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女人上路:車輪印的日記
定價:38.00元
作者:李彥
齣版社:光明日報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6-09-01
ISBN:9787802063242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
商品重量:0.459kg
編輯推薦
女人上路——帕羊(節選)
情不自禁地要迴憶那曾經的旅程,那些讓我懷念的地方——帕羊,我能否再次接近你?!
帕羊鎮全部是土坯房。房子們無序排列,隨意舒展,幾乎沒有形成整齊的街道。安靜的小鎮上,很少能看見人,鎮中央有座小廟,不少老人在轉經,小廟外有個廣場,廣場邊上有帆布賬逢商店,還有院門上掛著牛頭的旅店,牆角竟然是用汽車的麯軸當作石敢當。藍天白雲之下,高原小鎮風貌盡顯,另外有國外旅行團的大隊人馬在鎮外紮營。這裏給人想要寫詩的衝動,可惜我寫不齣詩來,真是一個充滿野性的隨意的地方,隻能寫齣一點直白的感覺。
帕羊鎮的風光是那麼蒼涼,令人瘋狂的土牆和足以穿透靈魂的光綫,翻捲著雲彩的天空,寂靜的生活卻讓人內心狂野。
獨自沉浸在蒼涼的陽光裏,這樣的感覺真好!
內容提要
“!你大燈沒關上!”
“沒關係,是大燈延時功能。”
“哦——”
不管是在城裏還是在旅途上,每當傍晚我下車之後,總會有人這樣善意地提醒著我,其實,這是六缸切諾基的一個人性化功能,當熄火後再關大燈開關時,大燈會延時幾分鍾然後自動熄滅,為的是那車燈能夠照亮主人迴傢的路。而如果先關大燈後熄火,則不會延時。每當我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心中充滿著溫暖和得意,也因為這個功能的存在,給我平添瞭一些喜悅。
曾經有把這句問話作為書名的想法,這種想法源於途中認識的旅伴四五的主意,這個無厘頭說,這樣的題目很生動,跟車和旅行有關,而且容易叫人聯想到美女走光之類曖昧的意味,說實話,我很欣賞他有時齣現的這種無厘頭狀態。不過 ,大約這樣的書名太過無厘頭瞭,因此沒能通過。不過現在的書名我也喜歡,《女人上路——車輪印製的日記》,所有的信息都在裏麵,女人上路,一切煩惱都可以拋到腦後瞭。
我們都很懷念那些在路上的時光,那些獨自上路的日子和那些單純簡單的生活,直到迴到現實的都市生活中,還沉浸在那中狀態久久無法自拔,連說話都變少,變簡單,變傻,更逞論與人相處瞭。在路上,簡單的生活,雄偉奇美的風景,和純樸的地方民風,每時每刻洗禮著我們濛塵的心靈,一次次的經曆之後,心變得輕鬆,大腦變得空白瞭,如果你的理想是尋求安寜和平靜,長途的旅行無疑是實現理想的簡單的方法。
我熱愛這樣的自由,嚮往永遠這樣的自由下去,因為我知道,在或近或遠的未來,總會有我所期待的人和事在守候著我,奔馳在路上的,不是疲憊的雙足,也不是飛馳的車輪,而是無法停下來的勇往直前的快樂的心。
目錄
前言
部分 一個人的山南
章 北京-澤當
第二章 澤當-瓊果傑-拉姆納木措-澤當
第三章 澤當-青樸-桑耶寺-拉薩
第四章 拉薩-納木措-拉薩-北京
第二部分 與魔鬼同行
章 北京-成都-拉薩
第二章 拉薩-日喀則-定日
第三章 定日-紮西宗-定日-樟木
第四章 樟木-佩枯錯-薩噶
第五章 薩噶-仲巴-帕羊-巴嘎-即烏村
第六章 即烏村-普蘭-塔欽
第七章 塔欽-巴爾兵站-紮達-獅泉河
第八章 獅泉河-改則-措勤-薩噶
第九章 薩噶-日喀則-拉薩
第十章 拉薩-格爾木-蘭州-西安-北京
第三部分 獨行西域三萬裏
章 北京-東勝-山丹-哈密
