用枯燥的编年体罗列,而是将音乐史的发展脉络巧妙地融入到对各个时代重要作曲家生平和作品的深度剖析中。比如,在讲述巴洛克时期时,作者对巴赫对位法的细致讲解,配上清晰的乐谱示例,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结构的精妙。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不同音乐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演变过程的梳理,逻辑严密,让人对音乐的“进化史”有了全局性的认识。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堆砌,更像是一次充满激情的音乐之旅。我特别喜欢它对“为什么”而不是“是什么”的追问,比如,为什么浪漫主义音乐会偏向个人情感的表达,这背后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得入木三分。读完后,我再去听贝多芬的交响乐,那种感觉完全不一样了,仿佛能听到时代的回声和作曲家的心声。对于任何想要系统建立音乐知识体系的初学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最佳的起点。
评分这本《儿童音乐启蒙:游戏与创造力激发》对于我们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工作具有极高的指导价值。我们常常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在不给孩子灌输复杂理论的前提下,激发他们对声音和节奏的天然兴趣。这本书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完全摈弃了传统的“唱歌——识谱”的模式,而是将音乐学习融入到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游戏中。比如,书中介绍的“声音寻宝游戏”,鼓励孩子们去辨别环境中各种不同音高的自然声响,这比单纯听音阶要有趣得多。关于节奏的部分,作者设计了一系列身体律动和打击乐即兴活动,孩子们通过模仿动物的步伐、或是用自制的乐器演奏简单的“节奏故事”,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基本的节拍感和合作精神。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创造力”的主导地位,鼓励孩子不要害怕“弹错”或“唱跑调”,而是将每一次探索都视为一次有价值的实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活泼、图文并茂,让我这个教龄多年的老师也感到耳目一新,找到了很多可以立即在课堂上应用的新点子,极大地提升了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