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行業特徵、融資行為與資本成本
定價:38.00元
作者:田彩英
齣版社:經濟科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4172355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田彩英*的《行業特徵融資行為與資本成本》以資本成本這一衡量股東財富是否實現的標尺為依據,旨在通過判斷融資行為對資本成本是否敏感來衡量公司的融資行為是否有利於公司股東財富的實現。理論上認為,融資行為對資本成本敏感的公司,其股東財富要高於非敏感的公司;在這樣的公司內,股東財富隨著公司融資行為的變化*顯*。在上述理論分析的基礎上,本書選擇我國上市公司2002-2014年度的數據,分析瞭不同行業融資行為與資本成本的差異,並對行業間和行業內的融資行為與資本成本進行瞭Kruskal-Wallis檢驗,發現行業間的融資規模變化不具有顯*差異,但行業間的融資方式選擇卻存在明顯的差異;行業間的資本成本也存在顯*差異;行業內的融資規模變化、融資方式選擇存在一定差異而資本成本卻比較相似。作者對不同行業的融資行為與其資本成本進行瞭相關性驗證,實證分析的結果發現:不同行業融資規模的變化基本以資本成本的變化為依據,大部分行業債務融資方式的選擇受到債務資本成本變化的影響,而股權融資方式的選擇則基本與股權資本成本的變化無關。再進一步的實證分析發現,敏感類行業的淨資産收益率普遍高於非敏感行業;隨著融資規模的增加,敏感類行業股東財富的下降幅度要快於非敏感行業;隨著負債的增加,敏感類行業股東財富的增長速度也要快於非敏感行業。本書*後提齣瞭提高公司融資行為的建議。
目錄
作者介紹
田彩英,女,1975年3月齣生,管理學(公司理財方嚮)博士,山東財經大學會計學院副教授。 研究領域為公司財務理論與財務政策。在國內外公開的學術期刊發錶論文20餘篇,參編教材10部,參與2015年國傢社科基金項目2項,主持2014年山東省自然基金麵上項目“麵對流動性壓力的企業投融資風險預警機製構建”(ZR2014GM006),主持並已結題省廳級項目2項。
文摘
序言
最近淘到一本新書,《全球金融市場與宏觀經濟調控》,ISBN是9787514172355,經濟科學齣版社齣版。拿到手裏感覺很有分量,翻開第一章就直擊要害,講的是當前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金融市場是如何與宏觀經濟政策相互作用,甚至相互製約的。作者從國際收支平衡、匯率波動、資本流動等方麵,詳細闡述瞭不同國傢宏觀經濟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對全球金融市場産生的連鎖反應。書中對2008年金融危機、近期全球通脹壓力等重大經濟事件的分析,都引用瞭大量官方數據和權威研究,邏輯清晰,觀點嚴謹。讓我特彆受益的是,書中不僅介紹瞭理論模型,還結閤瞭具體的國際案例,比如美聯儲加息對新興市場資本外流的影響,歐洲央行量化寬鬆政策對歐元區經濟的刺激作用等等。這些案例分析幫助我更好地理解瞭宏觀經濟理論在現實中的復雜應用。總的來說,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觀察全球經濟運行的全新視角,對於理解當前復雜的國際經濟形勢非常有幫助,尤其是在思考國傢間政策協調和風險防範方麵,受益匪淺。
評分一本新近入手的圖書,書名是《數字時代的行業轉型與企業戰略》,ISBN號為9787514172355,齣版社是經濟科學齣版社。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頗具現代感,采用瞭抽象的綫條和數字元素,立刻吸引瞭我。翻開扉頁,作者開篇便點明瞭當下經濟格局的核心驅動力——數字化浪潮,並深刻剖析瞭數字技術如何重塑各行各業的生態係統。第一部分著重介紹瞭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核心數字技術在不同行業中的應用案例,例如製造業的智能化升級,服務業的個性化定製,以及金融業的風險管理創新。作者不僅列舉瞭成功的實踐,也探討瞭轉型過程中麵臨的挑戰,如技術壁壘、人纔短缺和數據安全問題。書中引用的數據和研究報告相當翔實,提供瞭大量的實證支持,讓我對數字經濟的發展趨勢有瞭更清晰的認識。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各行業轉型路徑時,並沒有簡單地羅列技術應用,而是深入挖掘瞭技術背後所驅動的商業模式變革和組織結構調整,這種宏觀與微觀相結閤的分析視角,為我理解企業如何在數字時代尋找新的增長點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框架。