第二章 哈密-巴裏坤-木壘-奇颱-吉木薩爾-烏魯木齊-天山-一號冰川-後陝達阪-庫爾勒
第三章 庫爾勒-庫車-阿剋蘇-巴楚-麥蓋提-伽師-嶽普湖-阿圖什-喀什
第四章 喀什-塔什庫爾乾-喀什
第五章 喀什-英吉沙-莎車-葉城-和田
第六章 和田-於田-民豐-塔中-庫爾勒
第七章 烏魯木齊-剋拉瑪依-布爾津-哈巴河-喀納斯-白哈巴-布爾津-烏爾禾-奎屯
第八章 奎屯-喬爾瑪-0公裏-鞏乃斯-巴侖颱-庫爾勒-若羌
第九章 若羌-米蘭-羅中鎮-羅布泊湖心-哈密
第十章 哈密-敦煌-酒泉
第十一章 酒泉-金塔-鼎新-額濟納旗
第十二章 額濟納旗-烏海-集寜-北京
後記
作者介紹
啊兔哩是李彥在新浪旅遊論壇的名字,而在車壇叫作天O外O飛O兔。 或許我的旅行從童年就開始瞭,獨自乘做火車穿過鼕日的中國大地,從寒冷的北京來到溫暖的花城,時空季節語言的快速轉換,總是給我一種迅速適應環境的曆煉,真的也許是因為如此,在我心中種下瞭漂泊的種子。
文摘
序言
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其實是抱著一種比較審慎的態度去翻開的,因為市麵上關於女性獨自旅行的題材實在太多瞭,很多都流於錶麵,或者過度強調瞭所謂的“獨立宣言”。然而,這本書很快就用它獨特的敘事節奏把我“吸”瞭進去。它的行文風格非常流暢自然,沒有那種刻意為之的戲劇衝突,反而是在日常的瑣碎和不經意間,展現齣一種強大的內在韌性。 比如,書中描寫某次因為交通延誤被迫在一個偏遠小站過夜的經曆,那段文字讀起來完全沒有抱怨,隻有一種對突發狀況的冷靜接納和幽默自嘲。這種“泰然處之”的態度,遠比大張旗鼓地宣揚堅強要來得有力得多。它傳遞齣的信息是:生活(或者說旅途)中的不如意是常態,關鍵在於你如何與之共處。這對於我這種生活中常常被小挫摺睏住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劑強心針,它教導的不是如何避免睏難,而是如何優雅地穿越它們。 我特彆喜歡作者在描述那些看似平凡的相遇時所使用的細節,比如某個路邊攤主手上繭子的形狀,或是清晨薄霧中空氣裏特有的泥土味道。正是這些未經修飾的“真實”,構建瞭一個立體而可信的世界,讓讀者感覺,我們不是在看一篇遊記,而是在翻閱一份真實、未經美化的生命日誌。
評分如果要用一個詞來概括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受,那可能是“迴響”。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的“消遣讀物”,而是那種會像某個鏇律一樣,在你腦海中時不時地響起,並且隨著你自身經曆的增加而産生新的共鳴。 這本書的敘事結構有一種巧妙的“迴環往復”感,雖然是按時間順序展開的旅程,但作者總能在不同的地點和時間點,再次提及之前遇到的某個人或某種感受,將它們串聯起來,形成一種文學上的呼應。 這種結構上的設計,反映瞭生命體驗的本質——我們總是在重復遇見相似的課題,隻是場景和麵孔不同罷瞭。 最後的總結部分,作者沒有給齣任何高高在上的結論或人生指導,而是以一種近乎謙卑的姿態,坦誠瞭旅途的結束並不意味著故事的終結,而是新一輪探索的開始。這種開放式的收尾,極大地激發瞭我內心深處對於未知世界的嚮往。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上路”並非指物理意義上的行走,而是一種持續保持好奇心和開放態度的生命狀態。這本書,無疑是一次高質量的心靈遠行邀請函。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說實話,第一眼就抓住瞭我的眼球。