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中西文化論
定價:28.00元
作者:周立人
齣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有限公司
齣版日期:2009-12-01
ISBN:978780745584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81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目錄
緣起——代自序
章 宇宙論與認識論上的差異
第二章 美的內在邏輯和意義
第三章 對人性的假設
第四章 不同價值內涵的人生觀
第五章 人格的塑造
第六章 倫理學麵麵觀
第七章 經濟文化力述論
第八章 曆史學管窺
第九章 教育思想評析〕
第十章 政治學理論探微
第十一章 法和法相關的問題
第十二章 女性文化
第十三章 宗教與科學
第十四章 價值理性與科學理性
第十五章 伊甸園故事新解
作者介紹
周立人,1956年生於上海,現為蔔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澳洲文學研究會(ASAL)會員。1987年在美國John Frost主編的American PoetryAnthologY發錶The Sunliiler Nighi和TO AGuide of the Soul,1993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大學Elizabeth Webby主編的Southerly發錶A Trio(詳情
文摘
序言
我一直對不同文化之間的碰撞與融閤抱有濃厚的興趣,而《中西文化論》恰恰滿足瞭我這種求知欲。這本書在處理中西文化差異時,展現瞭一種極為辯證的視角,它不迴避問題,也不簡單地褒貶,而是力求客觀地呈現雙方的優勢與局限。作者深入淺齣地分析瞭“理性”與“情感”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地位和錶現形式,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瞭科學發展、藝術創作乃至人際交往。我從書中瞭解到,西方文化中對理性的高度推崇,促成瞭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忽視瞭情感和直覺的作用。而中國文化則更強調人倫關係中的情感維係和道德約束,這在構建和諧社會方麵有其獨特價值,但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製瞭某些形式的創新。作者的分析並非停留在錶麵,而是進一步探討瞭這些文化特質在現代社會轉型中所麵臨的挑戰,以及如何尋求一種新的平衡。這種深刻的洞察力,讓我對當前全球化背景下文化交流與衝突有瞭更清晰的認識。
評分閱讀《中西文化論》的過程,對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禮和視野的拓展。作者以一種非常包容和尊重的態度,來審視中西方兩種文明的獨特魅力。他沒有固執於某種單一的文化優越論,而是強調每一種文化都有其存在的閤理性和曆史貢獻。我被其中關於“傢庭觀念”和“社會製度”的比較所打動,作者通過細緻的分析,揭示瞭兩種文化在處理傢庭關係、代際傳承以及構建社會秩序方麵所采取的不同路徑,以及這些路徑所帶來的不同結果。西方文化中強調獨立和個人空間,而中國文化則更重視傢庭的凝聚力和集體利益。這些差異並非孰優孰劣,而是曆史、地理、哲學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作者的這種宏大敘事和細膩分析相結閤的寫作方式,讓我得以從更廣闊的視角來審視人類文明的多樣性。這本書讓我意識到,理解和欣賞不同文化,是構建和諧世界不可或缺的一步。
評分這本書的寫作風格著實讓我耳目一新,充滿瞭學者式的嚴謹又不失人文關懷的溫度。作者在梳理中西方文化發展的脈絡時,並沒有枯燥地羅列史實,而是巧妙地運用瞭許多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富有哲理的思考,使得原本可能晦澀的議題變得深入淺齣。例如,他在談到中西方在“時間”觀念上的差異時,用“綫性流逝”與“循環往復”來形容,並進一步引申到這兩種觀念對人們生活節奏、規劃未來方式的影響,這種描繪方式讓我一下子就抓住瞭核心要點。更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探討兩種文化在“對待自然”的態度時,從哲學、宗教、經濟等多個維度進行瞭分析,指齣西方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更傾嚮於徵服和利用自然,而東方文化則更強調順應和和諧共處。這種多角度的審視,讓我看到瞭文化並非單一維度,而是多重因素交織作用的結果。通讀全書,感覺就像是在與一位博學多纔的朋友進行一場深刻的思想對話,他提齣的觀點常常能引發我的共鳴,也常常能讓我産生新的思考。這本書不隻是知識的傳遞,更是思維的啓發。
評分這本書的名字叫做《中西文化論》,書號是9787807455844,齣版社是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有限公司。 讀完這本書,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充斥著作者對於中西方文化差異的深刻洞察。他並沒有簡單地將兩種文化對立起來,而是細緻地剖析瞭各自的根源、演變過程以及在當今世界格局中的相互影響。我尤其被其中關於“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的論述所吸引,作者通過大量的曆史事例和哲學思考,揭示瞭這兩種價值觀是如何塑造瞭不同的社會結構、人際關係乃至個體行為模式。西方文化中強調個體的獨立性和自由選擇,這在追求創新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上具有不可否認的優勢,但同時也可能帶來社會原子化和競爭的激烈。而東方文化中的集體主義,則更注重和諧、責任和對社群的歸屬感,這在維係社會穩定和倫理道德方麵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有時也可能壓抑個體的獨特性和創造力。作者對這些復雜關係的闡釋,讓我對“文化”這兩個字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再僅僅是錶麵的習俗或藝術,而是滲透在思維方式、價值取嚮和行為習慣中的深層結構。我開始反思自己身上所受到的文化影響,以及在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時,哪些方麵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這本書就像一位睿智的長者,循循善誘地引導我穿越文化的迷霧,去發現隱藏在錶麵之下的真諦。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設計非常閤理,邏輯清晰,使得讀者能夠循序漸進地理解復雜的中西方文化議題。作者在開篇就為我們勾勒齣瞭一個宏大的文化圖景,然後逐步深入到具體的文化特徵和哲學思想。我特彆欣賞他對於“禮”在中國文化中的核心地位的論述,以及“契約精神”在西方文化中的根基地位。他沒有把這些概念簡單化,而是通過追溯曆史淵源、分析社會功能,闡釋瞭它們在中西方社會結構和人際互動中所扮演的獨特角色。這種詳實的考證和嚴密的論證,讓我對這些看似抽象的概念有瞭更具體、更深刻的理解。在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思考作者提齣的問題,並試圖將書中的理論與我自身的經曆和觀察聯係起來。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極大地提升瞭我對這本書內容的吸收和理解。這本書不僅提供瞭知識,更教會瞭我如何去觀察和分析文化現象。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ndg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城书站 版權所有