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名称: | 台版 Pattern Design 图解图样设计 图形图案设计 平面设计书籍 | |
| 出版单位: | 易博士 | |
| 作 者: | 藤田伸 著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5月18日 | |
| 语 言: | 繁体中文 | |
| I S B N : | 9789864800193 | |
| 图书定价: | 230 RMB/本 | |
| 图书规格: | 平装 1/16开本 231×170(mm) 165页 0.5KG/本 |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一绝,光是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扎实的质感,纸张的厚度和触感都非常考究,不像市面上很多设计类书籍那样轻飘飘的。色彩的呈现上,无论是印刷的精度还是色阶的过渡都达到了专业水准,这一点对于研究“图案设计”这种对视觉细节要求极高的领域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特别留意了其中几个复杂纹样的放大展示部分,那些细微的笔触和色彩的叠加层次感,即使用肉眼观察也几乎挑不出瑕疵,这让我在学习图案的构建逻辑时,能够更清晰地捕捉到设计师的意图。封面和内页的排版布局也体现了极高的设计素养,不是那种堆砌图片的杂乱无章,而是有清晰的阅读动线和节奏感,使得即便是初学者也能轻松地沉浸其中,不会被过多的信息量所淹没。可以看得出,出版社在制作这本书时,是真正理解“设计即沟通”的理念,让这本书本身就成了一个优秀的视觉范例。
评分我一直觉得,好的设计教材不光是要教你“怎么做”,更要启发你“为什么这么做”。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表现,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没有陷入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巧妙地将设计史、文化背景与现代图形的演变趋势结合起来。尤其是一些关于“传统元素现代化重构”的章节,作者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如何从古代的陶瓷纹饰、织物花样中提取核心的视觉符号,并用现代的平面语言进行转译和简化,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极大地拓宽了我对“图案”这个概念的理解边界。它不再仅仅是装饰,而是一种文化载体和信息编码的方式。书中对于不同地域、不同时期图案的风格差异的梳理,逻辑清晰且脉络分明,不像有些资料书那样只是罗列图片,而是真的在教读者如何去“阅读”图案背后的文化密码,这一点非常高明。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在创意领域摸爬滚打的从业者,我深知工具和软件的迭代速度有多快,但真正的设计思维却相对稳定。这本书的价值恰恰在于它专注于后者。它没有花费大篇幅去讲解某个特定软件的操作步骤,而是将重点放在了“图形的构成原理”、“视觉平衡的数学基础”以及“色彩心理学在图案中的应用”这些底层逻辑上。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非对称性构图在动态图案中的应用”那一节,通过多个横向对比的实例,清晰地展示了如何通过微调一个点的位置来彻底改变整个图案的张力和情绪走向。这种基于原理的指导,使得我无论未来使用何种新工具,都能保持自己设计的核心稳定性和前瞻性。这本书更像是给我提供了一套稳固的“设计内功心法”,而不是临时的“招式套路”,对于追求长期成长的设计师来说,这是最宝贵的财富。
评分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具有启发性,它似乎有着一种魔力,能让你在翻阅时不断地停下来,拿起笔在旁边的草稿纸上进行即兴的模仿和衍生。它的内容组织结构并非线性的,你可以从任何一个感兴趣的章节切入,然后被引向另一个相关联的主题。举个例子,当我看到一个关于“肌理与错觉”的章节时,它展示的不仅仅是最终效果,更详细地描绘了为了实现那种微妙的视觉震颤感,设计师在网格密度和线条粗细上所做的精确计算和权衡。这种近乎“解构”的展示方式,让我得以一窥大师级的思考过程,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这个图案很漂亮”的层面,而是开始思考“它为什么漂亮,以及我如何能创造出属于我自己的‘漂亮’”。它激发了一种强烈的动手实践欲望,而不是被动地接收信息。
评分老实说,市面上关于设计图案的书籍汗牛充栋,很多都流于表面,要么是简单的素材汇编,要么是故作高深的理论堆砌。然而,这本图样设计指南给我的感受是——极其务实且富有前瞻性。它清晰地划分了不同设计领域的图案应用场景,比如从商业品牌识别中的极简抽象图案,到室内装饰中强调舒适感的有机形态图案,其应用逻辑有着明确的区分。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对“可持续性设计”与“自然形态图案的数字化处理”之间的关系探讨,提供了非常前沿的视角,这对于我们当下关注环保和生态主题的平面工作者来说,无疑是极具指导意义的。它教会我们,好的图案设计不仅要在视觉上令人愉悦,更要在概念上回应时代的需求,提供一种更具责任感的视觉表达。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兼顾艺术性、技术性和时代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