那種帶著歲月痕跡的色調和構圖,仿佛在無聲地訴說著一段漫長而充滿故事的旅程。我立刻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在路上”的真實感所吸引,它不像很多旅遊隨筆那樣矯揉造作,而是散發著一種粗糲而迷人的生命力。 讀完之後的整體感受,是一種非常紮實的“在場感”。作者的文字沒有過多地去渲染那些華麗的辭藻,而是像一個老朋友在茶餘飯後,娓娓道來她沿途所見的風土人情、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們。特彆是那些關於地域文化細微差異的捕捉,比如某地特有的待客之道,或者某個小鎮上人們對時間流逝的不同感知,都描繪得入木三分,讓我仿佛親身經曆瞭那種環境的切換和心理的適應過程。 這種旅行的記錄,不僅僅是地理上的位移,更像是一場深入內心的對話。它挑戰瞭我們對於“舒適區”和“異鄉”的傳統定義。很多時候,旅行文學容易陷入對風景的堆砌,但這本書的妙處在於,它更側重於“人”與“路”的關係,探討瞭當一個人抽離瞭熟悉的環境後,她的內心世界會發生怎樣的微妙變化。每一次駐足,每一次離彆,都像是在雕刻她靈魂的側麵,讓人讀完後,對“自我發現”這個主題有瞭更深一層的理解。
評分讀完全書,我最大的感觸是作者對“地方性”的尊重和捕捉能力。她似乎擁有將自己迅速“融入”環境的能力,而不是站在一個純粹的“觀察者”的姿態去評判。無論是深入到偏遠山區與當地人共飲一碗熱湯的場景,還是在車水馬龍的都市邊緣對社會階層差異的敏銳察覺,都體現瞭她極高的共情能力和洞察力。 這種“融入”並非意味著失去自我,恰恰相反,是在融入的過程中,作者更加清晰地看到瞭“他者”與“自我”的界限,從而更加珍視自己的獨特性。 書中描繪的那些具體的場景轉換,比如從乾燥炎熱的沙漠地帶到濕冷多雨的沿海城市,這種環境的劇烈變化對人的身體和精神帶來的衝擊,作者都描繪得極為細膩。她沒有迴避旅途中的疲憊、迷茫和偶爾的自我懷疑,這些“不完美”的部分,反而讓整個敘事更具說服力,讓讀者相信,這真的是一個人,在一條真實的路上,用雙腳和心靈丈量齣來的記錄。 這種對細節的執著,使得這本書具有很高的重讀價值,每次重讀,都能從那些被初次忽略的角落裏,發現新的意味和感悟。
評分這本書的文字密度,初看之下可能有些令人望而卻步,因為它不像快餐讀物那樣追求短句和刺激。相反,它有一種老派的、沉靜的力量。作者的遣詞造句考究而精準,每一個動詞和形容詞都像是經過瞭深思熟慮,絕非信手拈來。這使得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需要投入精力的“體驗”。 我認為,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對“時間感”的把握。在旅途中,我們往往會感覺到時間被拉長、被重新定義。作者成功地將這種時間的流動性融入瞭她的敘述結構中,有些章節像是慢鏡頭一樣細緻描摹一個瞬間的感受,而另一些則用跳躍式的筆法帶過漫長的路途。這種節奏的張弛有度,恰恰反映瞭旅者在麵對未知時,心理狀態的自然起伏。 此外,書中對於“孤獨”的探討也極其深刻。這不是那種矯情的、令人憐憫的孤獨,而是一種主動選擇的、用來沉澱和審視自我的狀態。作者沒有試圖用外部的喧囂去填補內心的空缺,而是學會瞭與自己的內心獨處,並從這種獨處中汲取力量。這種對“內在空間”的關注,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旅行文學範疇,更像是一部關於心性修行的隨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