評分手中這本《資本市場效率與公司治理》 ISBN:9787514172355,經濟科學齣版社。開篇就切入瞭一個非常重要的學術和實踐議題——資本市場的效率以及公司治理結構如何影響資本市場的效率。作者從信息不對稱、代理成本等經典經濟學理論齣發,構建瞭一個分析框架,用來審視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股權結構、董事會構成等方麵的錶現。書中通過大量實證研究,分析瞭不同類型的公司治理機製對股票價格的反應速度、市場波動性以及投資者決策的影響。我尤為關注的是,書中對信息披露的質量和透明度如何影響市場定價效率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並詳細分析瞭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對市場效率的侵蝕。此外,書中還探討瞭獨立董事製度、審計師的監督作用等公司治理的關鍵要素。對於我而言,這本書不僅提供瞭一個理解上市公司如何運作的理論模型,更重要的是,它揭示瞭良好的公司治理對於提升資本市場效率,保護投資者利益的重要性。讀完此書,對資本市場的內在運行機製以及上市公司治理的實踐有瞭更深刻的理解。
評分在書店偶然發現這本《中國企業並購與重組研究》,ISBN號9787514172355,由經濟科學齣版社發行。這本書的開篇就直指中國改革開放以來企業並購重組的曆程,從早期國有企業改革中的資産重組,到民營企業快速發展中的市場化並購,再到近年來越發復雜的跨國並購,脈絡清晰。作者並沒有止步於描述現象,而是深入剖析瞭不同時期、不同類型並購重組背後的驅動因素,包括産業結構調整、技術引進、品牌擴張、以及規避監管等。書中對大量上市公司的並購案例進行瞭深入的案例研究,從交易前的盡職調查,到交易過程中的談判策略,再到交易後的整閤效果,都進行瞭細緻的解讀。令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特彆關注瞭並購重組中存在的風險,例如估值陷阱、文化衝突、協同效應難以實現等,並提齣瞭一些行之有效的應對策略。讀這本書,感覺像是置身於中國企業界的一場場“大戲”之中,既看到瞭成功的整閤,也看到瞭失敗的教訓,對於理解中國企業的發展壯大之路,以及未來可能麵臨的挑戰,有瞭更深刻的認識。
評分近日購得《創新驅動與産業升級》一書,ISBN為9787514172355,經濟科學齣版社。本書聚焦於當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的轉型,強調瞭創新在推動産業升級中的核心作用。作者首先梳理瞭全球範圍內的科技創新趨勢,如人工智能、生物技術、新能源等領域的發展,並將其與中國經濟的實際情況相結閤。第一部分詳細論述瞭企業如何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來實現差異化競爭和價值提升。書中引用瞭大量國內外企業的創新實踐案例,生動地展現瞭創新如何驅動企業從低附加值環節嚮高附加值環節躍升。特彆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對於創新生態係統的構建,以及政府在鼓勵創新中的角色,進行瞭深入的探討。作者並沒有將創新僅僅視為企業行為,而是將其置於宏觀經濟和政策環境下來考察。對於如何營造有利於創新的製度環境、如何吸引和留住創新人纔、如何保護知識産權等問題,都提齣瞭富有建設性的意見。這本書為理解中國經濟的未來發展方嚮,以及企業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新的增長點,提供瞭寶貴的思想資源。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