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行业特征、融资行为与资本成本
定价:38.00元
作者:田彩英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9-01
ISBN:9787514172355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田彩英*的《行业特征融资行为与资本成本》以资本成本这一衡量股东财富是否实现的标尺为依据,旨在通过判断融资行为对资本成本是否敏感来衡量公司的融资行为是否有利于公司股东财富的实现。理论上认为,融资行为对资本成本敏感的公司,其股东财富要高于非敏感的公司;在这样的公司内,股东财富随着公司融资行为的变化*显*。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书选择我国上市公司2002-2014年度的数据,分析了不同行业融资行为与资本成本的差异,并对行业间和行业内的融资行为与资本成本进行了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行业间的融资规模变化不具有显*差异,但行业间的融资方式选择却存在明显的差异;行业间的资本成本也存在显*差异;行业内的融资规模变化、融资方式选择存在一定差异而资本成本却比较相似。作者对不同行业的融资行为与其资本成本进行了相关性验证,实证分析的结果发现:不同行业融资规模的变化基本以资本成本的变化为依据,大部分行业债务融资方式的选择受到债务资本成本变化的影响,而股权融资方式的选择则基本与股权资本成本的变化无关。再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敏感类行业的净资产收益率普遍高于非敏感行业;随着融资规模的增加,敏感类行业股东财富的下降幅度要快于非敏感行业;随着负债的增加,敏感类行业股东财富的增长速度也要快于非敏感行业。本书*后提出了提高公司融资行为的建议。
目录
作者介绍
田彩英,女,1975年3月出生,管理学(公司理财方向)博士,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教授。 研究领域为公司财务理论与财务政策。在国内外公开的学术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参编教材10部,参与2015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主持2014年山东省自然基金面上项目“面对流动性压力的企业投融资风险预警机制构建”(ZR2014GM006),主持并已结题省厅级项目2项。
文摘
序言
最近淘到一本新书,《全球金融市场与宏观经济调控》,ISBN是9787514172355,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拿到手里感觉很有分量,翻开第一章就直击要害,讲的是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金融市场是如何与宏观经济政策相互作用,甚至相互制约的。作者从国际收支平衡、汇率波动、资本流动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不同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对全球金融市场产生的连锁反应。书中对2008年金融危机、近期全球通胀压力等重大经济事件的分析,都引用了大量官方数据和权威研究,逻辑清晰,观点严谨。让我特别受益的是,书中不仅介绍了理论模型,还结合了具体的国际案例,比如美联储加息对新兴市场资本外流的影响,欧洲央行量化宽松政策对欧元区经济的刺激作用等等。这些案例分析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宏观经济理论在现实中的复杂应用。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观察全球经济运行的全新视角,对于理解当前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非常有帮助,尤其是在思考国家间政策协调和风险防范方面,受益匪浅。
评分近日购得《创新驱动与产业升级》一书,ISBN为9787514172355,经济科学出版社。本书聚焦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强调了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中的核心作用。作者首先梳理了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趋势,如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等领域的发展,并将其与中国经济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第一部分详细论述了企业如何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来实现差异化竞争和价值提升。书中引用了大量国内外企业的创新实践案例,生动地展现了创新如何驱动企业从低附加值环节向高附加值环节跃升。特别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以及政府在鼓励创新中的角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作者并没有将创新仅仅视为企业行为,而是将其置于宏观经济和政策环境下来考察。对于如何营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如何吸引和留住创新人才、如何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都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这本书为理解中国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以及企业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新的增长点,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
评分手中这本《资本市场效率与公司治理》 ISBN:9787514172355,经济科学出版社。开篇就切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学术和实践议题——资本市场的效率以及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影响资本市场的效率。作者从信息不对称、代理成本等经典经济学理论出发,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用来审视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等方面的表现。书中通过大量实证研究,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公司治理机制对股票价格的反应速度、市场波动性以及投资者决策的影响。我尤为关注的是,书中对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如何影响市场定价效率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详细分析了内幕交易、操纵市场等行为对市场效率的侵蚀。此外,书中还探讨了独立董事制度、审计师的监督作用等公司治理的关键要素。对于我而言,这本书不仅提供了一个理解上市公司如何运作的理论模型,更重要的是,它揭示了良好的公司治理对于提升资本市场效率,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性。读完此书,对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机制以及上市公司治理的实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在书店偶然发现这本《中国企业并购与重组研究》,ISBN号9787514172355,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发行。这本书的开篇就直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并购重组的历程,从早期国有企业改革中的资产重组,到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中的市场化并购,再到近年来越发复杂的跨国并购,脉络清晰。作者并没有止步于描述现象,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并购重组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技术引进、品牌扩张、以及规避监管等。书中对大量上市公司的并购案例进行了深入的案例研究,从交易前的尽职调查,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策略,再到交易后的整合效果,都进行了细致的解读。令我眼前一亮的是,作者特别关注了并购重组中存在的风险,例如估值陷阱、文化冲突、协同效应难以实现等,并提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读这本书,感觉像是置身于中国企业界的一场场“大戏”之中,既看到了成功的整合,也看到了失败的教训,对于理解中国企业的发展壮大之路,以及未来可能面临的挑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评分一本新近入手的图书,书名是《数字时代的行业转型与企业战略》,ISBN号为9787514172355,出版社是经济科学出版社。这本书的封面设计颇具现代感,采用了抽象的线条和数字元素,立刻吸引了我。翻开扉页,作者开篇便点明了当下经济格局的核心驱动力——数字化浪潮,并深刻剖析了数字技术如何重塑各行各业的生态系统。第一部分着重介绍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核心数字技术在不同行业中的应用案例,例如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服务业的个性化定制,以及金融业的风险管理创新。作者不仅列举了成功的实践,也探讨了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如技术壁垒、人才短缺和数据安全问题。书中引用的数据和研究报告相当翔实,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支持,让我对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尤其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分析各行业转型路径时,并没有简单地罗列技术应用,而是深入挖掘了技术背后所驱动的商业模式变革和组织结构调整,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分析视角,为我理解企业如何在数字时代寻找新的增长点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